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的一篇「How Yahoo! Gave Itself A Face-Lift」(雅虎是如何對它進行「面部整容」的,Justin Hibbard撰寫)非常有意思。文中介紹了雅虎公司對yahoo.com首頁的改版方案,決定新首頁布局的是一個名叫SDS(Strategic Data Solutions,戰略數據解決方案)部門的統計數據。
SDS部門的前身是一家數據挖掘諮詢機構,雅虎在2004年將其收購。該部門專門負責研究用戶的訪問、點擊行為,並從海量的統計中摸準用戶的真實心理。根據這篇文章披露的資料,到目前為止,雅虎的用戶行為統計數據量足以填滿1000個美國國會圖書館。
SDS的研究成果對雅虎的頁面設計提供了非常直接的建議,比如:
1、網民「所聲稱的」和他們的實際點擊行為往往有較大的出入。用戶吵著鬧著「需要看嚴肅的國際新聞」,而且常常抱怨:「我不希望我瀏覽的網頁上到處都是Britney Spears的消息,要是我的老闆經過時看到了怎麼辦?」但實際上關注Britney Spears的消息點擊率是最高的。
這個矛盾的結果讓yahoo做出了一個改版決定——保留國際新聞在顯著位置,但娛樂版也被放在重要位置。
2、用戶更喜歡方便,而非簡潔。通常的觀點會認為網民更偏好於一個簡約的首頁,但SDS的數據顯示網民希望能在一個頁面上就看到所有東西,諸如郵箱、即時消息、新聞、專欄等等。
馬雲曾經讓雅虎中國的頁面變成Google,現在又換成了美國風格,不知道雅虎中國的不斷「變臉」是不是也在SDS的數據左右之下。
3、有時候頁面載入速度過快也是問題所在。雅虎推出的Personal Assistant功能利用AJAX技術實現了「把光標放在圖標上就能瀏覽到其中的內容,比如電子郵件」。本來一個看似非常棒的功能,但結果卻並不討用戶的喜歡,SDS分析的結果是——頁面載入速度太快。設計團隊加入延遲載入之後,問題迎刃而解。
無獨有偶,上次見李開復的時候,他提到了在微軟工作時一個有趣的試驗——有些初級網民不會使用關鍵字,常常輸入「去哪找工作啊?」這樣啼笑皆非的搜索詞,於是他們採用了一個簡單的處理方法解決了問題——將文字輸入框縮短。這便是用戶心理學,和SDS幹得事是一樣的。
不知道國內門戶是否有類似的部門(據我所知,多數網站的這一工作,被用戶體驗部門和應用平臺技術部門包辦了),但我想這項工作對任何商業站點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恰好最近網易和奇虎已經完成首頁及各頻道的改版,而新浪和搜狐也正在對頁面進行調整,不知道它們又是憑什麼做「Face-Lift」的。
言歸正傳,本文重點是分析國內仿youtube視頻網站首頁的設計。按照目前這些站點的規模,肯定是都沒有SDS部門的了,不過這不妨礙網站的UI設計師們基於各種因素去揣摩用戶的喜好。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
1、本文又將是一篇比較主觀的分析,相信同樣會得到不少非議。不過古永鏘不會再寫一篇「SDS是兒戲」的文章吧?優酷這麼有錢能去購買張鈺的真人版A片來維護「網民的視頻知情權」,自然也應該不會吝嗇於在站點UI上投資,況且古永鏘對yoqoo的用戶體驗似乎頗有信心。
2、古總曾在我的那篇《國內仿youtube視頻網站Alexa排名分析》發表後電話詢問「怎麼不分析一下yoqoo」,本文就加入yoqoo吧。當然,yoqoo已經名聲大噪,古總恐怕也不會買這個人情了。
一、本次分析的站點
我樂網(www.56.com)、Mofile(www.mofile.com)、我秀(www.5show.com)、土豆網(www.tudou.com)、爆米花(www.pomoho.com)、UUME(www.uume.com)、六間房(www.6rooms.com)、優酷(www.yoqoo.com)
二、幾個有趣的發現
1、youtube是所有這些站點的祖師爺,不管怎樣,這些站點的首頁設計都有youtube痕跡。當然,我並非指責,更不會覺得「抄襲是可恥的」——如果因為百度和Google的臉蛋長得一樣,你就否定百度的話,那李彥宏得慪死。
2、8家站點中與youtube風格離得最遠的是土豆,離得最近的是6rooms和56。土豆在昭示著自己的與眾不同,而其它站點只是在youtube基礎上的微調。
