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貓寫論文不算什麼……還有這些更「走火入魔」的!

2021-01-15 波奇網

「雲吸貓」這種事,早就成為近幾年的潮流了,沒辦法養貓的人,在網上吸一吸別人家的貓,也很滿足~

但是,已經有人專門去研究,寫成論文了哦!

前幾天,浙江大學一位碩士的畢業論文,就是以「雲吸貓」為題來寫的。文中提出了通過網絡看貓的「雲吸貓」現象,並稱其為「精神鴉片」。

有人會質疑,「吸貓」這種話題作為碩士畢業論文合適嗎?能體現出專業性嗎?但論文的作者認為,這個選題「也是反映時代變化的方式」,沒什麼不妥。

其實吧,還真沒什麼好稀奇的,因為在論文界,早就有很多人來研究貓咪了!

研究貓咪的論文

早在2007年,「貓奴」這個詞還沒有廣泛傳播的時候,就有題為《貓奴修煉全過程》的文獻了。這可是11年前哦!那時候我家主子還沒出生呢,確實夠早的。

這個期刊研究了貓咪的生活習性,還有各種細節信息,感覺就是一本貓奴修煉手冊,貓奴的成功學!

還有一位作者,發表過一篇《明代「貓奴」皇帝很奇葩》,寫的是萬曆皇帝因為愛貓而導致國家滅亡了……

從而呼籲:現代人「雲養貓」應有個度,否則會「喪志」甚至「走火入魔」。其實這個觀點吧,波帥實在不敢苟同……貓:我真的不背這個鍋啊!

在論文素材庫,能查到許多許多關於貓咪的論文,隨便一搜就是:

不受不知道,一搜嚇一跳……現代人對貓的喜愛已經達到這個程度了嗎?

其實吧,論文裡寫貓不算什麼,整個文人圈,關於貓咪的作品有更多!

研究貓咪的文人大佬

吸貓從古代就開始了。陸遊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大詩人,其實他還有一個特殊愛好:「為你寫詩,為你鏟屎」。

他有十二首詩是詠貓的,波帥最喜歡的一句是:「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作為一個宅男,這就是赤果果的心情寫照啊!

現當代也有很多作家研究貓咪,現在去哪個書店,都能看到很多關於貓的書。比如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就是一個資深貓奴;夏目漱石的《我是貓》第一人稱寫的也很傳神。

海明威與貓

藝術方面,關於貓的繪畫、雕塑、電影、歌曲、雜誌海報、服裝設計……真是超多的!貓咪的身影無處不在。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其實在其他領域,人們對貓咪的喜愛也展現的一覽無餘!

貓咪經濟學

直到現在有一個詞,叫「貓咪經濟學」嗎?這是2015年的時候,日本經濟學家發明出來的。

「貓咪經濟學」是指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用對貓咪,就能吸引關注,從中獲益。

……好吧,你們搞經濟的果然懂得大眾心理!還知道利用貓咪來刺激經濟增長。

舉個小慄子,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在玩貓咪遊戲,比如這幾天就很火的一個小程序。

遊戲機制非常簡單,按理說沒什麼好玩的,可是那萌萌的畫風,可愛的小貓就是讓人忍不住……

研究貓咪的科學大咖

在科學界,人們也非常重視貓咪,比如基因改造的螢光貓;研究培育的克隆貓;經過美國中央情報局訓練的特工貓……

最著名的就是「薛丁格的貓」。當時為了闡述量子力學的機制,薛丁格就用貓咪來舉例。

大概意思就是:密封箱子裡放一隻貓,和不一定會觸發的毒氣機關,沒打開箱子的時候,這隻貓可以被視作既是活的,又是死的。

為什麼用貓來舉例?還不是因為正常的講述別人不好理解,只能用這個大家都喜歡的小東西來吸引你們,讓人聽懂啦!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專門去研究貓的空中轉體動作,還根據這種「貓旋」現象,順便設計了一套奇特的「太空操」。

地下吸貓產業鏈

最後要說的是最可怕的,由於人們對貓咪的極度喜愛,已經發展出「地下吸貓場所」了!幕後產業鏈「汙穢不堪」汙穢不堪,震驚網友……

以下是偷拍的部分畫面……

非正常拍攝……

目前這種小卡片十分盛行,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幾乎隨處可見!

汪汪醬(化名)表示,因為最吸貓產業越來越繁榮,自己的生意都被搶走了!

這條「吸貓產業鏈」看起來還很成熟?到底還有多少內幕?對此我們將持續調查……

所以,看到現在,你覺得碩士論文寫「雲吸貓」,是不是一點都不違和啦?

