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麟:起降「航母式機場」,難度有多大?

2020-10-2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仲麟】

10月16日下午兩點半,深航ZH9247執行西安飛往攀枝花的航班在降落中發生事故。飛機在降落過程中撞到機場的進近燈柱並造成飛機機身與輪胎損傷,所幸飛機安全降落且無人受傷,可以說是一起嚴重事故症候。

而就在同一天,中國民航史上規模最大的應急救援演練「敬畏2020」也在當天上午於上海浦東機場展開。剛進行完最大規模的應急救援演練就在中國的另一端發生了嚴重事故症候無疑讓人很不是滋味,而「8.24伊春空難」十周年過去也才不到兩個月,不由又一次給中國民航敲響了安全警鐘。

最困難的機場之一

本次事故發生在攀枝花機場,這個機場可以說是中國最難飛的機場之一。攀枝花地處中國西南地形複雜且多山的區域,機場是在山頂上削峰填谷建設而成,跑道四周也全是山谷,屬於「航母式機場」。機場海拔高度為1980米,是高原機場。且地處山區風向多變,每一次降落對飛行員都是挑戰。

攀枝花機場建造在山頂之上,跑道為高臺建造,跑道盡頭就是懸崖,堪稱「航母機場」,且周圍山峰高於機場海拔(本文圖片來源見水印)

由於攀枝花機場周圍地質環境複雜,機場本身飽受地質災害之苦。同時又是削峰填谷建造而成,跑道兩側也較為陡峭。自投入運行以來多次發生滑坡事件,對周圍居民以及機場安全都造成了極大影響,甚至對跑道安全產生威脅。因此從2011年開始,針對攀枝花機場的地質災害進行了長期整治,直到2013年才恢復運行。

除了地質災害之外,山區多變的風向和時不時籠罩機場的大霧也給機場的飛機起降帶來影響,甚至有的時候整個機場都籠罩在雲霧之中。而攀枝花機場的硬體條件也較為有限,此次事故發生時深航飛機是採用02跑道降落,但使用02跑道降落時沒有ILS(輔助降落系統),需要使用RNP或者VOR程序進行進近降落。

攀枝花機場的降落決斷高度是600英尺(約200米),而在600英尺時飛機儀表所能給飛行員提供的參考就很少了,比較依賴飛行員目視飛行降落的經驗。如果降落時天氣狀況不佳,那將帶來極大的困難。

事故分析

而本次事故與東航2016年5月發生的康定機場嚴重事故症候極為相似。在2016年5月1日,從成都飛往康定的東航5443航班在降落時由於機場天氣情況惡劣,飛機於跑道外接地,機組立即復飛返航成都。降落後檢查發現客機輪胎受損,飛機右安定面被燈柱刺穿、液壓油漏光,康定機場6個進近燈柱損壞。

從事後的調查報告來看,除了當事飛行員資質有造假、降落時第二機長不在駕駛艙內、未按規定佩戴氧氣面罩等非直接因素之外,直接導致事故發生的因素是飛機降落到達決斷高度時沒有與跑道建立目視接觸,副駕駛喊復飛後機長沒有及時復飛而是再等了一下,進而導致飛機在跑道外接地造成一起嚴重事故症候。最終對東航5443航班機組的處理結果是:兩名機長吊銷執照且終身停飛;副駕駛執照暫扣6個月。

雖說本次深航攀枝花機場事故的情況還有待中國民航局調查,而且相信局方很快會將事情調查清楚並快速出處理結果,但極為相似的東航康定機場事件對本次事故的分析有著不小的借鑑意義。

東航5443從康定機場返航成都時飛機尾翼上插著燈柱

東航5443輪胎被撞擊造成的碎片損壞

被東航5443所撞毀的康定機場進近燈柱

結合媒體報導以及事故現場的圖片,初步可以判斷飛機使用02跑道向北降落時機輪著陸點過於靠近跑道盡頭,飛機降落接近跑道時高度過低,使得飛機撞上跑道盡頭的燈光柱。從現場照片來看,甚至有燈光柱插入了飛機機腹開了個洞,而且撞擊所造成的碎片對起落架輪胎造成了損傷。

