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簡單介紹及其原理分析_三種主流技術分析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一、3D列印技術簡介

3D列印技術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實際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最新快速成型裝置。3D列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過去其常在模具製造、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於製造模型,現正逐漸用於一些產品的直接製造。特別是一些高價值應用(比如髖關節或牙齒,或一些飛機零部件)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列印而成的零部件,意味著「3D列印」這項技術的普及。

二、3D列印技術原理分析

1.三維設計

3D列印的設計過程是:先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或計算機動畫建模軟體建模,再將建成的三維模型「分割」成逐層的截面,從而指導印表機逐層列印。

設計軟體和印表機之間協作的標準文件格式是STL文件格式。一個STL文件使用三角面來大致模擬物體的表面。三角面越小其生成的表面解析度越高。PLY是一種通過掃描來產生三維文件的掃描器,其生成的VRML或者WRL文件經常被用作全彩列印的輸入文件。

2.列印過程

印表機通過讀取文件中的橫截面信息,用液體狀、粉狀或片狀的材料將這些截面逐層地列印出來,再將各層截面以各種方式粘合起來從而製造出一個實體。這種技術的特點在於其幾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狀的物品。

印表機打出的截面的厚度(即Z方向)以及平面方向即X-Y方向的解析度是以dpi(像素每英寸)或者微米來計算的。一般的厚度為100微米,即0.1毫米,也有部分印表機如ObjetConnex系列還有3DSystems『ProJet系列可以列印出16微米薄的一層。而平面方向則可以列印出跟雷射印表機相近的解析度。列印出來的「墨水滴」的直徑通常為50到100個微米。用傳統方法製造出一個模型通常需要數小時到數天,根據模型的尺寸以及複雜程度而定。而用3D列印的技術則可以將時間縮短為數個小時,當然其是由印表機的性能以及模型的尺寸和複雜程度而定的。

3D列印槍械

傳統的製造技術如注塑法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大量製造聚合物產品,而3D列印技術則可以以更快,更有彈性以及更低成本的辦法生產數量相對較少的產品。一個桌面尺寸的3D印表機就可以滿足設計者或概念開發小組製造模型的需要。

3.完成

目前3D印表機的解析度對大多數應用來說已經足夠(在彎曲的表面可能會比較粗糙,像圖像上的鋸齒一樣),要獲得更高解析度的物品可以通過如下方法:先用當前的3D印表機打出稍大一點的物體,再稍微經過表面打磨即可得到表面光滑的「高解析度」物品。

有些技術可以同時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列印。有些技術在列印的過程中還會用到支撐物,比如在列印出一些有倒掛狀的物體時就需要用到一些易於除去的東西(如可溶的東西)作為支撐物。

應用領域:

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信息系統、土木工程、槍枝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

使用材料:

3D列印常用材料有尼龍玻纖、耐用性尼龍材料、石膏材料、鋁材料、鈦合金、不鏽鋼、鍍銀、鍍金、橡膠類材料。

現在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技術。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以可用的材料的方式,並以不同層構建創建部件。

下面簡單介紹三種主流技術:

1、熔融沉積成型技術(Fuseddepositionmodeling,FDM):有些3D印表機使用「噴墨」的方式,整個流程是在噴頭內熔化塑料,然後通過沉積塑料纖維的方式才形成薄層。

優點:成型精度更高、成型實物強度更高、可以彩色成型,但是成型後表面粗糙。

2、立體平板印刷(Stereolithography,SLA):網友們可以想像一下把一根黃瓜切成很薄的薄片再拼成一整根。先由軟體把3D的數字模型,「切」成若干個平面,這就形成了很多個剖面,在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可以舉升的平臺,這個平臺周圍有一個液體槽,槽裡面充滿了可以紫外線照射固化的液體,紫外線雷射會從底層做起,固化最底層的,然後平臺下移,固化下一層,如此往復,直到最終成型。

優點:精度高,可以表現準確的表面和平滑的效果,精度可以達到每層厚度0.05毫米到0.15毫米。缺點則為可以使用的材料有限,並且不能多色成型。

3、選擇性雷射燒結(Selectivelasersintering,SLS):利用粉末狀材料成形的。將材料粉末鋪灑在已成形零件的上表面,並刮平;用高強度的CO2雷射器在剛鋪的新層上掃描出零件截面;材料粉末在高強度的雷射照射下被燒結在一起,得到零件的截面,並與下面已成形的部分粘接;當一層截面燒結完後,鋪上新的一層材料粉末,選擇地燒結下層截面。