▌圖片來源

1.2 微博截圖

3.4.5.6 知乎@波奇網16.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7.《夏目友人帳》視頻截圖19. 免費正版圖庫:unsplash

21. 微博@Janc陳斯拉

22. 微博@知書少年

其他圖片來自網絡,出處不可考

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武俠小說中「走火入魔」用英語怎麼說?
    這是什麼神記憶?忘記這段場景是啥前因後果了,只記得應該他練功走火入魔了,又冷又熱,至於前因後果想著乾脆發文問問各位好了~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所謂的又冷又熱,武俠小說中練功走火入魔英語該如何表達~暗戳戳期待ing(*ω)今日正主Be hot and cold01)First Meaning:第一層意思又冷又熱肯定離不開
  • 學術論文重複率高達94%還不算抄襲?
    近日有廣西財經學院法學院的教師反映,院長雷裕春的九篇論文和一篇專著,經知網檢測,重複率有的在30%,有的甚至高達94%,而該校學術委員會認定所有論文都「不涉及抄襲」。(1月23日 央廣網)   我讀了此新聞,感到無比震驚!重複率高達94%的學術論文都不算抄襲,究竟重複率多高才算抄襲,難道重複率要達到100%才能認定是抄襲?
  • 自從被馬雲打通「任督二脈」後,撒貝寧這些年徹底「走火入魔」了
    如果說「凡爾賽文學」是炫富的一種表達方式,但小編認為這個網絡熱詞用在撒貝寧的身上卻一點都不討人厭,對於撒貝寧來說如果北大在他眼裡只是還算是可以,那麼這就比馬雲不愛錢顯得更幽默風趣。在撒貝寧的語氣中,我們就已經體會到他比在座各位更優秀,因為當年他是被保送北大的。明白事理的人聽到撒貝寧的的「發言」後,會覺得非常「凡人」,甚至還有網友調侃的說道:「老撒真的凡出一定境界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凡人」,「我覺得撒貝寧應該改個名字,換個響亮點的叫凡爾撒」,「在地球上,估計沒有誰能夠凡得過撒貝寧了。」
  • 論文引用部分怎麼才不算抄襲?
    一篇完整的畢業論文有很多部分組成,包括封面、目錄、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等。在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參考借鑑很多的文獻資料,對於比較適合自己論文選題觀點的內容通常會引用到自己的論文中,但是畢業論文是要經過論文查重的,引用他人內容算不算抄襲?
  • 知網論文查重參考文獻算不算?要不要刪掉?
    在論文的創作階段中,我們總是會利用引證的方法提升論文的感染力和邏輯性。從而,我們總是會在完成知網論文查重後提到一個問題,即知網論文查重參考文獻算不算?要不要刪掉?這裡小編根據實際情況在這給你們作答此問題。
  • 論文查重,除了知網你還有這些工具
    現在很多同學都要交畢業論文了,論文查重這門生意又火了起來。各大高校對畢業論文的查重通過率要求各不一樣,對本科生、碩士、博士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在5%到30%之間。 據說,淘寶網上提供「論文查重」服務的部分商家,就算沒有傳說中的幾十萬,月營業額數以萬元計那也是家常便飯。
  • 學佛的人對某種道理過分敏感,就是走火入魔
    還有就是印光大師的那句:"只管自家,不管人家,視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還有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裡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些都是現在佛教徒非常盛行的口頭禪了!王居士說的話又和你扯的那些大道理有什麼關係呢?人家又不是說:"現在很多有錢有勢的居士,對出家人和師兄都不尊重,對師父和師兄都吆三喝四,簡直太不應該,太壞了!"人家王居士也沒扯這些,你扯你那些大道理幹嘛?還有一次,我在寺院裡,有一個女居士跟寺院裡的一個同修說:"我想換一間寮房,我想和某某師兄住一起可以嗎?"
  • 論文不斷被拒?Science Nature告訴你該怎麼辦
    拒你的稿子是我做過最英明的決定:審稿人有權批評你工作中的不足,這是他們的職責,但有時候審稿人明明可以說:「論文結論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撐。」但他們非要說成:「這個結論讀起來像是我那隻去世的貓寫的。」此處文中還給出了一個真實的審稿意見:「我擔心你這個研究對此領域發展的貢獻,還不如對此領域走向消亡的貢獻大。」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書生沉迷修煉法術,結丹之際突生變故,竟然走火入魔
    在這些故事裡,主角往往都會努力修煉,登頂大陸。不過關於修煉失敗的故事好像就不多了吧,要知道,修煉很危險,不小心就會入魔哦!譚晉玄,是個落魄的書生,自己文採一般,讀書也算不上用功。所以譚書生苦讀聖賢書十餘載,還不過是個秀才而已。空有大志卻沒有能力,科舉又懶得去考,生活過得很不如意,要不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
  • 大學生為了太極拳考試,已經「走火入魔」了
    坐地鐵時突然打拳絕不是什麼新鮮事。就算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你也能看到妙齡少女頂著路人疑惑的眼光,堅持打完一套簡化二十四式。這一切都歸結於一個神秘但又非常簡單的原因——在大學體育課變成網課之後,無論你本來選的課是足球籃球,還是瑜伽遊泳,現在統統改成了太極拳。
