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物理博士曝美國對撞機下馬經過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近兩天,楊振寧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分別發文,爭論中國是否應該修建大對撞機。這場爭論的一個導火索,就是評論家、哈佛大學物理系博士王孟源「看衰」大對撞機的文章。9月5日,王孟源在博客上回應王貽芳,稱美國大對撞機1990年代的下馬內幕是一開始壓低了預算,預算嚴重超支是美國超導超級對撞機(SSC)失敗的主要原因。這與王貽芳的觀點截然不同。

  王貽芳在《中國建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中寫道:「美國超導超級對撞機(SSC)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當時的政府赤字且與國際空間站爭奪經費、美國的兩黨政治鬥爭、德克薩斯與其他地區的區域競爭等。『預算超支』絕不是SSC失敗的主要原因。」

  王孟源在9月5日的博客中反駁了王貽芳的看法,「當SSC在美國國會經歷評審的時候,剛好是我博士畢業,到德州加入了溫伯格的研究團隊。溫伯格是SSC背後的最重要推手,在那段時間為SSC到處奔走。每周組裡開會,他也必然會把最新發展和大家分享,所以我對SSC預算被裁的來龍去脈有真正的內線消息。」

  王孟源說,SSC的推手溫伯格很後悔一開始低報預算:「SSC原本的預算在1987年是44億美元,到1993年被裁的時候,總進度不到20%,隧道挖了不到1/3,但是預算已經漲到120億美元。國會決定放棄已投入的20億美元資金之後,溫伯格在組裡會議總結教訓的時候,很後悔一開始把預算數字壓得低過頭了:若是早把實際上接近200億美元(1993年幣值,相當於2016年330億美元,超支比率約為450%)的真正費用分發到各個工業州的轉包商去,德州議員就不會在國會孤立無援。」

  王貽芳認為美國下馬SSC極為錯誤,使美國高能物理學落後於歐洲:「歐洲建造了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雖有超支,但並不是太多。」

  而王孟源則認為,LHC的超支是非常嚴重的,達到346%。「在1998年開建時預算是26億美元,到2008年完工實際花費了90億美元(相當於2016年的101億美元),超支比率346%。」

  王孟源還認為,LHC比SSC便宜,主要因為它沿用CERN的現成隧道和基礎設施,而在SSC的預算裡,這些項目佔大約一半,所以如果LHC必須從頭建起,總花費應該在200億左右(2016年美元幣值)。

  王孟源在博客中說:「王所長計劃建造的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和質子對撞機(SPPC),總預算是1400億人民幣,假設這是今年的幣值,依當前的匯率等同210億美元,基本上和LHC的總價一樣。但是SSPC的尺寸比LHC大四倍,能階高七倍多,照理應該貴四到七倍之間。所以在邏輯上這有兩個可能:第一是王所長能保證在未來30多年的建設期間,有一連串舉世獨創的突破,不但打破全球對撞機價錢隨時間上升快於通貨膨脹的傳統,而且反其道而行,能壓低造價四倍以上。第二是高能物理界造對撞機的傳統依然健在,包括低估預算四倍左右。不論實際預算是多少,一個超千億人民幣級的計劃必然會擠壓其他基礎科學方面的投資,這不但是常識,而且和中國的基礎科學總預算是否增長是兩回事。王所長說因為總預算要增加,所以其他科目不會受擠壓,只是純粹玩弄語法;如果沒有這個計劃,總預算的增長就可以真正提升許許多多對國家社會有立即直接貢獻的研究。」(科技日報北京9月6日電)

