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它可能是懷孕了,大概率是吃飯撐得!
為什麼肯定不是懷孕了?
蟒蛇我們先要確定發現的這條大蛇是什麼?一般在中國發現的話,而且比較大,可能性較大的是緬甸蟒,但不排除是東南亞居多的網紋蟒,甚至是由人「偷渡」過來的森蚺,但無論是哪一種,只要發現了,並且是6米多長的,那麼打電話找警察叔叔。這麼長的極為稀少,可是個寶貝,上報之後小錦旗肯定是有的,而且肯定上熱門新聞。
蚺和蟒不太容易區分,它們大多都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叢林之後,網紋蟒和森蚺長度為蛇中之最,一般較長的為7~8米,據說森蚺最長可達10米,但是並沒有可靠的證據。蟒與蚺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蟒是通過卵生(下蛋)產生後代,而蚺是卵胎生(小寶寶直接跑出來)。
這樣的演化區別是由於環境造成的,森蚺主要生活在亞馬遜叢林,危機四伏。如果下蛋的話,蛋容易變成其他野獸的食物。如果森蚺演化的繁殖方向是下蛋,那麼隨著它的蛋一次次被破壞,吃掉,它的後代也會隨之減少,直至滅絕,因此它演化出了卵胎生,小蚺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基本上就可以自食其力。
蟒下蛋是因為環境相對較為安全,蛋生較卵胎生有很大的優勢,最起碼不用帶著一肚子寶寶滿哪跑。蟒蛇繁殖時大約能下12~38個蛋,這些蛋稍微比鵝蛋大一點,一隻成年人的手就可以握住,因此由於體格在那擺著,即使攢了一肚子蛋,也不會讓它肚子看起來特別鼓,如果鼓起程度不大,那麼有可能是蟒蛇懷孕造成的。
蚺的寶寶長0.7米左右,一般情況下一胎大約在20~40條,有時候甚至高達100條,雌性蚺生產完相當於卸掉身上一般的體重,因此也有可能是蚺懷孕了,所以肚子鼓鼓的。但蚺一般在水中繁殖,所以人類很難看到懷孕的蚺。
吃飯撐的
另外的可能大概率是吞了獵物,還未消化。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是安全的,它處於「食困」狀態,昏昏沉沉需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進行消化,只要你不去主動挑釁它,它一般不愛搭理你。肚子鼓鼓的原因是它們有上下兩排牙齒,非常尖銳,向內鉤,但嘴只具備開合,並不具備左右,前後移動的咀嚼功能,因此無法把食物咀嚼碎了咽到肚子,只能靠吞。它們都吃葷,可以吃比它們大的動物。
狩獵的手法通常是突然出擊利用倒鉤的牙齒牢牢鎖住獵物,然後用身體捲起獵物,並利用幾乎充滿全身、強而有力的肌肉不斷收縮,活活地把獵物「捏」死,「捏」窒息了,然後張開大嘴,慢慢吞下一動不動的獵物。蟒蛇的下顎(下巴)不是一根骨頭,左下頜骨和右下頜骨並不相連,它們都可以從頭骨上移開,因此可以產生非常大的開合度,以便吞食較大的獵物。
圖:貪心不足,蛇吞象
其次,它們的胃佔據了體腔的很大一部分,它們的皮膚和軀幹可以極大地擴張,而且它們可以在胃裡摺疊瘦小的獵物。
極端的基因
蟒蛇的基因非常極端,例如我們華南地區出沒的緬甸蟒,它們一年只吃3到5頓飯,可以勒死大於自身1.5倍的獵物。它一旦吃了東西,腎臟、肝臟和內臟等器官會在不到3天的時間裡增大一倍。新陳代謝速度提高到平常的40倍。
科學家曾在蟒蛇飯前1天和飯後4天檢查了它的心臟、腎臟、小腸和肝臟的活動,得到了驚人的發現:蟒蛇一半的基因活性在吞下食物48小時內顯著提升,快速表達促使細胞迅速複製,似乎把全身的力量,包括調動基因來助消化。
撐死膽大的
蟒蛇極端的基因並不代表它有極端的智慧。曾經有個實例,在美國佛羅裡達洲的一處沼澤地中,緬甸蟒伏擊了一條鱷魚,但它對自己「自信心」爆棚,判斷力低下的它竟然吞下了鱷魚,然後它的肚子就爆了,把自己撐死了。還有更奇葩的,一隻蟒蛇吞羚羊的時候,「卡住了」,進不去出不來,活生生把自己卡死了。
最後
如果發現一條蟒蛇6米多長,大概率是飯後正在消化。雖然無論是蟒蛇還是蚺,一般都無毒,吃飽的情況下嗜睡,不具備攻擊能力,但也不要輕易挑釁它,萬一它只是懷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