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的奧秘:關於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2020-12-03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如果你只能看見一種顏色那會怎麼樣?想像一下,比如說你只能看見紅色的東西,而其它所有東西對你來說都是隱形的。實際上,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生活的,因為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全光譜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們每天都被不同的色彩所包圍,但它們對人眼都是看不見的。從攜帶你最愛歌曲的無線電波,到醫生用來觀察人身體內部的X光線,還有可用來加熱食物的微波。

為了能夠理解它們是如何被叫做光的,我們需要知道一些關於什麼是光的問題。光就是電磁輻射,它既具有波的性質又具有粒子的性質。光波和海浪有些相似。波浪本身有大小之分,波浪就是一波一波衝上海岸,而且波浪只有在偶爾才會翻滾。波浪的大小叫作波長,波浪多久重複一次叫做波的頻率。想像你坐在海上的一艘船裡,船隨著波浪上下起伏。如果那天趕上的波浪有較長的波長,那麼海浪只會讓船偶爾上下起伏,或者說以較低的頻率。然而,相反的,如果是波長很短的波浪,波浪之間會靠的很緊,然後你就會感覺船在明顯地上下浮動,這就是以很高的頻率。

不同種類的光都是光波,只不過它們有不同的波長和頻率,以此來加以區別。如果你知道一種光波的波長或者頻率,那麼你就能知道這個光波的能量。波長長的光波有很低的能量,然而波長短的光波有很高的能量。這個記起來很容易,如果你想到自己在那艘船上,你去航海那天有波濤洶湧的海浪,你可能會消耗很多能量,避免被東西砸到而四處跑。但是在一個長波長的海面上,你只會晃一晃,會感覺很放鬆不怎麼消耗能量。

光的能量告訴了我們它是如何和事物相互聯繫的。舉個例子,我們的眼細胞。當我們看見事物的時候,是因為光的能量刺激了我們眼睛的感覺器官——視網膜。我們的視網膜只對一個比較小範圍內的能量比較敏感,所以屬於這一範圍內能量的光被叫做可見光。在我們的視網膜裡有很多特別的感覺器官——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視杆細胞測量亮度,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有多少亮光,視錐細胞負責我們看到的光的顏色。

因為不同的視錐細胞對不同能量光的感知度不同,有一些視錐細胞對那些波長很長和能量很低的光很敏感,還有一些視錐細胞對波長短、能量高的光更敏感。當光照射到我們的眼睛的時候,每一個視錐細胞能測量到多少能量,就標誌著我們大腦能接收到什麼顏色。我們看見的彩虹,事實上就是可見光根據本身能量的排序而形成的。在彩虹的最上邊是我們看到的低能量的紅光,另外一邊則是能量較高、我們所看到的藍光。如果光照著我們,那就有我們視網膜無法識別的能量,我們就不可能看見它。波長太短或者能量太高的光波會在它到達視網膜之前,被眼睛的表面吸收;而那些波長很長的光波,根本沒有能夠刺激我們視網膜足夠的能量。

光和光之間唯一的不同點就是它的波長。無線電波有很長的波長,然而X光射線有很短的波長。可見光,就是你現實可以看見的光,波長範圍介於兩者之間。雖然我們的眼睛無法看到可見光範圍之外的光,但我們可以創造特殊的探測器。它可以被其它波長的光刺激,有點像數字眼,這些器件可以幫助我們感應那些我們自己無法看見的光。

所以,退一步,先想想這一切,即使它們是不同的。從一堆劈啪作響的火焰中感受到的溫暖,和在一個美好天氣中太陽曬著你時的溫暖是一樣的;還有紫外線,我們塗防曬霜來保護自己不受它的傷害;一樣的事物還有你的電視、你的收音機,還有你的微波爐。這些例子都是地球上的事物,都是你每天要經歷的事情。但是,這裡還有一些更驚喜的事兒,我們的宇宙也散發著全光譜的光。

圖解:可見光譜只佔有寬廣的電磁波譜的一小部分。

試想一下,黑夜的天空你也許覺得是你的眼睛使你看到星星在閃,但那只是可見光,現在你該知道那只是全光譜中

很小的一部分光。如果我們只可以用可見光來描繪整個宇宙,這就好像只有一種蠟筆來畫畫,那很可悲。為了能看見全光譜中的宇宙,我們必須要有合適的眼睛,這就意味著要用特殊的望遠鏡來幫助我們看到可見光之外的光。也許你聽說過哈勃太空望遠鏡,也看到過它用可見光和紫外光拍攝的驚豔的照片。但是你也許不知道,在地球軌道上分布有20個太空望遠鏡,每一個望遠鏡的任務是看到全光譜的不同部分。

