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將於北京時間8月6日-22日在巴西的裡約熱內盧舉行。裡約熱內盧將成為奧運史上首個主辦奧運會的南美洲城市,同時也是首個主辦奧運會的葡萄牙語城市。今天,距離巴西裡約奧運會還有3天時間,想必世界各地的媒體小夥伴們都已經陸續到達裡約,準備火力全開的報導模式啦。民以食為天,不吃飽了怎麼有力氣幹活呢?記者們吃的是啥?來看荔枝全媒體記者、FM101.1江蘇交廣網記者陳婷從裡約發回的最新報導。
首先要給各位介紹一下,裡約奧運媒體記者的工作大本營叫做MPC,也就是裡約奧運會的主新聞中心,它位於裡約奧林匹克公園內。在MPC旁邊就有一個記者餐廳,雖是臨時搭建的,但是各國菜餚一應俱全,只不過在價格上,要略高於倫敦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
吃法——奧運媒體餐廳「論斤賣飯」
與巴西當地不少餐廳一樣,媒體記者的用餐也採取稱重的方式。在2014巴西世界盃期間,中國的媒體人把這稱做「公斤飯」。
公斤飯其實有點類似於自助餐。進入餐廳後,拿盤子挑自己喜歡吃的菜餚往裡盛,選餐完畢後,公斤飯就顯出它與自助餐的不同之處,需要拿著盤子去過秤,不分菜餚的種類,按總重量收費。這樣的吃法自然會有它的優點:
首先就是快,在巴西吃飯,不論你吃小漢堡還是一頓大餐,通常都要等很長時間,而公斤飯就免去了這一漫長而無聊的時光。畢竟在奧運期間,媒體記者們的工作量很大,都在爭分奪秒的發布最及時的奧運資訊。
其次是簡潔明了,可以直接看到菜餚,不用糾結於那些沒有圖片的根本看不懂的葡文菜單寫的是什麼,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搭配方式。
不過這樣的吃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太貴了!
150元人民幣都吃了啥
經過探訪,在MPC區域的公斤飯價格為98.03雷亞爾/每公斤(約合200元),這個價格並不親民。要知道,當地吃的公斤飯一般在25-60雷亞爾,最好的餐廳大概為100雷亞爾,但其中包括烤肉和海鮮等。而在媒體餐廳,這些「高檔食物」統統沒有。雖然沒有那些高大上的吃食,但餐廳裡的菜品還算豐富,有各種蔬菜和肉類,而甜點和飲料則需要另外付費,價格比外面貴了不少,一名成年男性在這裡吃一頓飯,怎麼也要花上七八十雷亞爾。給大家看看廣東臺的一位記者他中午吃的這一頓飯是這樣的,花了70雷亞爾(約合人民幣150元)。
於是,我決定不吃公斤飯,直接去吃相對便宜的冷餐,一份沙拉24雷亞爾,一瓶礦泉水和一瓶冰可樂(都說女人都是水做的,尤其跑新聞強度大的時候水才是必備佳品啊)可是就這麼簡單的一頓,也花了我36雷亞爾。
物價上漲原因和通貨膨脹有關
據一些同行介紹,相比於兩年前的巴西世界盃,這份食品價目表在裡約奧運期間均價上浮了20%到30%不等。對於食品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源自兩方面:首先,最近兩年巴西國內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率達到18%以上,這是導致物價上浮的直接原因。其次,區別於世界盃,奧運會的主要場館和大量比賽都將在裡約市內進行,與世界盃期間多個城市合辦不同,其他城市無法分擔裡約的物價壓力。
總之,你們惦記著的巴西烤肉我至今沒吃著,就目前這媒體餐廳的架勢,我估計奧運會結束後,我的減肥大計一定能夠得以實現。等著我瘦成一道閃電出現在你們面前吧!
【相關新聞】伴你一起看奧運:裡約奧運場館 中國運動員適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