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入駐功能型平臺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

2020-12-01 澎湃新聞

聚焦 | 入駐功能型平臺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投資

2020-04-30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上海市「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扶持的曦智科技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在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與傳統的電晶片相比,光晶片具有很多優勢,是集成電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公司計劃將正在研發的第一款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用於數據中心,並探索在一些細分場景下的商業落地。

「最聰明公司」入駐功能型平臺

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是上海市政府布局建設的一類新型研發機構,旨在推動若干高技術領域的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將科技變成現實生產力。上海市科委基地建設與管理處介紹,「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平臺是首個由民營企業牽頭髮起的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既發揮了民營企業機制靈活的特點,也能為企業帶來一批高科技項目等資源。

「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平臺的產品設計中心

在上海市科委、楊浦區政府等支持下,「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平臺建有4個實驗室,供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研發團隊使用。例如,他們可以在人工智慧晶片仿真測試實驗室開展仿真、驗證、測試等實驗,這能降低晶片開發的門檻和成本,也能縮短開發周期。又如平臺的人工智慧超算中心,具有超算架構的任務調度、並行計算、自動化等功能,可以提供機器深度學習模型訓練、EDA(電子設計自動化)仿真設計等服務。

憑藉高端的實驗設施、豐富的科研和產業資源,「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平臺吸引了一批企業和高校、院所科研團隊入駐,從事研發和轉化工作。曦智科技就是其中一家企業。去年,它與阿里雲、百度、華為等企業一起入選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出的中國50家「最聰明公司」。這家初創企業研發的是光子人工智慧晶片,在晶片速度、功耗方面取得了引人矚目的進展。

2018年,曦智科技在「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平臺所在地——長陽創谷註冊成立,並完成了107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談及入駐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的原因,公司首席技術官孟懷宇博士說:「晶片從實驗室研發到真實場景應用,技術挑戰很大,測試環節非常重要。對於初創企業來說,購置昂貴的測試設備是難以承受的。而這個平臺的矽光封測實驗室,能為我們提供一流的設備和試驗環境,從而加快我們的晶片研發和商用進程。」

「光晶片+新算法」應用前景廣闊

中科院專家介紹,光晶片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電晶片,成為通信晶片、人工智慧晶片的主流。在晶片方寸之間,光傳輸為何要取代電傳輸?他解釋說,大量電子在高密度集成電路裡運動時,會使器件發熱,還會產生電磁損耗,這就影響了晶片的速度、功耗等性能。與電相比,光的運動「輕盈」得多——速度是全宇宙最快,運動時不產生熱量,而且多路光線能在同一個時空裡運動並保持各自的獨立性,從而大幅節省信號傳輸通道。正因為光的優越物理特性,在通信領域,光纜正在取代電纜;在集成電路領域,光晶片已開始取代電晶片。

曦智科技研發的光子人工智慧晶片

2017年,沈亦晨博士所在團隊在《自然—光子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將集成光子計算的新起點展示在同行面前。在這個起點上,沈亦晨作為曦智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帶領團隊繼續攻關,去年4月發布了光子晶片原型板卡。這塊板卡驗證了《自然—光子學》論文的開創性構想,實現了計算效率的提升,在軟體環境和集成程度上也取得突破。在人工智慧識別任務「MNIST」(一個由手寫數字組成的數據集)中,這款光晶片的識別速度超越了傳統的電晶片。

