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2月25日一大早,寶坻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何振伯就來到了大口屯鎮欄康養豬場,把消毒藥品準時送到了養殖戶戚俊明手中,並向他詳細講解了使用方法以及冬季豬場疾病防控、圈舍防寒保溫的相關注意事項。
「何主任可是幫了我的大忙!」養殖戶戚俊明滿懷感激地說,「年初,受疫情影響,生豬生產銷售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何主任了解情況後,千方百計幫著想辦法、找銷路,解決了我們很大的難題。」
「看到養殖戶露出燦爛的笑容,我打心眼兒裡高興,更為一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所體現的價值,感到由衷的自豪。」 短短數語,表達了何振伯最樸實的心聲。
農技推廣,必須直抵農戶手頭、心頭。為將養殖技術落到實處,何振伯經常深入養殖戶家中,言傳身教,先後推廣了犢牛、羔羊高效健康養殖標準化生產以及電動機械填鴨、小反芻獸疫防控技術等二十餘項養殖技術,他還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結合國內外先進理念編制技術手冊,把晦澀難懂的農業科技知識變成一張張讓困難戶看得懂的「明白紙」,用通俗的語言介紹給養殖戶。
為了讓科技成果轉化為農民鼓鼓的腰包,他多方協調聯繫,幫助養殖戶拓寬增產增收的渠道。
2006年,何振伯敏銳捕捉商機,把北京鴨引入寶坻,並積極組織成立了「寶坻區綠洲源肉鴨產銷專業合作社」。十幾年過去,合作社已經從一家一戶試養的單兵作戰發展到現在的30多個養殖基地,「要想發,養肉鴨」成為寶坻區養殖行業裡廣為流傳的順口溜。
此外,他還相繼引進了京白一號、北京鴨、黑水虻、澳洲白綿羊等十餘個養殖新品種,調整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推動了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進程,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養殖致富的亮點。
作為全區畜牧業的「忠誠衛士」,他更是身先士卒守護著全區養殖業的安全,特別是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作為疫情監督員、宣傳員、戰鬥員,他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保證了養殖戶的經濟利益,保障了全區畜牧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從剛剛參加工作的青澀少年到如今的行業專家,多年來,何振伯把養殖新技術、疫病防控新理念輸送到了千家萬戶,足跡遍及寶坻區每個村鎮,帶領眾多養殖戶走了致富路,成為養殖戶的貼心人。(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