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從江陰獲悉,江陰市委、市政府日前做出承諾,用三年時間打贏藍天保衛戰。
日前,江陰出臺了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聚力生態環境高質量,聚焦精準治汙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PM2.5濃度比2017年下降15%以上,達到48微克/立方米以下,力爭下降20%以上,達到45微克/立方米以下;臭氧濃度逐年降低;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確保達到70%以上,力爭達到72%以上。
記者了解到,三年行動計劃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突出環境問題和薄弱短板,利用三年左右時間提升基礎能力建設水平,從嚴執法監管等十大大氣汙染防治措施,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在藍天保衛戰中,嚴格環境準入、減少落後化工產能,因地制宜完成「三線三單」編制工作,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制定環境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將關停化工生產企業34家,升級75家。推動化工企業入園進區,禁止園區外新建、擴建化工項目。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比2017年削減180萬噸,電力行業煤炭消費佔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深化工業汙染源治理,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汙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到2019年底前,完成興澄特鋼、華西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行「綠色施工」,城區、集鎮區建築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加快「天網」工程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城市降塵,揮發性有機物、臭氧監測,完善大氣環境監測監控網絡。2018年完成顆粒物網格化自動監測項目建設工作,開展鄉鎮環境空氣六指標全項目監測,並由屬地政府向社會及時公開。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