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計劃,今年有26所軍校從普通高中畢業生中招收生長幹部學員。由於今年是新一輪軍隊院校改革後首次招生,26所軍校的名稱是首次曝光,許多考生及家長不了解其基本情況,如:這些軍校駐地在哪裡?分別是在什麼院校基礎上新調整組建的?各校辦學特色和優勢是什麼?具體有哪些專業招生?文科、理科生各招多少?如何報考這些院校?怎麼聯繫各校的招生人員?
為幫助廣大網友解答這些疑問,我們特推出「揭秘軍隊招生院校」系列策劃,對今年招收高中生的軍校情況進行全方位介紹。
如果你也有一個軍校夢,一定不要錯過!
—— 第 3 站 ——
院校簡介
八百裡秦川逶迤奇麗,造化萬千,得華山之壯美;
五千年歷史人傑地靈,浩浩蕩蕩,育華夏之文明。
如果說中國是一棵參天大樹,西安無疑是樹根。十三朝古都、3100多年建城史、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這裡,銘刻著華夏文明久遠的璀璨榮耀。全軍2110重點建設院校、武警部隊唯一綜合性大學,就坐落在這歷史與未來相互交織與碰撞的城市中。
——校徽校訓——
★校訓:忠於黨和人民 造就現代警官★
——歷史沿革——
武警工程大學坐落在古城西安秦阿房宮遺址上,原名武警技術學院,1983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成立,1998年9月更名為武警工程學院,2011年7月改建為武警工程大學。主要擔負武警部隊指揮類、工程技術類幹部的學歷教育和任職培訓任務。大學是武警部隊最早組建、最早開辦本科和碩士教育、最早被確定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軍事院校,培養層次最多、學科門類最全、培訓規模最大、辦學實力最強,唯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唯一全軍現代化教學工程試點,唯一指揮與技術並重、工程與管理結合、教學與科研一體的武警綜合大學。
——學科專業——
大學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先後創建武警信息工程、武警裝備技術、非致命武器等特色學科群,軍事通信學、軍事裝備學被列為全軍重點學科,《計算機密碼學》和《非致命武器與警用器材》被評為全軍優質課程、國家精品課程。現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裝備與信息技術研究所、1個期刊編輯部,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2個指揮類和技術類專業,形成了關聯度高、滲透力強、優勢互補、內涵充實的學科集群。
——師資力量——
大學師資隊伍實力雄厚,治學嚴謹,教學科研能力強,辦學水平高。現有200餘名教授、副教授,300餘名博士後、博士和碩士教員,79名研究生導師,3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62人享受軍隊優秀人才崗位津貼,36人被評為全國、全軍和武警部隊優秀教師,35人獲全軍傑出人才獎和育才獎,湧現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羅海寧、一等功臣王興田、著名軍旅作家馮驥、新時期模範政治指導員萬四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徐孝達、「全軍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戰仁軍、「全軍優秀地方大學生幹部」王炳和、「全軍學習成才標兵」韓益亮、「武警部隊教學名師」李可人、張敏情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科研成果——
大學學術空氣濃鬱、科研力量雄厚,建校30多年來,先後出版各種專著、譯著400餘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9000餘篇;完成科研項目300餘項,其中100多項通過省部級鑑定,100多項獲軍隊、省級科技進步獎或國家專利。大學實行開放式教學,與30多所軍地知名高校、20餘個總隊(師)、256個支隊(團)、20餘個地方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先後有美國、英國、伊朗、義大利、阿根廷、智利等外國專家、學者應邀來校講學、參觀訪問。與國家西北工業大學、兵器雷達集團、某特種車輛廠建立科研合作機制,逐漸形成廣泛合作、深度交流、融合提升的發展格局。大學師生300餘項科研學術成果榮獲國家、軍隊和武警部隊獎勵,是武警部隊科技創新生力軍,已成為武警部隊現代警官的搖籃、對外交流的窗口、科研學術的研發園地。
——教學保障——
大學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教學生活設施條件不斷改善,校園綠化、美化、亮化、文化、正規化、信息化建設力度持續加大,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學生活保障體系。建有藏書100多萬冊的數位化圖書館,信息研究與安全、移動通信網絡、非致命武器等全軍重點實驗室,設有電化教研室、外語語音室、計算機網絡中心、指揮自動化培訓中心和20多個基礎教學實驗室,以及佔地500畝的野外綜合演練訓練基地。雲課堂建設走在全軍前列。建有符合國家標準的塑膠運動場、遊泳館、射擊場和室內體育館,多功能俱樂部,各具特色的學員隊文體活動中心,公寓式學員宿舍,綜合食堂,附屬醫院具有齊全醫療設備和較高醫療水平,為學員的生活、訓練、業餘活動和身心健康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