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司朗:憑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技術推動5G時代的自動駕駛技術一路向前

2020-12-06 高工LED

【原創】歐司朗:憑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技術推動5G時代的自動駕駛技術一路向前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

2019-05-31 18:11:34 閱讀:13238

摘要業界普遍認為,4G時代的主角是手機,5G時代的主角是汽車。

  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6000萬輛聯網汽車,在接下來的四年內則將達到2.2億輛。汽車聯網讓大眾離自動駕駛又近了一步,然而,用戶對汽車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擔憂一直是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的一大瓶頸。

  2019年被稱為5G商用元年,在今年的CES上,5G智慧型手機、5G晶片、5G路由器等產品相繼亮相,全球多個國家開始大規模建設5G基站,這預示著5G商用就在眼前。那麼,汽車電子技術在5G時代將有哪些變化?廠商所面臨的挑戰和市場機遇有哪些?

  帶著這些問題,與非網以《汽車,因5G而改變》為專題,採訪了來自歐司朗汽車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吳君斐先生。

  5G將對交通出行和汽車技術帶來巨大變革

  業界普遍認為,4G時代的主角是手機,5G時代的主角是汽車。歐司朗汽車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吳君斐表示,對於交通出行和汽車行業而言,5G帶來的變革將是具有革命性的。一方面,5G網絡可以實現道路信息的實時採集與監控,推動道路基礎設施信息化;另一方面,5G技術也將進一步提高地圖精度,為輔助駕駛、自動駕駛車輛提供位置信息服務。5G使「C2X」(X可以是汽車,家庭,乘客或基礎設施)」通信成為可能,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自動駕駛。

  但是由於5G頻率更高、波長更短,覆蓋同樣的面積,需要的5G基站比4G基站更多。照此推測,中國要實現全5G網絡全面覆蓋,基站建設還需很多年。特別是對自動駕駛而言,道路環境異常複雜且汽車行駛的區域不定,如何始終保持5G信號的無縫覆蓋會成為一個重要挑戰。

  憑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技術為自動駕駛「添磚加瓦」

  歐司朗以其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技術助力互聯出行,並提供從智能汽車照明、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到自動駕駛的各項技術。雷射雷達(LiDAR)是高等級自動駕駛的必要組件之一,而紅外雷射發射器是雷射雷達的最重要部件之一。歐司朗是這個市場的領導者,而且目前是905納米雷射顆粒的最大供應商。

  自動駕駛的安全問題一直受業界關注,為確保安全,自動駕駛的實現確實需要用各種高級元件的輔助。也就是說,自動駕駛不是在雷射雷達(LiDAR),雷達或相機之間做出選擇,反而應該是三者的集成。讓不同傳感器之間相互驗證信息,從而讓自動駕駛更加安全。吳君斐強調,「歐司朗是市面上最大的905nm雷射器的供應商,我們的客戶從Velodyne到LeddarTech幾乎覆蓋了國內外所有主流的雷射雷達廠商。同時我們也正評估和規劃開發雷射雷達系統。」

  5G商用以後,自動駕駛汽車的L5之路還長

  作為自動駕駛的終極形態,L5是人們對未來出行最美好的願景。但真正實現全自動駕駛,需要各個方面協同工作,且時機成熟。吳君斐解釋,從技術層面來說,除了硬體之外,還需依靠人工智慧、算法、定位等複雜的軟體支持;技術之外,L5自動駕駛的實現也離不開政策法規的完善和統一、產業鏈的完善、消費者接受以及相應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因此,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L5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整個自動駕駛系統,不僅需要硬體設備實現控制、計算、傳輸,同樣需要軟體供應商做出優秀的作業系統,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自動駕駛座艙體驗。關於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中,軟體和硬體的關係,吳君斐認為,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整體構成更加完善的自動駕駛系統。