3、8家站點與youtube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幾乎都不約而同的在首頁推出了人工編輯的「專題」,這實際上是成本決定的——在美國,僱傭編輯成本太大,而在中國,人力資源成本最廉價。
4、youtube或許應該學習國內站點的一個通用做法——在視頻搜索框旁邊放幾個諸如「張鈺」、「自拍」、「雅閣女」之類的關鍵詞。
5、5show和土豆的頁面最為清爽簡潔,5show的頁面風格比較接近傳統網站。土豆是唯一一家採用兩列式布局的站點,這點跟youtube一樣。
6、爆米花似乎有點抗不住了,首頁放了多達三個Google Adsense廣告,應該是8個網站「率先獲得收入的」,而其它7個站點的盈利模式恐怕還是兩個字——等待。
三、逐個站點首頁設計分析
1、我樂網(www.56.com)
搜索框的位置應該是8個站點中最易誘導搜索行為的一個站點。此外,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每當刷新或者切換AJAX TAB之後,首頁的推薦視頻將會發生變化,這對誘發用戶對主頁的多次訪問有很大幫助,採用類似處理手法的還有mofile。
我建議其它站點都將這一處理方法推廣,包括youtube。
2、Mofile(www.mofile.com)
Mofile參考了youtube的方案,在頁面頂部加入了類似「Director Videos」的內容,不過整體頁面顯得有些雜亂,或者說ugly。對僅有連結的視頻節目提供了預覽功能。
3、我秀(www.5show.com)
所有8個站點中最注重對原創視頻推廣的站點,5show似乎更看中本站的造星運動,其頁面多數空間都留給了自有視頻明星的推薦上,這與其它幾個站點的思路有些不同。主菜單的設置也有些另類,將視頻節目按照內容進行了分類,比較符合傳統瀏覽習慣。
在Alexa分析一文中,5show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而在頁面設計上,5show有些「老土」,或許正是這種風格更容易迎合多數普通網民?
4、土豆網(www.tudou.com)
土豆剛剛進行了首頁的改版,花費了大面積空間來推廣「挖土豆」這個digg模式。digg在國內發展遠不如國外,土豆把如此多的面積放在這種模式上,我本人持保留意見。
有一點需要引起土豆網的注意——首頁的推薦視頻更新頻率似乎太高了點。實際上,國內多家網站,包括youtube在內,對首頁推薦視頻的更新是比較謹慎的,我們甚至可以在youtube的首頁看到1個月以前上傳的視頻。這裡的視頻應該重在於精,而不需要快速更新,至於同一用戶的多次訪問,可以通過上文中56的方法進行平衡。
5、爆米花(www.pomoho.com)
最大的敗筆就是在顯著位置放上了Google Adsense,當然,或許值得理解。其它方面沒太多可圈點之處。整個首頁都沒有採用視頻網站流行的AJAX技術。
6、UUME(www.uume.com)
儘管貓撲在UUME進行了裁員,但依然能看到UUME濃重的編輯痕跡。坦白的講,首頁設計還是不錯的,UUME的流量低,責任不在於UI。
7、六間房(www.6rooms.com)
中規中矩,唯一一家把youtube的底部快捷菜單「抄襲」過來的(實際上很多web2.0站點都這麼設計),個人認為抄得有必要。
8、優酷(www.yoqoo.com)
8家站點中我比較滿意的一家,布局比較好,焦點、原創、推薦、專題,基本上相得益彰。滑鼠停靠時顯示視頻介紹,這一點值得肯定。
四、感想、結論、建議
1、每家站點旗幟都很鮮明:56、Mofile、6rooms走的是youtube路線,5show和土豆偏重於原創視頻,UUME和優酷相對中庸。UUME是陳一舟的一個棋子,它擔負著一個輔助炒作的功效,當然,這也是其它站點所不具備的。
2、5show的設計最為保守,聯想到它的Alexa表現,讓人對類youtube設計方式是否是最佳有了些懷疑。實在難以衡量這種設計風格到底是在促進5show的流量,還是阻撓?
3、在設計上嚴重同質化的情況下,一些視頻站的小花招值得借鑑。
4、國內視頻站點的第一輪風投資金估計有些吃緊了,對於8個站點中後續資金不好解決的站點來說,將主動考慮差異化或細分經營,主頁設計和用戶體驗當然會隨之變動。建議這一步早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