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平行線必相交——非歐幾何的創立

2020-12-05 天極網資訊

代數、幾何曾是數學的兩大分支,研究數的部分是代數學的範疇,研究形的部分,自然是屬於幾何學的範疇。再要深究,還有聯結形與數且涉及極限的部分,這就是分析學,這三大類是整個數學的核心。

代數很好理解,數學,顧名思義,自然與數是息息相關的。那麼,幾何呢?有著怎麼樣的歷史呢?又有哪些分類呢?

約在公元前4世紀左右,歐幾裡得——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就著手處理一些人們公認的一些幾何知識,並在基礎上研究了圖形的性質,推導演繹出了若干定理,寫了《幾何原本》,這就是所謂的歐氏幾何。

歐式幾何五公設和五定理,大多數人都有所耳聞。先解釋一下公設和定理的概念。

所謂公理或公設,就是「不證自明」的命題,是一個演繹系統中,不需要證明而必須加以承認的某些陳述或命題。公理或是公設是一門學科中的基礎,必須依賴於它,學科大樓才能拔地而起。

而定理相較於公設就要弱一些,只是已經證明了的具有正確性、可以作為原則或規律的命題或公式,比如幾何定理。

《幾何原本》中的5公設:

1. 由任意一點到任意一點可作直線。

2. 一條有限直線可以繼續延長。

3. 以任意點為心及任意的距離可以畫圓。

4. 凡直角都相等。

5.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

五公設推出五條定理,五定理表述更加簡單明了,分別是「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等量減等量,其差仍相等」、「彼此能夠重合的物體是全等的」、「整體大於部分」。

在這五條公設中,前四條是簡單明了,第五條就顯得囉嗦了不少,結論也沒那麼顯然易見。細心的學者發現,在《幾何原本》中,歐幾裡得直到第二十九條命題才使用第五公設,也就是說,不依靠第五公設就已經能推出前二十八個命題了。而且二十九命題之後也沒使用過第五公設。如此看來,將其置於公設的位置未免有些浪費,能不能降個檔次,作為定理使用呢?

這就是幾何史上著名的「平行線理論」,這一爭議持續了很久,長達兩千多年,並引出了非歐幾何學這一門分支。顧名思義,非歐幾何自然指的是一切和歐幾裡得幾何不同的幾何學,通常意義下,指的是羅氏幾何和黎曼幾何這兩種。狹義意義下,非歐幾何即羅氏幾何。

羅氏指的是俄國喀山大學教授羅巴切夫斯基,對於頗具爭議的第五公設,他興趣很濃,一直想給出合理的證明,他另闢蹊徑,選擇了另一條路子,利用了反證法的思想去證明:先是提出了一個和歐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題,用其代替第五公設,和前四個公設一起成為一個新的公理系統,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推理。如果證明過程中出現了矛盾,那就說明第五條公設是正確的。

思路是正確的,嚴謹細緻的羅巴切夫斯基開始了一個又一個的推理,得出了一個又一個命題,這些命題中有的令人匪夷所思,有的較容易理解,最後,羅巴切夫斯基得出了結論:第五公設無法被證明。

看似所有的付出如一江春水逝去,斷了頭緒,然而並非如此,收貨了新的理論幾何學——羅巴切夫斯基幾何,簡稱羅氏幾何。這是第一個被提出的非歐幾何學。

非歐幾何像歐式幾何一樣,是完善的、嚴密的幾何學。無獨有偶,就在羅氏幾何被創立的同一時期,匈牙利數學家鮑耶·雅諾什也發現了第五公設是不可證明,以及「非歐幾何學」的存在。

雖然現在在我們看來,非歐幾何一個新興理論的出現是件讓人興奮的事情,然而,當時,鮑耶·雅諾什的處境並不樂觀。不僅社會上一片冷言冷語,家裡人也不支持他,即使是同樣身為數學家的父親——鮑耶·法爾卡什認為研究第五公設完全是耗費精力,勞而無功的事情。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視,就連父親也強力勸他放棄研究,鮑耶·雅諾什沒有說什麼,仍然堅持著自己的理想,為發展新的幾何學而繼續工作,一刻也沒有放棄對學說的追求。功夫不負有心人,1832年,鮑耶·雅諾什的研究結果終於得以面世,但是仍不被尊重,只是發表在他父親的一本著作的附錄裡。

