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麗的非洲大陸已成為不少華僑華人的「第二故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生活在非洲的華僑華人踴躍加入當地防疫行動。從自發捐款捐物到為當地員工提前支付工資,再到為社區配送食物,在非洲國家的防疫抗疫前線少不了華僑華人的身影。
本期「海外疫線」對話中非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執行主席、中非民間交流與合作促進會會長、波札那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南庚戌,邀請他介紹非洲疫情最新情況,分享華僑華人與非洲友人共戰疫情的故事。
【直擊一線】
自述人:
南庚戌,1998年移居南部非洲國家波札那,多年來致力於推動旅非華僑華人融入當地社會,還創辦了《非洲華僑周報》,促進中非文化交流。
我居住在波札那首都哈博羅內。3月30日,波札那衛生與健康部宣布,確診3例新冠肺炎病例。隨後,很快又出現第四例病例,並出現1例死亡病例。波札那的寧靜被打破了。至今,波札那已確診22例。對於這個人口不到200萬的非洲內陸國,形勢不容樂觀。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駐非洲各國使館積極協調華商、華社防控疫情。中國駐波札那大使館與僑社在發布疫情通告的同時,組建了「華僑華人和中資企業及機構的防疫防控小組」,第一時間公布疫情進展和防疫知識。與此同時,華僑華人積極投身當地抗疫工作。有些故事還被非洲國家的主流媒體報導。
全國緊急狀態下,波札那的街頭行人寥寥。
超市貨物總體供應充足
當前,波札那正處於全國緊急狀態。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波札那自4月2日零時進入全國緊急狀態,政府此前宣布「封城」措施將持續至4月30日,為期28天。4月9日,波札那議會又宣布把全國緊急狀態延長為6個月。
關於「封城」,波札那政府制定了相關的限令要求。比如,規定在早8點至晚8點,不允許民眾一般性外出,應居家隔離;民眾在填寫相關表格後,可以到超市等場所採購必須的生活物資,每個家庭允許單人外出購物、就醫。除了保障民生和國家應急狀態的機構還在運營,比如運輸部門、食品加工企業、便利店等,其他大部分商店停止營業,多數企業實行員工居家辦公。菸酒一律不允許銷售,因為它們不是生活必需品。
對於政府的「封城」措施,波札那民眾大多表示認同,或者說是有心理準備的。現階段,普通民眾的生活是比較有保障的,超市貨架上食品、衛生用品、消毒水等商品的供應總體是充足的。
目前,波札那已出現醫護人員被傳染的情況,在首都哈博羅內的貧民區也出現了確診病例,這給當地政府的防疫工作帶來挑戰。波札那政府呼籲民眾,尤其是生活在貧民區的民眾,如果出現發燒、咳嗽等疑似症狀,要及時聯絡指定醫院或者防疫部門。
波札那大部分商鋪關閉,街頭變得空蕩。
需要國際社會多方面支持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態勢下,非洲疫情的發展需要引起國際社會重視,需要全世界攜手應對。當前,非洲國家急需國際社會的支持,涵蓋醫療資源、臨床救治技術、疫情防控經驗以及人道主義援助等多方面。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大力馳援非洲國家,捐贈了許多防護物資,並向非洲派遣醫療專家組,還在線為非洲醫生提供培訓,與非洲國家合作抗擊疫情。在非洲的中資企業也行動了起來,幫助援建或者升級改造醫院。
全國緊急狀態下,波札那警察在街頭執勤。
在非洲國家抗擊疫情過程中,華僑華人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他們懂中國,知非洲,可以發揮「穿針引線」作用,把中國防疫經驗帶到非洲來,也能夠通過華人社團和企業,聯絡到更多僑胞,更好為當地戰「疫」出力。
自3月末波札那出現新冠肺炎病例以來,我第一時間在僑界發起了向當地社會捐款捐物的倡議。這份倡議得到波札那僑胞和僑社的積極響應,近500家華人企業和個人參與捐款,募集到約600萬人民幣善款。4月中旬,首批物資捐給了波札那衛生與健康部。
連日來,波札那的華文媒體紛紛加大了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號召僑胞捐款捐物,向當地介紹中國抗疫經驗。這些天,我也把中國大使館的外交人員和醫療專業人士請進電臺直播間,希望為當地的防疫工作提供借鑑。
華僑華人和非洲兄弟共同抗疫的暖心之舉,也吸引了非洲國家主流媒體的目光。這些故事被媒體報導後,獲得當地政府和人民的好評。這對華僑華人參與住在國疫情防控工作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也是華僑華人回饋當地社會、增進中非友好的重要方式,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大愛」傳統。
現在非洲國家正在抗擊疫情,華僑華人更要選擇堅守和支持,擔起責任,同非洲朋友共同努力,支持我們的「第二故鄉」。
【記者】龔春輝
【圖片】受訪者供圖
【作者】 龔春輝
【來源】 粵洋記南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