  • 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我的初衷是想把這本刊辦好,給大家提供一個發論文的平臺和更好更快的論文發表服務。但是,我把徵稿函發出後,發現老師們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和問題。很多問題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比如這條:「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 白領依賴催眠音樂入睡 走火入魔竟說見前世今生(圖)
    同時,她還稱通過這些神奇的催眠音樂,在仙境般的夢幻裡看見自己的「前世今生」。  據悉,目前都市白領失眠一族越來越多,網上催眠十分流行。醫生警告稱,依賴網上催眠手段除了有損自身健康外,還將可能遭遇催眠陷阱。  女白領依賴音樂催眠  「醫生,我真的受不了了,只能靠催眠音樂才能入睡!」
  • 不上班,宅在家,這些日本主婦,究竟算不算「獨立女性」?
    不上班,宅在家,這些日本主婦,究竟算不算「獨立女性」?最近隨著《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的大火,其中顧佳所扮演的「全職太太」,毫無疑問,成為了令人關注和討論比較多的一個話題。她們雖然身為全職主婦,打掃家務活,做著這些看似最不起眼的工作,但是以「家庭」為事業,為自己的工作贏得尊嚴,贏得體面,更贏得經濟獨立。所以,不上班的日本主婦,不是說她們沒有「工作」。宅在家,不等於「無作為」。
  • 初入門SCI論文,要注意什麼?
    SCI論文的發表有些人會急功近利,想著儘快把論文發表出去,儘快得到錄用結果,儘快升職,儘快加薪。總之是越快越好!殊不知,寫作的東西是是急不來的。我們需要細思索,打下初稿,還要反覆檢查。一些人初投SCI論文喜歡找一些有名氣或影響因子不錯的雜誌來發表,奈何自身水平實在一般,總是被退修,更有數次直接被拒稿。自信心受了打擊,無數次想放棄。有幸自己堅持下來了,無意之中也鍛鍊了SCI寫作。SCI論文發表急功近利只會給自己增加壓力,我們需要正確的估量自己。其實,SCI論文寫作與發表特別需要心態,一顆平常心是最高境界。
  • 對不起某博士,我只想知道論文40%的查重率算不算合格
    近日,因為某博士論文疑在知網的查重率高達40%,而引起了網友熱議。 論文查重率40%算不算合格的論文呢? 論文中與他人論文重複的部分又被稱為「援引」。如果論文中「援引」他人論文部分過多,一般會被判做「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
  • Nature一篇論文57000位作者,更厲害的是,大多數作者都是遊戲玩家
    論文的署名人數有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已經不是新鮮事情了,可是6萬個作者的論文,你見過沒?假裝有6萬個作者的論文前不久 Nature 出了一篇關於遊戲的科研論文,裡面提到了一個遊戲——Foldit。該論文的作者有超過 57,000 位作者,關鍵是,這些作者大多是遊戲玩家!
  • 手伸進蠟像衣服裡不算什麼,還有更過分的
    還有女孩子追星能瘋狂到什麼程度 不管是不是為了拍視頻,對一個蠟像做出這樣的事也是很尷尬的,如果是真人的話,這位妹子恐怕會更主動了。
  • 發表一篇SCI論文多少錢?學者:只要論文發表成功,其他不重要
    如今中國掀起了一股論文熱,不管是就業、評職稱、還是畢業,都要有自己的論文,目前含金量最高的就是受到國際學術界一致認可的SCI論文了,很多人就很好奇,發表一篇SCI論文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錢?期刊分為兩類,一是開源(OA)期刊,也就是收取發表費用的期刊,如果是人文學科的論文,沒有什麼實驗的話,那麼主要的費用就是出版的費用,一般SCI論文的版面費在1000-1500美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就是7000-10000人民幣左右,但是也有少數期刊的版面費非常高,達到15000元以上。而且論文還需要請專業機構潤色,一般潤色費用大約2000-3000元。
  • 「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什麼意思?本年度什麼時候最冷?
    「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什麼意思?本年度什麼時候最冷?光陰似箭,明天就是小寒節氣。小寒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節氣,是冬季第五節氣。冷是指寒冷,小冷是指天氣已經變冷,但還沒有達到極點。鄉下有很多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那句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它的意思是什麼?這一年何時最冷?大家都知道,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間時間最長的日子,從冬至節氣開始,白天時間會慢慢延長,夜間時間會慢慢縮短,按照慣例,在冬至之後,白天光照時間增加,溫度也會逐漸升高,因此冬至應該是全年最冷的節氣,但事實並非如此,冬至的天氣並非最冷,而是在小寒與大寒之間。
  • 《科學》暗訪中國論文市場:還有什麼不能賣?
    「用錢買論文所得到的利益,比搞學術欺詐被拆穿後要付的代價大得多。」一位期刊編輯這樣說道。圖片來源:ScienceSCI是什麼?學術黑市的「商品」並不只有作者身份,還包括捉刀代寫、將已發表的中文論文翻譯再轉投英文期刊、乃至直接買別人的論文草稿。8家被暗訪的中介聲稱能夠直接買通《中華醫學雜誌》的編輯,幫助委託人發表文章,費用則從約9750元到28000元不等。該期刊的負責人則否認了論文交易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