深航ZH9247現場圖片,可以清晰看出機腹與燈柱的剮蹭痕跡與撞出的洞。所幸燈柱及時折斷並沒有在飛機機腹「開膛剖肚」

印度快運的客機起飛時撞到跑道盡頭的航向臺天線,直接開膛剖肚,神奇的是飛行員沒有察覺並繼續飛行了幾小時

事發機場是出名難飛的攀枝花機場,且氣象環境複雜,先來看一下事發時的天氣狀況。

ZUZH SA/SP METAR ZUZH 160600Z 07005MPS 030V100 2500 -SHRA BR PRFG OVC033 12/12 Q1024 NOSIG=

從攀枝花機場16日下午兩點的氣象報文中可以看出當時風向在070方向風速每秒5米(約10節),風向變化在030到100之間,有小雨有霧,雲底高度距離機場為3300英尺(約1100米),能見度為2500米。考慮到這是山區高原機場,這個氣象條件可以說是比較差的了。

在飛機著陸時,機輪著地位置顯然並不在跑道的著陸區,而是在靠近跑道盡頭的地方,這也使得飛機飛躍跑道盡頭的進近燈柱時高度過低導致了剮蹭。筆者根據攀枝花機場信息,初步判斷飛機可能的著陸點距離飛機應當著陸的區域距離有約1000英尺(約300米)。

考慮到使用攀枝花機場02跑道降落極為依賴飛行員目視飛行經驗,且事發時氣象條件不佳,加上攀枝花機場出名困難的降落環境,筆者認為有不小的可能性是飛行員在惡劣條件下心理壓力較大,導致以低於正常飛行剖面的高度降落且沒有及時復飛,從而造成了事故的發生。

當然考慮到機場位於山區且風向多變,事發時風向變化的幅度也較大,並不能排除飛機遭遇了極端風切變導致提前著地。

綠色為飛機應當機輪著地的區域,黑色為可能的著地區域,紅色為撞壞的燈柱位置

在此筆者不妨大膽推測下:如果不是遭遇了極端風切變或微小向下氣流暴擊導致飛機突然下沉,在跑道盡頭著地。那麼機組降落時在過低的高度未復飛無疑存在著「蠻幹」的可能性,違反了中國民航局一直提倡的「八該一反對」中「該復飛的復飛」與「反對盲目蠻幹」。

飛機降落攀枝花機場時的駕駛艙視角,本次事故中撞斷的燈柱就是紅框中的

本次嚴重事故症候的發生是由於機組原因還是天氣原因有待局方調查並出具調查結論,但攀枝花機場惡劣的地形以及氣象條件無疑有著一定的因素——飛過攀枝花機場的機組都知道這機場有多難降落。縱使攀枝花機場跑道末端有安裝由泡沫混凝土組成的跑道末端阻攔系統(即易破碎塌陷的混凝土材料以陷住飛機起落架,避免飛機衝出跑道跌入盡頭懸崖)。

從本質安全的角度出發,將攀枝花機場進行遷址無疑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案了。

攀枝花機場被群山圍繞,跑道盡頭就是懸崖

在跑道盡頭鋪設泡沫混凝土可以有效防止飛機衝出跑道跌入深溝

攀枝花機場的遷址是早已提上日程,在2019年11月完成了預選場址的選擇,並計劃列入「十四五規劃」之內。可以說將這個山頂上的「航母機場」遷走是最為徹底的解決攀枝花機場起降困難這一痼疾的辦法了。當然從選址到建設到投入運行還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在這之前需要飛行員、塔臺、民航局齊心協力,嚴格執行「八該一反對」來確保這些高難度機場的安全飛行。