這是不僅是鮑耶的悲哀,也是時代的悲哀,大背景使然,「數學王子」高斯也免不了俗,即使他也發現了第五公設的秘密,並且開始研究非歐幾何,但是懼於當時教會力量的迫害,他都不敢公開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別提站出來公開支持羅巴切夫斯基、鮑耶。

1854年,德國數學家黎曼又提出一種新幾何學,被稱為黎曼幾何,這也是非歐幾何中的一種。羅氏幾何和黎曼幾何的區別就是三角形內角和比180度大還是小:在羅巴切夫斯基幾何中,三角形的內角之和小於180度。而在黎曼幾何中,則不能作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三角形的內角之和,且通過直線外一點能夠引至少兩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而在黎曼幾何中,三角形的內角之和大於180度,並且不能作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也怨不得大家不承認非歐幾何,相較於中規中矩的歐式幾何,非歐幾何要顯得詭異的多。

比如歐式幾何中,同一直線的垂線和斜線是相交的,想想顯然成立,然而羅氏幾何卻說同一直線的垂線和斜線不一定相交。歐式幾何說「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也是顯然可見,然而羅氏幾個卻唱反調「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兩端無限延長,離散到無窮會相交」,相同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那麼,該怎麼去理解非歐幾何中這些匪夷所思的說法呢?其實,歐式幾何、非歐幾何在幾何學裡的地位類似於牛頓的經典力學和相對論在物理中的地位,成立所需的約束條件是不同的。深究起來,兩者的聯繫不僅是類似,經典力學中的絕對時空觀正好對應了歐式幾何學的平整不變空間,非歐幾何中的空間則是相對變化的,平整空間變成彎曲的,這就正好對應著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引力扭曲空間的論斷。

非歐幾何和相對論極好的貼合,讓愛因斯坦欣喜,1915年,他引用黎曼幾何來描述他的廣義相對論空間,獲得巨大成功,他還證明了非歐空間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存在形式。歷史終究是公平的,非歐幾何最終還是得到的應有的重視。

其實,想要理解非歐幾何,可以用個簡單的地球儀模型,找到0度和隨意一根經線,再找到一根緯線,三線維出的三角形,內角和一定大於180度吧?