沈亦晨博士在作報告。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我們今年開發的與光子晶片配套的新型算法,展現了光子計算軟硬結合的更多應用場景可能性,吸引了國內外多家知名IT企業前來接洽。」沈亦晨說,「光子AI晶片的可行性已得到市場驗證,未來如何使產品快速落地量產,助推人工智慧產業加速發展,是我們要研究的重要問題。」根據計劃,曦智科技將通過持續的定期流片、擴充核心團隊來不斷發展。預計公司的第一款商用產品將用於數據中心,公司還在與國內外客戶合作,探索將光子AI晶片應用於一些細分場景。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聚焦 | 入駐功能型平臺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投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研發光子AI晶片,「最聰明公司」獲2600萬美元投資
    近日,上海市「類腦晶片與片上智能系統」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扶持的曦智科技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在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與傳統的電晶片相比,光晶片具有很多優勢,是集成電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公司計劃將正在研發的第一款光子人工智慧晶片用於數據中心,並探索在一些細分場景下的商業落地。
  • 光子晶片公司曦智科技融資2600萬美元
    4月8日消息,源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光子計算硬體開發公司曦智科技宣布,已於近期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和中金資本旗下中金矽谷基金領投,祥峰投資、中科創星、招商局創投等跟投,老股東百度風投和峰瑞資本持續加碼。此次A輪融資使曦智科技的累計融資額達到3670萬美元,成為了目前全球融資額最高的光子計算創業公司。
  • 中科創星投資全球首家光子晶片公司,「曦智科技」完成2600萬美元A...
    原標題:中科創星投資全球首家光子晶片公司,「曦智科技」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 4月8日, 源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光子計算硬體開發公司「曦智科技」宣布,已於近期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
  • 光子計算硬體開發公司曦智科技 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
    光子計算硬體開發公司曦智科技 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 2020-04-10 10:59:00 來源 : 北京商報
  • 光子晶片公司曦智科技再獲數千萬美元融資 第一款商用產品或面向...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曦智科技成立於2018年2月,同月公司即獲得百度風投和真格基金的種子輪1000萬美元的投資;今年4月,曦智科技宣布完成 2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該輪融資由經緯中國和中金資本旗下中金矽谷基金領投,祥峰投資、中科創星、招商局創投等跟投,老股東百度風投繼續加碼。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後疫情時代,聚焦中國
    相城區近年來不斷加快推進高水平開放合作,入駐了一批高端創新平臺,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增加,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進展迅速,這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核心關注的方向高度契合。逆境未能扼殺中國市場對於未來新高度的攀爬與追求,新基建的提出開始重構基礎生產力,在生命科學技術、創新藥、合成生物、商業航天、新材料、新能源、5G、物聯網、量子計算、高性能晶片等多個賽道中,新崛起的 「聰明公司」 們已開始引領下一輪增長。
  • 曦智科技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 探索光子計算未來
    中新網4月8日電 今天,源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光子計算硬體開發公司――曦智科技對外宣布已於近期完成2600萬美元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經緯中國和中金資本旗下中金矽谷基金領投,祥峰投資、中科創星、招商局創投等跟投,老股東百度風投和峰瑞資本持續加碼。
  • 年中盤點|2020最炙手可熱的10家AI晶片初創公司
    這家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初創公司,於今年早些時候宣布,已經從瑞士製造跨國公司ABB的企業風險投資機構ABB Technology Ventures,以及日本IT巨頭NEC公司那裡獲得了6000萬美元B輪融資。Hailo表示,Hailo-8以結構為驅動的Data Flow架構結合了高性能、低功耗和最小延遲等優點,可以用於智能攝像頭、智慧型手機、自動駕駛汽車等邊緣設備,提供每秒高達26 TB的性能。
  • 計算速度是電子晶片1000倍,光子AI晶片商用產品今年面世!
    各路資本積極進入光子AI晶片賽道,百度、谷歌、比爾.蓋茨等 百度先後投資了沈亦晨創辦的Lightelligence公司和曦智科技。2018年Lightelligence獲得1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百度風投和美國半導體高管財團領投。
  • AI藥物研發公司晶泰科技獲超3億美元C輪融資,家庭金融科技創企...
    「晶泰科技」完成3.188億美元C輪融資◆「太美醫療科技」完成超過12億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雲天勵飛」完成新一輪超10億人民幣戰略融資◆聚焦腫瘤早篩產品,「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人民幣C輪融資◆「Nuvia」完成2.4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目標打造基於ARM的伺服器◆家庭金融科技創企「Greenlight」獲2.15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達
  • 一篇論文引發的光子AI晶片革命!這次真想要了摩爾定律的命
    在同年5月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10萬美元創業大賽上,一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團隊憑藉用納米光子晶片執行AI任務,成功斬獲大獎。 、百度風投繼續追加投資的2600萬美元A輪融資;2020年7月完成由和利資本投資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
  • 光子晶片:一場發生在MIT校友之間的競賽
    後來,光子集成電路(PIC)的概念又被提出,這是一種集成了多種(至少兩種)光子功能的器件,因此類似於電子集成電路。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光子集成電路提供的功能是施加在通常在可見光譜或近紅外850nm-1650nm的光波長上的信息信號。
  • 全球「50家聰明公司」出爐 默克、牛津納米孔等上榜
    三代基因測序公司Oxford Nanopore (牛津納米孔)替代前幾年連續上榜的測序巨頭Illumina,成為最聰明公司之一。Oxford Nanopore開發了掌上式輕便基因測序設備,實現低門檻的基因測序。據悉牛津納米孔有 20% 的業務在中國展開,正開始改變中國基因測序產業競爭格局。
  • 2020年全球最值得關注的100家半導體公司:18家中國公司上榜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 Movellus Inc.成立於2014年4月,主要是利用數字設計和驗證工具實現模擬電路功能。2019年4月,Movellus宣布在一輪融資中獲得600萬美元,使公司的總投資達到1000萬美元。  www.movellus.com  57、Mythic Inc.
  • 光子計算元年?全球最高累計融資額光子計算創業公司出爐,中國科學家團隊領銜
    ,已於近期完成 2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繼 2018 年獲得 107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後,公司在精煉人才儲備、完善設計流程、敲定供應鏈上已經完成了準備,成功起跑。此次 A 輪融資使曦智科技的累計融資額達到 3670 萬美元,成為了目前全球融資額最高的光子計算創業公司。而本輪融資也讓公司能夠保持足夠的彈藥,加速產品化的進度。
  • MIT初創公司發布全球首個光子AI晶片原型!丨獨家專訪
    測試中,整個模型超過 95% 的運算是在光子晶片上完成的處理,測試結果顯示,光子晶片處理的準確率已經接近電子晶片(97%以上),另外光子晶片完成矩陣乘法所用的時間是最先進的電子晶片的 1/100 以內。
  • 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公布
    目前,Darktrace 已完成 7500 萬美元 D 輪融資。 4、Drive.ai(GGV紀源資本被投企業) Drive.ai 成立於 2015 年,是一家位於矽谷的自動駕駛公司,其主要成員來自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 一周投融資 綜合報導 發表於 2021-01-10 07:00:00 本周看點:禾賽科技、雷射雷達、地平線、汽車智能晶片、中科銀河芯、
  • 光學AI晶片初創公司Lightelligence獲千萬美元融資,百度參與領投
    集微網消息,據外媒報導,光學技術初創公司Lightelligence近日獲得了1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百度風投和美國半導體高管財團領投。Lightelligence主要利用基於光學的新技術來加速人工智慧的工作負載,通過所謂光子電路的新興技術來加速信息處理,光子電路是電子電路更有效的替代方案,進行計算的不是電子而是光子。
  • 交大團隊攻克兩種光子晶片技術,創立國內首家光量子計算公司
    光量子計算是量子科技的一個前沿領域,在這一領域誕生了多家初創企業,其中,矽谷的 PsiQ 公司已完成 5.5 億美元融資。與國外同行競爭合作,早日實現光量子晶片、鈮酸鋰薄膜光子晶片、光量子計算機等成果的產業化應用,是金賢敏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