相關焦點

  • 歐司朗點亮CES 2020,以開創性光電應用技術塑造未來生活
    歐司朗致力於發掘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的潛力,以提升消費者生活中出行、安全、互聯和健康四個關鍵領域,並繼續向高科技光電行業領導者轉型。歐司朗將在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北廳的8516展臺展示其開創性的產品與解決方案。
  • 歐司朗推出新型近距紅外雷射,自動駕駛技術再近一步
    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未來幾年,要實現自動駕駛廣泛應用,仍有法律和技術上的問題需要解決。目前,汽車製造商和移動服務提供商努力實現這個願景,在此過程,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更全面、更可靠地檢測周圍環境。這意味著,傳感器例如雷射雷達(光探測和測距)的數量和布局,變得尤為關鍵。
  • 照明正在開啟「不可見光」時代
    人類正走向一個重新設計地球和人類自身的時代,我們所熟悉的各個科技領域都在突破人類的想像,照明行業也一樣,正在走向一個丟掉傳統「可見光」、突破想像的「不可見光」時代。「可見光」照明已成為過去。如今照明正在開啟「不可見光」時代。
  • 中國可見光通信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
    日前,「中國可見光通信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可見光通信技術及產業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科研院所、企業和來自國外的學者、專家,國內新聞媒體等共計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 LED照明技術應用:可見光通信技術優勢實測分析
    我們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在可見光通信研究方面有較好的技術積累,2008年在院領導批示下開展基於可見光通信的半導體照明信息網(S2LINK)研究,研究成果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航空館」和「滬上生態家」兩個展區展示,獲科技部「世博科技先進集體」和「世博科技先進個人」表彰。
  • 作為「燈廠背後的燈廠」,全球最大的汽車照明供應商歐司朗怎樣思考...
    在與雷鋒網·新智駕的採訪裡,吳君斐認為,新能源和汽車智能化的潮流,給動力總成及其周邊零部件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但對照明產品沒有革命性的影響。但這波技術升級帶來的刺激可能在於,未來的汽車上使用LED的比率會更高;同時在可見光之外,紅外等不可見光的應用會大幅增加。什麼樣的智能照明技術會在未來率先量產?
  • 飛利浦照明應用可見光通信(LiFi)技術,用光傳輸寬帶數據
    作為物聯網時代的照明公司,飛利浦照明是首家推出加載可見光通信功能辦公燈具產品的全球性照明企業。 「在這個數字時代,可見光通信(LiFi)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作為全球照明行業領導者,我們為能不斷向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而感到自豪。」飛利浦照明全球首席創新官邱戎紅表示,「無線電頻率資源正趨於緊張,大量物聯網設備所需的穩定並發連接可藉助可見光譜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巨大帶寬。
  • 河南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組圖)
    2011年年初,在我國信息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的推動下,信息工程大學可見光通信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並開始承擔國家863計劃「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項目。  此外,可見光通信頻段避開了常用無線電頻段,不存在與現有電子設備相互間的電磁幹擾問題,與現有電子設備兼容性良好,在航空、醫療和礦井等對射頻電磁輻射敏感及有嚴格限制的領域,可見光通信的無電磁輻射特性則可使其大顯身手。
  • LED可見光通信的技術沿革與發展前景
    可見光通信是當前短距離通信技術的研究熱點,隨著半導體照明的普及,基於LED和光電探測器的VLC通信技術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可見光通信技術,對於許多人來說都只是「久聞其聲」,沒有過真實的體驗。其國內外研發的現狀如何?技術方面有了哪些突破?以及它的主要應用前景又在哪裡?
  • 可見光通信比5G移動通信快十倍 專家建言江蘇搶佔制高點
    可見光通信將成新型家庭網絡的核心技術可見光通信是利用LED光源快速響應特性在可見光頻譜實現G/Tbps量級無線高速傳輸的新一代綠色通信技術,其屬於雷射和光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網絡是室內信息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的末梢神經,是數字經濟的毛細血管。