至於平行線必相交,也很好理解:地球上赤道處的經度線,在赤道處是平行的,在兩極卻是相交的。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裡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平行線也能相交?淺談非歐體系的幾何發展歷程
    平行線永不相交是大家一直熟知的定理,但你知道嗎?這只在歐式幾何中成立,在不同的體系下,平行線有可能相交。首先講一下最傳統的歐式幾何,即平面幾何。5、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和,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這裡需要講一下「公理」與「定理」的區別:「公理」是不需要證明,具有自明性的,而「定理」必須要通過「公理」或者別的「定理」來證明。歐幾裡得就是通過這5條公理,有條不紊地由簡單到複雜證明了一系列命題,其論證之精彩,邏輯之周密,結構之嚴謹,令人嘆為觀止。
  • 黎曼幾何丨平行線相交在這裡,黑洞誕生也在這裡
    過直線外一點,可作其幾條平行線?歐氏幾何說,只能作一條;羅氏幾何說,至少可以作兩條(包括一組和無數)。黎曼慢悠悠地反問:誰知道平行線相交還是不相交呢?「平行線公理」的世紀之爭,最終終結於黎曼。黎曼提出:過直線外一點,一條平行線也作不出來。(這是人話嗎?)可基於黎曼幾何得出的「無平行線」結論,最終成了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幫手。
  • 此人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卻被當成瘋子,結果死後12年被證實
    「平行線」的概念大家並不陌生,上學時老師就會告訴我們:「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的直線平行!」同時老師還會強調:「平行線是不會相交的。」但老師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因為「平行線會相交」已經被數學界證實。
  • 複平面與非歐幾何
    黎曼幾何中的一條基本規定是:在同一平面內任何兩條直線都有公共點(交點)。這個非歐幾何的規定,沒有點想像力,的確很難理解。我們先嘗試用複平面來理解。如封面的圖,從北極連接到球面上的一點總是可以投影到複平面上的一點。
  • 天才34歲證明平行線相交,卻被嘲笑打壓至死,遠超數學之王高斯
    俄羅斯、匈牙利,分別有三位數學家證明了"平行線相交,三角形內角和不等於180"等問題。這三個科學家分別是俄羅斯的羅巴切夫斯基、德國的高斯。論其知名度,羅巴切夫斯基是遠不如被稱為"歐洲數學之父"的高斯的,然而,在證明並且堅持"平行線"相交這一理論上,高斯的形象是那樣渺小。羅巴切夫斯基,早在1815年就開始研究平行線理論。
  • 羅巴切夫斯基:稱平行線能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認可
    經過30年對非歐幾何學的努力,Lobachevsky的理論終於在1868年Bertrami公布的論文中被證實。Bertrami公布了一篇關於非歐幾何的解釋的學術論文,基本上是說非歐幾何可以存在於歐氏空間的曲面,註解了非歐氏幾何的真實性。每個人都認為是荒謬的非歐幾裡德幾何,終於翻過了身子。
  • 平行線可相交被證實!原提出這個幾何理論的數學家,「含冤而死」
    ——笛福通過數學課本的學習,我們從小就知道同一平面內的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然而鮮少有人知道在幾何學裡還存在著和歐式幾何相矛盾的非歐幾何。俄國的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發現了非歐幾裡的幾何學,稱平行線可相交。這一數學理論的提出在當時嚴重衝擊了數學界權威,羅巴切夫斯基也遭受了哪些思想守舊的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反對甚至嘲諷,最後只能鬱鬱而終。
  •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經過30年對非歐幾何學的努力,Lobachevsky的理論終於在1868年Bertrami公布的論文中被證實。Bertrami公布了一篇關於非歐幾何的解釋的學術論文,基本上是說非歐幾何可以存在於歐氏空間的曲面,註解了非歐氏幾何的真實性。每個人都認為是荒謬的非歐幾裡德幾何,終於翻過了身子。
  • 絕世傳奇——非歐幾何還原為歐氏幾何
    例如非歐幾何和歐氏幾何的關係。非歐幾何向歐氏幾何的還原是映射式還原的典型案例。歐氏幾何第五公理(平行公理)的證明是一個持續了2000年的數學難題,無數的嘗試都失敗了。依照這個邏輯思路,羅巴切夫斯基對第五公理的等價命題——普列菲爾公理「過平面上直線外一點,只能引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不相交」做出否定,得到否定命題「過平面上直線外一點,至少可引兩條直線與已知直線不相交」,並用這個否命題和其他公理組成新的公理系統展開邏輯推演。在推演過程中,他得到一連串古怪、非常不合乎常理的命題。但是,經過仔細審查,卻沒有發現它們之間存在任何邏輯矛盾。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卻遭到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平行線,因為沒有相交(香蕉)。」這個腦筋急轉彎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小編當年第一次聽到還是咱數學老師說的,用來讓我們理解何為「平行線」。公元前3世紀左右,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把人們公認的幾何知識進行了整理和研究,推導出了一系列定理,並且組成了演繹體系,寫出《幾何原本》一書,形成了影響世界的「歐式幾何」,由於裡面大部分涉及的是平面上的幾何,所以也被稱為「平面幾何」。
  • 從歐式幾何到非歐幾何
    歐幾裡得的歐式幾何公理主要有五大公裡:(1)任意兩個點可以通過一條直線連接。(2)任意線段能無限延長成一條直線。(3)給定任意線段,可以以其一個端點作為圓心,該線段作為半徑做一個圓。(4)所有的直角都相等.(5)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和,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
