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
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它為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藥植物傳粉,產量可增加幾倍至20倍。但是,有些蜂也是有毒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世界上有毒的幾種蜂。
殺人蜂
過敏可致死
殺人蜂,又叫非洲殺人蜂、是膜翅目蜜蜂科的不同種類雜交產生;在中國國內,胡蜂和蜾蠃也有致人過敏,休克或者死亡的事件發生;但胡蜂屬於膜翅目胡蜂科;殺人蜂是由非洲普通蜜蜂跟叢林裡的野蜂交配發育繁殖出來的新品種。具有對人畜較大的殺傷力,非洲蜜蜂主要造成的危害在於其攻擊性。
虎頭蜂
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
虎頭蜂又稱胡蜂屬,膜翅目胡蜂科的一個屬。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身體長有虎斑紋,故被稱為「虎頭蜂」。它們以各類昆蟲為食,因此對控制自然界病蟲害有很大的作用。虎頭蜂的生活區域不廣,主要分布國家為巴基斯坦、中國南部及印尼。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兩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區。
牛角蜂
被蟄以後需要清理傷口
牛角蜂:頭黃色,胸棕黑色,有絨毛,腹黃黑相間,腹呈圓錐形,有三根毒針,廣西岑溪等地方稱牛角蜂為「三眼針」,即三根針的意思,跟一般的蜜蜂區別極大。如被蜂蜇傷,不要以為沒有什麼,應引起重視,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黃蜂
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
又稱為「胡蜂」、「螞蜂」或「馬蜂」,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例如木胡蜂、雪松木胡蜂及寄生樹黃蜂。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黃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日本大黃蜂
排出的毒液能夠分解人體組織
日本大黃蜂,胡峰屬,胡峰科,是世界上個頭最大的黃蜂,其他種類的大黃蜂以及像螳螂一樣的較大型昆蟲都無法與日本大黃蜂相比。日本大黃蜂對敵人絕對是殘酷無情,它們的針刺巨長,達到6.35毫米,排出的毒液是一種腐蝕力極強的酶,能夠分解人體組織,素有「來自地獄的大黃蜂」之稱。
地黃蜂
兇猛而且毒性大
地黃蜂屬廣東省自然繁殖的土特產,它主要有兩個品種,一是「鬼頭蜂」,因其腰部為黑色而得名,它不但兇猛,且毒性大;二是「黃腰蜂」,因其腰部為黃色而得名,其兇猛程度、毒性比前者次之,兩種蜂的窩結在地下。
地雷蜂
如果被叮咬2、3口,則有生命危險
地雷蜂,顏色棕黃色,體長3-5釐米,是蜜蜂中較大的品種,其多產於我國江西、廣東、海南等熱帶地區的山區丘陵的叢林地帶,其經常將把蜂巢築在地下,蜂巢呈寶塔形,層層疊疊,直徑半米到2米不等。
金環胡蜂
生物防治上有較大利用價值
為膜翅目,胡蜂科。體長竟達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頭部:寬較胸部窄,但略寬於前胸背板前緣;胸部:前胸背板前緣中央略隆起,被中胸背板端部分開,肩角明顯,前緣兩側黃棕色,其餘均呈黑褐色,但有的個體肩角處各有1棕色斑,刻點幾無,但布有棕色毛。腹部:除第6節背、腹板全呈橙黃色外,其餘各節背板均為棕黃色與黑褐色相間。
黑盾胡蜂
寄生菜青蟲、棉鈴蟲等
黑盾胡蜂雌蜂體長約21毫米,頭部寬略窄於胸部。兩觸角窩之間整個隆起,黃色,額溝不明顯,布有棕色較長的毛,刻點淺細,除兩複眼內緣凹陷及下側為鮮黃色外,額部及顱頂部均為黑色。雄蜂:近似雌蜂。唇基端部無明顯突起的兩個齒;腹部7節。 在田野和林間較為常見,寄生菜青蟲、棉鈴蟲等。
作者:一個樂觀的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