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讓人「不淡定」的老照片

2020-12-04 瀟湘晨報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歸欣/文 董亮/圖

11月19日,我省黨政代表團參觀蘇州工業園區,緊張有序的考察進程被一張老照片打斷。

1994年,這裡是蘇州城東郊的金雞湖畔跨塘鎮,土路灰瓦、矮牆窄巷,與彼時的河南鄉村並無二致。然而,滄海桑田如人間一粟,26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累計上繳稅收8000多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超1.1萬億美元,成為全國開放程度最高、發展質效最好、創新活力最強、營商環境最優的區域之一。「這張老照片,反映了蘇州『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跨越式發展歷程,讓我們很受震動。」許多代表團成員表示,看到這裡非常「不淡定」。

2019年,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4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0億元,人均GDP4.8萬美元,一批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2020年1至7月,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721.2億元,同比增長4.3%;進出口總額3691.2億元,增長6.4%;實際利用外資14.3億美元,增長211%,成為疫情衝擊下經濟恢復最快、發展勢頭最好的開發區之一,以國際領先的姿態,為全國各地園區發展豎起了鮮明「標杆」。

向蘇州「標杆」學什麼?橫看成嶺側成峰,代表團成員各有視角、感觸不同。

「陽澄湖大閘蟹是蘇州的農產品地標,蘇州人『會吃螃蟹、敢吃螃蟹』的首創精神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代表團成員、三門峽市委書記劉南昌表示,發展的動力來自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近年來三門峽圍繞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紮實推進新能源汽車等新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蘇州等先進地區還有很大差距,下一步要認真學習蘇州的創業創新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

「我印象最深的,是蘇州工業園區始終將『爭第一、創唯一』寫在發展旗幟上,堅定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提升匯聚國際創新資源要素能力、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能力。」代表團成員、開封市委書記侯紅告訴記者,近幾天的學習考察中,蘇州工業園區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建設,給了我們很多啟迪,為我們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鄭州大都市圈、鄭汴一體化建設,在國家區域經濟布局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借鑑。

