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科普|東北黑蜂演化史概述

2021-01-15 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

1918年早春3月,黑龍江省饒河養蜂先輩-鄒兆雲從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越過烏蘇里江,用馬馱回西方黑色蜜蜂15群,在饒河烏蘇里江岸邊的葦子溝飼養。

1920-1922年前後,又有畢慶吉、劉蒙古分別從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引進西方黑色蜜蜂。幾次引入的蜂群,以鄒兆雲的蜂場繁育效果最好,規模漸次增大,開始收徒傳藝。數年後又分設6處蜂場,並出售蜂群至黑龍江省的撫遠、寶清、方正縣等地。

歷經25年(1918-1943),以鄒兆雲蜂場為主,兼有畢慶吉、劉蒙古引入的黑蜂種群和偽滿開拓團引進的義大利蜜蜂(義大利蜜蜂以後在饒河逐漸消失),在饒河境內繁衍發展,擴展至16個蜂場1210群蜂的規模,初步具備了種群自我繁衍定型的條件。

由此可以看出:饒河縣境內的東北黑蜂,是源自烏蘇里江東岸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西方蜜蜂。

蜜蜂是迄今為止生活在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從地球生物演化史角度看,蜜蜂的始祖出現的最早時間為史前中生代白堊紀的中期1.35億~6500萬年。新生代是地球上生物大爆發時期,那時,地球變得溫暖(高於現在4℃),大部分地區雨量充沛,大氣含氧量高(是現在的150%),適於物種進化,被子植物即顯花植物開始出現,並逐漸代替裸子植物而成為地球上的優勢植物群落。顯花植物的出現,為昆蟲類尤其是蜜蜂產生、進化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另一方面,蜜蜂的採花授粉也促進了顯花植物的繁茂與廣布,二者之間逐漸形成互為依存的共生關係。

物種都是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通過自然選擇不斷產生變異,催生出生命力更強的新物種。目前,世界9大蜜蜂品種的進化也是這樣。物種基因的變異、進化是永恆的,基因的穩定是相對的。百年後的今天,東北黑蜂種群已近5萬群規模,逐漸繁育定型為今天優良的地方品系。

美麗的饒河(來自網絡)

饒河縣地處北溫帶,位於我國東北部中俄界河-烏蘇里江中下遊,距日本海400㎞,具有半大陸、半海洋氣候特徵,完達山東北支脈那丹哈達拉嶺綿亙期間,由西南向東北延伸至撓力河北岸,山巒起伏,森林茂密;撓力河自西向東蜿蜒曲折,流經本縣長度為130㎞,平原廣袤,水草豐盛。饒河所處的氣候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獨特性,加之建縣時間晚,開發歷史短,植被保存仍比較完好,是北溫帶較完備的生態系統之一。境內植物種類多、數量大,有很多都是稀有種或特有種。高等植物112科72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又兼蜜源的野生木本植物有紫椴、糠椴、黃菠蘿、水曲柳、山槐、暴馬丁香、刺五加及草本植物毛水蘇等,是名符其實的溫帶物種基因庫。

饒河縣域面積6765k㎡,人口15萬人,無重汙染企業,開發歷史相對較晚,因而保存了大面積的原始森林,林地佔總面積的51%,溼地佔總面積的19%。地表水、大氣等主要質量指標均保持在國家一級標準之內,而大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為全國之最。1998年,饒河縣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20世紀90年代,中美俄三國聯合制定的《烏蘇里江流域持續性土地利用和布局規劃》中,認定饒河屬於全球生物地理區域的最好代表,具有相對清潔性、生物多樣性、全球生物地理區域代表性等特點。

1997年,國務院(1997)109號頒令,在饒河建立了國家級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11365k㎡,其中核心區面積4965k㎡,緩衝區面積6400k㎡,是目前亞洲為保護蜜蜂蜂種而建立的唯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農業部批准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種質遺傳資源保護區。

饒河東北黑蜂蜂場(王志 攝影)

