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4 15:5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遙 鄭文 特派記者 王堅穎 通訊員 方序 童小仙
3月14日,是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的「滿月」之日。
一聲聲祝福,一個個擁抱,一次次回眸,還有彎腰90度的深深鞠躬……3月14日上午10時30分許,武漢協和腫瘤中心三樓的ICU裡,歡笑聲、哭泣聲相互交織,14位治癒的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依依不捨地與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告別,「是你們的精湛醫術與精心護理,為我們贏得了重生的希望」!
ICU,這個離生死最近的地方,生命的奇蹟卻一次次上演。
在武漢前方與杭州後方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多次遠程多學科會診和個性化、精細化的治療,98歲高齡的浙江籍天文學泰鬥韓天芑及其87歲的夫人,日前已成功戰勝了新冠病毒。
圖為浙大二院院長王建安在杭通過手機微信視頻,向98歲治癒患者韓天芑老人表示祝賀。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堅穎 攝
始終心系武漢的院長王建安,在杭通過微信視頻,向韓天芑夫婦送上誠摯的祝福,向奮戰抗疫的浙二勇士們表達了親切的慰問。
一個月前的2月14日,由171名醫療骨幹組成的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飛赴武漢,整建制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即武漢協和腫瘤中心)的ICU。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日夜接力奮戰,累計收治69名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其中20名患者先後治癒出院,16名患者因有效救治,減為輕症,被轉移至普通病房。
與新冠肺炎病毒抗爭的時光裡,在離生死最近的ICU裡,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全體人員深入踐行醫院「患者與服務對象至上」的核心價值觀,不僅全力救治患者,更是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護,醫患之間因此結下深厚的情誼。
出院前的夜晚,很多患者寫下感謝信,悄悄地放在了護士站。47歲的餘友梅還對主管醫生說:「我以後要去杭州買套房子,養老在杭州,看病在浙二!」「你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口罩和面屏,我看不清你們真實的樣子,但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聲音!」42歲的佔先生幾度落淚。
圖為浙大二院醫療隊為出院患者準備了一份小禮物,包括巧克力、保暖內衣等,表達一份祝福。
由於ICU空間有限,考慮院感等因素,不少醫護人員沒法到現場相送,於是他們紛紛通過手機視頻,向自己日夜守護、如同親人般的患者,送上真摯的祝福,「你們都是戰勝病毒的英雄,你們都是最棒的!」
回想起一個月的戰「疫」時光,領隊、常務副院長王偉林感慨萬千。他說,ICU收治的,大半都是6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而這兩點,恰是新冠病毒致死的兩大要因。這也意味著,他們需要傾注更多心血,堅持一人一策,做到精準施策。
韓天芑及其夫人因新冠肺炎病情加重,於2月24日轉至ICU治療,經過醫療隊的不懈努力,尤其是精細化的護理,有效控制住各種併發症,連續多次核酸檢測陰性、胸部CT複查結果吸收,達到治癒出院的標準。隨行的醫務部主任張秀來欣喜地說,他們還與韓天芑老人約定,「等您100歲生日的時候,我們來給您過生日。」
目送治癒患者們離開的背影,看著感謝信上樸素卻有力的話語,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陸群、護理部副主任宋劍平的眼裡滿含熱淚,「你們能健康地出院,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所有的辛苦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醫護人員與患者互相鞠躬,感謝對方。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堅穎 攝
為了不讓一位患者和一個醫護人員發生院內感染,陸群一直用腳步丈量ICU,和院感人員、醫護人員共同優化流程,築起一道道有效的防護屏障。
團隊的122名護士,在精心護理的同時,充當心理輔導師,幫助患者打開心結,積極配合治療。她們用空餘時間摺紙鶴,寫上祝福,點燃患者對生活的信心;充當康復師,能早則早地為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浙大二院護士對我母親的好,連我這個女兒都比不上。母親86歲了,多少有點糊塗,但她總是在電話中說,很喜歡這裡的兩個護士女孩。」一位患者家屬如是說。
圖為領隊王偉林、醫務部主任張秀來、精神科主任林錚等通過視頻,向出院患者送上祝福。
【浙江新聞+】
98歲的韓天芑,是浙江援湖北醫療隊乃至整個武漢協和腫瘤中心,目前收治的高齡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像這樣的高齡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20天的時間內,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是如何救治成功的?