圖解:可見光波長的雷射

讓望遠鏡作為我們在外太空虛擬的眼睛,地球上的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神奇的事物。然而最酷的事情是不考慮波長和能量,我們所能看見的遙遠宇宙的光,和我們在地球上所能體驗到的光是一樣的。因此,由於我們知道了X射線、紅外線、紫外線、微波在地球上的物理工作原理,我們可以研究一個遙遠恆星或星系的光,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知道在那裡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你所看到和看不到的時候去留意思考,只是了解關於自然世界的一點點,就可以幫助你一直感受到身邊的全光譜世界。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xuanyu shi- Qiwen Lu-流星魂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鴿眼探索:可見光和不可見光的應用
    ,更多以宇宙射線/γ/χ高能射線來體現……如下圖(NASA合成的不同波長的太陽光,都是人類肉眼無法感受分辨的,NASA合成為可見光的形式展現出來):搞過攝影的知道陰雨天的紫外線比有日光的更為強烈,因為光波也屬於電磁波,電磁波感應在近紫外線以下是以高能射線傳播的,無所謂陰晴變化,都能被類似人類設在西非納米比亞的切倫科夫望遠鏡的地基高能γ射線探測器一樣的鴿眼捕捉到
  • 照明正在開啟「不可見光」時代
    人類正走向一個重新設計地球和人類自身的時代,我們所熟悉的各個科技領域都在突破人類的想像,照明行業也一樣,正在走向一個丟掉傳統「可見光」、突破想像的「不可見光」時代。「可見光」照明已成為過去。如今照明正在開啟「不可見光」時代。10年來,許多企業嘗試複製傳統照明時代成功企業的產品形態和市場模式,今天的結果證明是不可行的。為什麼?
  • 可見光不屬於電磁波
    2.不可見光 要麼是磁體內外處於高速迴旋運動的磁場磁力線電子流;要麼是帶有電子自轉的直線運動電子流。可見光的介質,實際上是一種帶有自轉和直線運動的基本粒子(電子)流。因而,相對於電磁波而言,它只能被物體反射而不能穿透物體。 可見光的特點是:光電子的可反射性。我們應該知道,只有能被物體反射的光子,才能把物體的外貌反射進我們的眼睛、視網膜和枕葉視覺皮層,並從中獲得對該物體的表面存在感覺。而電磁波恰恰相反。
  • 如何讓人眼看見不可見光
    而在這個龐大家族中,還有很多是肉眼不可見光,比如紅外光和紫外光。然而,近日一項研究發現,通過特殊的刺激,可以讓人眼在短時間內看到超出正常可見範圍的雷射。這一瞬間的改變,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呢?強刺激讓人看到紅外光12月初,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合作帶領的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利用老鼠和人類的視網膜細胞,以及能夠釋放紅外光脈衝的強大雷射,發現當雷射高速發送脈衝時,視網膜裡的感光細胞有時候能夠接收到紅外能量的擊打。當這一情況發生時,人眼能夠檢測位於可見光範圍以外的光。
  • 可見光通信:點亮世界 通聯未來
    這種利用可見光來傳輸信息和數據的新技術就是可見光通信,又稱「Li-Fi」。   暢想未來,可見光通信網絡或許是這樣的:在路燈下,藉助LED光源就能在線閱讀、下載電影;在飛機、高鐵、醫院等場所,只需藉助座椅上的閱讀燈,你就可以上網,甚至能看高清視頻;在無線電波傳播受限的特殊環境中,比如水下、水面艦艇或潛艇內部,我們也能藉助定製的可見光通信設備實現通信暢通。
  • 自由空間光通信和可見光通信市場及行情分析
    此外,由於霧和大氣湍流等因素,自由空間傳播可能會受到幹擾。由於光波的吸收、散射和反射,霧的存在會嚴重阻礙光波的傳播特性。大氣湍流可以引起閃爍,從而進一步增加比特誤碼率。這也是制約自由空間光通信市場發展的一些因素。自由空間光通信:市場細分自由空間光通信市場可以根據組件、數據類型、調製類型、應用、終端用戶和區域進行細分。
  • 可見光「可見」的秘密
    你看,「可見光可見」這個問題隨便擴展一下,就可以引出諸多問題,一點不簡單,可以說它是我們人類生存和認知的基礎,是人與茫茫天地、宇宙間聯結的第一紐帶,也可以說蘊藏著太陽與地球和人類之間的秘密。關於溫度與電磁波波長的關係可以用熱輻射的黑體輻射公式「維恩位移定律」來分析。在絕對黑體中,熱量在其中不會損失,溫度與電磁波峰值波長的乘積為特定的常數2897772nm·K。
  • 歐司朗:憑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技術推動5G時代的自動駕駛技術一路向前
    【原創】歐司朗:憑藉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技術推動5G時代的自動駕駛技術一路向前 文章來源自
  • 牛人在達特茅斯學院:基於Xilinx FPGA的可見光通信Demo
    可見光通信技術(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指利用可見光波段的光作為信息載體,無需光線等有線信道的傳輸介質,在空氣中直接傳輸光信號的通信方式。
  • 飛利浦照明應用可見光通信(LiFi)技術,用光傳輸寬帶數據
