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沒有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口罩會如此特殊、稀缺。
這種特殊不只體現在所有人都在尋找購買,還體現在行政手段的介入——政府管控了口罩生產企業,以原始卻符合實際的「分配製度」向醫療機構、民眾分渠道派發。
買口罩太難了。根據國家發改委3月2日的數據,中國口罩日產量突破1億隻,各地政府部門也實行線上預約口罩,滿足公眾日常需求。但常規渠道口罩依舊難尋,零售藥店也只能作為政府供應口罩的出口,無法利用自身渠道進貨售賣。
口罩供應緊張的關鍵是核心材料「熔噴布」的產能有限。口罩需求的急劇增加導致上遊材料供應緊張、價格暴漲20倍,這不僅牽制口罩產能,也給口罩生產企業帶來一定負擔。
但,即使熔噴布漲到每噸40萬元,口罩生產者依然有利潤空間。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即使政府已經控制口罩生產企業的供給出口,朋友圈兜售高價口罩的現象依舊常見。看似矛盾的市場行為隱藏著一個潛規則——口罩生產企業的口罩流出問題。
文/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張恆
圖/河南商報記者王春勝
01
熔噴布告急 價格暴漲20倍
熔噴布是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生產的重要材料,是口罩的「心臟」。它是一種超細靜電纖維布,主要功能是利用靜電吸附病毒粉塵、飛沫,這也是口罩能過濾病毒的重要原因。
醫用外科口罩的口罩面體分為內、中、外三層:內層的親膚材質為普通衛生紗布或無紡布;中間的隔離過濾層即為超細聚丙烯纖維熔噴材料層;外層為特殊材料抑菌層,一般為無紡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噴材料層。
河南商報記者多方採訪發現,熔噴布價格由原來的每噸2萬元左右,暴漲至最高40餘萬元,漲幅高達20倍。
河南省洛陽市某熔噴布銷售商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目前庫存一噸左右的熔噴布,有口罩廠聯繫稱願出價45萬元/噸。但該洛陽銷售商同時生產醫用口罩,出於市場供應實在緊缺,最終未出手。
「以我們的熔噴布存貨,只能堅持一星期。」上述人士說,半月前熔噴布價格漲到每噸20萬元,現在市場價格不一,大致每噸報價在35~45萬之間。此前公司的熔噴布供應商為天津、深圳、惠州等地,但是目前生產廠家訂單量太大,其中一個廠家排單到了7月份。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熔噴布市場出現了哄抬物價、轉手倒賣的問題。其中一部分通過關係從生產廠家倒出,另一部分從國外進口後高價出售。前述洛陽銷售商了解到,俄羅斯進口的一批熔噴布,報價每噸35萬元。「這個價算是相對便宜的了,但是我們不打算買,還是覺得貴」。
鄭州市一家熔噴布銷售商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其託關係從杭州獲得一噸BFE99型號熔噴布,現在他轉手出售價格為40萬元。「現貨都是這個價格,老廠都被政府託管了,不是貴,而是不容易。這一噸現貨還是一點一點從廠裡運出來後攢的,半個月才攢夠一噸。」
事實上,針對熔噴布生產企業的管控已經開始。湖北省仙桃市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仁廣說,目前公司每天熔噴布產能約15噸,供給政府統一調配。
曹仁廣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怕的就是下遊高價炒作, 我們的熔噴布都賣給真正的生產廠家,不賣給經銷商。辨別是否倒賣的方法很簡單,起訂量大的很可能是倒賣。採購人有自己的工廠,能列出每天需要多少量,是真正的自用。」
02
口罩生產企業尋求海外貨源
熔噴布供應緊張已經影響到口罩生產企業。2月28日,河南省長垣市多家口罩生產企業的「致歉函」在網上流傳。公司稱,因核心原材熔噴布短缺,口罩暫時停產、暫停提貨。
據報導,其中一家停產企業斯科賽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稱,2月25日貼出停產通知的當天,確實是庫存熔噴布已經用完,但當地政府很快幫忙協調到了熔噴布,企業隨即投入生產,當天也把貼出停產通知摘掉。
長垣市的華西衛材總經理崔文波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公司熔噴布也存在缺口。目前公司醫用口罩日產量40萬隻,熔噴布庫存數百公斤,僅夠使用幾天。好在每天都會有幾百公斤的供應補充。
「我們正在引進備10臺醫用外科口罩的新設備,本月底設備到位後計劃日口罩產能100萬隻,到時候熔噴布的需求將會更大。」崔文波說,由於原材料上漲,公司盈利狀況在虧損與微利之間徘徊。
為解決熔噴布問題,華西衛材一直在尋求國外資源。崔文波說,公司在新加坡、泰國、德國都在搜尋熔噴布,但要麼成本高昂,要麼沒貨。之前行業內有從韓國、日本進口的,現在日韓疫情在擴散,當地對熔噴布的需求肯定也會增大。
長垣市另一家口罩生產企業——河南亞都實業有限公司面臨同樣的境況。公司總經理張正男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說,公司口罩日產量100萬隻左右,熔噴布供應緊張,當天的供應量只夠當天生產所需。「供應商一斷貨,我們就得停產」。
