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時代,在這個前後100年的大亂世裡湧現了無數英雄豪傑,比如白面奸雄曹操,以武力控制漢獻帝,以朝廷的名義讓諸侯間相互爭鬥,自己漁翁得利。關羽忠義無雙,武力過人,同時得到三大勢力的欣賞和忌憚,斬顏良誅文丑水淹七軍是他的高光時刻,歷史上少有匹敵。司馬懿陰狠歹毒,在曹操時代夾著尾巴做人,在曹丕時代盡情施展才華,到了曹叡時代迎來了高光時刻,最終奪取曹魏政權。
正因為三國時代引人入勝,所以近年來穿越三國題材的小說層出不窮。假如按照穿越的劇情,允許你擁有1位軍師和三個武將,那我將會選擇以下幾位。
軍師選郭嘉
軍師我選擇郭嘉,歷史上的郭嘉是曹操龐大軍師團體中的一位,但也是曹操最信賴的人,曹操甚至想讓他成為少壯派的核心,以後好讓他繼續輔佐自己的兒子,這都是源自郭嘉超高的謀略。郭嘉出生於潁川名門望族,學生時代就已經洞悉天下大亂,當身邊同學還在學之乎者也、琴棋書畫時郭嘉則把精力放在兵法韜略上。
畢業後適逢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當時袁紹是聯盟盟主,而且同樣是潁川汝南郡人,祖上四世三公。郭嘉認為袁紹將有可能安定天下,隨即投奔。但一段時間後發現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這樣的庸才不配做他的主公,於是轉投曹營。
當時曹操的地盤其實很小,郭嘉冷靜分析局勢,巧妙引爆諸侯間的矛盾點,當諸侯們相互攻打時讓曹操安心發展,等諸侯兩敗俱傷時出兵獲取戰果,先後幫曹操殲滅劉岱、張邈、孔秀、張繡、呂布、陶謙、袁術等諸侯,成為中原霸主。和袁紹開啟官渡之戰時,曹操因為袁紹總兵力是自己的5倍有點怯戰,曹營大部分將領提不起戰意。郭嘉客觀指出敵我雙方的優勢劣勢,制定了非常精確的戰術,最終幫曹操打贏官渡之戰。幾年後又幫曹操吞併袁紹的領土,堪稱對曹營貢獻最大的軍師。
陸遜統率全軍
陸遜出身於江東大族,也是孫策的女婿,被孫權刻意栽培。早在赤壁之戰時陸遜就是一個後勤官,主要負責江東對前線的軍需物資運送。因為曹操軍隊過於龐大,孫權儘管相信周瑜的能力,但不免擔憂戰況。
陸遜看出了孫權的憂慮,特意告知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段時間在前線所見所聞,他發現曹軍固然龐大但多為陸軍,水軍其實還是荊州水軍,戰力不堪一擊。原以為曹操會從長沙地區走陸路穿越森林攻擊江東,但看曹操實際想在長江正面決戰,用自己的弱點攻打我的長處,我方優勢很大,不需要擔心戰況。只要找到一個破綻,自然可以擊敗曹操,甚至可以奪取荊州。後來的戰況和陸遜猜想的一樣,周瑜和諸葛亮用火計擊敗曹操後順利拿下荊州。
陸遜的高光時刻在夷陵之戰,當時劉備傾盡全國之力攻打荊州,甚至揚言要殲滅江東,孫權想要和劉備割地求和。陸遜則認為蜀漢國力虛弱劉備也不懂兵法,況且現在我方已經佔據了富庶的荊州,完全可以迎敵。
隨即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屯兵荊州,陸遜認真觀察荊州地形斷定劉備只能從白帝城走水路或者陸路進攻荊州,於是在夷陵地區布下天羅地網。劉備果然從白帝城走陸路,陸遜得知情報後笑道劉備輸了!然後指揮江東軍隊且戰且退,引誘劉備到埋伏點後親自動員將士反攻,當天夜裡用一場大火燒毀蜀軍七百裡連營,被燒死、殺死、踐踏致死的蜀軍不計其數,蜀漢從此一蹶不振。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非常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也是改變天下格局的戰役,這全都是出自陸遜之手,他的能力不言而喻。特別是他非常忠誠,儘管手握重兵但從來沒有二心,哪怕被孫權質疑、冤枉、逼死也無怨無悔。這樣的人最適合做集團的軍事統帥。
張遼趙雲攻城略地
另外兩名武將選擇張遼和趙雲,歷史上他們都是攻城掠地、衝鋒陷陣的好手。張遼跟隨曹操北上攻打烏桓部落,行軍到塞外時曹軍已經人馬疲憊,5萬烏桓騎兵雖然沒有發現曹軍,但兩軍實力對比差距太大曹操一度怯戰。張遼認為敵軍雖然人多但疏於防範,請求領8000騎兵出戰,定能大勝而歸。後來曹操準許,張遼帶著8000騎兵突襲烏桓大軍,戰亂中斬首烏桓單于和多位千夫長,一戰殲滅2萬烏桓騎兵,從此邊境安寧。後來張遼被調往合肥駐軍,孫權聽聞合肥僅有5000守軍,親率10萬大軍來襲。張遼在城牆上發現吳軍破綻,領著800敢死隊出城,當場衝垮吳軍陣營差點活捉孫權,逼得孫權退兵。
趙雲的事跡大家耳熟能詳,二十出頭的年紀就可以戰平猛將文丑,後來跟隨公孫瓚殺的異族騎兵片甲不留,投奔劉備後開啟高光時刻,長坂坡上在幾十萬大軍中來去自如,益州之戰攻城略地無數,漢中之戰劫糧無數,以氣勢嚇退上萬曹軍。晚年頭髮花白還可以參加北伐,一戰攻下3座郡城,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常勝將軍。
小結
郭嘉最擅長的就是奇謀,不論敵我雙方實力對比差距有多大,郭嘉總能找到敵軍的弱點擊破集團以他為軍師制定各種戰略將無往不利。由他來制定集團的戰略計劃再好不過。而陸遜軍事能力非常強悍,又有極高的忠誠度,可以放心讓他統率旗下大部分兵馬,自由制定各種策略、排兵布陣、調兵遣將。
當郭嘉、陸遜做好部署之後,則由張遼、趙雲具體實施。遇到逆風局就由張遼衝鋒陷陣,由趙雲攻城略地。遇到順風局則由趙雲衝鋒陷陣,張遼攻城略地。再加上自己穿越以後具備超前的知識和遠見,那個時代誰能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