    荷蘭埃因霍溫2018年3月20日電 /美通社/ -- 全球照明領導者飛利浦照明(阿姆斯特丹歐洲證券交易所代碼:LIGHT)今日宣布推出可見光通信技術(Light Fidelity,LiFi),它可以在實現高品質LED照明的同時,利用可見光波提供寬帶網際網路連接。
  • 無線電波天線能發出可見光嗎?
    如果您將足夠的能量注入無線電天線,則可以將其加熱直至其發光並通過熱輻射過程發出可見光。但是,常規無線電天線無法發射攜帶信息的可見光,類似於無線電波的工作方式。但是,還有其他設備可以執行此操作。如您所知,電磁波以多種不同的頻率出現,從無線電、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到X射線和伽馬射線。螢光棒發出的紅光與Wi-Fi路由器發出的無線電波基本相同。兩者都是電磁波。
  • 可見光通信的研究
    可見光通信系統可利用室內白光LED照明設備代替無線區域網基站,其通信速度可達每秒數十兆至數百兆,只要在室內燈光照到的地方,就可以實現長時間的高速數據傳輸;可見光通信系統具有安全性高的特點,室內的信息不會外洩漏到室外;由於不使用無線電波通信,在對電磁信號敏感的環境中可以自由使用該系統。除此之外,與傳統的射頻通信以及紅外無線光通信技術相比,可見光通信還具有對人體安全、頻率資源豐富等優點。
  • 昕諾飛在全球鋪開LiFi項目試點 可見光通信潛力大
    2019.02.28 22:35【昕諾飛在全球鋪開LiFi項目試點 可見光通信潛力大】北京時間28日,全球照明領導者昕諾飛(原飛利浦照明)宣布,正與歐洲、北美洲及亞洲超過30家客戶共同合作,試點商用化可見光無線通信系統(LFi)
  • 「專利解密」可見光通信?自動切換網絡?——中興可見光通信接入點...
    可見光通信(VLC),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它利用頻率介於400THz至750THz之間的可見光作為通信媒介完成信息傳送。可見光通信作為一種無線接入技術,它使用LED可見光信號傳輸數據,可見光通信最大的特色是其結合了具有「綠色照明」之稱的LED照明技術,在照明同時提供無電磁幹擾的高速數據傳輸,解決寬帶無線系統的頻帶狹窄和電磁幹擾的問題。
  • 如何讓人眼看見不可見光|不可見光|光譜|雷射_網易科技
    而在這個龐大家族中,還有很多是肉眼不可見光,比如紅外光和紫外光。然而,近日一項研究發現,通過特殊的刺激,可以讓人眼在短時間內看到超出正常可見範圍的雷射。這一瞬間的改變,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呢?強刺激讓人看到紅外光12月初,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合作帶領的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利用老鼠和人類的視網膜細胞,以及能夠釋放紅外光脈衝的強大雷射,發現當雷射高速發送脈衝時,視網膜裡的感光細胞有時候能夠接收到紅外能量的擊打。當這一情況發生時,人眼能夠檢測位於可見光範圍以外的光。
  • 科學家成功用可見光代替X射線穿透人體
    大部分人認為只有X射線和其它形式的輻射能夠穿透不透明物體,而可見光無法做到。但實際上,利用特定方法後,可見光也能夠穿透繪畫作品和人體組織,並在醫學研究和其它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在未來的某一天,普通光將能夠替換X射線,科學家甚至可以用雷射而不是其它危險手術來移除腫瘤。
  • 讓可見光通信「亮起來」
    新的通信技術——可見光通信「靈光乍現」,以其「燈光上網」的通俗化描述,迅速吸睛無數。人們期盼著有朝一日坐在自家客廳柔和的燈光下,就能體驗到沒有電磁輻射的「網上高速衝浪」「超高清視頻」以及「虛擬實境遊戲」。  事實上,可見光通信的應用不止於此。
  • WiFi信號可以穿牆而可見光卻不能—是真的嗎?
    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則構成了一個不可分離的統一的場,這個場就是電磁場,變化的電磁場在空間以波的形式傳播就形成了電磁波。描述電磁波特徵的物理量是頻率和波長,電磁波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z),電磁波波長的單位是米(m)。如果把電磁波的頻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話,它們是工頻電磁波、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及γ射線。
  • 紅外光可轉為紫外光和可見光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生物工程系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新技術,能夠通過納米粒子將紅外光轉化為紫外光和可見光,為深層腫瘤的非侵入性療法鋪平了道路
  • 手機信號是光,wifi是光,可見光為什麼不能穿牆而過?
    光的雙縫實驗製造的明暗條紋,證明光具有波的性質人類看見的可見光是光中極小的一部分,但是據統計,人類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總信息中,至少90%以上通過眼睛。通過狹縫之後,原本平行的光線變成類似水波的形態 。沒有光就沒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