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經網絡在區塊鏈技術中的應用是什麼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人工神經網絡在區塊鏈技術中的應用是什麼

考拉 發表於 2020-01-13 16:17:00

人工神經網絡在解決分類、回歸、函數估計和降維等問題中非常有用。然而,不同的神經網絡結構能夠在某些問題上獲得更高的性能。本文將概述最常見的神經網絡架構——包括遞歸神經網絡和腦回神經網絡——以及如何實現它們來幫助區塊鏈技術。

腦回神經網絡

腦回神經網絡(CNNs)是一種神經網絡,旨在捕捉輸入數據中越來越複雜的特徵。要做到這一點,CNNs是由一系列的圖層構成的,每個圖層由一系列立方體形狀的濾鏡組成。在CNNs中最常用的層是腦回層、最大池層和全連接層。

•腦回層:腦回層由一組立方形濾波器組成,這些濾波器通過計算兩者的點積與輸入數據腦回,形成所謂的腦回特徵映射。腦回層的目標是從輸入數據中提取特徵,並且通常在同一網絡中使用多個腦回層,以便在數據傳播時學習越來越複雜的特徵。

•池化層:池化層定期插入到腦回網絡中,負責縮小腦回特徵的空間大小。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通過降維來降低處理數據所需的計算能力。一般來說,通常使用兩種類型的池層:最大池層和平均池層。

•全連接層:全連接層被添加到網絡的末端,並作為腦回層和池層的扁平向量表示的輸入。本質上,完全連通層代表一個規則的完全連通神經網絡,該神經網絡的訓練目的是對輸入數據進行分類。全連通層的輸出是一維向量,表示輸入數據屬於某一類的概率。

遞歸神經網絡

許多機器學習問題需要分析數據,在這些數據中可以觀察到單個訓練實例之間的關係。在處理所謂的排序問題時就是這種情況:輸入到網絡中的數據表示數據點的序列(通常稱為「時間序列」)。

可以找到許多表示這種數據序列的實際例子,包括日常氣溫、個別股票的收盤價或一個句子所代表的單詞序列。從這些示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價值的信息可能按照實例表示到網絡的順序隱藏。為了獲取這些信息,需要更複雜的網絡,這就鼓勵了神經網絡類型的發明,這種類型的神經網絡目前通常用於處理順序數據:遞歸神經網絡(RNNs)。

從概念上講,RNNs通過在網絡架構中引入反饋迴路來實現這一點,使它們能夠使用以前計算中的信息來確定新的輸出。這一特性賦予了遞歸神經網絡一種類似記憶的能力,使它們能夠在處理順序數據時回顧幾個步驟。

長短時記憶網絡

長期短時記憶網絡(LSTMs)使用記憶單元,而不是像RNNs那樣使用常規神經元。這些單元由三個門組成:忘記門、輸出門和輸入門。通過調節這些門,網絡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記住特定的值。此外,由於長短時記憶網絡能夠減少漸變問題,因此可用於深度遞歸網絡結構。這使得它們特別適合用於複雜的排序任務,如時間序列預測,語音識別和語義分析。

區塊鏈行業的人工智慧

像區塊鏈技術這樣的分布式存儲系統需要共識協議來決定哪個節點將向區塊鏈添加新發布的區塊,從而為網絡提供最新的交易信息。目前,在分布式系統中,存在著不同的協議來達成共識,其中最突出的協議是工作證明協議(PoW)和利害關係證明協議(PoS)。然而,這些協議是有缺陷的,因為它們消耗了大量的能量(PoW),或者傾向於傾向於傾向於持有大量硬幣的節點,這可能會壟斷其區塊鏈(PoS)。

人工智慧——尤其是神經網絡——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方法是將其應用於一種叫做人工智慧證明(PoAI)的新型節能協議中。人工智慧協議證明由J. Chen等人(2018)提出。人工智慧協議的證明使用一個預先訓練的CNN來確定每個節點的平均交易數(AVN),並利用該計算結果和節點特徵來確定節點池中的挖掘節點。通過使用該協議,共識機制確保了節點選擇的公平性,保持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減少了能源浪費和挖掘衝突的問題。

區塊鏈應用的未來

人工智慧以及RNNs的引入,特別是LSTMs的引入使得複雜的時間序列預測成為可能,這是機器學習的一個領域,通過引用過去的參數來預測未來的參數。

利用比特幣(或任何加密貨幣)之前的價格點的數據,可以訓練RNNs來估計其未來價格。這使得零售行業的參與者能夠考慮到未來價格的上漲/下跌,這可能有助於向數字貨幣的實施過渡。

