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

2020-12-04 百度百科

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

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它為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藥植物傳粉,產量可增加幾倍至20倍。但是,有些蜂也是有毒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世界上有毒的幾種蜂。

殺人蜂

過敏可致死

殺人蜂,又叫非洲殺人蜂、是膜翅目蜜蜂科的不同種類雜交產生;在中國國內,胡蜂和蜾蠃也有致人過敏,休克或者死亡的事件發生;但胡蜂屬於膜翅目胡蜂科;殺人蜂是由非洲普通蜜蜂跟叢林裡的野蜂交配發育繁殖出來的新品種。具有對人畜較大的殺傷力,非洲蜜蜂主要造成的危害在於其攻擊性。

虎頭蜂

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

虎頭蜂又稱胡蜂屬,膜翅目胡蜂科的一個屬。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身體長有虎斑紋,故被稱為「虎頭蜂」。它們以各類昆蟲為食,因此對控制自然界病蟲害有很大的作用。虎頭蜂的生活區域不廣,主要分布國家為巴基斯坦、中國南部及印尼。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兩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區。

牛角蜂

被蟄以後需要清理傷口

牛角蜂:頭黃色,胸棕黑色,有絨毛,腹黃黑相間,腹呈圓錐形,有三根毒針,廣西岑溪等地方稱牛角蜂為「三眼針」,即三根針的意思,跟一般的蜜蜂區別極大。如被蜂蜇傷,不要以為沒有什麼,應引起重視,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黃蜂

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

又稱為「胡蜂」、「螞蜂」或「馬蜂」,是一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例如木胡蜂、雪松木胡蜂及寄生樹黃蜂。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黃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日本大黃蜂

排出的毒液能夠分解人體組織

日本大黃蜂,胡峰屬,胡峰科,是世界上個頭最大的黃蜂,其他種類的大黃蜂以及像螳螂一樣的較大型昆蟲都無法與日本大黃蜂相比。日本大黃蜂對敵人絕對是殘酷無情,它們的針刺巨長,達到6.35毫米,排出的毒液是一種腐蝕力極強的酶,能夠分解人體組織,素有「來自地獄的大黃蜂」之稱。

地黃蜂

兇猛而且毒性大

地黃蜂屬廣東省自然繁殖的土特產,它主要有兩個品種,一是「鬼頭蜂」,因其腰部為黑色而得名,它不但兇猛,且毒性大;二是「黃腰蜂」,因其腰部為黃色而得名,其兇猛程度、毒性比前者次之,兩種蜂的窩結在地下。

地雷蜂

如果被叮咬2、3口,則有生命危險

地雷蜂,顏色棕黃色,體長3-5釐米,是蜜蜂中較大的品種,其多產於我國江西、廣東、海南等熱帶地區的山區丘陵的叢林地帶,其經常將把蜂巢築在地下,蜂巢呈寶塔形,層層疊疊,直徑半米到2米不等。

金環胡蜂

生物防治上有較大利用價值

為膜翅目,胡蜂科。體長竟達40毫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頭部:寬較胸部窄,但略寬於前胸背板前緣;胸部:前胸背板前緣中央略隆起,被中胸背板端部分開,肩角明顯,前緣兩側黃棕色,其餘均呈黑褐色,但有的個體肩角處各有1棕色斑,刻點幾無,但布有棕色毛。腹部:除第6節背、腹板全呈橙黃色外,其餘各節背板均為棕黃色與黑褐色相間。

黑盾胡蜂

寄生菜青蟲、棉鈴蟲等

黑盾胡蜂雌蜂體長約21毫米,頭部寬略窄於胸部。兩觸角窩之間整個隆起,黃色,額溝不明顯,布有棕色較長的毛,刻點淺細,除兩複眼內緣凹陷及下側為鮮黃色外,額部及顱頂部均為黑色。雄蜂:近似雌蜂。唇基端部無明顯突起的兩個齒;腹部7節。 在田野和林間較為常見,寄生菜青蟲、棉鈴蟲等。

