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牛人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的理論,改變世界

2020-12-05 阿凱閱讀

1826年,在俄羅斯的喀山,一位叫羅巴切夫斯基的數學家發表了一篇古怪的演講。

羅巴切夫斯基是喀山大學一位很有才華的數學家,這次在喀山大學開的這個學術會議,參加會議的都是俄羅斯但是數學界的大佬。

在嚴肅的學術會議上,平時挺被人看好的年輕數學家,突然談起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論:什麼平行線可以相交、三角形內角之和不等於180度等等古怪的定理。

聽著這個年輕人說的這些莫名其妙的話,參加會議的人都感到意外。他們先是疑惑和驚呆,後來都流露出否定和懷疑的神態。

會後,沒有人發表評論和意見,會場一片冷漠。系學術委員會委託當時參加會議的大名鼎鼎的人物,西蒙諾夫、古普費爾和博拉斯曼組成三人鑑定小組,對羅巴切夫斯基的論文作出書面鑑定。他們的態度無疑是否定的,但又遲遲不肯寫出書面意見,以致最後連文稿也給弄丟了。

到底發現了什麼呢?其實羅巴切夫斯基並沒想這麼叛逆。

知道歐幾裡得幾何吧 ?這是古希臘人歐幾裡得寫的一本數學書,後來被許多地方用作最基礎的數學教材。我們現在學的平面幾何的只是,基本上都是歐幾裡得幾何的框架。

我歐氏幾何裡有五條公設,其中第五條公設非常複雜,很多數學家都想通過前四條公設證出第五條來,結果都沒有做到。羅巴切夫斯基也想這麼做,他用了好多方法都沒有證明出來,後來他想到了一個方法:歸謬法。

歸謬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先假設第五公設不成立,然後只要能推出不成立的第五公設和其他公設有矛盾,就可以證明第五公設是多餘的了。

羅巴切夫斯基假設第五公設不成立以後,他使勁地證啊證,越證越不對勁兒,為啥所有的結論都和前四個公設不矛盾呢?結果羅巴切夫斯基發現,嘿,把第五公設改了以後,新的第五公設和前四個公設竟然還是相容的,這不就形成一個全新的幾何體系了嗎?而且這個幾何體系和歐氏幾何的各種定理全都不一樣。後來這個體系就被稱為非歐幾何學。

這可真是數學界的一大發現!羅巴切夫斯基很激動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結果卻換來數學界的一片嘲笑。

這是為什麼呢?

就是在今天,如果我問大家一句話,朋友們,你們能想像出平行線相交的情況嗎?

假如你正在在上中學數學課的時候,舉手問老師說:「老師,為什麼平行線不能相交呢?」

老師多半會回答說:「大哥呀,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在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再搗亂就給我出去!」

你看,一般人根本沒法想像什麼叫「平行線相交」,這話完全是沒意義的嘛,羅巴切夫斯基時代的很多數學家也是這樣,所以都不理解羅巴切夫斯基的想法。

因此有這個偉大發現的羅巴切夫斯基,不但沒有得到表揚,接著而來的還是好多人的嘲諷和冷遇,也有不能理解這個原理的人,對羅巴切夫斯基有直接的人身攻擊。羅巴切夫斯基因為這個生活窘迫,差一點還丟掉工作。這個理論更是沒人相信。

就在羅巴切夫斯基發表理論的1826年,德國偉大的數學家黎曼誕生了。黎曼也發現了這個理論。

黎曼,也沒從這發現中得到多少好處。黎曼也是個天才型的數學家,受到過高斯的高度評價。但即便如此,黎曼在當上大學教授之前非常貧苦,時常要餓肚子。他建立的黎曼幾何學並沒能給他帶來財富。因為貧病交加,黎曼39歲就去世了。

在黎曼去世50年後,愛因斯坦創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愛因斯坦證明,牛頓描述的世界不夠準確,相對論才描述了世界的真實樣子。

