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數學家:平行線可以相交!可至死都沒人信他

2020-08-30 室說新史

羅巴切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數學家,是「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人,簡單來說就是發現了「平行線可以相交」的理論,但在他研究數學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

他在研究中發現,我們熟知的「平行線永不相交」理論存在漏洞,就是說平行線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交的。

在將研究成果公布之後,迎來的卻是數學界的質疑、嘲諷甚至侮辱,而羅巴切夫斯基一直堅持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

雖然直到死也沒人公開支持他,但12年後他的結論被證明是正確的。

他與數學結緣,一個偉大的數學家誕生

羅巴切夫斯基從小便十分的聰穎,他很熱愛學習,家庭的貧苦並沒有影響他的學業,他在初中受到啟蒙老師啟發後,在數學研究方面則一發不可收拾。

在他的努力之下,於1807年進入喀山大學學習數學,並在1811年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在喀山大學留校工作。喀山大學成為了他研究數學的基地,在這裡的羅巴切夫斯基如魚得水。

喀山大學

1814年他成為了教授助理,幾年後正式成為常任教授,發表了許多的論文與著作,開始成為數學界知名的人物,一個偉大的數學家在這裡誕生了。

他一方面擔任喀山大學校長,努力將喀山大學建設的更好,另一方面則致力於數學研究,而在研究過程中對原有所謂的真理產生了一些質疑。

在研究中發現原有理論的錯誤,開始傾全力進行鑽研

羅巴切夫斯基是從1815年開始進行對平行線理論進行論證的,起初按照前人的思路,試圖證明歐幾裡得第五公設。

這時的他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理論存在的錯誤,在授課的過程中依然按照前人的思路來講解,但在偶然翻閱自己的教學筆記時候,他意識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論證可能是錯誤的。

他進行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或許第五公設根本不存在,這只是歐幾裡得的一個錯誤結論而已,於是開始利用反證法對第五公設進行重新的證明。

假設第五公設不存在,然後在這個前提下和其他公理進行組合去論證數學問題,按照這個思路他開始證明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的問題,進而得出了該理論是錯誤的,兩條平行線也可以相交,只是我們肉眼不可見,但在理論中確實存在這種情況。

正常的平行線不可相交

羅巴切夫斯基的這個發現是重大的,這會是對整個數學幾何體系的一次重新整合,他的發現會推翻許多前人錯誤的結論,尋找到幾何世界中真正的真理。

在古希臘歐幾裡得幾何體系下那麼多年的錯誤會從此被一一改正,羅巴切夫斯基開創了非歐幾何的全新時代,但這個理論讓世人接受的過程卻十分不易。

發表觀點後卻受到了無盡的質疑和嘲諷

1826年2月23日,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數學系學術會議上宣讀了他第一篇關於非歐幾何的論文:《幾何學原理及平行線定理嚴格證明的摘要》。

這篇論文的發表,標誌著世界非歐幾何的誕生,但這卻遭到了許多數學家的反對。

這些數學家在這次會議上公然反對羅巴切夫斯基,認為他這是對真理的蔑視,是對傳統幾何學的破壞,這些思想古板的傳統數學家拒絕給這個理論提出任何意見,因為他們認為羅巴切夫斯基的理論完全是無稽之談。

羅巴切夫斯基塑像

整個會議沒人願意寫出鑑定意見,一些較為激進的學者直接公然退場,拒絕參加會議。

這件事引發的後果不僅是羅巴切夫斯基這個新理論的論文石沉大海,學術界還開始發表各類觀點來嘲諷羅巴切夫斯基,認為他是一個譁眾取寵的跳梁小丑,他的行為是對整個數學界的侮辱。

不僅是學術界,就連社會上的一切雜誌和社會勢力,開始在公眾媒體上公然指名道姓得批評羅巴切夫斯基。而科學院也不願意發布這篇論文,羅巴切夫斯基已經成為整個數學界的敵人。

