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嶽峰(右)
宋嶽峰,生於上海,自幼學習繪畫,2003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自1999年開始進行3D動畫創作,作品和文字多次在國內外獎項和權威雜誌上發表,是中國電腦動畫發展初期的活躍分子。2014年,他的第一部長片《龍之谷:破曉奇兵》獲得了第十屆好萊塢中美電影節「金天使」優秀影片獎,並陸續在40餘個國家發行。
宋嶽峰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然科學愛好者,收藏了不少化石。
這些稀奇古怪的動物化石對他來說可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帶領他領略神秘自然和動物神性的來源。
宋嶽峰家中收藏
作為一個動畫導演,宋嶽峰似乎能從這些收藏品中汲取靈感,到底人與動物有哪些不同和相似之處?他的作品往往會給觀眾最好的答案。
宋嶽峰收養的動物
從《桌球兔》、《瘋羊》到《一隻叫薛丁格的貓》,宋嶽峰電影裡的主角永遠是動物。儘管人物造型和故事不相同,宋嶽峰從沒停止過通過動畫的形式,對自然進行探索,挖掘並展現。
宋嶽峰收養動物
法國自然學家布豐曾說:「如果《聖經》沒有明白宣示的話,我們可能要去為人和猿找一個共同的祖先"。
這句話在宋嶽峰正在籌備的長片《瘋羊》和《一隻叫薛丁格的貓》中,找到了對應的可能。《瘋羊》中所展現的羊群與狼群的衝突,抑或於人性的起源與發展,宋嶽峰用兩個種族的衝突試圖去展示他多元生動並充滿人文情懷的思索。
他堅信動物形象更能彰顯人性的善惡,也堅信中國這片大的土壤下有許多值得表達的故事,特別是身處在價值觀震蕩、文化重塑的時代。而這個時代本身就是動漫導演最寶貴的財富。
電影就像開卷考
"
我找到我戰鬥的意義了
說來聽聽
為了保護我所愛的一切
——《龍之谷:破曉奇兵》
"
2019年4月17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創投大會落下了帷幕,宋嶽峰導演憑藉作品《一隻叫薛丁格的貓》獲得了特別大獎。影片將流浪貓的特點與生死未卜的命運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創意的風格。而在影片之外,宋嶽峰的經歷也非常獨特。
2000年考入中國美術學院的宋嶽峰,通過室友才開始接觸到個人動畫和數字圖形(CG)藝術,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CG藝術豐富的藝術形式會讓他如此痴迷。他付出了幾乎所有的課餘時間,並開始嘗試走向創作之路。
從那時起,這個非電影出身的人每天都在打磨自己。大學畢業後他成立了製作公司,一邊製作廣告和特效,一邊不斷進行原創作品。可就當他的《kuku熊》最終入圍CCGF最佳短片、《銀色風暴》拿下CCGF最佳視覺效果獎後,他的團隊出乎意料地解散了。
後來談及這件事,宋嶽峰說,有些事情不是創作所左右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當矛盾無法協調時,失敗也是不可控的。再之後,宋嶽峰導又拿下了大大小小的許多獎項,但始終沒有達到自己內心的要求。
直到2008年,他的電影之路才似乎有了轉機。他在電視節目一刻talks中曾分享了這樣一段經歷:「當時一位合作方給我打電話問我要不要拍電影,原來的導演由於心臟病不能繼續下去。我當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想這是我的轉機。我立馬去了劇場,拍攝了上千個鏡頭,學著寫劇本,準備大幹一場。可是到最後,電影結束了,他們也和我說拜拜了,現在電影卻署著出品公司老闆的名字。」
這次挫折並沒有打擊到宋嶽峰,他說正是這段時光讓他知道了羅伯特·麥基的《故事》,知道了如何寫劇本。
正如宋嶽峰所說,做電影就是「開卷考」,永遠不要忌諱你在任何時間段進行的新學習、新曆練和新研究。同時他也明白,無論未來遇到多少困難,他都不會退縮,就像龍之谷裡所說的那樣,這就是他戰鬥的意義,這就是他愛的一切。
狂熱的陶冶
「我從小是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作品吸引,我把它作為自己的動畫美學啟蒙,所以我始終覺得中國是一個動畫大國,是美學締造者而非效仿者。」
在宋嶽峰心裡,他始終認為中國動漫是有自己的學術地位的,或者是有一種整體美學風格,就像早期上海美影廠的動畫,都是當時著名藝術家集中國傳統美學大成的作品,所以有很強的藝術基因。
《九色鹿》、《黑貓警長》、《三個和尚》等一大批優秀的動畫作品都能引起宋嶽峰的興趣。每當他重新翻看那些動畫片,都能從中感悟到導演們在創作時想突出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而在趣味性和生動性之外,宋嶽峰認為技術和創意同樣重要。他希望中國動漫有一天能夠借用數字手段以獨特的設計方式真正地把傳統的藝術語言整合起來,探索新的視覺可能,形成一個中國動畫的整體風貌,而這可能需要有人從零做起。
籌備多年的動畫長片《瘋羊》,改編自沈溪先生的作品。無論是畫面,還是對白,都充滿了濃烈的東方氣息,可以說是一部代表中國的史詩動畫。
《瘋羊》的故事充滿血性和力量。為了報狼群的殺之仇,小羊崽血頂兒幾乎用自殘的方式每天在石崖縫裡打磨自己盤羊的角。經年累月,直到溫和的圓角變成了如刀鋒般銳利。他向狼群發起了挑戰,試圖改變千萬年來的命運……
