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金星離地球很近,為什麼天問一號去了火星呢?答:不是不想去

2020-07-25 科技蝦說

火星,我們來了!近日,伴隨著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正式開啟了對火星,這個一度被認為有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神秘星球的探測任務,據報導,此次探測器將完成對火星的環繞,著陸以及巡視等三個重任。


明明金星離地球很近,為什麼天問一號去了火星呢?答:不是不想去


現如今,人類對宇宙星體的探索,研究最多和最熟悉的,莫過於月球了,由於其距離地球最近,平均不到40萬千米,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前蘇聯太空人第一次登陸月球,到二十一世紀初,人類通過數十次的月球著陸,已基本摸清這個地球衛星的全貌,但也似乎並沒有發現什麼有價值的資源。所以呢,徵服和探索更遠的星球,必然成為未來航天事業的發展方向。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地球的位置可以說是最恰當和最完美的,夾在金星(不是明星)和火星的中間,離太陽不遠不近,溫度適宜所以孕育出了生命,但是金星和火星上面怎麼樣呢,人類一直保持著這個好奇心,如果發射太空飛行器的話,是選擇金星還是火星呢?


明明金星離地球很近,為什麼天問一號去了火星呢?答:不是不想去


答案是,大家最後都選擇了火星,目前登錄成功的火星探測器已有三十個之多,根據前期研究,人們逐漸相信,在火星上存在過生命,甚至有些人推測,地球的生命是從火星而來,而火星離地球的平均距離超過了2億公裡,是地球到月亮距離的幾百倍,2005年發射的火星偵察軌道飛行器,用了210天才到達指定位置,所以登陸火星的難度遠遠大於月球。

但從距離來看,金星離地球更近,這就意味著發射太空飛行器的話更容易達到,同時,金星的體積和地球相近,有著近似的重力加速度,儘管如此,我們聽得最多的還是火星探測器,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明明金星離地球很近,為什麼天問一號去了火星呢?答:不是不想去


其實綜合來說,金星確實更難登陸,因為金星是個暴脾氣,首先,金星表面被一層厚厚的含有濃硫酸的大氣層保護著,氣壓是地球的90多倍,平均氣溫達到462攝氏度,又經常發生雷暴天氣,使得飛行器難以靠近,人類嘗試過登陸金星,但大多以失敗告終,最終才選擇了火星。

所以,對於宇宙的探索,是伴隨著人類高科技的發展一步一步前進的,航天也是一門綜合性極高的學科,涵蓋了包括物理,材料,計算機技術、醫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其技術的成就也高度依賴這些學科共同的突破與滲透,不是一蹴而就的。