東北黑蜂自引種後在饒河這個北溫帶向亞寒帶針葉林大陸性季風氣候過渡的相對封閉環境中,歷經百餘年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而形成了一個基因型相對穩定的新品種。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曾經對東北黑蜂線粒體DNA遺傳物質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東北黑蜂與安拉託利亞蜂和高加索蜂親緣關係最近,與歐洲黑蜂親緣關係較遠。

追根溯源,東北黑蜂的基因主要是安納託利亞蜂和高加索蜂,兼混有歐洲黑蜂和義大利蜜蜂的血統。又根據權威部門和專家連續多年跟蹤觀察測定,通過對其近緣蜜蜂生物間的對比研究,了解種與種、類與類間的異同,掌握不同蜜蜂與其種間的親緣關係、形態特徵及習性,探明東北黑蜂的起源進化及相互間的關係,明確了其種群的形成與變異的大致路徑,為今後的繁衍發展和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

1 東北黑蜂的分類

東北黑蜂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中的細腰亞目、蜜蜂科、蜜蜂屬、西方蜜蜂種中的一個新亞種或地域新品系。我國現有的黑色蜂種有饒河東北黑蜂、琿春黑蜂、新疆伊犁黑蜂(1925年自哈薩克斯坦引入的俄羅斯黑蜂)。

2 形態特徵

2.1蜂王

東北黑蜂蜂王(薛運波 攝影)

2.1.1體色

1)黑色:數量比例約佔1/3,幾丁質全黑,絨毛淡褐。

2)黎色:數量比例約佔2/3,幾丁質黑色,腹部1~5節背板具褐色環,3~5節背板有三角形褐斑,絨毛淡褐,腹部較粗,產卵力強。

2.1.2初生重

人工育的蜂王平均209mg。

2.2雄蜂

東北黑蜂雄蜂(薛運波 攝影)

2.2.1體色。幾丁質全黑,腹部1~6節背板邊緣有光澤,末節全黑,覆毛較長,絨毛褐色。

2.2.2初生重。平均188mg。

2.2.3肘脈指數。平均2.04。

2.3工蜂

2.3.1體色

1)幾丁質全黑,佔蜂群數的50%,絨毛淡褐色,少數淺灰色。

2)幾丁質全黑,腹部2~3節背板兩側有淡褐小斑,佔蜂群數的50%;在群中佔個體數的1%~至25%,絨毛淡褐色。

初生重:平均95mg。

腹部第3、4背板總長:平均4.59mm。

右後足徑節長:平均3.17mm。

跗節長:平均2.05mm。

跗節指數:平均1.82。

肘脈指數:平均2.32。

右前翅長:平均9.18mm。

右前翅寬:平均3.22mm。

覆毛長度:平均0.42mm。

翅鉤數:平均21.22。

絨毛指數:平均1.85。

吻長:平均6.45mm。

3 生物學特性

經專家鑑定,東北黑蜂集中了世界著名四大蜂種的主要優良性狀。

(1)東北黑蜂抗病抗逆性強,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可以適應惡劣的氣候條件。較抗幼蟲病,只有零星發生且自愈較快;易感麻痺病,早春易發病但能自愈;抗白堊病,但也易自愈。饒河年平均氣溫1.6℃,極端最低溫曾達到-42℃,冬季日常最低溫度為-32~-35℃,氣溫年較差大。在嚴寒的冬季,東北黑蜂只要適當包裝就可在戶外安然越冬;在炎熱的夏季,東北黑蜂也可在戶外安然度過酷暑。

(2)東北黑蜂產育力較強,節省飼料,春季育蟲早,蜂群發展較快,分蜂性較弱,能維持大群。東北黑蜂採集力強,早春晴天,氣溫5~7℃時就可以出巢飛翔排洩,流蜜期有小雨時仍能出巢採集。它既能利用椴樹、毛水蘇等大宗蜜源生產商品蜜,又善於利用零星蜜粉源繁殖蜂群。