作者:一個樂觀的麻瓜

相關焦點

  • 別再等蜜蜂自然分蜂了,人工分蜂一樣行,只需要幾分鐘
    當蜜蜂的群勢壯大,外界有充足的花粉蜜源時,蜜蜂就要自然分蜂了。蜜蜂自然分蜂多數在春天。等蜜蜂自然分蜂又太慢,想要擴大養殖規模,可以人工分蜂。人工分蜂不難,難的是人工分蜂以後,蜜蜂回蜂的問題。人工分蜂需要有王臺,或者是蜂王,王臺可以人工培育,也可以使用自然王臺。小編分享一下,人工分蜂怎麼讓蜜蜂不回蜂。如果你的蜂箱規格大,可以把蜂箱改為前後巢門,在蜂箱中間放一塊大隔板,然後把蜂群的一半巢脾帶蜜蜂各分到兩邊,然後稍微的轉動一下蜂箱,最後在沒有蜂王的那一群蜜蜂,介入成熟的王臺或者蜂王就可以了。
  • 中蜂養殖,一箱蜜蜂幾脾蜂合適?老蜂農:不一定
    導讀:關於中蜂一箱幾脾最好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不一定的,因為中蜂的野生能力比較強,而這種野生習性也直接導致了中蜂在每個地區的群勢不同,所以關於中蜂一箱幾脾最好的問題,用一個籠統的回來,蜂部落認為是不妥的。
  • 學會人工分蜂,不需要等蜜蜂自己分家,蜜蜂自然分蜂太慢
    養殖蜜蜂,學會人工分蜂,才能更快的擴大養殖蜜蜂的規模。蜜蜂自然分蜂太慢,而且有時候蜜蜂自然分蜂跑到樹上,爬樹太累。小編分享一下蜜蜂如何人工分蜂。人工分蜂需要一些條件,外界有花粉充足,輔助的蜜源,蜂群強。
  • 原地分蜂,如何移走蜂箱?老蜂農:從這幾種情況考慮
    導讀:原地分蜂后怎麼移走蜂箱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根據新的蜂群要移動的距離來看,一般可以分為在原來的蜂箱旁分蜂、蜂場內近距離分蜂、蜂場外遠距離分蜂幾種情況。我們來看一下具體該怎麼操作。方法是在大流蜜期過後,將要分蜂的蜂群移動半個蜂箱的距離,然後在原來蜂箱的位置放我們要用的新蜂群蜂箱,放好後把原來蜂群中的蜂脾連同蜜蜂一分為二,分別放在新的蜂群和老的蜂群,這樣就臨時組成了一個有王群和一個無王群,巢門不要開靠近的巢門,都開邊上的巢門,避免蜜蜂迷巢。
  • 如果人類像蜜蜂社會,是選擇做雄性蜂還是雌性蜂?
    蜜蜂被稱為社會性昆蟲,其典型的生物習性引人關注。蜜蜂的群居生活就像一個社會一樣,有嚴密的制度和規律,每一隻蜂都有自己的職責,都必須遵從蜂群的制度。把蜜蜂的群居生活比作一個社會來研究,這是生物學家十分感興趣的話題。反之,我們也可以用人類社會來對比蜜蜂的生活,看人在蜜蜂的社會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才合適。今天我們要探討的話題就是:如果人類像蜜蜂社會,是選擇做雄性蜂還是做雌性蜂?
  • 蜜蜂要分家,讓人歡喜讓人憂,蜜蜂要分蜂怎麼辦?
    當蜜蜂群勢大了,工蜂的哺育力過剩,外界花粉蜜源充足等等原因時,蜜蜂就要起分蜂熱了,也就是蜜蜂要分蜂了。蜜蜂分蜂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是一群蜜蜂要分成兩群蜜蜂了,憂的是在採蜜期蜜蜂發生分蜂熱,就會消極怠工,影響蜂蜜產量,那遇到蜜蜂起分蜂熱,該怎麼做呢?
  • 4種人工分蜂辦法,讓你不愁沒有蜜蜂養
    人工分蜂可以讓我們一群蜜蜂變兩群蜜蜂,甚至更多群的蜜蜂。人工分蜂能擴大我們的養殖規模,增加收入。這裡有4種人工分蜂的辦法,供大家參考。人工分蜂的原位置蜂群1.原位置旁分蜂。把一群蜜蜂的一半蜜蜂提出一個空蜂箱,就放在原群旁邊,稍微移動原群,讓兩群蜜蜂都有採集蜂回來。然後把成熟王臺介入無蜂王那一群。但是要注意,交尾群擺放的蜂箱放些東西,好認一些,就不會造成新蜂王交尾成功飛回來時進錯蜂箱。2.選擇一群蜜蜂分蜂,提出一半蜂脾帶蜜蜂,可以帶蜂王也可以不帶。然後把要搬走的蜜蜂進行打包處理,搬去幾公裡外去放。這樣就不會有回蜂。
