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新區關停搬遷10家化工企業 逐步解決「化工圍江」問題
9日下午,常州高新區召開長江大保護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推進會,落實省、市部署,對全區長江大保護工作進行了再動員,提出從六個方面著手,以長江常州段的大力度保護倒逼高新區全域高質量發展。
市領導曹佳中、周斌出席會議並講話。
常州高新區於去年6月開始,會同市發改委著手編制長江大保護規劃,形成了《長江經濟帶(常州沿江地區)生態優先綠色轉型發展規劃(2018-2035年)》,並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今年,作為全市長江大保護的主戰場和先鋒隊,常州高新區將從六個方面著手,堅決打好打贏「長江大保護」這場硬仗——
一是提升專項規劃編制的高度,形成總規引領、專規支撐的沿江地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指導體系。
二是提升落後產能淘汰的速度。今年該區將繼續關停搬遷化工企業10家、改造升級25家,其中沿江1公裡範圍內關停化工企業7家左右,逐步解決「化工圍江」問題。同時,加快實施52家化工園區企業信息化、自動化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建設「無異味」化工園區,加大「散亂汙」企業整治力度,按照關停取締、整合搬遷、升級改造三個類別,分類分步處置到位。
三是提升生態保護修復的力度。年內全部完成剩餘36條區級黑臭水體的治理任務,實現建檔黑臭水體100%治理銷號,確保新建汙水管網60公裡以上、規劃發展村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95%。重點推進500畝左右的長江大保護啟動區建設,確保年底基本建成開放。
四是提升產業轉型升級的進度。沿江地區目標引進總投資1000萬美元或1億元以上的「兩特三新」產業及其他先進位造業項目18個左右,全力爭創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
五是提升產城融合發展的深度。加快推進綜合港務區建設,推動「三港一區」聯動聯運,增強集聚資源要素和輻射帶動發展能力。
六要提升全區齊抓共管的熱度。
據悉,2018年,常州高新區共關閉低端落後產能企業34家,其中化工企業25家,整治「散亂汙」企業623家,143條黑臭水體中已治理完成107條,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生態保護修復、產城融合發展等各項工作,成為全省首家通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省級技術評估的區(縣),成功創建國家綠色園區和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
會上,4家企業與濱開區籤訂騰退意向書,國家開發銀行江蘇省分行與常州高新區進行了首批融資項目籤約。 (陳麗鷹 吳燕翎)
(責編:馬曉波、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