  • 俄國數學家:平行線可以相交!可至死都沒人信他
    羅巴切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數學家,是「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人,簡單來說就是發現了「平行線可以相交」的理論,但在他研究數學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他在研究中發現,我們熟知的「平行線永不相交」理論存在漏洞,就是說平行線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交的。
  • 俄國數學奇才: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結果羅巴切夫斯基發現,嘿,把第五公設改了以後,新的第五公設和前四個公設竟然還是相容的,這不就形成一個全新的幾何體系了嗎?而且這個幾何體系和歐氏幾何的各種定理全都不一樣。後來這個體系就被稱為非歐幾何學。這可真是數學界的一大發現!羅巴切夫斯基很激動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結果卻換來數學界的一片嘲笑。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在嘲笑聲中去世,12年後被認可
    今天講一位數學家的故事,他就是俄國著名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他也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受到靈感啟發,忽然發現平行線可以相交。在數學幾何發展史上,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簡直是裡程碑一樣的存在,他確立的「歐式幾何」長期「統治」著數學家的大腦。歐幾裡得幾何是平面和三維空間中常見的幾何,基於點線面假設,在歐式幾何裡,平行線永遠不想交。
  • 俄羅斯男子提「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死後12年被證實
    對於不少人來說,平行線不能相交,這個小學課本上所學的知識,就如同地吸引力一樣,十分合理而且常見,然而科學的魅力,正是在於知識的不可預知性,如同三百年的歐洲人,在伽利略之前認為50kg的鐵球會比1kg的下落速度快一般,其實我們也存在著一定的認知誤區。
  • 並不神秘的非歐幾何,它究竟講的是什麼?五分鐘帶你搞懂
    歐氏幾何是人類創立的第一個完整的嚴密的(相對而言)科學體系。它於公元前三世紀由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完成,歐洲數學2000年發展史,幾乎有四分之三的時間裡歐氏幾何一統天下,對科學和哲學的影響極其深遠。直到魏爾斯特拉斯發起的分析算術化運動使代數從歐氏幾何中完全脫離以及非歐幾何的誕生才結束了歐氏幾何的統治地位。
  • 前蘇聯數學家,證明「平行線可以相交」被群嘲,12年後才被證實
    同平面內一條直線和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在直線同側的兩個內角之和小於180°,則這兩條直線經無限延長後在這一側一定相交。歐幾裡德作為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和數學家,他的很多理論都是得到了很多人追捧的。可以說歐基裡德的老師應該是柏拉圖,因為在歐幾裡得年輕的時候,曾經是柏拉圖學園的一名學生,而且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歐幾裡得發現了自己在幾何方面有著非凡的天賦。因此他非常的喜歡學習幾何知識,在柏拉圖這個學習之後他又去了其他地方精進自己的幾何知識。
  • 俄國數學奇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相交的,但是俄國曾有一位數學家卻不是這樣認為,此人便是俄國的羅巴切夫斯基,他創造了一種新的理論,認為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這一演講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觀點。有人說他是想要出名,才說出來的這個觀點,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羅巴切夫斯基在此之前早已經是科學界數一數二的大人物了。
  • 天才數學家認為平行線都會相交,因此被唾罵一生,結果發現是真理
    學習過初中數學的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的,首先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同一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我們的思維一直是如此,如果有人告訴你,兩條平行線其實是可以相交的,只怕所有人都會大呼不可能。平行線不可能相交,這似乎已經是毫無疑問的公理了,大家的認知當中向來如此,要說兩條平行線相交,大家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人們驚呆了,冷漠地看著羅巴切夫斯基發表他的看法。會議結束時,大家紛紛否定他的理論,但是要給出書面意見時,大家又感覺到無從反駁,就這樣,一個重要的學術會議結束了,連文稿都沒能保存下來。羅巴切夫斯基的想法是從何而來的呢?
  • 絕世傳奇,怪誕的非歐幾何
    02歐氏幾何創立者羅巴切夫斯基,羅氏幾何也稱想像幾何或雙曲幾何最早創立非歐幾何的是高斯,但他並未公布之,這我們上面剛剛說過了,所以這個創立者的榮譽就歸於羅巴切夫斯基了1826年2月,他在喀山大學物理數學系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作了題為《附有平行線定理的一個嚴格證明的幾何學原理之簡述》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他闡述了一種「虛幾何學」存在的可能性。這「虛幾何學」就是非歐幾何,這一天後來被公認為非歐幾何的誕生之日。在推演過程中,羅巴切夫斯基得到一連串古怪、非常不合乎常理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