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在大興安嶺林區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傻狍子又稱矮鹿、野羊,屬偶蹄目鹿科,草食動物。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狍是經濟價值比較高的獸類之一,也是中國東北林區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
百度上這樣介紹它:狍是一種中小型鹿類,體長0.95-1.35米,肩高0.67-0.78米,尾長僅2-3釐米,體重15-30千克;角短,長僅23釐米左右,角幹直,基部粗糙有皺紋,分枝不多於3杈; 雄性略大。鼻吻裸出無毛,眼大,有眶下腺,耳短寬而圓,內外均被毛。頸和四肢都較長,後肢略長於前肢,蹄狹長,有敖腺,尾很短,隱於體毛內。雄性具角,角短,僅有三叉,無眉叉,主幹離基部約9釐米分出前後二枝,前枝尖向上,後枝再分歧成二小枝,其中一枝尖向上,一枝向後而偏內,角基部有一圈表面粗糙的節突,主幹上同樣有許多小節突。角在秋季或初冬時會脫落,之後再緩慢重生。
冬毛為均一的灰白色至淺棕色。夏毛紅赭色,耳朵黑色,腹毛白色;冬毛黃褐。腿茶色,喉、腹白色;臀有白斑塊;幼狍有3縱行白斑點,當體重達11公斤左右時即消失。吻部棕色,鼻端黑色,兩頰黃棕色,耳基黃棕色,耳背灰棕色,耳內淡黃而近於白色,耳尖黑色。額、頸和體背為暗棕而稍帶棕黃色,下頜淡黃,喉灰棕,腹部淡黃色。四肢外側沙黃色。內側較淡。尾淡黃色,臀部有明顯的白色塊斑。夏毛短而薄。從咀到尾以及四肢的背側都是純黃棕色,背中線附近較深,腹面從胸部、鼠蹊部以至四肢內側均為淡黃色。
它,在大興安嶺林區大名鼎鼎、名聲在外,提起狍子,林區人就有了許多共同的話題。
傻狍子受驚時,尾巴處的白毛會瞬間炸開!整個屁股變成白屁股,然後再思考要不要逃跑……真是慢半拍……當夜晚傻狍子在馬路上遇到汽車時,它根本不知道自己會被車撞死,反倒會迎著車燈一頓蹽,它覺著借著亮光好趕路。
雖然都聽說過它,但你近距離地看見過它嗎?接下來給你看一段傻狍子撒歡兒的視頻,哎呀嗎呀,太可愛了~
對於沒見過的新鮮東西,傻狍子會沒玩沒了的一直研究,甚至廢寢忘食的觀察,這聞聞,那舔舔。也就是說,這個小東西好奇是它們的天性,蠢萌蠢萌的。
狍子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任何獵捕狍子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嚴禁獵捕、買賣、食用野生狍子。對於如此可愛的「神獸」,還希望各位手下留情,它們都已經這麼傻了,你怎麼還能忍心對它下手呢?
狍子非常警覺、性情膽小。
下面的圖片是攝影師3月9日早上抓拍到的
攝影丨田成會
攝影丨田成會
攝影丨田成會
攝影丨田成會
攝影丨田成會
攝影丨田成會
狍子,是大興安嶺林區的精靈
是密林深處的一道流動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