然而,愛因斯坦有物理理論卻找不到數學工具來表達它。為此愛因斯坦苦苦思索了三年也沒有結果,直到他的一位數學家朋友從舊紙堆中發現了黎曼的著作,並驚喜地發現,這理論能完美地表達相對論。

從此,學術界才意識到,非歐幾何學不是瘋人的臆想,反倒能揭示世界的真相。

1893年,羅巴切夫斯基去世將近四十年的時候,人們在喀山大學樹立起了羅巴切夫斯基的雕像。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為數學家雕塑的塑像。

非歐幾何是人類認識史上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偉大成果,它的創立,不僅帶來了近百年來數學的巨大進步,而且對現代物理學、天文學以及人類時空觀念的變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826年,羅巴切夫斯基已經提出了非歐幾何了,我們國家還是「道光年間」呢,感覺隔了好幾個世紀。

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們的印象中,俄羅斯似乎比歐洲其他國家要落後不少,很多人認為俄羅斯已淪落為二流國家的時候,俄羅斯還是很強的原因。這也是有時感覺我們國家強大了,但還是覺得說話底氣不足。

這是因為我們基礎教育和俄羅斯還是有差距的,當然這裡也有歷史原因。

曾經有實力與美國爭霸的前蘇聯,在科學領域,給今天的俄羅斯留下了深厚的積累。俄羅斯人曾說,只要莫斯科大學數學系還在,俄羅斯就是成了廢墟,也一定有崛起的一天。

數學和物理是一個國家的富強和尖端科技發展的基礎學科!很多尖端科技到最後的技術都是數學,這正是俄羅斯的航空、航天、彈道飛彈、新型戰機、核武器升級等科技領域先進的基礎,也是數學知識轉換技術的結果。

俄羅斯的基礎學科都很好,特別是他們的數學,在今天的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雖然我們現在看到他們經濟發展不太好,但是俄羅斯是一個永遠也不敢小瞧的國家。

還記得任正非有一次被採訪,說道一個俄羅斯小夥的故事嗎?那個小夥就是個數學家,而且由於那個小夥數學理論的突破,華為才很容易破解了3G、4G和5G技術。

我們中國還沒有形成像莫斯科大學數學系這樣的集群化優勢,我們要達到這樣的規模,至少需要數十年的努力。因為出一個天才容易,出一堆天才,沒有運氣,只有積累。這也是丘成桐回國的原因之一。

現在大陸的數學能力,在亞洲跟越南韓國處在第二梯隊,排在前面的有日本有以色列和中國臺灣省。中國大陸跟越南、印度和韓國在一個水平。

在基礎數學上,中國的投入還是不多,就算華為有四百位數學家,但丘成桐直言,這些人不能真正稱為數學家。因為他們是搞應用研究的。

中國文化好像不太鼓勵純理論的研究。當年搞高能對撞機,楊振寧教授也認為,這個搞好了,中國沒有匹配的頂級物理學家,很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但是,這種眼見不到利益的東西還是要搞的。

俄羅斯的理工教育只能用恐怖來形容。他們用廣東省的GDP,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教育投入,培養出了世界最強的理工畢業生。

俄羅斯是怎麼做到的呢?

還是那一句話,從娃娃抓起來。

每到暑假的時候,俄羅斯各個大學的理工系就開始舉辦數學夏令營。

所有的中小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完全自願,但要通過考試,走後門是不可能的。光有錢更是不可能。

進入這個夏令營之後,就會有一線的科學家來給孩子上課。像蘇聯著名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就年年都參加。

他們的方法就是把最牛的人才投入到教育當中,這樣才能持續產生越來越多的大牛。

蘇俄的大學還會創辦科學中學,以接收從夏令營中發現的有天賦的學生。

學校將由大學教授直接授課,畢業後通過考核將直接進入名校。

莫斯科大學就有柯爾莫哥洛夫中學。對全國招收有天賦的學生,學費免費,貧困學生還有補助。而且這樣的特殊學校絕對不允放走後門的存在。

俄羅斯的大學是有開後門的,但都是二線大學,像莫斯科大學這樣的學校,絕不可能有走後門進去的。等於211可能,985不要想。

俄羅斯大學的理工系相當難畢業的。據說能從莫斯科大學數學系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一年頂多一兩個人。