  本報記者 高 博

相關焦點

  • 龍科多:遊說中國建超級對撞機 是美國的戰略忽悠嗎
    最近,因媒體報導中科院院士吳嶽良的工作「超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高能物理領域的進展又吸引了公眾注意。恰在不久前,哈佛大學的華裔數學家丘成桐來上海演講,再次表達了對中國建設巨型對撞機的期望。為此,丘成桐去年10月還掛名出版了一本科普書《從長城到大對撞機》,希望中國用十幾年時間,在山海關附近建成一個能級超過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巨無霸。
  • 哈佛大學再曝招生醜聞!
    美國哈佛大學再曝招生醜聞,這一次涉及華裔富商和擊劍教練。11月16日《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再曝招生醜聞。美國一名華裔富商被控賄賂擊劍隊教練超150萬美元(約人民幣984萬元),以送其兩個兒子入讀哈佛大學。
  • 高能粒子對撞機,美國停建日本下馬,中國為什麼要建?
    在經過長達數十年的漫長設計和論證之後,38節前一天,日本宣布「推遲」支持一項耗資70億美元的直線粒子加速器計劃。其實誰都明白,他們放棄了。雄心勃勃的日本人為什麼會放棄?(LHC)2012年,歐洲的科學家通過位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第一次發現了傳說中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這一發現轟動了世界物理學界。2013年,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者Fran?
  • 上海應物所陳金輝博士獲美國物理學會
    在4月14日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陳金輝博士獲得2012年美國物理學會George E Valley Jr.獎。美國物理學會理事長Michael S. Turner教授授予陳金輝證書和獎金,以表彰其在發現第一個反超核和利用φ介子研究相對論重離子碰撞中部分子物質的研究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 美國為何不建對撞機
    受SSC中途下馬的影響,美國政府對大型基礎物理實驗猶豫再三,致使LBNE項目審批過程一波三折。因為12-15億美元的高昂預算,2010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打回了實驗計劃,將其轉給美國能源部。隨後,物理學家和美國能源部官員進行了討價還價。
  • 楊振寧: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我反對的是中國今天開始建造超大對撞機,原因如下:(一)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 1989 年美國開始建造當時世界最大對撞機,預算開始預估為30億美元,後來數次增加,達到80億美元,引起眾多反對聲音,以致1992 年國會痛苦地終止了此計劃,白費了約30億美元。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
  • 美國為何不建對撞機-虎嗅網
    受SSC中途下馬的影響,美國政府對大型基礎物理實驗猶豫再三,致使LBNE項目審批過程一波三折。因為12-15億美元的高昂預算,2010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打回了實驗計劃,將其轉給美國能源部。隨後,物理學家和美國能源部官員進行了討價還價。
  • 中國要不要建設下一代高能對撞機
    《財新周刊》引用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的觀點:獲得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漸進自由度理論說明,靠高速粒子互相碰撞的物理,差不多已經走到頭了,這也是歐美等國家沒有對帶頭建造一個更大規模的對撞機表現出熱情的原因。 對於《財新周刊》的報導,丘成桐並不接受。
  • 中國該不該建設大型對撞機?楊振寧與王貽芳多次論爭
    隨著王貽芳和楊振寧對該不該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論爭,已經引起全國範圍內的討論,一位是中國高能物理界領軍人物,一位是世界範圍內物理領域權威泰鬥。什麼是粒子對撞機粒子對撞機是在高能同步加速器基礎大型粒子對撞機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置。
  • 溫伯格、丘成桐:如何看待中國的「大型對撞機」辯論
    近日,《從萬裡長城到巨型對撞機》作者、哈佛大學丘成桐教授和諾獎得主、SSC項目(美國下馬的超級對撞機項目)推手溫伯格教授,都接受了採訪,評論了中國就是否應該建造大型對撞機(CEPC-SPPC項目)所進行的公開辯論。
  • 哈佛華裔物理博士,畢業投身好萊塢
