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巡禮】久久為功護長江 江蘇:重構綠色生態安全的現代化工...

2020-11-25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近年來,江蘇沿江八市抓住推進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的重要契機,轉移提升一批重化產能,加快打造綠色生態安全的現代化工產業體系,推動沿江產業按照高質量發展、優化發展的導向轉型。

  在常州新北區,總投資12億元的長江港碼頭改造提升工程剛剛獲批。按照全省長江大保護推進工作現場會的精神要求,明年初,碼頭上現有設備將全部拆除重建,並新建1公裡長的全封閉傳輸引橋和800畝棚式堆場,徹底解決環境汙染問題。

  常州新長江港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國華:「我們公司將用一年半的時間完成改造,屆時拆除後的碼頭建設規模會達到15萬噸級,吞吐量直線上升,同時生產工藝也會改變。」

  為解決"重化圍江"問題,近年來,新北區一方面加大對入江河道碼頭的整治和江邊生態環境修復,依法關停58家不符合城市規劃、產業規劃、手續不全的內河碼頭;另一方面大力度推進化工整治提升行動,通過對沿江化工企業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分類制定相關政策,累計關停並轉遷化工企業70家,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506家。當地對企業不是一關了之、一搬了之,而是引導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今年,新北區制定了化工企業轉型發展規劃,通過提高項目準入門檻、確定產業升級方向,推動沿江地區向綠色循環產業轉型發展。

  常州國家高新區長江大保護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夏志文:「我們將堅決破解化工圍江難題,全力招引生態好、質量高、貢獻大的優質企業、推動沿江地區產業向高端綠色化工、碳纖維和新型複合材料以及高端裝備製造和長三角一體化的綜合物流基地邁進。」