所以,莫斯科大學的留學生極少,尤其是理工科的,語言就把大部分擋在了門外,他們使用俄文授課,論文使用俄文發表,你如果是需要陪讀生才能過語言關的,還是趁早回國吧。

因為留學生不多,所以莫斯科大學的世界排名很低,只有九十多名,但沒有人會說莫大會比北大清華差。

拿到了北大清華的博士學位,想進大學當教授不太容易,而莫大的數學科學博士,到世界一流大學當個教授基本很輕鬆,美國的大學基本上都會有來自俄羅斯的教授。

有人戲稱,美國大學就是美國教室,俄羅斯教授,中國學生。

時到今日 ,俄羅斯的理工教育依然是世界最強的存在。

比如蘇聯的中學教材就是由柯爾莫哥洛夫等一線數學家來編寫的。

建議大家有機會,可以給孩子讀一讀俄羅斯的理工科普書。

像俄羅斯有一套國寶級的理工科普書。

這套書叫《俄羅斯大師科學叢書》,一共十本。是俄羅斯最有名的科普大牛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寫的。

他牛到什麼程度?

為了表彰他的成績,人類拍到的第一個月球環形山,名字就命名為「別萊利曼」環形山。

這個書,說實話,不是一個隨便看看的書,不是那種漫畫類的科普書。它切入的點很淺,但會慢慢講到很深的知識。

這個書比較合適小學高年級以及初中的孩子。孩子還需要一定的閱讀能力的。在孩子的學習中,可以看一些漫畫類的科普書,但最終一定要歸到這樣專業性的科普書上。

因為高考的時,題目就幾乎全是文字的。好多孩子連題都讀不完讀不懂,就是只看漫畫型的,不看文字型的。

看了他們俄羅斯的書,你才得懂俄羅斯為什麼這麼牛。

我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看看這套俄羅斯人寫書。對孩子提高科學認識,尤其是漲成績,很有效果。為什麼呢?

