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同學小鵑來信邀我去觀賞她故鄉井岡山的杜鵑花。我上井岡山時,已經晚了些時候,山嵐縹緲,五百裡井岡時隱時現。沿著迂迴盤旋的公路,只見淡淡的白雲裡,青青的山林中跳出簇簇紫玫瑰色的、粉紅色的鹿角杜鵑。猶如片片瑰麗的彩雲,映得青山更翠,綠林更濃。
車未停穩,小鵑就埋怨我姍姍而來:「你再晚來幾天,可要乘興而來掃興而歸羅1」我倆踏著崎嶇曲折的山道,匆匆奔向風景如畫的水口景區,為的是觀賞渴望已久的井岡杜鵑花。在路上小鵑告訴我:「這種杜鵑,三月中旬開花,是近年來在井岡山首先發現的新品種,所以命名為井岡杜鵑。它玫瑰色的花朵,直徑約在10一12公分左右,這在杜鵑花中,是屬大花了。雖然它是灌木,但一般都有四、五米高,更為奇異的是它的葉竟長達25一 30 公分,這在整個杜鵑花中該是個佼佼者。不信,你等會仔細看看罷!」果然,我們剛穿進一片密密的綠林,一朵朵玫瑰色的井岡杜鵑花便跳入眼帘。我細細一看,那一根莖上的八朵鵑花整齊地排列著,組成一組鮮豔奪目的圖案。它們在青翠欲滴的大葉下面,帶著霧珠悄悄地怒放著,隨著微風輕輕地搖曳著。
四五月,是觀賞杜鵑的最佳季節。井岡山有大面積的雲錦杜鵑有白色而清香的江西杜鵑、猴頭杜鵑和長蕊杜鵑、有蝶形花冠的淡紫紅的馬齦花杜鵑,有紅攻瑰色的嶺南杜鵑和腺萼馬齦花杜鵑,還有色如碧血的紫背杜鵑和滿山紅杜鵑...小鵑問我究竟要先看哪種杜鵑,我笑著說客隨主便,只求一飽眼福。 陡峭的山路,似一張天梯從平水山上掛下,四月的井岡山風,雖然還有寒意,可我倆已是汗流夾背喘息不止了。突然,小鵑停步要我向前看去,原來我們已登上山頂,只見那幾十畝大的一片鮮紅的雲錦杜鵑,似巨大的地毯覆蓋著碧綠的平水山,那縹緲的白雲烘託得杜鵑似火、似錦、似海!我驚愕了,高興地奔跳在這花的海洋中,頭上、身上、腳上沾滿了鮮豔的花瓣;我聞、我看、我笑,仿佛回到孩提時代。小鵬看我那副樣子,笑著叫:「花痴,時候不早了,我們去看荊竹山那邊的杜鵑花吧!」 荊竹山,是當年毛主席率領紅軍到達井岡山的第一個村子,為締造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曾在這裡宣布了著名的三大紀律。踏著紅軍走過的小路,看著山路兩側爭豔怒放的滿山紅杜鵬,我的思緒呵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你看那剛倔挺拔的枝幹上,沒有一片綠葉,而簇簇豔麗的滿山紅迎著春寒默默地綻開。呵,只有紅軍的故鄉才會開出這樣生機蓬勃的山花!
位於井岡山西南面的筆架山景區,不但有壯觀的雲海、氣勢磅礴的日出景象,有怪石嶙峋的奇峰、削壁千仞的群山,有昂首雲天的古松、珍稀的動植物,更有那世上罕見的十裡杜鵑長廊!其實何止十裡1人們不過為了順口而稱它「十裡杜鵑林」罷了。杜鵑林沿著懸崖陡峭的山脊連綿不斷,背靠藍天,面向深整,七八米高的枝幹虯曲盤錯。四月下旬,白中帶藍影的猴頭杜鵑、紅中帶白玉色的猴頭杜鵑相繼爭豔;每個枝頭上,十一朵光彩奪目的鵑花連成碩大的花環,一組組,一絲絲,似雲飛霞湧般地無邊無際,密密匝匝地伸向藍天,又似巨大的彩龍飛騰在層巒疊嶂的大海中,..... 忽然,一個奇特的形象如雲破月出跳入眼帘,我飛步過去一看:呵,原來是四十四棵七曲八盤的吐蕾的杜鵑樹,似眾星拱月般地圍繞著一棵蒼勁的臺灣古松,組成了一種罕見的奇景。迷人的十裡杜鵑廊呵,你真叫人心醉。腳下踩著鬆軟如綿的林土,鑽過不見藍天的密林,我倆戀戀不捨地別了十裡杜鵑廊,奔向井岡山村,那裡有著名的江西杜鵑和長蕊杜鵑。這兩種杜鵑不但都有潔白如雪的花朵,而且均具芬芳撲鼻的異香,尤以長蕊杜鵑以它升出花冠外二公分左右的長長花蕊,更招來翹翩起舞的彩蝶,別有一番風味。
硃砂衝的嶺南杜鵑、紫背杜鵑,又把我們帶進另一個神奇的世界;只見那簇簇如火如茶的杜鵑花,深深地紮根在壁立千仞的絕壁上,面向清如碧玉的細細涓流,亭亭玉立的花兒隨著水石相激濺起來的噴珠瀉玉而輕輕搖曳。似雲、似火、似霞的紅杜鵑呵,你映紅了蜿蜒曲折的溪流,映紅了高聳雲天的石壁,映紅了英雄的五百裡井岡。呵,並岡山,英雄故鄉的山,先烈碧血染紅的山那五彩斑斕的杜鵑呵,如今開得更紅更豔!
那麼你們喜歡井岡山的杜鵑花嗎?歡迎將自己的看法留言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