(3)泌臘造脾能力較強,愛造贅脾。由春到秋,外界有蜜源就造脾,椴樹流蜜期10框蜂一晝夜可修2張脾,流蜜期箱內空隙充滿贅脾,越冬期箱底形成大量蠟屑。

(4)清巢能力較強,箱底清潔,對脾上汙染物能很快清除。

(5)對煙反應敏感,迴避迅速,過分用煙易激怒蜂群。

(6)蜂王自然壽命長,一般蜂王5~7年才自然交替。

(7)與義大利蜂相比,工蜂吻稍短,對長花管蜜源植物利用較差。

(8)遺傳基因優良且相對穩定,是我國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及其寶貴的優良蜜蜂種質資源基因庫。

(9)據統計數據,在全國一些地方轉地飼養實踐證明,東北黑蜂與其它蜂種雜交一代可提高蜂產品產量30%以上,東北黑蜂王與義大利雄蜂雜交一代優勢明顯,雜交二代表現性狀差,黑蜂連續雜化後種群優勢退化明顯,其機理尚有待於深入研究。

(10)其它特性:東北黑蜂定向力一般,性情較溫和,不怕光;蜜房封蓋中間型;衛巢性較強,若有侵巢敵害和盜蜂出現時,有群攻現象,死亡較多。

4 生產力

東北黑蜂在當地飼養曾創造毛水蘇一季蜜源群產500kg,椴樹蜜一季蜜源群產260kg的記錄。每群產王漿0.6kg,產量低於義大利蜂;每群產花粉3~5kg,與義大利蜂相同。與意蜂雜交後,雜交一代生產力優於義大利蜂,雜交二代退化明顯,生產力顯著下降。

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採集東北黑蜂種質資源(王志 攝影)

5 產生的地理環境

1958年以前,饒河一直處於相對閉鎖環境,與其它蜂種存在著生殖上的隔離。當時本地盛產的椴樹立木蓄積約1000多萬m3,境內毛水蘇分布廣泛。充裕的上乘蜜源植物,適宜的生境,與其原產地系統發育條件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對特定生活空間適應,加之人工有目地進行優勝劣汰選育,使引進的俄羅斯黑色蜂種形態特徵和生物學特性發生種種特化,這是東北黑蜂最終形成的重要因素。

筆者認為:蜂種的抗逆性、抗病性、採集力、繁殖力等特性,對其所產的蜂蜜、蜂膠、蜂王漿、花粉等蜂產品的品質是會有一定影響。因而同一時間、同一地理環境、同一蜜源、同一飼養方式,如果蜂種不同,蜂產品所含的營養成分種類和含量是否存在差異?蜂產品功效的強弱等因素是否也也有著一定差別?但是,在這方面,東北黑蜂保護區還沒有進行對比實驗。

「一切的過去都是以現在為歸宿,而一切的未來又都是以現在為淵源」。從生物進化論、昆蟲遺傳學理論和辯證法角度看,東北黑蜂作為一個地方優良蜂種,它目前的優良品性是相對的,退化或進化都是絕對的。

作者:馬吉成;劉勝範;王樹壯;馮永謙

第一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寶清縣夾信子鎮政府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小蜜,做刪除處理。

精彩連結:

蜂種推介|2019蜜蜂開繁,種蜂王您預定了嗎?(附蜂種介紹-最全版)

