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經常看一些荒野求生類的電視節目,比如看了一些貝爾的野外生存,生吃青蛙、蚯蚓啥的,就以為這就是真正的戶外探險。其實這不是正常的戶外探險!

很多沒有太多經驗的戶外小白,看完貝爾之類的野外生存節目之後有的人就跑山裡送死去了。比如曾經有一個叫劉曉東的戶外探險愛好者,以「重慶版貝爾」自居,他提出只需要帶一些乾糧和一把刀即帶著兄弟穿越中國的百慕達「黑竹溝」,為此專門學習了很多野外技能。然後去挑戰「中國陸上百慕達」—四川黑竹溝原始森林,最終直接高反感冒倒下了,被後勤保障的戶外俱樂部救援回來了。

關於中國陸上百慕達—四川黑竹溝,位於樂山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原始森林,本人2016年5月份,2018年5月份曾經兩次不同線路成功穿越。為什麼「重慶貝爾」這麼不堪一擊呢?
因為戶外探險不是這麼玩的。進山之後,「重慶版貝爾」一會兒刀丟了,一會兒晚上嚇得不敢睡覺,後來搭建營地時候發現沒有搭建營地的樹枝……大家想一下,貝爾野外生存的目的是什麼?拍片子賣的。你有貝爾那樣的世界一流的保障團隊嗎?你讓貝爾背著個小背包,連睡袋都沒有,讓他去海拔5000米以上的崑崙山雪山睡幾天試試看?
真正的戶外探險是什麼樣子的呢?貝爾這樣的野外生存與國內正常的戶外界相比,屬於兩個流派,兩種方式。一種是不帶裝備或者帶很少裝備叫野外生存;另一種是攜帶必備的裝備物資從事探險活動。目前國內的戶外探險界,業內來講,主要分為登山和徒步兩大流派。業內的登山徒步與普通大眾所理解的爬山是不一樣的。
登山是指專門的雪山攀登,整體方向是跟地面垂直的關係,比如登頂珠穆朗瑪峰算是登山,上去再下來;登山的目標一般是專門攀登某座山峰,比如青海崑崙山的玉珠峰就是登山。
徒步呢,更多是一種穿越,雖然在過程中需要爬山,但是整體方向是跟地面保持平行的,比如徒步新疆崑崙山的桑株古道,雖然需要翻越5000米以上的雪山達坂,但是他的目的不是攀登某座山,而是要穿越一條線路到達終點。徒步根據是否需要背負很多物資分為重裝徒步和輕裝徒步,簡單來講重裝徒步就是衣食住行全部自己背,輕裝徒步一般只背負當天的食物其餘靠商業保障。
那麼,真正的戶外探險是什麼樣子的呢?簡單來講,大家都是有準備而來的。舉例子,北京的香山大家可能聽過,山東的泰山,安徽黃山大家可能也知道。大家在爬山的過程中,一般人要帶水和食物,以備途中的需要。實際上真實的戶外探險就是從華山、衡山這樣的有保障的成熟景區轉移到了未開發的野山。那麼同樣要帶水和食物。
本人的專長方向為戶外領域登山和徒步中的徒步,因為本人在崑崙山等地方開創了自己的線路。與跟著別人的步伐走相比,自然是探險,所以本人叫徒步探險。接下來就分享一下真正的徒步探險,以本人2018年開創的崑崙山黃金秘道線路為例,見文章《探險崑崙山,尋黃金寶藏,最接近《鬼吹燈》胡八一的現實故事》
青藏高原、可可西裡那麼大,動物可多了!有朋友問你咋不在打只野驢吃?答案:政府允許帶槍嗎?殺害國家保護動物違法不?這些行為肯定不合適。
簡單來講,2018年10月,本人依靠純個人背包攜帶物資的形式在崑崙山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20天的徒步探險活動,衣食住行都在身上背著,喝水是沿途找、睡帳篷睡袋、用GPS導航探路……這才是正常的戶外探險。

#旅行#
作者簡介:周繼來,致力於崑崙山考古探險。主要關注領域:古今崑崙、戶外探險,歷史考古。崑崙山包含史前時期的崑崙山(崑崙神話)、歷史時期的崑崙山、現代地理的崑崙山等不同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