狼性和羊性間的反轉,正如複雜的人性。難得的是,這部作品不再展示單一的世界觀,而讓我們看到了俄狄浦斯之殤,看到了《龍蝦》的反烏託邦理論,看到了布豐的自然進化論,同樣也看到了洛特雷阿蒙關於人是一隻蛆蟲的詛咒。
在今年北影節的創投會上,宋嶽峰的新作《一隻叫薛丁格的貓》也終於正式亮相,這部具有水彩繪本風格的動畫片,從人類和貓的兩個視進展開:在人類的眼中他們生活的世界是循規蹈矩的;而在貓的眼中人類的世界充滿魔性、奇特、甚危險。
這些城市落裡的流浪貓們,它們從就被拋棄,死未卜,像是生活在盒子裡。和「薛丁格的貓」一樣,那些困在大城市辦公樓個個格座位的輕人,他們也和流浪貓一樣,尋找著自的徑和「家」。
北影節創投會的三位評委都對這部作品大加讚賞,管虎主席更表示:「我們要盡全力鼓勵支持這樣的電影,中國電影太缺少這樣的東西了。新、潮、酷、貼近當代,有著務實的創作態度還有執拗創作信念。」
探索再探索
當被問到「中國動畫如今的探索出路」時,宋嶽峰這樣說到:
「創作者但凡希望自己創作出精彩的作品,就必經困難之路。我們(中國)在這幾年一直沒有好好積累,受美日影響很深。如果說要重新撿回來,那的確是困難重重。因為以前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而現在觀眾的審美更偏向於歐美和日韓。但如果你模仿歐美或日韓,國內觀眾又不買單,會覺得山寨。」
宋嶽峰也坦言,在早期的作品《精靈王座》和《龍之谷》中,借鑑了好萊塢的製片模式,雖然獲得了一部分影迷的讚揚,但是他並沒有停止思考。憑藉新銳導演的那股敏銳,他意識到美國動漫和中國動漫由於身處不同的環境,不可能照搬別人的成功經驗。
「美國動漫的先進在於人才流轉和整個先進技術。雖然中國動漫導演也能夠做到,並且國內的技術水平也在提升,但這樣導致大家做出來的東西都有相似性,再走這種相似之路並不是一個明智之選。」
宋嶽峰認為做出更多自己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他對之前兩部作品的總結。他要堅決地和之前的作品劃清界線,去尋找自己的獨特性。
2011年宋嶽峰在金馬創投介紹《無敵桌球兔》項目
其實早在他的兩部院線作品之前,他的創作初心便是尋找當代中國的故事。早在2008年,宋嶽峰開始創作他的第一部作品《無敵桌球兔》,作品在2011年入圍了金馬影展創投(當時叫《超級菜》)。
限於當時CG動畫無論在資本、技術包括他的個人經驗方面都處於萌芽階段,這部作品在團隊的幾次分分合合中,版權早已不在他手中。談到這段往事,宋嶽峰像能夠把處女座推向大銀幕的導演們表達了羨慕之情。
探索的過程無疑是充滿艱辛的,除了面對製作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外,還要面對國內動漫產業低迷的境況,以及別人的不信任和懷疑。
宋嶽峰說:「即便創投拿了滿貫和大獎,受到了很多關注,有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但是投資充滿不確定,在沒有籤訂協議前,都不能太樂觀。當然,這只是外界的原因,最大的困惑還是創作者本身也不清楚這是一條沒有捷徑的路。」
未來的玫瑰
曾有人指出,中國動漫只有《喜羊羊》和《熊出沒》這樣的低幼題材才能大賣,這種說法似乎過於偏激。因為在世界工廠的大環境下,好萊塢動畫逐漸失去吸引力,國產動畫片逐漸變好,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也是中國動畫電影往前發展的一個證明。
而對於中國動畫的發展前景,宋嶽峰則幽默地表示:「其實大多數中國觀眾還是有中國動畫情懷的。看中國動畫跟看中國足球差不多,罵歸罵,但有一天真的拿出好作品了,大家一定都衝進影院。只是大家期待值太高,要求太高,對創作者的難度也加大了。」
同時,宋嶽峰也指出中國目前的動漫不僅缺少好的意識、技術人才和藝術家,還缺少風格和實施手段。
他說有時候自己覺得也挺無奈的,有些人不懂技術,作品落不了地,就比如每年好多學院都有很多作品,但這些作品變不成長片,或者說沒有機會變成長片。
就短片格局來說,創作者憑一己之力完成2~5分鐘沒問題,但體量達到90分鐘就會出現故事策略的問題。而另一方面,有的作品根本沒有從美學的角度出發,這不但體現了作者本身創意的感知度不夠,而且還體現了中國動畫風格的缺失。
所以在擔任Hisff動畫單元評委期間,宋嶽峰導演一直在尋找那些能夠代表中國動畫風貌的短片。他也強調作為一個動漫人不要一味迎合世界的觀念,這不是一個有效的辦法,更多是要去發掘中國元素。
而當他看到短片《咚咚嗆》時,就立刻被作者的溫情戳中,以至於他想和那位導演聊聊更多關於陝北文化的內容,聊聊靈感、配色發源於哪裡,是不是來自真實的生活體驗?是作者兒時就已經體會過那麼快樂的農村氛圍還是後期有了一些想法等等。
宋嶽峰導演說他之所以好奇,因為這和他之前了解的黃土地是完全不一樣的風貌,而這種風貌對他來說是新鮮樂觀,充滿味道的。這種東西正是作為中國動畫製作最寶貴的財富,正如宋嶽峰所說:「人們可以接受你的缺點,但不能接受你的平庸」。
如今,宋嶽峰正在經歷一個非凡的時期,不斷輾轉於自我的他開始邁向新徵程,世界的外形正被他握在手中。
第22屆上海電影節期間
宋嶽峰導演也將作為嘉賓
出席HBC微電影周 參與分享
歡迎大家屆時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