張正男說,原有供應商的進貨僅能60%的生產需求,其他40%的熔噴布只能從其他渠道買,公司通過中間商從國外找到的價格是每噸40多萬。目前政府部門對企業有資金貸款補貼,如果能在原材料上給予補貼,會減輕不小的成本壓力。
長垣被稱為中國醫療耗材之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長垣市衛材企業率先復工。正月初三,44家口罩生產企業復工率達100%。截至2月14日,一線工人達3590人,日產各類醫用口罩180餘萬隻。
關於該市熔噴布供應情況,長垣市委宣傳部負責人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稱,當地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解決熔噴布的供應問題。未來熔噴布的供需情況會有所緩解。
據介紹,長垣市採取政府集中採購方式,加大採購力度,與江陰金鳳、天津泰達、山東俊富、中石化等多個熔噴布供應廠家溝通,現已從江陰金鳳、山東俊富等廠家採購一批熔噴布。
上述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長垣現有4家熔噴布企業,日產能目前可達到3噸左右。長垣市通過發協調支持函的方式,幫助部分企業協調採購了一批熔噴布,例如通過省工信廳溝通協調,幫助康民衛材、安邦衛材等企業從天津泰達潔淨材料有限公司採購一批熔噴布。
03
熔噴布以國產為主,新增生產線投產周期長
2月24日,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積極協調熔噴布、口罩機等關鍵原材料和設備企業加快生產,提高全產業鏈運行效率,是近一個階段保供的重點。
中國醫療物資協會副會長徐鬱平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說:「全球60%的口罩在中國生產,熔噴布的供應也主要在國內。需求劇增使得原來的熔噴布生產廠商產量跟不上,造成價格上漲。擴大產能的關鍵是熔噴布的生產設備增加,但設備從下單到排產、投入使用的周期較長。」
湖北省恆天嘉華副總經理曹仁廣說,熔噴布生產最大的投資是設備。熔噴布的製造是把顆粒變成纖維的過程,設備要求高,其中最關鍵的部件「模頭」大都依賴進口。整個熔噴布設備,進口的話生產周期需要1年左右。如果國內有廠房、相應的設備部件,拼湊出簡單的熔噴生產線也需要2~3個月。
與之相對的是,口罩生產機則擴張迅速。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國目前的口罩生產線投資很大,2月下旬到3月上旬,全國市場要投入6000套口罩機,按照一套口罩機日產10萬件算,熔噴布的需求量可能要增加幾百噸,但是熔噴布市場的產量短時間內無法迅速提升。
「主要是下遊口罩對原材料需求增加量太快了,中間的熔噴布沒有這麼多生產線,產量不能馬上提上來,所以造成了整個的熔噴布的緊缺。 」該人士說。
回到口罩供給問題上來,徐鬱平認為,口罩市場供應不足的原因除了自身產能、原材料供應等原因,還包括線下市場出口受限。
「今年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全民』賣口罩,零售藥店卻賣不了。因為進價的提高導致藥店賣的口罩價格上升,消費者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投訴,使得很多藥店被罰款。」徐鬱平說,中國醫療物資協會做了一項統計,近期90%以上的零售藥店在正常營業,有的營業員甚至被感染新冠肺炎。但消費者不能理解進價上漲帶來的口罩價格上漲。所以建議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文件,一定程度的上漲是市場規律的體現,同時也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河南商報記者採訪中發現,口罩生產企業雖然被政府部門嚴格控制,但仍存在部分貨源外流。從春節至今,多位消費者反映朋友圈、微信群高價倒賣口罩的行為。
一位知情人士稱,原材料的上漲加上政府要求低價,口罩生產企業的利潤擠壓嚴重。為獲得更多利潤,很多企業會將口罩分流,以提高銷售價格。而這部分口罩是沒有記錄的,既沒有銷售記錄,也不會開具任何收據。
獲得分流口罩的人群為企業熟人或原有客戶。該知情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零售藥店其實可以利用渠道優勢拿到口罩,但因為沒有進貨單,無法給消費者解釋漲價理由,導致藥店有貨也無法對外賣。
江蘇省一位連鎖藥店負責人透露,由於舉報和罰款嚴重,很多藥店有口罩卻不敢對外賣,只能發給員工和親屬。
一位基層食藥監部門人士認為,口罩稍微高於進價可以理解。是否是高價口罩要看售價與進價的差額,差額在20%~35%之間。藥店也要保證不虧本,相對於朋友圈的高價口罩,一些藥店的價格算便宜了。利用藥店供應鏈渠道向市場投放更多口罩,也可以滿足一定的市場需求。
本文為河南商報原創,著作權歸河南商報所有。
未經河南商報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河南商報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