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作為一個慢進程病,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對藥物用法用量進行調整,在和患者溝通交流的時候,能感覺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病情變化的同時,心理情況也在隨之變化。很多患者不止一次悄悄問我:「醫生,我還能活多久?」
一部分患者在網上搜集了過多的雜亂的信息,了解帕金森病「不可治癒」,疾病後期便失去了繼續治療的希望;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不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和別人異樣的眼光,還要內疚給家人帶來了負擔。多方壓力匯聚,給患者心理造成巨大壓力,甚至部分患者有了輕生的想法。
家屬在重視患者疾病本身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當患者出現以下心理疾病時,家屬應予以重視。
恐懼
主要表現為對軀體疼痛、發病情景以及社交活動的恐懼:生病後身體功能退化,肢體僵直、震顫嚴重,還可能突然摔倒,從產生而對疾病本身感到恐懼。疾病發展後,生活難以自理,凡事需要他人幫助,產生自卑心理,不願意別人看到自己的樣子,害怕去公共場所,對社交產生恐懼。
焦慮
是帕金森病另一種常見的情感障礙,常與抑鬱現象同時出現:表現為患者對自身的病情過分嚴重的估計,或因未達到期望治療的效果而坐立不安;認為自己病情在不斷惡化、難以治癒;反覆與人訴說,怨天尤人,睡眠質量嚴重下降,甚至徹夜難眠。
抑鬱
是帕金森病最常見的情感障礙,可能先於運動症狀出現,可貫穿整個病程。據調查,約40%-5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抑鬱現象,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食慾下降、不愛交流、不願出門、對平日的興趣愛好無感、對生活的信心不足,產生自卑、輕生等想法。
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
因大腦高級神經功能受損退化,導致患者不能很好的進行情感表達,且情感波動較大,情感轉換也較快。在心理上對家人產生很大的依賴性,及其敏感他人的言行,有時善意的話和行為卻能弓|起患者的負面情緒波動。
產生幻覺、行為偏執
這和帕金森藥物的副作用有關,患有部分患者偏執的認為有人會害自己,反覆觸摸某種東西,衣物或者其他物品,產生幻覺看見並不存在的東西。
如何幹預患者出現的心理疾病?
相比運動症狀,家屬往往會忽略帕金森患者的心理狀態。作為家屬應該隨時觀察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在發現患者出現心理疾病時,除了採用相應的藥物來治療,還應該及時予以心理疏導和關心,尋求專業心理醫生或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專業治療
心理疾病初期,給患者說明疾病的原因及治療狀態,讓患者正確認識帕金森病;除藥物治療外,DBS手術治療也能改善生活質量。
心理諮詢,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出現嚴重抑鬱或焦慮現象,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進行抗抑鬱藥物治療。
家庭療法
家屬應給予患者多的陪伴,經常鼓勵和安慰患者,幫助其增強信心。
陪伴患者做戶外康復鍛鍊,散步或者打太極等,放鬆心情。
幫助患者培養日常生活興趣,比如種植盆栽、飼養寵物、下棋等,讓患者重新體驗生活的樂趣。
帕友們一定要知道,帕金森病本身不會影響壽命,但是會降低生活質量。因此,一定要配合醫生做好早期藥物幹預治療和中後期的DBS手術治療,更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帕金森病需要醫生、患者和家屬的共同努力,所以我們都要充滿信心和希望,共同戰勝帕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