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之路之量子科技

2020-09-06 不學無術1988



現代中國,是大國而不是強國,看起來像是虛胖,或者說更像是一個吃蛋白粉長大的,沒有多少核心的科技支撐中國由一個大國向強國的邁進,如果我們在21世紀實現不了科技崛起那麼我們就完成不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科技的進步開始變得極其緩慢,具體表現為材料、加工、計算速度和算法等受限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所以目前的科技難度越來越大,刷新各行業最高科技成就也越來越難,每前進一小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留給我們的機會其實已經不多,除非人類對這個客觀世界有了認知突破,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否則科技也就遇到了鬼打牆。走不出自身認知的牢籠。我們國家現代科技總是以其他國家的科技為基礎的,因為我們始終認為站在巨人的肩膀才能看得更遠!這就使我們在新的領域鮮有作為,而量子計算機算卻開始突破,這是民族認知的覺醒。新事物的誕生往往是因為懷疑和自我懷疑,地心說和日心說的例子總是讓人深省。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定義數字零為非奇非偶,這讓很多以數學為基礎的科學進行不下去了,而現在我們重新定義數字零為偶數,這樣一來之前進行不下去的科學又進行下去了!這對你我個人而言是無關緊要的但這卻是科學的自我革命壯舉!

在現有的科學發展中,西方國家掌握著各科學的技術基礎技術專利,我們不必過於糾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突破光刻機的1納米加工單位,因為這無論從加工材料到精度對設備而言難度都是越到後面越呈幾何級增長,而目前的計算設備已經出現計算剩餘,再花大量精力去追求極致已經不具備實際意義,我們轉而應該投入大量成本去突破我們有所進步的量子計算機科學中,因為根據我們目前的認知,量子計算機成功後目前全球網際網路下的所有連接設備對量子計算是相當於不設防的!再複雜的密碼都已經失去意義!從個人電腦到個人手機到包括天上的衛星甚至於外星探測器!現在的遠程互聯設備基本被抄了老底!掌握著這些設備的生死大權!隱私幾乎是不存在的,假如有一天戰爭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這仗還打不打?怎麼打?所以我們不必所有的東西都要爭個輸贏,只需要在關鍵的東西上像西方國家掐我們脖子一樣掐住他們脖子就可以了,不需要招招致命,只需要一招制敵!有核武器這把屠龍寶刀加上量子計算機這把倚天劍,刀劍合璧天下無雙!這才是真正的彎道超車,別人研究的東西我們又拿來研究一遍,雖然可以從中學到東西但就算研究透又怎麼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跑永遠都是千年老二!

