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對長壽老夫婦,非常有名!
109歲時身體依舊健朗,早幾年還能坐飛機!這位營養泰鬥的保健方法,簡單到每個人都可以複製!
▲秦含章與索穎夫婦。
丈夫,秦含章,生於1908年,109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協會名譽會長,業界稱其為「酒界泰鬥」。
妻子,索穎,生於1922年,95歲,著名營養學專家,中華醫學會北京營養師學會副主任,曾受毛澤東、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令人吃驚的是:
他們每年乘坐十幾次飛機,還能出席幾次社會活動,體檢結果是身體各項指標正常,令人羨慕。
2010年,夫婦二人有十多次飛機旅行。因為年齡太大,機場方面要求他們出示健康報告。二三十歲的工作人員看了後,驚訝地大叫:
「啊!103歲比我的指標還正常!」
如此高齡且身體健康,秦含章教授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索穎的實驗品。」這對百歲老人的養生其實很簡單,簡單到讓每個人都可以複製。
秘訣一:少吃多餐,一天吃五頓
老年人少吃多餐是最好的,一天吃五頓。兩位老人也很好的詮釋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1、早餐。一盒牛奶或者咖啡(加少量糖或加蜂蜜),加兩片烤麵包。
2、午飯。主食有米飯、再加上一個豆包或花卷之類,粗糧細糧搭配著吃;菜品選擇一葷兩素,豆製品搭配;米飯和素菜都要做得軟爛可口。
3、下午三點:榨一杯鮮橙汁或其他維生素含量較高的果汁·。
4、下午五點:可以喝一盒牛奶或一杯咖啡,偶爾吃兩片餅乾。
5、晚餐。一碗雜米粥,裡邊有大米、小米和江米,兩隻豆沙包,一隻雞蛋(有時做成蛋羹),還有一份青菜泥。
一到冬天,喝得最多的就是羅宋湯,酸酸的味道還特別地開胃,所以能百喝不厭。
索穎教授家燉的羅宋湯,主料是牛肉,配料是西紅柿、胡蘿蔔、土豆、芹菜和蔥頭。僅從顏色上看,這道湯就已經夠賞心悅目的了。
營養上:
牛肉是高蛋白肉類,冬天吃暖身子,而且能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質;
西紅柿不僅能增加湯的酸味,而且能補充番茄紅素等保護心臟的營養;
胡蘿蔔裡胡蘿蔔素可以保護視力,還能防癌;
蔥頭能增強人體抵抗力;
芹菜能補充葉綠素等。
為什麼這樣吃呢?這是因為老年人年齡大了,吸收差了,喝牛奶就能很好地補充鈣。咀嚼能力差,蔬菜做得比較爛,會丟失一些營養尤其是維生素C等,那麼鮮榨橙汁則可以找補回來。如果這些跟不上,就要補充些維生素片、鈣片和深海魚油等。
這樣的飲食,他們堅持幾十年了。
秘訣二:喝葡萄酒能「救命」
「上大學時,我暈倒是被葡萄酒救醒的。
那時索穎在輔仁大學讀書。「一天上課,可能是因為睡眠不足,肚子餓,再加上室內空氣不好,引發休克,暈倒在地。老師立即叫同學把我抬到室外,灌了大半杯葡萄酒,不一會兒,我就清醒了。」
從此索穎就知道,葡萄酒有治療休克的作用。
吃牛羊豬肉時,喝點紅酒還有助於消化吸收。因為葡萄酒的酸度接近於人體胃酸的濃度。泛酸缺乏易引起疲勞和消化功能紊亂,但是要提醒大家,每日飲紅酒不超100毫升。
秘訣五:適度運動,鍛鍊四肢和大腦
談到養生,秦含章說:我能長壽過百歲,主要是堅持「四動」—動腳、動手、動腦和動口。
動腳:腳是人的「第二心臟」,連接著人體各器官。老人躺在床上雙手抱頭,做「雙腳踩自行車」動作,一次做50下。由於長年堅持,有效改善了人體一些器官與肢體功能。
動手:每天練書法半小時,已練了10多年。「書法曾被列為最能促使人長壽的20種職業之首,我天天練習,獲益匪淺。」大家也可以選擇其他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活動,還是要讓自己的手腳保持一定的運動。
動腦:腦不動要生鏽,經常動腦可推遲腦細胞老化,防止得老年痴呆症。
動口:常與人聊天,傾訴自己的心情,這樣可以有效防止不良情緒對自身健康的傷害。
秦老自1990年離休之後,每天還堅持寫書、寫詩或幫人審稿。如今秦教授最大的運動就是賦詩寫字。
寫毛筆字的全套活兒都由他一個人完成,拿宣紙、鋪宣紙、折宣紙,研墨等,這一連串的動作,行雲流水。
索穎說,血壓、血糖和血脂等其他指標都正常,這和老伴寫書法、堅持工作,以及自己的科學飲食安排和精心照顧是分不開的。
▲秦含章的書法。
秘訣六:有顆年輕的心
作為「酒界泰鬥」,秦教授仍然會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途中,他會一直思考作詩,還忍不住朗誦出來。秦教授說:
老年人要保持年輕的心,多培養興趣,多參加社會活動很重要。
多和外界接觸,鍛鍊自己的大腦;和年輕人接觸多了,他們也會讓你覺得自己還年輕。保持一份年輕的心態,身體自然也就年輕了。
索穎說:家是幸福的港灣,家和萬事興,家和身心健。老伴能過期頤,與溫馨快樂的家庭生活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