—— 第 14 站 ——
院校簡介
【歷史沿革】武警工程大學坐落在古城西安秦阿房宮遺址上,原名武警技術學院,1983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成立,1998年9月更名為武警工程學院,2011年6月改建為武警工程大學;2017年6月,原武警工程大學、原武警烏魯木齊指揮學院調整組建新的武警工程大學。主要擔負武警部隊指揮類、工程技術類幹部的學歷教育和任職培訓任務。大學是武警部隊最早組建、最早開辦本科和碩士教育、最早被確定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軍事院校,培養層次最多、學科門類最全、培訓規模最大、辦學實力最強,唯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唯一全軍現代化教學工程試點,唯一指揮與技術並重、工程與管理結合、教學與科研一體的武警綜合大學。
【學科專業】大學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先後創建武警通信學、武警裝備學、武警指揮學、武警信息安全等4個特色學科群,軍事通信學、軍事裝備學被列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學科,武警反恐怖作戰被列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點,《密碼學》《非殺傷性武器》《反恐怖戰術》《民族宗教理論與政策》被評為全軍優質課程、國家精品課程。現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6個首次任職培訓教育、20個高等教育專業,形成了關聯度高、滲透力強、優勢互補、內涵充實的學科集群。
【師資力量】大學師資隊伍實力雄厚,治學嚴謹,教學科研能力強,辦學水平高。現有200餘名教授、副教授,400餘名博士後、博士和碩士教員,93名研究生導師,3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人次享受軍隊優秀人才崗位津貼,36人被評為全國、全軍和武警部隊優秀教師,56人次獲全軍傑出人才獎和育才獎,湧現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羅海寧,一等功臣王興田,著名軍旅作家馮驥,新時期模範政治指導員萬四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徐孝達,「全軍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戰仁軍、楊曉元、郭三學,「全軍優秀地方大學生幹部」王炳和,「全軍學習成才標兵」韓益亮,「武警部隊教學名師」李可人、張敏情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科研成果】大學學術空氣濃鬱、科研力量雄厚,近10年來,先後出版各種專著、譯著400餘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9000餘篇;完成武警部隊及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0餘項,其中100多項通過省部級鑑定,400餘項獲軍隊、省級科技進步獎或國家專利。大學實行開放式教學,與西北工業大學、兵器雷達集團、某特種車輛廠等建立科研合作機制,逐漸形成廣泛合作、深度交流、融合提升的發展格局。大學師生400餘項科研學術成果榮獲國家、軍隊和武警部隊獎勵,是武警部隊科技創新生力軍,已成為武警部隊現代警官的搖籃、對外交流的窗口、科研學術的研發園地。
【教學保障】大學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教學生活設施條件不斷改善,校園綠化、美化、亮化、文化、正規化、信息化建設力度持續加大,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學生活保障體系。建有藏書100多萬冊的數位化圖書館,信息研究與安全、移動通信網絡、非致命武器等全軍重點實驗室,設有電化教研室、外語語音室、計算機網絡中心、指揮自動化培訓中心和20多個基礎教學實驗室,以及佔地500畝的野外綜合演練訓練基地。雲課堂建設走在全軍前列。建有符合國家標準的塑膠運動場、遊泳館、射擊場和室內體育館,多功能俱樂部,各具特色的學員隊文體活動中心,公寓式學員宿舍,綜合食堂,附屬醫院具有齊全醫療設備和較高醫療水平,為學員的生活、訓練、業餘活動和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專業介紹
武警分隊指揮
法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語言文學、應用心理學、機械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作戰指揮、大數據工程、指揮信息系統工程、信息安全、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軍、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專業素養,適應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和現代條件下遂行多樣化任務需要,系統掌握武警軍事理論、精通武警戰術勤務,能夠勝任武警部隊初級指揮需要的複合型指揮人才。
武警通信技術與指揮
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電子信息技術學科領域相關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較強的通信保障組織指揮能力,以及組織訓練、管理教育和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勝任武警部隊通信分隊指揮崗位任職需要的分隊指揮警官。
密碼裝備技術與保障
信息安全——本專業以培養適應新形勢、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武警部隊密碼應用、管理和科研人才為目標,凝練了武警通信網密碼保障理論與技術、機要指揮與管理、密碼裝備技術與管理、軍事信息隱秘與信息對抗理論技術等成熟穩定的學科專業方向。
作戰數據保障
大數據工程、指揮信息系統工程——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指揮信息系統工程專業知識體系、具備數據分析與挖掘和大數據系統開發管理的崗位能力,滿足部隊信息化作戰需求的作戰數據保障崗位初級警官。
軍需勤務分隊指揮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複合的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適應軍隊後勤現代化建設和軍事鬥爭需要、從事軍需保障指揮、組織訓練和供應與管理的高素質新型初級指揮警官。
武警裝備保障管理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本專業旨在培養掌握管理科學和裝備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系統化管理思想和組織實施裝備保障管理的技能,具備組織指揮能力、較紮實的專業素養和頑強的戰鬥精神,勝任武警部隊裝備保障與管理崗位任職需要的初級指揮與技術警官。
精彩校園
往年錄取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