所以我們要重新看清楚我們的科學基礎,避免跟科技強國在同領域糾纏不休,因為我們最後的勝算不會大。

相關焦點

  • 《量子相干論》創作之路
    《量子相干論》創作之路早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量子不確定性」這個理論問題就引起了我們的特別關注。通過深入研究,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是一個涉及多學科的複雜性問題。解決這道難題,需要從各學科的源頭,也就是從根本上進行系統化的剖析,才能觸及問題的根本。
  • 和歷史賽跑:科技強國的百年求索
    從五四喊出「德先生」和「賽先生」的那刻開始,「科學強國」成了幾代中國人持續奮鬥和努力的目標。而在一百年多年後的貿易戰裡,我們又覺得之前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在當下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我們也有必要去復盤,在與歷史賽跑的百年中,我們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或者簡單的一句話來說:中國離科技強國到底還有多遠?
  • 化學家走進中學論強國之路
    作者:吳班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1年11月01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0月20日,中國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材料化學家、浙江大學彭笑剛教授應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化學組之邀
  • 鑄造大國重器 照亮強國之路
    1969年,周恩來總理高瞻遠矚地提出「要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並於1970年親自批准下達研製任務,我國風雲氣象衛星50年強國之路就此啟程。這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茁壯成長的50年,是在追求卓越中劈波斬浪的50年,也是在接續奮鬥中革故鼎新的50年。
  • 保護智慧財產權 實現科技強國
    智慧財產權是科技強國的基礎。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下午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 科普篇:一文看懂量子力學,量子信息,量子科技
    這兩天,關於量子的各種信息刷爆了所有自媒體。中央10月16日下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領導人強調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量子信息主要是基於量子力學的相干特徵,重構密碼、計算和通訊的基本原理。」其實量子科技也就是量子信息的各種發展技術。量子科技三大領域:計算、通信、測量。
  •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陽元報告:建設IT強國之路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培養設計創新人才,發展設計業,是建設IT強國之路。我分四部分講,第一引言,第二設計業具有最大的市場和創新空間,第三創新是民族之會,第四講講人才的培養。  第一引言:  中華民族正處於一個偉大的歷史志氣,從發展中國家走向中等發達國家,14世紀以前,中國曾是世界經濟強國,1700-2015年的比較就可以看到,1700年中國佔世界GDP22%。
  • 我們的工業強國之路還有多遠?
    一年一度的諾獎又開始了揭開了謎底,昨天晚上,醫學獎由英美三位科學家共同分享,我們又一次成為了觀眾,這麼多年,除了屠呦呦先生以中國國籍獲得諾獎科技獎項外,我們在基礎研究領域與西方差距極大,這是短時間無法改變的現狀,說了這麼多,跟今天要說的主題是不是偏離了呢?
  • 加區教育局關工委舉行 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演講比賽
    11月23日下午,在教育局二樓會議室,加區教育系統 「中華魂」科技託起強國夢主題演講比賽拉開了序幕,15位參賽選手通過英姿勃發、慷慨激昂的演講,抒發了放飛科技夢想的少年情懷,表達了科技強國吾輩擔當的赤誠決心。
  • 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支撐!「十三五」高校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提供支撐!↓↓↓「十三五」期間,高校科技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秉持「引領創新、支撐發展、科教融合、開放協同、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全力提升新時代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為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以科技創新築牢強國之基(人民時評)
    人們對獲獎科技工作者的致敬、國家對科學家的褒揚,成為中華民族追求科技創新的生動註解。「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大會上,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備受矚目:一位是「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另一位是「憑黃牛風格、具賽馬精神」的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時至今日,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名單中,已有33名科學家。
  • 郭光燦院士:誰先做出量子計算機 誰就佔據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採訪時對此進行了一一介紹。郭光燦指出,量子技術的發展,關係到我國的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應集中人力物力,加快發展量子技術,誰先做出量子計算機,誰就佔據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 科技強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指數發展預測
    科技創新能力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經濟增長和競爭的基本驅動力量。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整體發展水平,以及與世界主要科技強國的差距,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科技強國的內涵一國科技創新能力的「強」「弱」是相對的,因此對於科技強國的判斷應突出與其他國家相比的優勢。
  • 胡鞍鋼:強國時代的強國「戰略集」
    在五中全會《公報》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一共出現了11個「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科技強國、交通強國、貿易強國、海洋強國,最終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些「強國」目標,引人注目,在「強起來」的新時代,如何理解和把握?
  • 王志剛《黨建》撰文:擔當科技自立自強使命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步伐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按照「四個面向」戰略方向,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新時代科技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一、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必然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
  • 神秘的量子科技,你了解嗎?
    來源:新華網-思客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有多牛?在生活中哪些會用到這種「科幻般的技術」?如何在量子科技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是什麼?要搞懂量子科技,還要從量子力學說起。量子力學發源於20世紀初,許多科學家——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海森堡、薛丁格等為之著迷,它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如果一個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
  • 量子力學造就第三次科學革命,加快量子科技發展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校友新聞】「青年先鋒」賀羽(0900):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青春的力量
    國儀量子聯合創始人、總裁賀羽(0900)精彩的講述,向觀眾充分展示出新時代青年「向上向善、奮發有為、拼搏創新、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精神品格,滿滿的正能量,令人心潮澎湃!以下為演講全文:榮幸登上這個舞臺,分享我的創業故事,我是國儀量子的賀羽。我是一名90後,但已經是一名創業十年的「老兵」了。
  • 量子科技成為國家戰略!通用量子計算機研製難度堪比登月
    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重要科學意義已經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可。搶佔制高點!不只中國,美、歐等多個國家都在布局 為什麼中央如此重視量子科技?從國際意義上來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 世界十大科技強國都是誰、都有哪些厲害之處?
    世界十大科技強國都是誰、都有哪些厲害之處?一、中國。中國當今科技擁有全球無敵的十項逆天工程及大型製造。這些工程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響力,獲得極高的國際聲譽及人氣。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連續六次稱霸全球,在「神威·太湖之光」出現並接力後,中國已實現超級計算機「七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