  • 蜜蜂怎麼分蜂?什麼時候分蜂最好?其實蜜蜂已經告訴你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於蜜蜂組如何分蜂以及在什麼時候分蜂最好這個問題。蜜蜂在分蜂中表現出來的語言關於蜜蜂分家,我們很多朋友都見過,有時候是一群蜜蜂分成了兩群,有時候又是一群蜜蜂分成了多群。如果是一箱蜜蜂分成兩群的情況下,這個時候這個蜂群並不是很大,如果是一群蜜蜂分成多群,這種情況下可能蜂群就比較大了。
  • 蜜蜂怎麼分蜂的?
    許多養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在繁衍發展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過程:分蜂,這也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對於養蜂來說,分蜂就意味著群勢變弱,相信只有掌握了蜜蜂分蜂的徵兆,才能有效避免分蜂帶來的損失,那麼蜜蜂怎麼分蜂呢?如何有效避免或者合理幫助蜜蜂分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蜜蜂怎麼分蜂?
  • 蜂群中為啥會出現成串的蜜蜂?幼蜂在做遊戲?蜜蜂智慧不簡單
    成串蜜蜂出現的共同特徵 似乎我們看起來蜜蜂成串的出現的3種現象之間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特徵,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實際上成串出現的蜜蜂,他們之間是有一個共同的特徵的,我們分別來看一下上面的三種情況。
  • 養殖蜜蜂出現黑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老蜂農:關注這2點
    導語:在養殖蜜蜂時,蜂群中會,冒出一兩個黑色的蜜蜂,這種蜜蜂非常顯眼,在蜂群中,會對蜂群有影響嗎?這些黑蜜蜂會吃蜂蛹嗎?黑蜂會吃蜂蜜嗎?出現黑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小編認為出現黑蜂,大部分原因還是蜂群要分蜂了。這算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除了這點,還要多關注以下幾點。
  • 蜜蜂科普|東北黑蜂演化史概述
    又根據權威部門和專家連續多年跟蹤觀察測定,通過對其近緣蜜蜂生物間的對比研究,了解種與種、類與類間的異同,掌握不同蜜蜂與其種間的親緣關係、形態特徵及習性,探明東北黑蜂的起源進化及相互間的關係,明確了其種群的形成與變異的大致路徑,為今後的繁衍發展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
  • 土養蜜蜂即將分蜂,遇上連綿陰雨如何人工分蜂?2種方法全在這裡
    關於桶養中蜂很快就要自然分蜂,遭遇連綿陰雨是否可以人工分蜂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如果蜜蜂已經有分蜂熱現象產生,進行人工分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避免蜜蜂自然分蜂引發的損失和給我們造成的麻煩,主要是傳統土養的蜜蜂,過去並沒有人工分蜂的相關技術,導致我們養蜂人發現蜜蜂產生分蜂熱以後並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 蜜蜂幼蜂是黃色,老了變成黑色是什麼蜂種?養蜂人:別被蜜蜂騙了