他對於自己理論的堅持,至死不渝

他自己清楚新事物的誕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受到舊事物的阻撓,非歐幾何理論受到了嚴重的針對,但他沒有想過放棄,他將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個理論研究中。

研究成果之一

在他看來,只要有更多的證明理論,就可以讓學術界接受這個真理。不久之後,羅巴切夫斯基發布了第二篇論文《幾何學原理》,來進一步證明非歐幾何。

這篇論文在他的堅持下被送往科學院鑑定,最後的結論則是:「這是一篇不值得科學院關注的論文。」但他沒有放棄,繼續奔走,最終在《喀山大學通訊》發表了這篇文章,也算是邁出了推廣這個理論的一大步。

但他依舊沒有支持者,直到他去世以前,也沒有人公開支持他、相信他,還是存在許多對他的諷刺,但他始終堅信,真理不會被埋沒,就這樣他帶著自己的執念離開了人世,他對非歐幾何的堅持至死不渝。

羅巴切夫斯基是一個真正的勇士

就在他去世12年之後,許多學者開始支持羅巴切夫斯基的理論,在越來越多人的論證中,大家最終發現了當時所提出的非歐幾何理論才是正確的,而它的創始人卻在世人的質疑與嘲諷中已經離開了世界。

也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羅巴切夫斯基用自己的一生去捍衛真理。

他是一個真正的勇士,敢於不畏懼傳統的束縛,敢於推翻所謂的「真理」,然後用自己堅強不倒的意志去堅持自我,儘管飽受質疑也不曾退縮。

哪怕他與數學界全體學者為敵,哪怕沒人願意支持他,哪怕每時每刻都有來自外界的嘲諷,羅巴切夫斯基不在乎,他真正在意的是為世界帶來真理,像極了為捍衛日心說而犧牲的布魯諾。