明明金星離地球很近,為什麼天問一號去了火星呢?答:不是不想去


畢竟現在對火星的探測已經進入了全新階段,其清晰可見的大氣層,以及土壤環境,都給人一種似乎存在過生命形式的假象,而等待我們的,就是親自飛過去調查和研究,說不定哪天,地球資源耗盡之時,我們真可以搭載宇宙飛船,移居火星,將它作為我們的第二故鄉呢。當然,我們也不會忘記金星這個地球的孿生兄弟,等人類科技更加先進,航天飛行器發射經驗更加充足之時,就是我們解開金星神秘面紗的時候。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即將抵達火星,明明金星近在咫尺,為什麼不探索金星呢?
    「天問一號」是在2020年7月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然後便開始向著火星進發,去完成它的行星探測工程任務。其實這已經不是我國第一次嘗試探測火星了,早在2011年,我國就已經嘗試向火星發射「螢火一號」,可惜的是在進入太空後探測器變軌失敗而導致任務失敗。
  • 金星比火星離地球近,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金星?
    從這個數據看,確實去金星比去火星更近一些。那麼,為什麼科學家總是計劃去火星而不是去金星呢?我們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看一下:第一,火星和金星離地球的實際距離?第二,去金星和火星要面對什麼?第三,去金星和火星有什麼意義?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地球和金星、火星間的實際距離在開頭,我們說了一下金星、火星與地球理論上的最近距離。
  • 「天問一號」劍指火星!明明金星更近,為何科學家都去探測火星?
    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國正式向火星探索發起衝擊。火星作為離地球較近、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類似的行星,一直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通過向火星發射空間探測器完成)的首要目標。而正在發射的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最大特點,便是在一次發射中完成其他國家多次火星探測完成的事項——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按照「一步實現繞著巡,二步完成取樣回」的路線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這屬實世上首次,難度大的同時,如果能完成,效益也比較高。
  • 金星離地球如此近,科學家為什麼不去金星反而去更遠的火星呢?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的兩側是金星和火星,地球,金星和火星都處於太陽系內的宜居帶內,理論上來說都是適宜生命誕生的,可是最後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有了人類文明。人類剛剛開始探索宇宙的時候,最感興趣的不是火星而是金星。
  • 明明金星離我們更近,為什麼全世界都跑去探測火星了?
    好像現在,我們聽到探測太陽系行星主要都是在探測火星,2020年7月,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升空向火星進發,預計2021年2月就能抵達火星軌道,甚至我國還計劃了2030年完成火星表面採樣返回探測。但是從數據上看,金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是4050萬千米,而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也是5500萬千米,明明金星離地球更近一些,那為什麼全世界現在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付出與收穫是否達到了預期。
  • 火星近在咫尺,天問一號下月即將抵達,為什麼不探索其他行星呢?
    一直以來,我們人類對太空的嚮往就沒有停止過,在近代知曉行星後,對其探索的欲望也是越來越大了,就在2020年的7月,我國的「天問一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或者發射升空,開始向著火星進發,去完成它的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升空,為什麼要探測火星,而不去探測距離更近的金星?
    長徵五號搭載的我國行星探系列任務的,天問一號於7月23日發射升空,長徵五號將搭載天問一號會先進入地球軌道,然後脫離地球軌道進入 火星軌道,再分離出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這一系列操作需要七個月的時間,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二月份火星探測器就會抵達火星。為什麼不探測距離地球更近金星?
  • 天問一號問火星,深空機動助力跑,向天叩問不曾歇
    」不負所望,其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太空完成了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這次機動將助推「天問一號」更精準地奔向火星。「天問一號」的目的地是火星,地火之間的最近距離都有5500萬公裡,還是每15年才會出現這個最近距離,最遠距離可就達到4億公裡了!從地球到火星不考慮軌道變化和燃料問題最少需要39天,如果是最遠距離需要289天,平均下來也要162天,統共五、六個月呢。再加上各種燃料問題,軌道變化,運行速度和各種突發情況,沒有個半年一年哪到得了?
  • 天問一號飛向火星,為什麼大家對火星情有獨鍾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飛往太空,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次天問一號探索火星,不僅僅是環繞,還要著陸和巡視,相比於首次探月的嫦娥一號,任務全面升級。大家有沒有發現,像中、俄、美探索星球時,除了月球就是火星。那火星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讓大家對這個星球情有獨鍾?
  • 太陽系這麼多星球,為什麼全世界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天問一號的任務是尋找火星上當前存在和過去存在生命的證據,並對火星的環境做出評估。截止14號晚上9點,天問一號已經飛行了約3.6億公裡,跟地球的距離也超過了1億公裡,等它到達火星附近的時候,距離地球大概1.9億公裡。
  • 為什麼不去金星去火星?
    為什麼要去探測火星?答案可能有點讓人意外:因為火星比金星條件優越。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從內到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如果要在八大行星尋找生命,單憑位置,就可以判斷個八九不離十:水星離太陽太近,一切都被烤焦了;木星以及更外圈的離太陽太遠,一切都被凍僵了。
  • 天問一號將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去火星有多難看完就明白
    探索火星一直是中國航天人的一個夢想,隨著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以後,距離實現夢想也越來越近。近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出了好消息,天問一號已經成功的完成了兩次軌道的修正,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正式向火星軌道逐漸靠攏,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關鍵節點。
  • 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火星成人類探索的主要目標?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沖天而起,中國邁出火星探測的第一步!「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任務以環繞器環繞火星、火星車著陸火星表面並開展科學探測為圓滿成功標誌。
  • 馬斯克打了多年「嘴炮」後 天問一號來了!為什麼去火星這麼難?
    中國有多努力但是火星對我們來說又非常重要,人類如果想要衝出地球、達到下一個行星基本只能先從火星和金星兩個鄰居開始。金星環境實在太過惡劣:氣壓是地球的92倍,空氣中幾乎全是二氧化碳,並且布滿了稀硫酸雲,地表溫度常年保持在460攝氏度。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不同於美國航天局的「一推再推」,原定於今年探測火星的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直接「鴿」了火星,推遲計劃至2022年秋季。為何火星成為首選地?說到「星際移民」,來回地球的路程短很重要。所以大家都認為離我們最近的金星應該是首選地,但卻被科學家們排除在外。其實這是因為金星的各種氣候條件,都極不適宜人類生存。
  • 天問一號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曾在120萬公裡外深情回望地球
    說起「天問一號」,相信這是很多朋友都已經很熟悉的字眼了,這是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器,已經在2020年7月23日發射升空,它現在已經在外太空中高速飛行了近十天,與我們地球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此前,天問一號探測器曾經在距離我們地球大約120萬公裡外的宇宙深空深情回望了我們地球家園,還拍攝到了地球與月球的照片。從畫面中,我們看到的地球和月球是很像的,看起來都像一個彎彎的「月牙」,只是大小的差異。
  • 觀火星合月,盼天問一號
    一直非常想看看天問一號,但作為南寧市一普通天文愛好者,唯一的觀測工具只有手機,估計沒有辦法一睹芳顏了。不過8月9日晚上正好有火星合月,也可以看看,慰藉一下相思。只是在南寧要看到月亮也不容易,一是小區周圍高樓林立,容易遮擋月亮,另外周圍的光汙染也非常刺眼,觀察和拍照讓人很不舒服。唉,終於深刻理解了古人為什麼要在空曠的地方見觀星臺。
  • 發射時間差不多,為什麼毅力號探測器比天問一號早幾個月著陸火星
    在這3個火星探測器中,天問一號和毅力號都會將火星車送上火星的表面,在火星表面展開科學研究。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2020年9月20日完成了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當時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達到1900萬公裡,飛行裡程也達到了1.6億公裡。接下來在今年10月份,探測器還會進行深空機動,然後展開第三次、第四次中途修正,最後預計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在哪裡發射天問一號?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
  • 天問一號為什麼不是用最快最短的路徑去火星?
    2020年7月23日下午,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奔赴火星。拍攝:Tea-tia很多人直覺上會以為,這樣的「時機」特殊之處在於能讓探測器最快抵達火星,或者說用最短的時間、以最近的路程抵達火星。但恰恰相反,火星探測器優先選擇的是一條更加漫長和遙遠的旅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最省燃料還最短最快抵達?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