    剛出房的幼蜂是黃色,老蜂是黑色的是什麼蜂種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我們對蜜蜂不了解的一種誤解,或者就是我們的蜂種屬於雙色的蜂種
  • 外來物種入侵美國,一分鐘咬死40隻蜜蜂,專家:控制不住了
    從國外的一些網站上我們看到,就像這一篇,2020年5月2日-目睹亞洲大黃蜂的到來使人們擔心這種惡性昆蟲可能會在美國定居並摧毀蜜蜂。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 謀殺大黃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可怕物種 今天大何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 讓非洲殺人蜂蒙羞的可怕生物 亞洲大黃蜂 又稱大虎頭蜂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與東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 昆蟲專家曾在雲南與緬甸交界處發現一隻體長超過6釐米 翼展達到9.3釐米的虎頭蜂 打破了世界體型最大虎頭蜂記錄 因此也被稱為中國大黃蜂
  • 中蜂怎樣原地分蜂?做好這幾點,你還怕養不好蜜蜂嗎?
    作為一個養蜂人,大家都知道中蜂喜歡分蜂,本來分蜂也是件好事,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一群蜂變成兩群或者三群,這就等於賺了幾群蜂了,擴大的養殖規模。那我們在進行人工分蜂的時候,如何在原地進行分蜂了。要注意那幾個方面了?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聊一聊原地分蜂的知識。
  • 蜜蜂分蜂方法原地分蜂 簡單易懂 適合新手蜜蜂養殖朋友
    分別放在整備要分蜂的左右兩邊,距離分蜂30到40釐米的樣子。 第3步:注意觀察看外面蜜蜂飛到哪個蜂箱的多,如果靠左回蜂多那就將靠左的蜂箱移遠一點,然後將靠右的蜂箱移距離飛來的蜜蜂位置近一點
  • 圓桶土養的蜜蜂,如何讓它們不分蜂?學會這3招,輕鬆解決
    人工分蜂:所謂的人工分蜂法,就是在蜂群有了分蜂情緒的時候,蜂群中出現了雄蜂,而且已經產生了分蜂王臺,達到分蜂標準的情況下,我們不讓蜜蜂發生自然分蜂,因為蜜蜂發生自然分蜂是有一個過程的,並不是一出現王臺就開始分蜂,我們就利用這個時間差,在蜜蜂還沒有飛走之前進行人工分蜂,避免蜜蜂飛逃造成的麻煩和損失。
  • 蜜蜂分蜂就如人類分家,感覺殘酷卻是發展的必然
    蜜蜂是在地球上一種群居型的生物,主要成員就是:蜂王、工蜂以及雄蜂,它們各司其職,都在不斷為蜂群的繁衍生息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蜜蜂是一種昆蟲,但是卻和我們人類有著一樣的生存和發展規律。其中分蜂便是人類每個家庭分家的一種折射。
  • 蜜蜂養殖技術|越冬蜂培育期盜蜂的判斷與識別方法
    秋季越冬蜂培育期是蜂群發生盜蜂概率較高的時間段,一旦發生盜蜂,不利於適齡越冬蜂的培育,應通過蜜蜂、蜂群的行為等作出判斷和識別。群界差異較大時,被盜蜂群的守衛蜂對作盜群攻擊,剛開始被盜時,互相廝殺 ,蜂箱周圍繞飛的蜜蜂比較多,一部分是作盜蜜蜂尋找進入蜂箱的入口,一部分是被盜群的巡視蜂。作盜蜜蜂行為謹慎,躲躲閃閃,一旦被守衛蜂咬住,呈使勁掙扎逃脫狀態。採集場面異常。在秋季,外界蜜源有限,蜂群出勤率普遍不高,如果有個別的蜂群巢前進出蜜蜂異常繁忙,應仔細觀察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