數學海洋

羅巴切夫斯基是一個逆流中的獨行者,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家,是一個敢於直面一切的勇士,值得我們尊敬與懷念。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卻遭到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平行線,因為沒有相交(香蕉)。」這個腦筋急轉彎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小編當年第一次聽到還是咱數學老師說的,用來讓我們理解何為「平行線」。公元前3世紀左右,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把人們公認的幾何知識進行了整理和研究,推導出了一系列定理,並且組成了演繹體系,寫出《幾何原本》一書,形成了影響世界的「歐式幾何」,由於裡面大部分涉及的是平面上的幾何,所以也被稱為「平面幾何」。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在嘲笑聲中去世,12年後被認可
    當然來自靈感,於是我們就會想起那句著名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在自然科學領域,比如數學、物理和化學等,一旦你的水平達到百尺竿頭,那麼再往前進一小步都是非常困難的,此時就需要你那1%的靈感來加持。
  • 平行線可相交被證實!原提出這個幾何理論的數學家,「含冤而死」
    ——笛福通過數學課本的學習,我們從小就知道同一平面內的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然而鮮少有人知道在幾何學裡還存在著和歐式幾何相矛盾的非歐幾何。俄國的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發現了非歐幾裡的幾何學,稱平行線可相交。這一數學理論的提出在當時嚴重衝擊了數學界權威,羅巴切夫斯基也遭受了哪些思想守舊的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反對甚至嘲諷,最後只能鬱鬱而終。
  • 國外數學家稱:「平行線可相交」,到死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王國維即便數學成績不及格的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不能相交,包括每一個數學老師也都是這樣說的。然而有一位國外數學奇才卻稱:「平行線可相交」,此話一出,令就連小學生都要站出來表示不贊同。不過浩瀚世界,凡事皆有可能,平行線不可相交是人類的一個發現和認知,但在人類的認知之外,難道平行線真的無法相交?
  • 俄國數學奇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可卻遭嘲諷歧視,一生鬱鬱而終
    可這種說法,卻被早期俄國的一位數學家推翻了,他通過實踐證明:平行線是可以交互的。 這位俄國的數學家,出生於1792年,有極高的數學天賦,他的名字叫羅巴切夫斯基。 就像這個平行線相交的問題,在一次研討會議上,當他把這個想法說給眾人聽時,別人都懷疑羅巴切夫斯基的腦子是不是壞了。
  • 原來平行線真的可以相交!看完著名數學家提出的言論我信了
    在中國歷史上研究數學的著名人物人數極少,而且和國外一些知名的數學家相比,可能顯得要少一些。因為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比較偏向於實用性,所以和農業生產聯繫不大的數學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不太被看重。在俄國曾經有這樣一位數學大神,他在生前和梵谷一樣,所提出來的理論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肯定,比如他其中提到過的:平行線可以相交,這個理論當時就沒有被人認可,不過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理論竟然在12年後,被陸陸續續證實了。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在俄國出生,他從小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唯獨對數學格外偏愛。就在別人還數著123的時候,他已經把自己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幾何的問題上。
  • 俄國數學奇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相交的,但是俄國曾有一位數學家卻不是這樣認為,此人便是俄國的羅巴切夫斯基,他創造了一種新的理論,認為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這一演講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觀點。有人說他是想要出名,才說出來的這個觀點,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羅巴切夫斯基在此之前早已經是科學界數一數二的大人物了。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數學家給出證明結果,卻被當成了「異類」
    歐幾裡得是數學界舉足輕重的元老級人物,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我們現在課本上的幾何學。在歐幾裡得去世後,他的著作《幾何原本》流傳於世,其中「平行線不會相交」的理論就是出自該書中的平面幾何五大公設。歐幾裡得的幾何學思想影響了後世近千年,但在19世紀,他的「平行線不會相交」理論卻被證明是存在漏洞的。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數學家給出證明結果,卻被當成了異類
    歐幾裡得是數學界舉足輕重的元老級人物,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我們現在課本上的幾何學。在歐幾裡得去世後,他的著作《幾何原本》流傳於世,其中「平行線不會相交」的理論就是出自該書中的平面幾何五大公設。歐幾裡得的幾何學思想影響了後世近千年,但在19世紀,他的「平行線不會相交」理論卻被證明是存在漏洞的。
  • 天才34歲證明平行線相交,卻被嘲笑打壓至死,遠超數學之王高斯