中國民航十年無空難的安全記錄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深航飛機攀枝花機場遇險,這座「航母式機場」起降難度有多大?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張仲麟撰文分析,深航此次事故與東航2016年5月發生的康定機場嚴重事故症候極為相似。在2016年5月1日,從成都飛往康定的東航5443航班在降落時由於機場天氣情況惡劣,飛機於跑道外接地,機組立即復飛返航成都。
  • 起降「山頂航母機場」,難度有多大?
    攀枝花地處中國西南地形複雜且多山的區域,機場是在山頂上削峰填谷建設而成,跑道四周也全是山谷,屬於「航母式機場」。機場海拔高度為1980米,是高原機場。且地處山區風向多變,每一次降落對飛行員都是挑戰。且地處山區風向多變,每一次降落對飛行員都是挑戰。
  • 深航班機「危險降落」在攀枝花機場背後……
    民航評論員張仲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當時的氣象報文來看,機場風速每秒5米,風向變化在030到100之間,有小雨和霧,雲底高度距離機場為3300英尺(約1100米),能見度為2500米。考慮到這是山區高原機場,氣象條件可以說比較差。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的初步調查報告,記錄了這次驚險的落地過程。
  • 像起重機一樣吊掛飛機實施起降,英國的這艘微型航母還不到1萬噸
    艦載機在甲板上的起飛和降落,難度係數大,事故率高。人們也一直在探索艦載機更好的起飛和降落方式,在此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中,英國人有著顯著的成效。對於英國航母及艦載機,人們的影響最深的,就是斜甲板進行滑躍起飛,垂直降落。
  • 「距機毀人亡,僅一步之遙」的攀枝花機場,為何被稱「陸地航母」
    ,機場修建於海拔1976米的山頂之上,屬於高原機場。雖然高度不到2000米,但因起降難度係數高、天氣狀況也不穩定和跑道長度,攀枝花機場也被戲稱為「陸地航母」,且地處山區風向多變,每一次降落對飛行員都是挑戰,可以說是中國最難飛的機場之一。
  • 李傑詳解艦載機著艦過程:鉤住攔阻索難度極高
    資料圖:殲―15艦載戰鬥機如何完成航空母艦起降訓練示意圖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張潔嫻)今日下午,海軍軍事專家李傑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中國航母艦載機首次著艦成功」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李傑在訪談中表示,「遼寧艦」艦載機採用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的獨特方式,其訓練難度非同一般。李傑在訪談中表示,我國的航母著艦訓練採用了滑躍起飛、攔阻降落的方式。目前在國際上,美國採用彈射起飛、攔阻降落,英國是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只有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採用的是相同的方式。李傑進一步解釋,滑躍起飛屬於短距起飛。
  • 有多少機場能真正起降A380?
    但顯然不是每個機場都有條件作出這樣的改建,從而大大限制了A380飛機起降運營的目的地。那麼,一個可起降A380飛機的機場需要什麼條件呢?世界上有多少機場可以起降這種大型飛機呢?為什麼有些機場無法起降A380飛機?
  • 今早,貴陽龍洞堡機場啟動東跑道,可起降波音747
    新建東跑道長4000米,由北向南編號為19L、由南向北編號為01R,雙向均設置I類精密進近系統,跑道按照4E標準建設,可起降歷經艱辛建立東跑道據悉,貴陽龍洞堡機場作為全國排名前20位的重要地區樞紐機場,是西南地區四個主要機場中最後一個即將進入雙跑道時代的機場。因地形限制原因,貴陽龍洞堡機場雙跑道建設難度極高,運行風險極大。
  • 遼寧號航母到底有多大呢?連航母總設計師自己都走迷路了
    一提到遼寧號,那麼可以說是承載了我國的航母夢想的一艘航空母艦,大家知道都遼寧號航母絕對算得上是一艘不折不扣的海上城市呢!那麼,遼寧號到底有多大呢?想必這個大家都很好奇吧!艦員迷路這個事情不能代表的話,那麼,下面這樣一個例子就有趣了,遼寧號的總設計師有一次和自己的團隊一起在航母上走路,結果好傢夥,總設計師在裡面的時候也跟著迷路了,而且這個設計師還不是一次迷路那麼簡單,作為自己設計的航母都能走迷路,可想而知遼寧號有多大了。
  • 「彩虹」察打一體無人機提升高原作戰能力,刷新起降海拔高度記錄