蜂種推介|轉地蜂場如何訂購種王

飼養管理|山花期蜂群管理

蜜蜂育種|科學利用評價蜜蜂良種

飼養技術|長白山區定地養蜂增收的幾項措施

蜜蜂文化|東北地區蜂種的血統結構

蜂種推介|蜜膠一號,蜜膠就是好

養蜂技術|學會箱外觀察,養蜂運籌帷幄

長按二維碼,歡迎關注吉林蜂研微信公眾平臺

平臺功能

發布蜂業信息

傳播蜜蜂文化

介紹優良蜂種

推介科研產品 

宣傳蜂類授粉

進行研發推廣

踐行科技扶貧

建設生態產業

蜂研蜂採

文/澤華

地松江續長白,

蔥椴黃應香槐。
飛促農提質效,
發扶貧保生態。
制良種遍華夏,

銳熊蜂授粉來。
掘烏拉蜂文化,
翼啟航百花開。

責任編輯:小蜜

相關焦點

  • 帶你了解東北黑蜂的養殖知識,東北黑蜂是我國養殖的主要蜂種之一
    聽說過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東北虎自然保護區可您聽說過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嗎。東北黑鋒長得什麼樣,國家為什麼要給他設立專門的保護區呢?帶著種種疑問,我們這篇文章帶你了解東北黑蜂。東北黑蜂屬於蜜蜂科,蜜蜂屬,西方蜜蜂種,是在黑龍江省饒河地區特定的生態環境當中形成的具有典型形態特徵和生物學特性的優良地方蜂種。東北黑蜂的具體形態特徵從鋒芒來看,體色分為兩種,一種背板為黑色,另一種第二三節背板有褐色環帶。
  • 除了中、意蜂我國其它蜜蜂有哪些種類及優缺點
    ,還有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東北黑蜂及新疆黑蜂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四種蜂的特點及優缺點的。高加索蜂【概述】高加索蜂是世界四大名種蜜蜂之一,為蜜蜂科蜜蜂屬西方蜜蜂的一個地理亞種,全稱灰色山地高加索蜂,高產型且極愛採樹膠,目前在我國養蜂生產中尚未普遍推廣。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意蜂黑蜂等蜂種的形態及生活習性
    一、中蜂的形態及生活習性中蜂即中華蜜蜂的簡稱,原產我國,是東方蜜蜂的一個地理亞種, 分布在我國南北各地以及印度、東南亞、朝鮮、日本等地。三、其他飼養蜂種形態與生活習性我國除飼養中蜂和意蜂這兩個主要品種外,在東北、內蒙古、甘肅、青海和新疆等地,還飼養其他幾個蜜蜂品種。
  • 饒河黑蜂 群蜂之首
    饒河,北國邊境的黑蜂蜜鄉。自然成熟,意味著一切都需要遵循天時地利人和,而真正的黑蜂蜂蜜也需要滿足這三個條件。第一是強壯的饒河黑蜂蜂種,第二是從採集到成品,全程均需在饒河國家級黑蜂自然保護區完成,第三是饒河黑蜂傳統自然的飼養方式,禁用抗生素、禁餵食白糖等。自然釀蜜條件的極致苛求,已是判定真偽的至高標準。
  • 東北黑蜂綠色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行
    大家都知道東北有黑土地,可能還沒聽說黑蜂。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位於黑龍江省饒河縣境內,面積27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東北黑蜂及蜜源植物。日前,饒河蜂產品協會和黑龍江省東北黑蜂開發公司、江蘇恆愛養老產業集團、南京恆愛中醫館等在南京舉辦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綠色發展論壇暨東北黑蜂蜂療南京中心成立儀式。
  • 東北黑蜂上京東:烏蘇里江畔電商扶貧路
    東北黑蜂:小昆蟲大寶藏東北黑蜂原產地來自俄羅斯遠東地區,上世紀初引進到烏蘇里江畔的饒河縣養殖。東北黑蜂具有早春繁殖快、耐低溫、抗病、採集力強、遺傳性狀穩定等優點,再加上饒河當地茂密的森林、潔淨的環境,釀出的椴樹蜜及毛水蘇蜜產量大、品質高,是非常優秀的有機蜂蜜產品。