我們連線前方醫護人員,還原整個治療和護理過程,也仿佛打開了一本充滿「浙二特色」的高齡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教科書——
前後方共作戰 多次雙城連線MDT
2月24日上午,武漢協和腫瘤中心三樓ICU,正在值班的錢安瑜醫生,接到醫院其他醫療隊的來電:「有兩名高齡新冠肺炎患者夫婦,今早病情加重,急需轉入ICU!」錢安瑜不曾多想,立刻應允了下來,「後來才知道,我們收治的這對夫婦中,老爺爺就是天文學泰鬥級人物韓天芑,而且還是我們浙江人!」
10天前(2月14日),由171位精兵強將組成的浙大二院醫療隊飛赴武漢,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ICU。同在這棟樓的,還有來自浙大其他兩家兄弟附屬醫院,以及來自四川、福建、安徽等地的10多支醫療隊。每支醫療隊各自接管一個病區,其中浙大二院醫療隊接管了該院唯一的ICU,不僅要收治重症、危重症的新入院患者,還要為其他醫療隊保駕護航,及時接管病情加重的住院患者。
據錢安瑜回憶:「那天中午,爺爺奶奶被轉來後,我立即進房查看,發現兩人均精神萎靡;不吸氧狀態下,氧飽和度為91%~92%,均屬於重症病例。而且,兩名患者都有很多基礎疾病。」他說,爺爺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房顫動、2型糖尿病等,奶奶則有高血壓病、痛風、胃食管反流等老毛病。
初步診斷後,錢安瑜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像這樣高齡又有很多基礎疾病的患者,病情變化可能會像「過山車」一般,最難處理的,就是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而且,當時兩位老人已出現嚴重食慾減退和營養不良,以及低鈉血症、低蛋白血症、貧血等併發症。
情況危急,刻不容緩!錢安瑜在及時給予治療的同時,立即將情況匯報給浙大二院醫療隊的總協調人張秀來、醫療組組長李立斌。於是,一場由武漢前方、杭州後方通力協作,匯聚浙大二院最強醫療資源的醫療救治行動拉開了序幕。
就在當晚7時,一場跨越千裡、連接武漢和杭州的視頻多學科討論(MDT)快速、有序地展開了。後方,浙大二院本部,院長王建安親自主持討論,重症醫學、呼吸內科、老年病科、感染科、內分泌科、放射科、營養科等學科主任均到場參加討論。前方,浙大二院常務副院長、醫療隊領隊王偉林詳細介紹情況。
經過1個多小時的熱烈討論,各位專家認為,救治韓天芑這樣的高齡患者,應給予個性化治療,當前最重要的,是做好營養支持治療,進行早期康復,做到精細護理。
打起「感情牌」 個性化治療助康復
「一人一策」,這是精準施策的具體體現。
前方醫療隊根據多學科會診的討論意見,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制定治療目標,選擇適宜藥物,加強營養支持,保證護理質量。
錢安瑜告訴我們,他們每次查房時,不但會仔細觀察監測指標,還會詳細詢問護士情況,耐心地鼓勵兩位老人進食,以促進康復,「對新冠肺炎患者而言,營養實在太重要了。」
隨隊在武漢的浙大二院精神科主任林錚告訴我們,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情加重後,很容易產生恐慌、低落等情緒,食欲不振也是典型的表現。想到爺爺是浙江寧波人,對家鄉感情很深,至今還說著鮮明的象山普通話,於是,前方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就決定打起「感情牌」。
韓天芑,1923年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海潭村,上世紀50年代定居武漢,是我國著名的大地天文學家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爺爺有很深的故土情結,曾把工資拿出來捐給老家修橋修路,還將自己的微信取名為「象山海」。
「爺爺,儂是寧波人啊?我們是來自浙江的醫療隊!」「我是寧波人啊,老鄉,感謝你們!」「放心,有我們,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每天,輪班的醫護人員只要有空,都會陪兩位老人談天說地,道家鄉變化。被濃濃鄉情包裹的爺爺,精神一日日好起來。
有一日,爺爺有了些力氣,看老伴精神還不好,擔心她的病情,就在護士攙扶下,到老伴床邊坐了好久。次日早晨,奶奶精神終於好些了,還吃了半碗麵條,吃完後高興地說道:「10多天了,聞到食物就反胃,今天是第一次感覺到餓了。」
全方位護理 有效控制併發症
高齡患者容易出現併發症,這也是前方醫療隊一直擔心的問題。
奶奶後續的一次血液化驗,出現了白細和C反應蛋白明顯增高。「是細菌感染!」李立斌主任和張斌副主任醫師看了複查後的CT判斷,「原來CT上的病毒性肺炎面積就大,滲出多,又有胃食管反流的毛病,容易出現細菌性肺炎。」
高齡新冠患者合併細菌性肺炎若不能控制,病情可能急轉直下,加上奶奶對多種抗生素過敏,選擇空間非常狹小。醫療隊再次和大後方進行多學科討論,為老奶奶制訂了短期抗生素治療方案。療程結束後,複查血化驗,她終於好轉,也沒出現抗生素使用後的併發症。大家才舒了口氣。
爺爺的主要問題,是食慾好轉不明顯。為此,護理部副主任、醫療隊護理組組長宋劍平每天按寧波口味,在駐地準備好食物,由護士帶進病房給老人,並耐心鼓勵進食。在無微不至的照護下,爺爺食慾終於有所改善,但血糖又控制不好了。
這時,錢安瑜連線後方內分泌科任躍忠主任,調整血糖控制方案,但爺爺已習慣平時每晚一次注射胰島素的用藥習慣,看方案要調整,一天多次注射,開始不配合。錢安瑜和護士們耐心地勸導老人,爺爺終於接受治療,病情也逐日好轉。
整個救治過程中,護理團隊傾注著大量心血。
一幕場景,打動人心。一日,武漢天氣晴好,落日餘暉灑向窗臺。看著爺爺今天精神不錯,「最小的娃」、1997年出生的護士餘賽婷,扶著他——最年長的患者,下床活動活動,進行早期康復。她扶著爺爺走到窗邊,看春暖花開,聊家長裡短。
護士韓娜菲還組織護士們折了些千紙鶴,寫上「長命百歲」的祝福語,掛在他們的輸液架上。爺爺高興地笑著說:「小姑娘,你也姓韓啊,我們是本家啊!」「三八」婦女節那日,護士朱琳還為爺爺準備了一朵花,將爺爺攙扶至奶奶床前,讓爺爺向奶奶獻上了花。
經過20天精心治療和護理,兩位老人的症狀不但明顯好轉,CT顯示病毒性肺炎也明顯吸收,連續兩次核酸檢測轉陰性,已達到出院標準。
15841727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