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7月8日電(楊海全)「發展黑蜂產業已經成為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公益事業,成為迎春林區轉型發展、職工群眾致富的甜蜜事業,成為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生態事業。」在7月7日舉辦的全國首屆東北黑蜂論壇上,黑龍江森工迎春林業局局長王林田發出這樣的感慨。
2014年4月1日,黑龍江省國有林區在全國率先試點全面停伐,林區產業面臨轉型發展。迎春林業局依託地緣、蜂種、稀缺三大獨特價值優勢,把控產業鏈源頭,確立了「小黑蜂、大產業」的發展方針。目前,山上有黑蜂養殖戶525戶,蜂群45000群,實現收入6700萬元。
為保護好黑蜂,迎春林業局首先從保護蜜源植物做起。自2004年,林業局就對施業區內椴樹全部停伐,開始培育椴樹苗木,並有計劃地進行林內移栽,使保護區內椴樹蜜源植物蓄積量逐年增加。制定出臺了《加快迎春林區東北黑蜂產業發展的決定》《迎春林區東北黑蜂養殖管理辦法》《迎春林區發展東北黑蜂養殖業優惠政策》《溯源體系管理辦法規程》等多項措施辦法,劃定黑蜂蜜源保護核心區,外地蜂種在核心區以外12公裡放養,禁止進入核心區,保證蜂種的血統純正。
在原蜜收購上,與養蜂人籤訂質量保護書、收購協議,收購組帶有可攜式檢測儀器現場檢測,並將每一戶的收購量與養蜂日誌核對,從原蜜收購到成品發貨,每一生產步驟都有相應記錄作為質量管理的追溯證據,為蜂產品加工銷售提供源頭保證。
「再過幾個月,黑蜂蜂蜜就要送到加工企業,我的責任就是把這黑蜂養好。」養了20多年黑蜂的林場職工劉廣發說,今年他養了200多箱黑蜂,雖然近來氣溫低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對今年的收成依然充滿信心。「少說也得10多萬吧!」談及收入,劉廣發喜笑顏開。
劉廣發的喜悅離不開林業局的支持。林業局投入巨資用於扶持蜂農發展黑蜂養殖,建立起天然成熟蜂養蜂示範基地,建造了越冬保溫房和養蜂房,為養蜂戶無償提供製作蜂箱的木料,拿出資金獎勵養蜂先進單位和養蜂戶,極大調動了養蜂戶的積極性,使越來越多的林區職工群眾從伐木人變成了養蜂人、護林人。
7月7日至8日,全國首屆東北黑蜂論壇將地點選在了迎春林業局。當天,中國養蜂學會和迎春林業局共建「中國黑蜂之鄉」。據介紹,迎春林業局作為全省森工蜂業龍頭企業,旨在通過舉辦論壇活動等媒介,更進一步密切「產學研」,加快黑蜂產業的規模化、效益化、現代化建設,提升「迎春黑蜂」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全力打造「中國蜂都」、「黑蜂之鄉」。
「十三五」期間,迎春林業局力爭三年內全局蜂群達到6萬群,年產蜂蜜3000噸,實現年銷售收入1億元,實現林區經濟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
(責編:丁洋、張喜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