  • 饒河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追花逐蜜 半世紀釀蜂味
    江紅巖與這些蜜蜂打了大半輩子交道。黑龍江日報9月14日訊初秋時節,陽光灑在饒河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雖然已經過了採蜜期,這裡依舊可以嗅到一絲甜蜜。「嗅」到商機 專注養蜂半世紀在保護區內饒河黑蜂集團的養蜂試驗基地,200多個智能蜂箱擺放有序,小蜜蜂鑽進鑽出地忙碌著。72歲的江紅巖隨手抽出一塊蜂脾,仔細察看蜜蜂的狀態。就像看望老朋友一樣,即使沒有戴蜂帽,他的動作依然從容熟練。「智能蜂箱在手機上就能監測,我跟兒子也學會了手機上網,可還是忍不住過來瞧瞧。」江紅巖笑著說。
  • 養殖蜜蜂出現黑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老蜂農:關注這2點
    導語:在養殖蜜蜂時,蜂群中會,冒出一兩個黑色的蜜蜂,這種蜜蜂非常顯眼,在蜂群中,會對蜂群有影響嗎?這些黑蜜蜂會吃蜂蛹嗎?黑蜂會吃蜂蜜嗎?出現黑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小編認為出現黑蜂,大部分原因還是蜂群要分蜂了。這算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除了這點,還要多關注以下幾點。
  • 剛出房的幼蜂是黃色,老蜂是黑色的,是什麼蜂種?
    在國內蜜蜂的品種還是挺多的,除了常見的中華蜜蜂跟義大利蜂之外,還有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還有東北黑蜂以及浙江漿蜂。不同的蜂種從分蜂性以及採蜜育子能力都有不同,適合不同的地區進行養殖。剛出房的幼蜂是黃色,老蜂是黑色的,是什麼蜂種?
  • 蜜蜂有哪些共同特點?常見的蜜蜂種類有哪些?
    東北黑蜂【介紹】東北黑蜂是在優越的自然隔離環境中,通過自然選擇與人工所培育的中國唯一的地方優良蜂種。其各項生理指標均明顯優於世界四大著名蜂種(歐洲黑蜂、喀尼阿蘭蜂、高加索蜜蜂、意蜂),是其它蜂種不可比擬的,是我國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極其寶貴的蜜蜂基因庫。東北黑蜂可維持大群,適應大箱飼養(75公分長、寬、高各50公分)【分布】東北黑蜂分布在中國黑龍江省饒河縣的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習性】東北黑蜂抗寒性強,抗病性強,性情較溫和,不怕光。
  • 黑蜜蜂多會影響整箱蜜蜂嗎?
    關於蜂群中黑蜂多會不會影響整箱蜜蜂的問題,蜂部落認為要看從什麼角度考慮,並不是說只要蜂群中黑蜂多就會對整群蜜蜂產生影響。蜂群中為什麼黑蜂多?蜂群中黑蜂多其實主要是雄蜂過多,雄蜂的個頭比工蜂大,有點圓粗的感覺,如果蜂群中黑色蜂多,不是雄蜂,則應該進行仔細的區分,究竟是工蜂自然的變老還是生病,排除特殊情況,一般蜂群中黑蜂多就是雄蜂數量過多,一般有幾種原因導致。
  • 小蜜蜂變大產業黑蜂成迎春林業局職工甜蜜事業
    小蜜蜂變大產業黑蜂成迎春林業局職工甜蜜事業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2016年07月08日18:05 楊海全 攝 人民網哈爾濱7月8日電(楊海全)「發展黑蜂產業已經成為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公益事業,成為迎春林區轉型發展、職工群眾致富的甜蜜事業,成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生態事業。」在7月7日舉辦的全國首屆東北黑蜂論壇上,黑龍江森工迎春林業局局長王林田發出這樣的感慨。
  • 蜜蜂怎麼分蜂的?
