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多達420萬耆那教信徒,而全球約有1200萬信徒。耆那教是個和平主義的宗教,對所有生物主張非暴力之路。
耆那教認為,生活的目的是消除心理和身體淨化所帶來的業力負面影響。 在生命過程解放,伴隨而至的是自然內心的和平。
耆那教的神廟被稱為Derasar或Mandir,它們通常由大理石建成,而其中拉納布爾(Ranakpur)寺廟以錯綜複雜及其精湛建築風格享譽全球。
拉納布爾寺廟是耆那教的五大朝聖地之一,並被評選為世界77大奇觀之一。
寺院位於烏代浦市北部95公裡處的拉賈斯坦邦Pali區Sadri鎮附近。拉納布爾建於14世紀末至15世紀中期,是耆那教派最大、最重要的寺廟之一。
據聞該寺院是由塞思-達納薩赫(耆那教商人),在15世紀統治者梅瓦爾的拉娜-庫姆巴(Rana Kumbha)的幫助下建造。
寺院建築群位於Aravalli山脈西側一個孤立山谷中, 這是一個三層的建築結構。寺院前視寬闊而令人印象深刻,在主穹頂兩側有一系列狹窄的穹頂,上面都懸掛著旗幟。陡峭的臺階帶領信徒們到達狹窄的門戶。
這座寺院全部用乳白色大理石所建造,由29個大廳組成,包括一個佔地48000平方英尺的地下室。有1444個精雕細刻的支柱支撐著聖殿,所有的支柱都雕刻不同,沒有兩個支柱是相同的。
在建築群中,有幾座寺廟,包括Chaumukha寺,Parsavanath寺,Amba Mata寺和Surya寺。這些寺廟中,以Chaumukha廟為最重要,專門獻給耆那教第一個Tirthankara Rishabhanatha。
寺廟結構是高度複合,具有四個進入門廳的不同門道。四個圖像還象徵著提爾森卡拉(Tirthankara)對四個方向的追求,並象徵著宇宙。
圖像周圍有許多小神社和圓頂,一連串帶有獨立屋頂的廳房包圍了這些神殿和圓頂。寺廟的天花板上裝飾著葉狀的滾動條和幾何圖案。
這座寺廟是建築的傑作,它有24個柱子的大廳,這些大廳有80個圓頂,並由400根柱子支撐。圓頂的上部和下部通過神像的雕塑而相連。
每個柱子都經過精雕細刻,令人驚嘆!
這種美麗而奇妙的石刻結構風格,聞名於整個印度。寺廟更獨特的地方,在於變色的柱子。白天每經過一個小時,它們就會從金色變成淺藍色。
柱子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隨著燦爛的沙漠陽光從柱子間的縫隙中湧入,美麗的雕塑,在牆壁和地板上鑄出迷人的圖案,更使柱子呈現出神奇的光澤。在大堂中,兩個重達108公斤的大鐘,發出和諧的聲音, 就如美妙歡快的歌聲。
由於結構的複雜性,此聖殿花費了65年的時間才完成。
另一個值得一遊的景點, 是帕薩瓦訥特(Patriyon Ka Mandir)神廟。這座寺廟同建於15世紀中葉,以雕刻耆那教雕像的窗戶而聞名。在這座寺廟附近,可以分別找到供奉Neminath(第22聖徒)和Surya Narayan(太陽神)的寺廟。
在這裡,蘇裡亞納拉揚神廟(Surya Narayan Temple)有無數個突起的圓形結構牆。太陽神在七匹戰車上的景象,更令人為之震撼。
拉納布爾寺院無疑是印度的一個建築奇蹟。如果您要去烏代浦旅行,千萬不要錯過這座藝術聖殿,它將成為您旅行中難忘的美好回憶。
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關注!
【文中圖片引用自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處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