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得了乳腺癌,我還能活多久?「
相信這是多數乳腺癌病人最關心的問題了。乳腺癌如今已成為我國女性健康的一大殺手,據統計,乳腺癌在我國女性癌症發病率位居首位,並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乳腺癌患者若能早診早治,接受正規的治療,能有相當好的治療效果。
但問題是,由於絕大多數人對乳腺癌的認知和了解較少,多數患者發現自己的乳腺癌的時候已經處在中晚期了,那麼此時患者究竟還有多長的生存期呢?
得了乳腺癌究竟還能活多久?
一般乳腺癌患者能夠生存多久?理論上來說一般與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輕重程度、手術分級有關。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說一下,乳腺癌如果是在原位癌基礎上進行手術的,基本不會影響壽命。
如果你的乳腺癌在臨床分期是一期、二期,此時如果能夠及時手術,術後加用放療、化療或免疫治療的情況下,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5%以上。但是,對於較嚴重、未能及時手術化療的乳腺癌患者,可能生存期一年的在10%左右。
隨著現在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應用,目前乳腺癌的存活率大大的提高。對於晚期的乳腺癌,姑息性手術或不能手術切除的,也可以經過術前輔助性的化療,讓手術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也大大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看到這裡,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依舊對這個問題還沒有一個直觀的理解。接下來我們就通過1個真實的乳腺癌案例來分析晚期乳腺癌患者如何通過合理治療獲得超過20個月。
三陰乳腺癌治療關鍵在於延長復發和轉移
三陰乳腺癌可以說是乳腺癌中最兇險的一種,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三陰乳腺癌術後復發轉移風險較高,且傳統的靶向藥治療和內分泌治療都拿它沒辦法,大部分三陰乳腺癌術後治好選擇化療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但依舊無法很有效地降低三陰乳腺癌高復發轉移的風險。
所以那麼對於三陰乳腺癌患者來說,除了化療我還能選擇哪些治療方法降低這令人頭疼復發轉移問題呢?龔女士就是一位三陰乳腺癌的患者,查看她的病例資料,我們發現龔女士抗腫瘤治療病史還是比較簡單的。
2017年4月進行左乳手術後,病理示浸潤性癌,但免疫組化結果為ER(-)、PR(-)、her-2(-),即三陰乳腺癌。術後配合輔助化療和放療。此時的龔女士接下來的治療重點就是化療結束後如何延長復發和轉移時間。那麼龔女士該如何延長復發轉移時間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龔女士的治療過程
》》》G女士的治療過程:
2017年4月:G女士發現左側乳腺腫物,2017年4月10日於香港聖德肋撒醫院穿刺取病理提示:左側乳房1點位置纖維囊性變。
2017年4月13日:G女士進行了行左側乳房保乳腫瘤切除術及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術後病理示:(左側乳腺腫塊)化生性癌(浸潤性),腫物大小約2.2cm。前哨淋巴結見癌轉移(0/3) 。免疫組化結果患者自述為ER(-)、PR(-)、her-2(-) 。基因檢測EGFR、DAXX、NTRK3基因發生變異。
於2017年5月14日至2017年9月:予表柔比星聯合環磷醯胺(4周期)紫杉醇(12周期)方案化療,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放射治療21次。2017年8月行全身PET-CT檢查未見復發及轉移徵象。
於2017年11月,始行NKT細胞免疫治療,初始方案為1療程/2月。
2018年11月:改為1療程/3月,至今已完成8個療程(截止2019年5月)。
2019年龔女士進行影像檢查,從影像圖上我們未見明顯徵象。
2019年4月又進行了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檢查值為: CA15-3,屬於為正常範圍。
通過G女士的案例,對於三陰乳腺癌的治療,我們並非毫無辦法,因為我們知道三陰乳腺術後治療重點是降低其復發轉移的風險,依照這個治療重點,龔女士在化療後通過及時、連續和系統的個體化NKT細胞免疫治療,從目前的影像學複查乳腺攝影及超聲、全腹CT檢查未見明確復發、轉移徵象。(截止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