對於技術專業人士來說,儘可能多地了解人工智慧和神經網絡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保持領先優勢。在這方面有很多很好的資源可以幫助你,比如學習神經網絡這樣的博客和來自GoogleTechTalks和Geoffrey E. Hinton的視頻等。瀏覽一下網絡,對未來進行投資——它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幫助你。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由於區塊鏈技術並未成熟定型,很多區塊鏈和物聯網結合的案例都是在PoC(概念驗證)階段,因此,今天的一些分享希望能給大家提供更多創新的靈感。在第一個應用場景中,傳統的供應鏈運輸需要經過多個主體,例如發貨人、承運人、貨代、船代、堆場、船公司、陸運(集卡)公司,還有做艙單抵押融資的銀行等業務角色。這些主體之間的信息化系統很多是彼此獨立,互不相通的。
  • 區塊鏈的五大挑戰以及AI帶來的四大機遇 |鏈捕手
    過去幾年中,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無疑是最熱的兩個技術詞彙,相關成果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資本圈也極受追捧。近期,鏈捕手向清華大學副教授、MATRIX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鄧仰東教授約稿,請他談一談對區塊鏈與人工智慧關係的理解。
  •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考拉 發表於 2019-11-24 10:16:43 明年,食品和飲料行業的領導人們將在《New Food》為期兩天的活動中齊聚一堂
  •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打開APP 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不同 發表於 2019-06-06 14:03:17 那麼芯鏈的硬體區塊鏈技術和軟體區塊鏈技術有哪些差異呢?
  • 區塊鏈應用在虛擬實境中的好處是什麼
    區塊鏈應用在虛擬實境中的好處是什麼 考拉 發表於 2019-09-22 10:27:22 到2020年,虛擬實境(VR)的貨幣效應將達到156億美元。
  • 什麼是夸克區塊鏈?
    夸克區塊鏈就是小編經常提到的QKI,那麼QKI到底是什麼呢?QKI,即QuarkblockchainIntegration的縮寫形式,意思是夸克積分,主要流通在夸克區塊鏈網絡中。QKI是夸克區塊鏈中的燃料(gas),任何涉及於夸克區塊鏈鏈上操作都需要用到QKI。
  • 最新區塊鏈科普圖書《區塊鏈進化史》上市
    本書作者田君有多年的通信行業技術經驗,具有海外網絡管理的經歷,出任過網際網路上市公司高管,之後創立自己的網際網路公司。由於接觸區塊鏈技術較早,又有志於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加上對文學的愛好,田君從「樹哥」解讀白皮書開始,並與李笑來合作在其新生大學上開設「樹哥解讀以太坊」課程,同時建立了「區塊鏈從小白到精通」的視頻課程。
  • 2018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峰會(BTA)倒計時2天,最強百人區塊鏈大咖齊聚
    作為新一代顛覆性的應用,區塊鏈技術已成為當下最火熱的話題,全球競相發展區塊鏈技術。為了進一步的探究區塊鏈技術的本質、發展趨勢、行業應用、政策與投資,以及技術背後深藏的區塊鏈思維等,2018 區塊鏈技術及應用峰會(BTA) 將於2018年3月30-31日在北京喜來登長城飯店召開,本次大會由CSDN、火星財經主辦,及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柏鏈教育、區塊鏈大本營、TokenSky聯合主辦,共同助力區塊鏈的技術與產業良性發展。
  • 行業專家聚首彩雲區塊鏈技術應用沙龍 助力雲南區塊鏈應用推廣
    1月5日,雲南數家區塊鏈企業在昆明市金鼎科技園舉辦「連結2020-彩雲區塊鏈技術沙龍」,並邀請到全國知名學者、技術團隊探討區塊鏈發展方向和前沿技術,解讀政策信息,剖析當下區塊鏈行業的風險與機會。  本次交流會旨在通過優質區塊鏈行業從業者分享最純正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乾貨,助推雲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交流會由雲南省內和國內第一家區塊鏈超算設備一站式服務平臺彩雲比特聯合百特礦池、雲南藍典科技、BigBang Core、知幣/NOCY等雲南本地區塊鏈企業主辦。
  • 淺談區塊鏈技術萬融(VAC)鏈的應用價值和挑戰
    2.信用信息記錄和公證區塊鏈技術的核心特點之一是信息記錄後不可篡改,這個特點在信用、公正領域還是極有應用空間的。簡單舉個例子,例如食品安全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食品從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過程中信息不透明導致的,如果通過區塊鏈技術,記錄每個環節的具體信息,保證每件食品在每個環節中的信息是可追溯可查找且不可更改的,那麼將極大地緩解食品安全的問題。當然上面這個例子中,也涉及到其他的技術能力成熟,例如需要信息的自動化採集,就是所謂的物聯網等。
  • 神經記憶網絡技術白皮書NMN