    許多養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在繁衍發展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過程:分蜂,這也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對於養蜂來說,分蜂就意味著群勢變弱,相信只有掌握了蜜蜂分蜂的徵兆,才能有效避免分蜂帶來的損失,那麼蜜蜂怎麼分蜂呢?如何有效避免或者合理幫助蜜蜂分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蜜蜂怎麼分蜂?
  • 蜜蜂幼蜂是黃色,老了變成黑色是什麼蜂種?養蜂人:別被蜜蜂騙了
    新出房的幼蜂的顏色對於新出房的幼蜂來說,一般顏色還是遵循蜂王顏色,但是新出房的幼蜂往往有點發白,隨著日齡的增長顏色才會逐漸變鮮豔,表現出黑色或者黃色。蜜蜂顏色隨著日齡的變化對於蜜蜂的顏色來說,一般新出房的幼蜂有點灰白,隨著日齡增長變得鮮豔,在蜜蜂老了以後又會變暗。
  • 蜜蜂優良品種簡介
    蜜蜂優良品種簡介蜜蜂優良品種簡介:從國外引進或我國自然形成的蜜蜂中,經過近百年的生產實踐證明,經濟性狀良好並適合在我國飼養的蜜蜂有以下幾種;1、義大利蜂義大利蜂簡稱意蜂,屬於黃體色蜂種。此蜂繁殖力強,但春季群勢發展較慢,夏季蜜源充沛時蜂王產卵力強,並能維持強群;工蜂採集力強,蜂蜜產量高;泌漿能力比較弱,蜂王漿產量低,不適合作為蜂王漿生產蜂種;盜性強;工蜂定向力差,易迷巢;喜採樹膠,蜂膠產量高;越冬性能好。4、東北黑蜂東北黑蜂也是黑體色蜂種。
  • 世界著名四大蜜蜂品種及其特點
    世界著名四大蜜蜂品種有義大利蜂、歐洲黑蜂、卡尼鄂拉 蜂和高加索蜂。這4個品種在 世界養蜂業上繁殖量最多,對 蜂產品市場的繁榮發揮了重要 作用。1.義大利蜂:義大利蜂 簡稱意蜂,原產於義大利的亞 平寧半島。
  • 盜蜂挑起「蜜蜂大戰」 數十萬隻蜜蜂參戰,死傷數萬
    鬱悶的李子亮說,蜜蜂大批死亡是因盜蜂所致,罪魁禍首就是一公裡外的另一群蜜蜂。「他家的蜂群來這裡偷蜜,蜜蜂之間相互攻擊,我的蜜蜂都被咬死了!」    保守一點計算,如果一個蜂箱有2000隻蜜蜂,僅李子亮一家,就有兩萬多隻蜜蜂在這場「蜜蜂大戰」中死亡。    李子亮今年70歲,是錦繡川水庫附近黃錢峪村的農戶,已經有五年養蜂史。
  • 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
    這幾種蜂可不是像蜜蜂一樣友好的!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它為農作物、果樹、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藥植物傳粉,產量可增加幾倍至20倍。但是,有些蜂也是有毒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世界上有毒的幾種蜂。
  • 新疆黑蜂性情兇暴,不易馴養,因此所產蜂蜜等產品尤為珍貴
    走,我帶你去黑蜂養殖基地。我說,蜂場啊,那有什麼好看的,我見過。老唐一本正經地說,蜂場和蜂場可是大不一樣!我要帶你去的是全球最大的黑蜂養殖基地!我一笑說,你就吹吧,不過就你說的這麼大名頭,咱就去一趟又有何妨!於是,我們就坐上車直奔尼勒克黑蜂養殖基地。一路上,老唐積極負責地給我上有關黑蜂的基礎知識課,當一個進行科普教育的義務老師。我呢,一邊看著窗外美景,一邊漫不經心地聽著。
  • ​蜜蜂大全 | 黑腹虎頭蜂(黑尾虎頭蜂)(20)
    蜜蜂大全 | 黑腹虎頭蜂(黑尾虎頭蜂)(20)來源:愛蜂人2021-02-07 06:00黑腹虎頭蜂,又稱作黑尾虎頭蜂,是胡蜂科胡蜂屬的一種,除冬季外成蟲均可見到,是一種攻擊性最強的蜂種,蜇傷蜇死記錄最多,對人畜均有一定的危害。那麼黑腹虎頭蜂是一種什麼蜂種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