    天才34歲證明平行線相交,卻被主流數學家嘲笑打壓至死,網友:比高斯強太多中外歷史上,總有很多天才,也總有很多被埋沒被壓制的天才。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天才,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卻不敢發表,直到臨死前才敢公開研究成果。而宣傳哥白尼的布魯諾,卻被宗教裁判委員會以"宗教異端"為由,燒死在羅馬的廣場上。
  • 前蘇聯數學家,證明「平行線可以相交」被群嘲,12年後才被證實
    ,歐幾裡得是古希臘人,他所寫的書對科學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引導作用,因此可以說歐幾裡得的理論對於西方整體的思維方式都是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歐幾裡德作為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和數學家,他的很多理論都是得到了很多人追捧的。可以說歐基裡德的老師應該是柏拉圖,因為在歐幾裡得年輕的時候,曾經是柏拉圖學園的一名學生,而且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歐幾裡得發現了自己在幾何方面有著非凡的天賦。因此他非常的喜歡學習幾何知識,在柏拉圖這個學習之後他又去了其他地方精進自己的幾何知識。
  • 此人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卻被當成瘋子,結果死後12年被證實
    它來源於「歐幾裡得幾何」,歐幾裡得是數學界的神父,古希臘人,大約生活在公元前330年至前275年,因為有了他才有了我們現在學的平面幾何。幾何,形的數學。這話一出,許多優秀的數學家都把他當成瘋子,不是嘲笑他,就是諷刺他想出名想瘋了,居然質疑歐幾裡得的結論。這個年輕人就是羅巴切夫斯基,俄羅斯的一名數學家。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一、深山裡走出來的數學家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出生在俄國諾夫哥羅德小鎮上,他的父親是一位土地測量員,家裡有一大堆測量工具,他的父親每天都勤勤懇懇的工作。他的這個理論一經發表,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當時大部分數學家都支持歐幾裡得的平行線無法相交公理,而且以這個公理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的論證和推理,得出來的成果也受到了人們的認可。而羅巴切夫斯基說平行線可以相交,這也就讓很多人曾經的成就化為灰燼。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亞里斯多德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即便是自己的老師,同樣可以勇敢的提出質疑。真理才是引領人類走向進步的光,沒有人可以阻擋這道光射向人世間。不過追求真理的過程卻可能很長,並非所有的理論在提出的最初都能為人們所認可。法拉第提出電磁理論的時候,人們知道這是一個新奇的玩意兒,並不對其之後的運用抱有任何的希望,可事實證明法拉利的理論改變了全世界。
  •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人所共知,兩條平行的直線是絕對不可能相交的,而第五公設的存在讓其成為可能。多年以來,過去的數學家們竭盡全力來證明這一公設,但他們都以失敗告終。Lobachevsky決定採取同其他人相反的辦法進行,當每個人都證明了它的存在時,他則尋找一種方法來證明這一假設不可成立。Lobachevsky花了幾年的時間才找到一種「反證法」。
  • 俄羅斯牛人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的理論,改變世界
    在嚴肅的學術會議上,平時挺被人看好的年輕數學家,突然談起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論:什麼平行線可以相交、三角形內角之和不等於180度等等古怪的定理。聽著這個年輕人說的這些莫名其妙的話,參加會議的人都感到意外。他們先是疑惑和驚呆,後來都流露出否定和懷疑的神態。
  • 俄國數學奇才: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在嚴肅的學術會議上,平時挺被人看好的年輕數學家,突然談起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論:什麼平行線可以相交、三角形內角之和不等於其實羅巴切夫斯基並沒想這麼叛逆。知道歐幾裡得幾何吧 ?這是古希臘人歐幾裡得寫的一本數學書,後來被許多地方用作最基礎的數學教材。我們現在學的平面幾何的只是,基本上都是歐幾裡得幾何的框架。我歐氏幾何裡有五條公設,其中第五條公設非常複雜,很多數學家都想通過前四條公設證出第五條來,結果都沒有做到。
  • 平行線也能相交,俄科學家窮盡一生證明,宇宙法則是可以改寫的
    筆者-小文有多少人知道,一加一等於二這條看似簡單的理論是人類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成功證實的呢?而即使是現在,一加一的原理也只是適用在數學領域。而在學習數學時,我們還會接觸到一些關於線與線之間的定理,就比如說平行線是永遠不會相交,這是誰都懂的原理。然而,俄國著名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卻對此抱有疑問,並且還窮奇一生去質疑該理論,在一般人看來,這是很愚蠢的行為,但在羅巴切夫斯基去世12年後,他所提出的理論竟然得到了證實。
  • 俄羅斯男子提「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死後12年被證實
    對於不少人來說,平行線不能相交,這個小學課本上所學的知識,就如同地吸引力一樣,十分合理而且常見,然而科學的魅力,正是在於知識的不可預知性,如同三百年的歐洲人,在伽利略之前認為50kg的鐵球會比1kg的下落速度快一般,其實我們也存在著一定的認知誤區。
  •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能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認可
    當科學家想要以其他已知公理來證明它時,卻發現總無法逃脫循環論證的「怪圈」,由此,數學領域掀起來長達兩千多年的「平行線」爭論。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十九世紀終於出現了轉機,一位來自俄國的科學家羅巴切夫斯基為了避免陷進「循環論證」的泥沼,採用了與眾不同的證明——反證法去探索「平行線可以相交」背後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