  • 可見光通信技術現狀、桎梏羈絆及產業化策略
    法國Oledcomm可見光通信系統也已投入商業運行階段,能夠為家庭、商業場所提供可見光通信技術。時至2015年的4月份,美國零售巨頭Target在其店面安裝VLC定位導航系統。5月,法國最大的零售商家樂福利用飛利浦公司VLC-LED燈具,在裡爾大型賣場啟用室內可見光導航系統。
  • 帶你一睹華為可見光通信技術的真實面目
    華為公司的可見光通信技術,利用普遍存在的可見光資源實現接入設備和用戶終端短距離通信,節省了現有的通信頻譜,同時還可避免無線電通信電磁信號洩露等弱點,快速構建抗幹擾、抗截獲的安全信息空間。可見光通信技術能夠充分利用燈光在照明的同時進行通信和高速率的數據傳輸,而目前實用化的可見光通信,主要基於LED白光進行通信,據估計,未來LED將佔據50%以上的照明市場,推動可見光通信走向商用並快速發展。
  • 【極智課堂】陳雄斌:可見光通信技術及應用場景的思考
    可見光通信是無線、光通信,所以它非常 符合通信技術向「無線」和「光」方向的演進。2008年,中科院和美國、歐盟同年開始了可見光通信技術研究。2016年,可見光通信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寫入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材料領域」和「信息領域」一樣看好「可見光通信」這項無線通信新技術,把「可見光通訊關鍵技術、系統集成和應用示範」列入了「發展重點」。
  • 「專利解密」可見光通信?自動切換網絡?——中興可見光通信接入點...
    可見光通信(VLC),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它利用頻率介於400THz至750THz之間的可見光作為通信媒介完成信息傳送。可見光通信作為一種無線接入技術,它使用LED可見光信號傳輸數據,可見光通信最大的特色是其結合了具有「綠色照明」之稱的LED照明技術,在照明同時提供無電磁幹擾的高速數據傳輸,解決寬帶無線系統的頻帶狹窄和電磁幹擾的問題。
  • 光波的奧秘:關於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光的能量告訴了我們它是如何和事物相互聯繫的。舉個例子,我們的眼細胞。當我們看見事物的時候,是因為光的能量刺激了我們眼睛的感覺器官——視網膜。我們的視網膜只對一個比較小範圍內的能量比較敏感,所以屬於這一範圍內能量的光被叫做可見光。在我們的視網膜裡有很多特別的感覺器官——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
  • 可見光通信研究成果入選「2016光通信十大技術」
    該研究成果2016年12月被光通信行業門戶網站OFweek光通訊網收錄入「2016光通信十大技術」。可見光通信技術的最初研究目的就是為了藉助照明網絡實現光通信功能。可見光通信技術經過幾年的研究發展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把可見光通信技術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
  • 鴿眼探索:可見光和不可見光的應用
    老美最高端的應用是在天體觀察、宇宙航天中成立的項目應用:登月、空間站、太空梭……,誰的天體觀察、航天探索路程走得遠、走得深,必然它的民品技術是出類拔萃的。一架250萬個零件組成的太空梭上,其大量尖端材料、技術在一臺約10萬個零件組成的光刻機上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 可見光通信的研究
    可見光通信系統可利用室內白光LED照明設備代替無線區域網基站,其通信速度可達每秒數十兆至數百兆,只要在室內燈光照到的地方,就可以實現長時間的高速數據傳輸;可見光通信系統具有安全性高的特點,室內的信息不會外洩漏到室外;由於不使用無線電波通信,在對電磁信號敏感的環境中可以自由使用該系統。除此之外,與傳統的射頻通信以及紅外無線光通信技術相比,可見光通信還具有對人體安全、頻率資源豐富等優點。
  • 可見光交互技術已逐漸應用到生活各個場景中
    可見光交互技術是閃易科技的核心技術,它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在支付領域閃易推出安全性遠超二維碼的光閃付系統;圍繞智能化生活推出光門禁、光門鎖、光ID等智能硬體產品;以及結合光閃付推出的光芽無人超市、智慧菜場、閃光快遞櫃等便民設施。力求讓生活簡單到一閃就好。
  • 可見光通信技術對於智能家居有什麼好處
    「從目前智慧家庭網絡產業的發展來看,仍不盡人意,還存在產業規模小、企業參與度低、生態鏈缺失、行業產品少等問題,整個產業尚需要培育支持,尤其可見光技術的推廣應用,必須靠政府力量來助推。」鄔江興說。 但近日在江蘇吳江舉行的長三角雷射和光通訊產業與人才發展高峰論壇上,針對智慧家庭網絡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表示,近年來,儘管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取得一系列的突破,但遺憾的是,目前我國只有智能的電器,還沒有真正智能的服務,仍有不少關鍵技術問題亟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