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石南屬(Erica)是杜鵑花科(Ericaceae)的模式屬(即據以命名一個科、亞科或超科的一個命名屬),有800多種,產歐洲、西亞、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其中有90%以上的種類集中分布在南非地區。
請注意,與薔薇科的石楠屬(Photinia)不同,「石南」(不帶木字旁)專用於杜鵑花科植物。
在歐洲,尤其是英國的蘇格蘭高地,有一種常見的植被類型是以歐石南屬植物為優勢的,即歐石南灌叢,英文名叫做「heath」。
而聳立在東非高原的群山中,也有外觀相似的歐石南灌叢,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3800米的地帶,向上是千裡木樹叢和薹草-羊茅草甸,向下是苦蘇花(Hagenia abyssinica)為主的山地森林。由於海拔高、氣溫低,這裡的植物生長較為緩慢,長成一叢大灌木常常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梅魯火山(Mt. Meru)的歐石南灌叢。
梅魯火山海拔3500米的營地Saddle Hut就座落在歐石南灌叢中。
吉力馬札羅山(Mt. Kilimanjaro)的歐石南灌叢。
吉力馬札羅山的歐石南灌叢,乞峰千裡木(Dendrosenecio kilimanjari)點綴在其中。
菸斗石南(Erica arborea)是歐石南屬的一個廣布種,從地中海沿岸一直分布到熱帶非洲,在東非高原,它常常是形成歐石南灌叢的優勢種類。
在3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上,氣候兼有寒冷和乾旱的特點,為了適應這裡的環境,歐石南把自己的葉子特化成細條形、甚至鱗片狀,以減少水分喪失,葉表皮的角質層也比較厚,具有保暖作用。
菸斗石南通常是一、兩米高的灌木,但有時也能長成7米的大喬木,它的木材非常堅硬,耐腐蝕和火燒,在地中海一帶常被人用來製作吸菸用具(如菸斗);在東非地區,我們偶爾也會見到因天火而被燒的菸斗石南,在燒焦的主幹基部或裸露的根部又萌生出許多新枝。
菸斗石南的植株。
菸斗石南的葉。
與花冠碩大的杜鵑不同,歐石南的花一般較小,而且排列密集。
其實杜鵑花科的大多數成員,花都不太大,如國產的吊鐘花屬(Enkianthus)、馬醉木屬(Pieris)、越橘屬(Vaccinium)、樹蘿蔔屬(Agapetes)等,花冠要麼壺形、壇形,要麼鍾狀或管狀,歐石南正是秉承了這一特點,花小而精巧。
菸斗石南的花序同樣著生密集,遠看像星星點點的小珍珠,布滿了整個花枝。
菸斗石南的花枝。
菸斗石南的花序。
菸斗石南的花。
聯臂石南(原為獨立的聯臂石南屬Philippia,現歸入歐石南屬)也是這一帶常見的歐石南,它們的雄蕊花葯側面略微聯合,柱頭圓盤狀增大,而與花葯分離、柱頭細小的菸斗石南不同。
三萼聯臂石南(Erica trimera)的花序比菸斗石南稀疏,但花朵也更加精緻,增大的柱頭呈深紅色,可能更容易引導昆蟲前來傳粉,同時也增加了接受花粉的面積。
三萼聯臂石南的植株。
三萼聯臂石南的花枝。
三數聯臂石南(Erica rossii)比較奇特,它的花冠3裂,不同於其它種類的4裂,而且花更加密集,鮮豔的柱頭極為突出,仿佛在提醒傳粉昆蟲:「我這裡花蜜最多,快來採呀」。
三數聯臂石南的植株。
三數聯臂石南的花枝。
歐石南屬也有像「霍比特人」的矮個子種類,四蕊石南(原為獨立的四蕊石南屬Blaeria,現歸入歐石南屬)。
林生四蕊石南(Erica silvatica)和棉絮四蕊石南(E. filago)常常生長在上述幾種歐石南的樹下或草叢中,葉片柔嫩,沒有加厚的角質層,但它們有濃密的柔毛用來保暖。
林生四蕊石南的植株。
林生四蕊石南的花枝。
棉絮四蕊石南的花枝。
除了上面這些「正牌」種類,在歐石南灌叢中還有不少濫竽充數者。
為了同樣的抗旱抗寒目的,它們採取了與歐石南完全一樣的方式:葉子細條形,質地硬,常常貼伏在莖上。
乍一看像極了歐石南,這也是植物在相同環境下趨同演化的一種現象,因此把這一類植物稱為「歐石南狀植物」(ericoid plants)。
下面我們就來辨一辨這些冒牌高手。
東非杉薇香(Struthiola thomsonii)是瑞香科的小灌木,它的長相可一點也不像瑞香,葉子鱗片狀,緊貼莖幹,枝頂葉叢中伸出小小的白色花朵,用來昭示它與歐石南的不同。
東非杉薇香的植株。
東非杉薇香的花枝。
東非杉薇香的花枝。
在灌叢下還有一個趴著長的亞灌木——乞峰百蕊草(Thesium kilimandscharicum)。
它是檀香科的半寄生植物,根部纏繞其他植物(也許就是某種歐石南)的根,吸取其中的養分,真是「有奶便是娘」,乾脆長成了跟寄主類似的樣子。從上面觀察貌似只有黃綠色的葉子,如果翻開來看,它的花就藏在下面的葉叢中。
乞峰百蕊草的植株。
乞峰百蕊草的花枝。
薔薇科也來湊熱鬧,光亮藤友木(Cliffortia nitidula),如果不開花,還以為是什麼裸子植物呢。
光亮藤友木的植株。
光亮藤友木的花枝。
東非水絲葎(Anthospermum usambarense)是茜草科的小灌木,遠看像一根根木棍,近看像葉子緊縮版的拉拉藤。它的花特別不起眼,雌雄異株,靠風媒傳粉,所以雌花有細長而黏質的柱頭,用來捕捉花粉。
東非水絲葎的植株。
東非水絲葎的花枝。
東非水絲葎的雌花。
東非水絲葎的雄花。
菊科在東非地區是排名第三的大科,其中也不乏模仿的高手。
乞峰帚鼠曲(Stoebe kilimandscharica)是鼠麴草族的成員,它的植株就像歐石南披了一層銀白色外衣,但開花時還是露出了本性,頭狀花序密集著生,且每個頭狀花序只含一朵小花。
乞峰帚鼠曲的植株。
乞峰帚鼠曲的花枝。
乞峰帚鼠曲的頭狀花序(紅色為雌蕊柱頭)。
柏狀黃蓉菊(Euryops dacrydioides)是千裡光家族的成員,千裡木的親戚。它的葉子螺旋狀緊貼在枝條上,像是柏、杉之類的裸子植物;不過,開花時卻是色彩鮮黃,明豔照人。
柏狀黃蓉菊的花期植株。
柏狀黃蓉菊的花枝。
柏狀黃蓉菊的頭狀花序。
劉冰 博士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成員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分類學 生物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