一是俄羅斯本身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他們的教學方法很特別。

另外,俄羅斯的教學體系跟中國教育是無縫銜接的。因為中國的教育體系就是學蘇聯的啊。

最後,中國更容易理解俄羅斯的思維模式。大概大家還是有淵源的。

二來,我們引進英美的書多,但俄羅斯的引進的少,這意味著,一旦引進,就是這個類目最好的。

這個書兩個月已經賣出五萬,庫存早就賣完,出版社正在緊急加印中。

唯一的問題是加印的量不夠,紙張排期都很緊張,沒辦法多印,只印五千。

大家點下面的橫條參團預訂,讓孩子接受俄羅斯的一流輔導。

相關焦點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數學家給出證明結果,卻被當成了「異類」
    歐幾裡得是數學界舉足輕重的元老級人物,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我們現在課本上的幾何學。在歐幾裡得去世後,他的著作《幾何原本》流傳於世,其中「平行線不會相交」的理論就是出自該書中的平面幾何五大公設。歐幾裡得的幾何學思想影響了後世近千年,但在19世紀,他的「平行線不會相交」理論卻被證明是存在漏洞的。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數學家給出證明結果,卻被當成了異類
    歐幾裡得是數學界舉足輕重的元老級人物,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我們現在課本上的幾何學。在歐幾裡得去世後,他的著作《幾何原本》流傳於世,其中「平行線不會相交」的理論就是出自該書中的平面幾何五大公設。歐幾裡得的幾何學思想影響了後世近千年,但在19世紀,他的「平行線不會相交」理論卻被證明是存在漏洞的。
  • 平行線可相交被證實!原提出這個幾何理論的數學家,「含冤而死」
    ——笛福通過數學課本的學習,我們從小就知道同一平面內的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然而鮮少有人知道在幾何學裡還存在著和歐式幾何相矛盾的非歐幾何。俄國的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發現了非歐幾裡的幾何學,稱平行線可相交。這一數學理論的提出在當時嚴重衝擊了數學界權威,羅巴切夫斯基也遭受了哪些思想守舊的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反對甚至嘲諷,最後只能鬱鬱而終。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法拉第提出電磁理論的時候,人們知道這是一個新奇的玩意兒,並不對其之後的運用抱有任何的希望,可事實證明法拉利的理論改變了全世界。他的這個理論一經發表,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當時大部分數學家都支持歐幾裡得的平行線無法相交公理,而且以這個公理為基礎,進行了一系列的論證和推理,得出來的成果也受到了人們的認可。而羅巴切夫斯基說平行線可以相交,這也就讓很多人曾經的成就化為灰燼。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亞里斯多德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即便是自己的老師,同樣可以勇敢的提出質疑。真理才是引領人類走向進步的光,沒有人可以阻擋這道光射向人世間。不過追求真理的過程卻可能很長,並非所有的理論在提出的最初都能為人們所認可。法拉第提出電磁理論的時候,人們知道這是一個新奇的玩意兒,並不對其之後的運用抱有任何的希望,可事實證明法拉利的理論改變了全世界。
  • 前蘇聯數學家,證明「平行線可以相交」被群嘲,12年後才被證實
    ,歐幾裡得是古希臘人,他所寫的書對科學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引導作用,因此可以說歐幾裡得的理論對於西方整體的思維方式都是有著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幾何原本》這本書確實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數學書,而且就是因為它裡面的理論非常的精確,因此可以說現代數學是在幾何原本上發展起來的。正因為這是一本十分權威的書,所以全國各地的數學家們都把它當作像《聖經》一樣的存在,對裡面所有的理論都深信不疑,從來都沒有人想過挑戰裡面的結論,就這樣《幾何原本》成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書。
  • 俄國數學家:平行線可以相交!可至死都沒人信他
    羅巴切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數學家,是「非歐幾何」的早期發現人,簡單來說就是發現了「平行線可以相交」的理論,但在他研究數學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他在研究中發現,我們熟知的「平行線永不相交」理論存在漏洞,就是說平行線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交的。
  • 國外數學家稱:「平行線可相交」,到死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王國維即便數學成績不及格的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不能相交,包括每一個數學老師也都是這樣說的。然而有一位國外數學奇才卻稱:「平行線可相交」,此話一出,令就連小學生都要站出來表示不贊同。不過浩瀚世界,凡事皆有可能,平行線不可相交是人類的一個發現和認知,但在人類的認知之外,難道平行線真的無法相交?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卻遭到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平行線,因為沒有相交(香蕉)。」這個腦筋急轉彎相信不少朋友都看過,小編當年第一次聽到還是咱數學老師說的,用來讓我們理解何為「平行線」。公元前3世紀左右,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把人們公認的幾何知識進行了整理和研究,推導出了一系列定理,並且組成了演繹體系,寫出《幾何原本》一書,形成了影響世界的「歐式幾何」,由於裡面大部分涉及的是平面上的幾何,所以也被稱為「平面幾何」。
  • 俄國數學奇才: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在嚴肅的學術會議上,平時挺被人看好的年輕數學家,突然談起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論:什麼平行線可以相交、三角形內角之和不等於就是在今天,如果我問大家一句話,朋友們,你們能想像出平行線相交的情況嗎?假如你正在在上中學數學課的時候,舉手問老師說:「老師,為什麼平行線不能相交呢?」老師多半會回答說:「大哥呀,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在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再搗亂就給我出去!」