優點:比SLA要結實的多,通常可以用來製作結構功能件;雷射束選擇性地熔合粉末材料:尼龍、彈性體、未來還有金屬;優於SLA的地方:材料多樣且性能接近普通工程塑料材料;無碾壓步驟因此Z向的精度不容易保證好;工藝簡單,不需要碾壓和掩模步驟;使用熱塑性塑料材料可以製作活動鉸鏈之類的零件;成型件表面多粉多孔,使用密封劑可以改善並強化零件;使用刷或吹的方法可以輕易地除去原型件上未燒結的粉末材料。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3d手機原理及發展趨勢介紹分析【圖文】
    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款智慧型手機界燃起的新星——3d手機,本期小編將帶領認識一下裸眼3D技術、3d手機的發展趨勢、產品簡介以及案例分析,希望大家在了解相關信息的同時能夠有所幫助。對比狹縫光柵技術最大的優點是透鏡不會遮擋光線,所以亮度有了很大改善。  3、指向光源,簡單說來就是精確控制兩組屏幕分辨向左右眼投射圖像。  PPTV手機最近使用裸眼3D成像技術——反狹縫微控投射技術。這種技術是液晶光柵技術的改進型技術,用透光反射柱狀膜做狹縫屏障。對比與傳統的視差屏障技術,由於透光反射膜本身透光,所以亮度損失很小。此外,該技術採用的是日本進口3D原材料。
  • 大族雷射陳焱: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
    大族雷射副總裁陳燚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分析」主題演講,主要介紹了3D列印技術原理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大族雷射3D列印應用以及雷射金屬3D列印技術發展趨勢。  3D列印,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國外稱為增材製造,基本原理是離散-堆積原理。
  • 對3D列印技術的原理及其在骨科的應用發展進行概述
    本文旨在對3D列印技術的原理及其在骨科的應用進行概述,並對其在未來的發展提出展望。目的是加深臨床醫生對3D列印技術的理解,同時也有利於其臨床轉化,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一、什麼是3D列印技術 3D列印技術又稱為"快速原型技術(rapid prototyping)"或"增材製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淺析XPS原理及其在失效分析中的應用
    導語在失效分析領域中,表面成分分析技術中的X射線能譜(EDS)應用已經非常廣泛,最近幾年,另外一類表面成分分析技術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FDM熔融層積成型技術是將絲狀的熱熔性材料加熱融化,同時三維噴頭在計算機的控制下,根據截面輪廓信息,將材料選擇性地塗敷在工作檯上,快速冷卻後形成一層截面。一層成型完成後,機器工作檯下降一個高度(即分層厚度)再成型下 一層,直至形成整個實體造型。優點:便宜、操作簡單。缺點:精度低、需要添加支撐,支撐去除難度和廠家支撐優化、列印材料有關,零件表面有較明顯的列印紋理。
  • 三種常用接入網技術分析
    接入網技術是當前電信網絡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技術保障,其技術的發展也經歷幾個發展階段,對於當前接入網技術而言,主流的技術類型主要有三種
  • 告別神秘感 揭秘3D列印技術之FDM原理
    之前筆者在《領銜高新技術 國產桌面SLA 3D印表機》系統解析過SLA技術的成型原理。今天,筆者將解開FDM技術成型原理的面紗。    或許你曾糾結於諸如形象各異的小裝飾品究竟如何出爐,或許你曾苦思憫想搞懂3D列印技術的成型原理。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3D列印為設計增添了視覺複雜性,已成為創新藝術家和設計師創新性地挑戰傳統珠寶和配飾的推動者。時裝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應用3D列印技術,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但主要是為了開發很難以其他方式製造的產品。對稱性,細節和可用設計的無限結合,為新公司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 金屬3D列印行業技術水平,市場現狀及重點企業分析(附報告目錄)
    金屬3D列印行業技術水平,市場現狀及重點企業分析(附報告目錄)1、技術發展水平分析《國家增材製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中,將主流的金屬3D列印技術分為以下幾類: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國金屬3D列印行業投資前景專項報告》金屬3D列印主要技術
  • 雷射3d印表機多少錢 雷射3d印表機價格及工作原理【詳解】
    雷射3D印表機是一種新型的 高科 技產品,能夠列印一切物品,3d技術在之前的新聞報導中我們就已經見識了它的神奇程度,可以應用於不同領域,幫助人們解決很多麻煩,甚至也可以解決在生物製造技術上的難題。雷射3d印表機就是3d印表機的升級版,那麼雷射3d印表機的工作原理是否和之前的相同呢?
  • 微流體分析和解決3D列印問題
    在最近發表的《微流體作為分析3D列印問題的平臺》中,作者探索了FFF 3D列印及其固有的挑戰。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介紹_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分析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是什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介紹。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有著各種處理手段,還有光學識別和半導體識別等技術差別。而在手機端,備受關注的是屏下指紋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嚴格,這裡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流程。
  • 3D列印骨小梁的形態特徵和應力分析
    3D列印技術已作為一種新型的增材製造技術被成功的應用於骨科手術中。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
  • 不同材料進行3D列印珠寶首飾案例分析,真漂亮
    3D列印珠寶最常見的誤解是它是用金屬塑料印刷的。事實並非如此,那麼珠寶設計師的四種最佳和最受歡迎的材料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為大家進行不同材料進行3D列印珠寶首飾案例分析。還提供三種不同的金色飾面:黃色,白色或紅色金色。這些顏色選擇是通過向金添加不同的金屬合金來實現的。2、銀高光澤模型經過特別強大的機械拋光工藝,可以使模型上的任何尖角變圓。因此,表面將具有所有飾面的最低細節水平,但具有最高水平的光滑度和光澤度。另一方面,噴砂模型用噴砂方法處理。
  • 史上最全3D印表機型應用分類
    3D列印技術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很多領域,也有很多不同的列印方式,今天來給大家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3D列印流程一般是分為數據獲取、數據處理、3d列印和後處理四個步驟。常見的3D列印主流技術主要有以下8種,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用的是哪些技術,對號入座。
  • 3DP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立體噴墨列印法(Three-Dimension Printing,3DP)是出現很早的一種3D列印技術。1993年由MIT發明,1995年 Z Corporation公司獲得專屬授權,2011年被3D Systems收購(技術名稱更改為ColorJet Printing)推出,是世界上最早的全彩色3D列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