    幾個月後,牛楠(Kevin Niu)就將獲得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
  • 中國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最近一條科技界的新聞刷爆了國內媒體,物理天才尹希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此消息引發了國內的廣泛關注。尹希是何許人也,他留美不歸為啥會造成軒然大波呢?在接到尹希的申請函後,包括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在內的眾多大學紛紛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這些世界級名校全部為尹希開出了全額獎學金的待遇,可見當時尹希之優秀。經過幾番考量,尹希決定前往哈佛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至2006年尹希順利獲得了博士學位。
  • 楊振寧公開反對,美國也放棄建造,中國為什麼堅持建大型對撞機?
    儘管CEPC的建設已經提上了日程,但大型對撞機的討論熱度一直都不減!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楊振寧反對建設大型對撞機的態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1990年代美國下馬了SSC(超導超級對撞機),世界輿論一片譁然,而此時中國上馬大型對撞機的建設,直接引發了大討論!
  • 80後天才送到哈佛深造,拿下物理博士美國國籍,背棄當初誓言
    尹希就誓言要報答祖國和中科大對他的培養之恩,中科大為讓這位天才少年如願以償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入學資格,並積極地以校名與美國方面接觸。不出所料,尹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於是,尹希拿著20000美元的哈佛全額獎學金,趕往哈佛深造!
  • 《楊振寧的最後一戰》作者再發文:美國為何不建對撞機?
    2015年1月,經過長達3年的博弈,能源部不僅批准了計劃,還同意將實驗恢復到初始範圍,將地表探測器換成昂貴的深地下探測器,經費達到上限15億美元,於是才有了上文的一幕。至此,美國資助高能物理的戰略路線清晰可見:1993年美國國會下馬耗資20多億美元的SSC,還專門撥款6.4億美元把挖好的隧道填掉,夠狠。
  • 《楊振寧的最後一站》姊妹篇:美國為何不建對撞機?
    受SSC中途下馬的影響,美國政府對大型基礎物理實驗猶豫再三,致使LBNE項目審批過程一波三折。 因為12-15億美元的高昂預算,2010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打回了實驗計劃,將其轉給美國能源部。隨後,物理學家和美國能源部官員進行了討價還價。
  • 《楊振寧最後一戰》作者再發文:美國為何不建對撞機?
    受SSC中途下馬的影響,美國政府對大型基礎物理實驗猶豫再三,致使LBNE項目審批過程一波三折。 因為12-15億美元的高昂預算,2010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打回了實驗計劃,將其轉給美國能源部。隨後,物理學家和美國能源部官員進行了討價還價。
  • 凝聚態物理的鼻祖安德森,生前曾力挺楊振寧,反對中國建立對撞機
    物理學教父——安德森1923年12月13日,安德森降臨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經過不懈努力考入哈佛,此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實驗之路。25歲的他先後在貝爾實驗室、普林斯頓大學教學和研究。人們稱他為「凝聚態物理學教父」「鼻祖」。人們誇讚說他的物理直覺前無古人,他的理論模型美感度極佳,如果沒有他,就不會有凝聚態物理。
  • 中國物理神童尹希留學哈佛加入美國國籍,背後原因耐人尋味
    哈佛作為享譽全球的高等學府,它的辦學實力,歷史悠久的科研氛圍,吸引著各個國家的優秀人才。哈佛可以說是全球學霸心目中的理想學府,所以能夠進入哈佛深造的中國籍學生也十分引起關注。於是,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從小被給予物理神童的稱號,廣受關注。
  • 哈佛大學再曝招生醜聞!華裔富商賄賂擊劍教練近千萬,兩兒子以特長...
    美國哈佛大學再曝招生醜聞  11月16日《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再曝招生醜聞。美國一名華裔富商被控賄賂擊劍隊教練超150萬美元(約人民幣984萬元),以送其兩個兒子入讀哈佛大學。  麻薩諸塞州坎布裡奇是一名聯邦檢察官,他在周一稱,當馬裡蘭州富商趙捷想讓兩個兒子進入哈佛大學時,他聯繫了在該校長期擔任擊劍教練的皮特·布蘭德(Peter Brand),後者當時正陷入財務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