  • 俄羅斯男子提「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死後12年被證實
    對於不少人來說,平行線不能相交,這個小學課本上所學的知識,就如同地吸引力一樣,十分合理而且常見,然而科學的魅力,正是在於知識的不可預知性,如同三百年的歐洲人,在伽利略之前認為50kg的鐵球會比1kg的下落速度快一般,其實我們也存在著一定的認知誤區。
  • 原來平行線真的可以相交!看完著名數學家提出的言論我信了
    在中國歷史上研究數學的著名人物人數極少,而且和國外一些知名的數學家相比,可能顯得要少一些。因為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比較偏向於實用性,所以和農業生產聯繫不大的數學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不太被看重。在俄國曾經有這樣一位數學大神,他在生前和梵谷一樣,所提出來的理論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肯定,比如他其中提到過的:平行線可以相交,這個理論當時就沒有被人認可,不過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理論竟然在12年後,被陸陸續續證實了。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在俄國出生,他從小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唯獨對數學格外偏愛。就在別人還數著123的時候,他已經把自己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幾何的問題上。
  • 此人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卻被當成瘋子,結果死後12年被證實
    「平行線」的概念大家並不陌生,上學時老師就會告訴我們:「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的直線平行!」同時老師還會強調:「平行線是不會相交的。」但老師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因為「平行線會相交」已經被數學界證實。
  • 俄國數學家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在嘲笑聲中去世,12年後被認可
    醒來後,趕緊一揮而就寫了下來,就此一舉確立了現代醫學中的心博理論。上面三則故事就是某種靈感在起作用。今天講一位數學家的故事,他就是俄國著名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他也在研究數學的過程中,受到靈感啟發,忽然發現平行線可以相交。
  • 平行線也能相交,俄科學家窮盡一生證明,宇宙法則是可以改寫的
    筆者-小文有多少人知道,一加一等於二這條看似簡單的理論是人類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成功證實的呢?而即使是現在,一加一的原理也只是適用在數學領域。而在學習數學時,我們還會接觸到一些關於線與線之間的定理,就比如說平行線是永遠不會相交,這是誰都懂的原理。然而,俄國著名的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卻對此抱有疑問,並且還窮奇一生去質疑該理論,在一般人看來,這是很愚蠢的行為,但在羅巴切夫斯基去世12年後,他所提出的理論竟然得到了證實。
  • 天才34歲證明平行線相交,卻被嘲笑打壓至死,遠超數學之王高斯
    這樣的事情,在世界科學史上實在太多了。再比如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證明了物種之間的特殊聯繫——自然選擇。然而,達爾文卻在長達100多年時間裡背上了"人形猴子"的黑鍋,無數人朝他身上吐口水。直到20世紀DNA理論才給出了進化論最完備的解釋。而那時距離達爾文去世,已經接近100念了。
  • 天才數學家認為平行線都會相交,因此被唾罵一生,結果發現是真理
    學習過初中數學的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的,首先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同一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我們的思維一直是如此,如果有人告訴你,兩條平行線其實是可以相交的,只怕所有人都會大呼不可能。歷史上,還真的有一位俄國數學家,窮盡一生證明這個看似瘋狂的理論,有人說他是神經病,但是多年以後,才知道原來他是一位天才。那是在1826年的俄羅斯喀山,這位叫做羅巴切夫斯基的數學家發表了當時看上去古怪的演講。在那之前,他一直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數學家,一直到這一次學術會議。在喀山的這次學術會議,有很多俄羅斯的數學家參加,他們都是大佬級人物。
  •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人所共知,兩條平行的直線是絕對不可能相交的,而第五公設的存在讓其成為可能。根據他的邏輯理論,在對第五公設反覆提出否定命題之後,一個新的公理系統由此誕生。
  • 俄國數學奇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相交的,但是俄國曾有一位數學家卻不是這樣認為,此人便是俄國的羅巴切夫斯基,他創造了一種新的理論,認為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這一演講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當時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觀點。有人說他是想要出名,才說出來的這個觀點,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羅巴切夫斯基在此之前早已經是科學界數一數二的大人物了。
  • 他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到嘲諷遭質疑,不料去世後12年被證實
    幾何中,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被稱作平行線。平行線是幾何中重要的概念,說到它,就不得不說一說歐氏幾何。歐幾裡得是古希臘的一位著名數學家,在公元前三世紀,他將人們公認的一些幾何知識作為定義和公理(公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