  告別小化工,規劃大生態,綠色生態安全的現代化工產業體系正在沿江各市全面鋪開。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正加快企業和園區騰退整合,為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功能整體提升留出空間;泰州正全力推進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工作,對長江岸線1公裡範圍內化工生產企業進行整治;蘇州張家港投入7億元實施8公裡長江岸線及周邊整治工程,在長江(內河)碼頭區域"見縫插綠"。一批重化工企業搬遷工作正有序展開:南化公司等企業搬遷轉型方案正在論證推進,梅山鋼鐵、中天鋼鐵、南京鋼鐵等戰略搬遷計劃形成路線圖、時間表,各地正按照計劃步驟,通過3-5年的時間著力破除"重化圍江"的困境,探索一條生態與產業共棲之路。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高涵 周雷 陳超  供片臺/常州臺  編輯/朱一普)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綠色發展久久為功 健康有機馳而不息
    原標題:綠色發展久久為功 健康有機馳而不息 中國最美鄉村——從江縣加榜鄉加車村加榜梯田 核心提示 8月11日至12日,首屆中國(黔東南)有機大會暨國際有機峰會將在黔東南州舉辦,圍繞「綠色生態、有機發展」主題,多元思想將在這裡交匯、碰撞,迸發璀璨智慧光芒。
  • 數讀| 看這張長江「化工圖譜」,就懂江蘇為啥「減半」
    「消滅了化學工業,難道就安全、環保了嗎?」「化工應該何去何從?」……這不只是江蘇的事兒。從區域經濟的角度看,長江經濟帶集聚了全國近半數的化工企業,汙染整治和環境修復壓力可謂巨大。要讓長江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必然需要破解「重化圍江」,調整布局,完成從「量」到「質」的進化。
  • 共抓長江大保護 央企綠色發展路
    長江經濟帶舊貌換新顏 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 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中華民族母親河生機盎然 5年間,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謀篇布局,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5年間,沿江11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母親河生機盎然。
  • 中國華電:情系水電心繫人民 久久為功綠色而行
    截至目前,中國華電水電總裝機容量達2734萬千瓦,生態環境恢復率達90%以上,以「建設一座電站、保護一方環境、造福一方百姓」為目標,打造了一批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水電工程,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與生俱來的企業基因:綠色理念護生態  濤濤金沙江,作為長江的一條重要支流,縱橫四千裡,浮沉億萬年。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
    截至2019年12月中旬,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汙水收集管網長度比2018年底增加3954公裡,提升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  ——推進化工汙染治理。2019年以來,沿江11省市累計搬改關轉化工企業958家,其中包括位於長江幹流、重要支流岸線一公裡範圍內的化工企業44家。  ——推進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 綠色鋪就化工新底色|重點實驗室巡禮
    科學家開發的先進綠色過程與工程科學技術,魔法般為化學工程鋪就一碧千裡的新底色。多年來,依託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過程所)建立的中國科學院綠色過程與工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綠色室)致力於開展綠色化學與工藝、綠色反應工程、綠色分離工程和綠色過程系統集成的應用基礎和工程研究。
  • 加快推進浙江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印發
    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  2.省級有關單位名單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  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  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
  • 代表委員帶頭做「護江使者」
    長江最美畫卷徐徐展開代表委員帶頭做「護江使者」快報訊(記者 鹿偉 張瑜 徐紅豔) 「雄渾壯闊七千裡,通絡滋潤億萬家。」5月25日,現代快報推出的「繪就長江最美畫卷,快來領取你的護江使者證」H5產品火熱上線。加快長江保護法制定和出臺、設立長江經濟帶發展基金、加快搬遷化工汙染企業……當天,這則H5也吸引了眾多代表委員參與和轉發,並為長江大保護建言。
  • 共舞長江經濟帶|江蘇泰州:退漁綠岸護長江
    人民網泰州1月15日電(翟玉標)在泰州高港永安洲鎮東江社區,63歲的趙押寶幾乎每晚都會在午夜和次日凌晨四點前後,打著手電出門,前往江面進行護魚巡邏。然而就在不久前,趙押寶還是一名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在江面上打了40多年的魚。 2019年底,泰州規定從2020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泰州段實行常年禁捕,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就這樣,包括趙押寶在內的高港區最後一批漁民全部「洗腳上岸」,190多條漁船退漁還江。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 產業更優江水更清
    5年來,沿江各地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升級、治理汙染、搬遷轉產,既推動企業節能減排,提升效益,又促進生態環境修復,讓一江清水真正惠及百姓。  「你們快來看看,我這新家怎麼樣?」65歲的江蘇南通市民吳湛,領著記者參觀他的新家。打開窗戶,伴隨著清新的空氣,綠意盎然的五山風光和奔流不息的長江映入眼帘。
  • 破解「化工圍江」,探索綠色發展「常州模式」
    常州,長江江蘇段擁有江岸線最短的城市;沿江化工企業密集最典型的區域之一;不斷探索自己的綠色轉型路徑。它的濱江地區正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11月24日,由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特邀的黃河流域三省省級黨報共同攜手啟動的「大江奔流攜手共進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走進常州。
  • ...首次聯合考察採訪」長江大保護,江蘇這樣幹|常州:破解「化工圍...
    長江大保護展示館坐落於江蘇省常州市濱江開發區的春江鎮新華村,曾因當地化工企業的發展而生活富足,隨著「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的實施,當地居民轉變了自己的思維理念,找到了新的發展機會,生態美麗、生活富足的畫面正在當地徐徐展開
  • 長江黃金岸線上的「生態答卷」
    2018年,九江彭澤銀龍水務有限公司投資8600萬建設彭澤縣第二水廠,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和水質檢測中心,出廠水需進行42項水質檢測,水質指標與省生態環境廳監控平臺連結,確保從源頭到水廠製造後,城市居民和85%農村村民用水安全。  6月4日,長江航運公安局九江分局破獲一起重大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今年的1月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了為期10年的禁捕。
  • 推進沿江岸線治理,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產業更優 江水更清
    即日起,本版推出「傾聽·關注江河生態保護」系列報導,聚焦大江大河生態保護措施及成效,敬請關注。——編 者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5年來,沿江各地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 向總書記匯報 巧用加減乘除法 江蘇用綠色發展擘畫「最靚顏值」
    五年時間,江蘇結合實際,全力落實中央部署要求,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巧用「加減乘除法」,從根源上破「除」高耗能高汙染,為發展底色「加」一抹綠,為優質企業「減」負,讓經濟「乘」上生態之風。除:壓實責任、問題整改,從根源上破「除」高耗能高汙染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 ...黨報聯合考察採訪 | 破解「化工圍江」,探索綠色發展「常州模式」
    常州,長江江蘇段擁有江岸線最短的城市;沿江化工企業密集最典型的區域之一;不斷探索自己的綠色轉型路徑。它的濱江地區正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11月24日,由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特邀的黃河流域三省省級黨報共同攜手啟動的「大江奔流攜手共進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走進常州。
  • 生態保護+產業提升 蘇州壘起長江經濟帶新高地
    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江蘇常熟新材料產業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榮介紹,該園成立於1999年,前期以「氟材料」為主導產業,近年來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加速轉變發展方式,以有機氟材料的延伸、精細電子化學品、生物醫藥為三大主要方向,2020年10月,該園區入圍「中國化工園區30強」。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是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
  • 創新突破 江蘇銀行綠色金融獲兩大榮譽獎項
    作為國內首家完成該測試的商業銀行,江蘇銀行「環境因素對化工、醫藥行業信用風險壓力測試」項目獲評「2020江蘇省綠色金融十大創新案例」。作為江蘇省內最大法人銀行,江蘇銀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近年來,該行圍繞「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品牌目標,著力打造專業化經營體系和社環風險管理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拆除沿岸廠房碼頭,植樹造林添新綠 長江...
    曾經,這短短的19.08公裡長江岸線,一度湧入32家企業、12戶種植養殖戶「淘金」,它們或違規設置生產碼頭,或違法亂佔亂建亂堆,或亂搭民房工房,給長江取水口、江堤安全帶來巨大威脅。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沿線「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指引下,去年以來,江寧區委區政府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和決心,積極穩妥拆除違規企業,打響了長江入蘇首站沿岸的生態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