    《神經記憶網絡技術白皮書》——基於仿生學原理的分布式數據分類、傳遞和存儲解決方案神經記憶網絡來源:origin仿生學原理仿生學(Bionics)是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性狀、原理、行為,為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統構成的技術科學,是一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數學與力學、信息科學、工程技術以及系統科學等學科的交叉學科
  • 新基建中區塊鏈技術是什麼?區塊鏈溯源方案為何如此重要
    新基建主要有三大基礎設施,集中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其中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位列其中。 換句話說:新基建再新,也得基於傳統產業做技術升級,要不然就是茫然瞎談耍流氓。
  • 手機「挖礦」到底是什麼?詳細介紹移動互聯中的區塊鏈技術
    一個中本聰(至今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人,據傳是一個日裔美籍人)憑藉著自己的思路設計發布了一個開源軟體並建立P2P網絡。演化出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其中的流通貨幣被稱為比特幣。從09年到16年比特幣都一直在繁衍進化中,但是並沒有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比特幣產生的第一個實物交易是一萬個比特幣兌換了一塊披薩。那是比特幣第一次被承認了價值。每年的5月22日被親切的稱為「比特幣披薩日」。
  • 正本清源談區塊鏈之四:區塊鏈技術的三個關鍵特性
    當下,「區塊鏈」這三個字所代表的技術、應用、產業和經濟的可能性被寄予厚望。區塊鏈技術本身是一項底層技術,很多人也認為它是類似於WWW(全球資訊網)協議的新的網際網路基礎協議。實際上,在摸索試錯的過程、在技術研發的過程中、在應用的過程中,如果能儘量回到根本去理解區塊鏈技術是什麼,逐漸看清地底下的根系究竟是什麼,我們可能可以更好地一起培育出地面上的森林與生態。我們也還不知道,這個根系是跟現在的信息網際網路是緊密纏繞形成一個更龐大的根系,還是另一個真正全新的根系。
  • 區塊鏈技術是由誰發明的
    這個創始人是什麼?讓我們談談這件事,看看這項技術是如何運作的。因為有些朋友想了解這項技術,請看看! 數字貨幣系統開發技術區塊鏈開發3.0時代,區塊鏈真的來了! 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受到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一方面,網際網路金融在滿足多元化和差異化的金融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一系列風險事件也影響了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
  • AI 與區塊鏈:兩大熱門技術,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編者按:區塊鏈和AI可以說是當今最熱門的兩個技術方向了。在一般人看來,這兩大技術似乎沒有什麼交叉的地方,因為區塊鏈和AI分別屬於是技術譜系的兩個極端:一個是在封閉數據平臺上培育中心化的智能,另一個則是在開放數據環境下促進去中心化的應用。但是數據策略師、技術投資者兼AI顧問Francesco Corea卻認為,AI與區塊鏈融合可能會對整個技術範式都產生革命性影響。
  • 草莓鏈(CMLChain)全球第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草莓產業價值網絡
    草莓鏈(CMLChain)全球第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草莓產業價值網絡草莓鏈(CMLChain)一個極具激勵性和想像力得區塊鏈生態,基於「俗世流-SSL」公鏈發行,PBFT+FPoW混合共識,實現安全性與性能的平衡;整合
  • 區塊鏈設計需考慮生態系統,什麼是區塊鏈生態系統?
    世界各國的區塊鏈工程師正在考慮將他們的產品變成工程奇蹟。這些想法逐漸孕育了流行用語。對於高管和投資人來說,了解這些潮流必不可少。這些知識可以被掌握,沒有什麼神秘。科技行業最新的流行語之一就是「生態系統」,尤其是「區塊鏈生態系統」。那麼,什麼是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概念來源於生物術語,用於描述生物群落的相互影響以及和他們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
  • 九大觀點證明區塊鏈技術應用是反科學的 終究會一地雞毛
    最近,有人利用一些人的集中學習會議,區塊鏈技術一下子又被炒作得熱血沸騰了:據統計A股中約有500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與區塊鏈相關,相當於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七分之一;昨天(2019年10月28日)更是扛起A股上漲的大旗,在全部150多隻漲停股票中,90%以上屬於區塊鏈概念股,其中多數是業績每況愈下、動態市盈率超過50倍以上甚至是虧損的垃圾上市公司
  • 走向應用爆發前夜:區塊鏈技術加速落地還差什麼?
    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一種,在政策風向的支持下,正吸引越來越多應用落地的探索。在近日舉行的2019未來商業生態連接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管理中心黨總支副書記朱幼平就指出,區塊鏈經過11年的試錯,技術基本已經可以商用,行業現在到了應用爆發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