「推動高質量發展,還要從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上水平。」在談到參觀蘇州工業園區的感受時,代表團成員、省衛健委主任闞全程認為。「蘇州在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還注重基礎教育、衛生、文化、人力資源管理、辦公自動化等,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學習借鑑,切實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維護中原父老生命健康,實現河南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高質量發展。」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張讓人「觸動」的老照片
    蘇州工業園區蝶變中的歷史瞬間 本報記者董亮供圖11月19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參觀蘇州工業園區,緊張有序的考察進程被一張老照片打斷。「這張老照片,見證了蘇州『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跨越式發展歷程。」許多代表團成員表示,看到這裡深受觸動。2019年,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4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0億元,人均GDP4.8萬美元,一批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四連冠。
  • 一張挑水老照片「找到」南寧首代女警
    老照片中,幫老人挑水的女警察名叫顏宇群,是南寧第一代女警(翻拍圖)    一張泛黃的黑白老照片裡,挑著水迎面走來的年輕女子身著舊式警察服裝,臉帶微笑,朝氣蓬勃,似乎正和旁邊一名縫補衣服的老婦人說話……這張照片目前展覽於南寧市公安局警察歷史陳列館裡
  • 老照片!成武記憶,每一張都是滿滿的回憶!
    > 供銷聯社   每一張泛黃的老照片看到成武老照片徵集信息後,第一時間聯繫並整理自己保存的一些老照片,分三批次發送我們,並對每張照片作了說明。同時,又針對一些老照片撰寫了《回首三十六年前「四平調」演出紀實》、《再現四十年前成武戲曲舞颱風採》兩篇回憶文章,配圖作了發表,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還有遠在北京的王凱旋同志,南魯鎮大王店人,現在國家應急部直屬研究院工作。
  • 罕見歷史老照片:施瓦辛格參加健美賽,最後一張星球大戰片場!
    罕見歷史老照片:施瓦辛格參加健美賽,最後一張星球大戰片場! 罕見歷史老照片:1932年發明的輪子車,不知道體驗怎麼樣。
  • 潘家園「偶遇」地質學家袁復禮:一張珍貴老照片背後的故事
    ,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對於未進入收藏領域的人來說,它又是閒暇之時增長知識、開拓視野的好去處。 最早的潘家園舊貨市場,遠沒有今日的規模,場地凌亂,人貨混雜,攤位的棚屋參差不齊,礁渣的地面凹凸不平,陣風襲來爆土揚場,弄得遊客灰頭土臉。即使這樣,人們遊逛的興致不減,爭相前往,趨之若鶩,可見初始的潘家園舊貨市場生命力之強盛。隨著時間的推移,潘家園舊貨市場一天天變得美麗起來,亭亭玉立如花季的少女一般。
  • 抗戰罕見老照片:八路軍扛木製土炮,最後一張是鯊魚頭戰鬥機!
    抗戰罕見老照片:八路軍扛木製土炮,最後一張是鯊魚頭戰鬥機!那時的士兵用血肉之軀抗擊著猖狂無比的強敵,讓人感到佩服。 1940年,日軍攻打宜昌。
  • 蘇聯罕見老照片:直升機接新娘,最後一張的女子秀色可餐!
    蘇聯罕見老照片:直升機接新娘,最後一張的女子秀色可餐!美國人拍攝下的蘇聯警察老照片,都很帥氣。直升機婚禮成為現代人追捧的對象,但是在蘇聯時期已經有人這樣做了,直升機接新娘,這樣的工具也是霸氣的。1935年,少先隊員接見史達林。
  • 1992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已經沒有了,最後一張你一定經歷過!
    1992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錄像廳,九十年代錄像廳遍布了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和縣城剛開始的時候,錄像廳裡一張票是一塊錢,到了後來就要兩三塊,看錄像的人群以青年人居多。現在這種錄像廳已經沒有了,隨著科技的進步,到了二十一世紀人們已經不再到錄像廳看電影,那個輝煌的錄像廳時代也就此結束了。
  • 清朝老照片:圖3是中國人的恥辱,最後一張是真實的「小燕子」
    清朝老照片:圖3是中國人的恥辱,最後一張是真實的「小燕子」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大部分沒見過,最後一張讓人懷念!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海鷗牌照相機在八十年代是一款專業型照相機,價格也非常的昂貴,當時擁有這樣一臺專業照相機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沒見過。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讓人懷念,最後一張娶老婆標配!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小學的操場上,一群小孩子在操場上跳繩、玩耍,那時候雖然學校的設施很簡陋,但是孩子們也玩得很開心,那種無憂無慮時光讓人懷念。
  • 老照片:1941年,鐵鍋製造流程,最後一張有點費解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老照片,光看這張,你看不出這裡是做什麼的。看這一張,還是懵嚓嚓,感覺是不是在做磚啊?這不是在和泥巴嗎?這些照片拍攝於1941年,是河北唐山地區的一家鐵鍋廠,小作坊,很髒亂。不過,它的生產鏈倒是很齊全。除了鐵錠要買之外,其它全是自己做啊。
  • 清朝老照片:圖二官員跪拜英軍,最後一張有錢人妻妾野外打靶!
    清朝老照片:圖二官員跪拜英軍,最後一張有錢人妻妾野外打靶!那時的拍照技術不是很好,所以把人拍的很矮。照片中的人物比較慵懶的感覺。
  • 一張名人老照片引發日本疑案,照片背後的故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11979年,日本出現了一張老照片,引發巨大爭議。因為這張照片上的女人,被出書者標註為日本近代倒幕志士、曾撮合薩長聯盟、提出船中八策的坂本龍馬的妻子楢崎龍(阿龍)。這張老年照片上的人,是真正的阿龍。大家可仔細看一下,確實長得不太像。但有人硬說上面那張阿龍是明治5年的時候拍攝的呀。紛紛擾擾的爭論之困擾了很多人,2008年,高知縣坂本龍馬紀念館請警方專家來鑑定。結果是,可能為同一個人……既然只是可能,爭議就不會停。
  • 罕見歷史老照片:年輕時的歐巴馬抽菸吞雲吐霧,最後一張是個謎!
    罕見歷史老照片:圖為年輕時期的歐巴馬,抽菸吞雲吐霧的! 罕見歷史老照片:1976年,黛安娜王妃在打網球,這長讓人羨慕腿。
  •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臣家的夫人醜出天際,最後一張神似打狗棒!
    清朝真實老照片:大臣家的夫人醜出天際,最後一張神似打狗棒!
  • 一家三口孩子最醜,父母老照片火了,家長顏值不輸「明星」
    如今到了「照騙」的時代,大家都會直接用美顏相機拍照,即便如此人們還是覺得不滿意,還要重新修整一遍,所以真人和照片很有可能出現非常大的差距。有時候家長對帶著孩子一起翻家裡的老照片,這也是許多孩子非常喜歡做的事情,畢竟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父母年輕時候的模樣感到好奇。
  • 利用FFT插件去掉老照片的網紋
    以前很多老照片使用絨面相紙衝洗照片,保留到今天,如果要重新衝洗,掃描出來照片絨面相紙的網紋就會被放大,影響照片列印的效果。怎樣去除老照片的網紋呢?今天教大家使用一個PS小插件FOURIER TRANSFORM輕鬆去除網紋。沒有插件可以網上搜索「老照片去網插件」下載。
  •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那時候的蘇聯是什麼樣,很多人不知道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當選成為了黨中央第一書記,成為了蘇聯的領導人。
  • 70年代中國老照片:穿綠軍裝非常帥氣
    每一張老照片,都是時光的標本,定格的卻是永恆的故事。點擊標題右下角的【關注】,每天精彩推送!.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對夫妻和一位老大爺翹著二郎腿坐在一條長板凳上。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農村裡的農民正在田地裡幹活,有的在插秧,有的牽著牛在耕田,還有幾個小孩也在田地幫忙。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三個穿著綠軍裝的軍人,非常帥氣,左邊兩人雙手擦褲兜一看就是普通士兵比較稚嫩,右邊這個應該是幹部,服裝多兩個口袋,看著比較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