    改進後,大幅度提高了該機的高原起降、短距起降性能,升限提高到8500米,而彩虹-5的升限達到9000米,這意味著這兩種無人機已經具備了在「世界屋脊」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視頻截圖:彩虹-4無人機在高原機場起飛彩虹公司透露,此次試飛中,彩虹4改型無人機在我國西北地區進行飛行試驗,測試衛星通信和新型特殊載荷後,轉場前往海拔3500米的西南高原機場。
  • 臺灣島的軍事地理位置重要性,5個航母戰鬥群也比不了
    除幾個主要基地以外,臺灣島內還有臺北松山機場、桃園中正機場、臺中水湳機場、高雄小港機場、臺南水湳機場等民用或軍民共用機場。這些機場在進行整備後都可以支持戰鬥機、中型運輸機、反潛巡邏機或中程轟炸機的起降。
  • 德宏芒市機場單日航班起降再創歷史新高
    8月13日,德宏芒市機場完成單日航班起降81架次,旅客吞吐量8858人次,貨郵吞吐量35.923噸,單日航班起降再創歷史新高。這是芒市機場自今年7月以來旅客吞吐量恢復後,迎來的暑運客流高峰。運輸指標從1月下旬到4月底出現斷崖式下降,始終處於低位運行。
  • 機場被炸了怎麼辦?不用垂直起降戰機,普通飛機不用跑道也能起飛
    利刃/摸魚不香如何縮短飛機起飛距離,如何為飛機提供更加強勁的空戰性能,如何讓戰鬥機隨時隨地起飛作戰,這是一個在二戰就開始被幾個主要參戰國思考的問題,當時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火箭助推就被提上了增強飛機短距起降能力、提升飛行性能、甚至是作為主要推進方式的日程
  • 航母蒸汽彈射有多難?兩條氣缸難倒全世界,特種鋼沒幾個國家能造
    美國現役的11艘航母中,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都採用蒸汽彈射技術,只有2017年服役的新型航母「福特」號上採用了電磁彈射技術,不過「福特」號在電磁彈射這一前沿的航母起降方式方面也處於「摸著石頭過河」階段,仍有一些問題無法完全解決。
  • 航母艦長的水平需要達到什麼地步?遼寧號艦長的軍銜高嗎?
    航母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國海軍實力最重要的武器,同時也是海上移動機場為艦載機提供起降的平臺,在出任務時,艦載機就是航母的眼睛,可以為海戰和陸戰提供火力支援,一般而言,航母戰力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艦載機數量,艦載機越多,航母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各國都想發展航母補充海軍實力。
  • 揭秘:機場核心「大腦」如何指揮飛機起降?
    暑運期間,每天有480架次的航班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起降,高峰期一小時就有30餘架次,平均2分鐘就有一架。而每架飛機平安起降的背後,在機場候機樓附近一個圓柱形塔臺內,有一群人的心比乘客揪得更緊。原來,飛機從起飛到降落的全過程,都由這個塔臺來監控指揮。
  • 這些中秋「賞月航班」在烏魯木齊機場起降
    天山網訊(記者 郭玲 通訊員 張思維 報導)哪些在烏魯木齊起降的航班適合賞月?航班上到底是靠左還是靠右的窗口能夠看到月亮?賞月最準確的航班信息和座位在哪裡?中秋佳節將至,記者從各個航空公司了解到烏魯木齊國際機場起降的「賞月航班」,旅客們可在萬米高空透過飛機舷窗,欣賞到美麗的滿月。
  • 金邊國際機場起降航班增多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據外媒報導,隨著疫情的緩和,柬埔寨首都金邊國際機場起降的航班數量正在增多。機場運營商柬埔寨機場公司日前公布的一份報告稱,從上周開始,新加坡航空(SIA)的子公司勝安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恢復了往返於金邊國際機場的運營。
  • 國產衛星萬裡太空,看清航母上幾架飛機:一旦攻擊,航母拆翅難逃
    目前,我國光學遙感衛星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如今又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一重大突破意味著將我們可以在萬裡太空看清楚航母甲板上有幾架飛機,航母飛機的起降,這對於我們來說是確實是一個好消息。
  • 航母的螺旋槳威力有多大?看看這些海洋生物就清楚了
    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不光是天空、地底還是海洋都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發展到可以製造大於自己數百倍甚至數千倍的交通工具,而這些龐然大物也不可避免地會給自然環境帶來影響,尤其是野生動物。航空母艦可能是目前人類所能製造的最大的軍用船舶了,畢竟它的外號可是「海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