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溫度計」測出千萬攝氏度高溫(圖)

2020-11-24 搜狐網
成都「人造太陽」今年追求高約束,挑戰高溫新目標

  成都的「人造太陽」新創出5500萬攝氏度高溫,科學家們是用什麼不懼高溫的「溫度計」測出溫度的?下一步,咱們的「人造太陽」還要挑戰哪些極端條件?昨(23)日,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長潘傳紅詳細解讀了「人造太陽」專用「溫度計」的秘密及其將在今年展開的系列高難度挑戰計劃。

  測出高溫

  就像打手電筒

  中國環流器二號A———「人造太陽」在不久前的加熱物理實驗中,大放「熱情」,其內部的等離子體電子溫度達到5500萬攝氏度。

到底是什麼「溫度計」如此不怕高溫,竟然能準確測出這個數據?「因為有三套不一樣的『溫度計』,它們分別是雷射散射、電子迴旋輻射、軟X射線能譜。」潘傳紅院長答疑道。

  在一樓的設備房裡,一個呈長條形、達6米長的灰色「鐵盒」置放在地面,順著其路徑望去,末端直達位於二樓的「人造太陽」。「這個就是『溫度計』之一的雷射散射。」負責該項設備的黃淵教授說,當等離子體開始放電的時候,科研人員就把雷射的光束打進去,「就像我們拿個手電筒,當手電筒打開照著某一處地方,這個過程就是類似於把雷射打進其『人造太陽』內部。」雷射在其內部吸收到需要的信息並散射出來,「散射出來的數據,用儀器一測就能得出其溫度了。」專門負責電子迴旋的丁玄同教授大大誇獎了這支「溫度計」:「我們說的5500萬攝氏度是『太陽』中心的溫度,而電子迴旋可以測到等離子體運動空間內整整20個點的溫度。」

  築起「堡壘」

  挑戰更高「熱情」

  昨天,院長潘傳紅透露:「今年,我們的計劃將會追求更高溫、高約束的目標。」潘傳紅說,按照研究進度,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除了維持微波加熱等手段外,還會安排1.5兆瓦中性粒子束加熱。

  除了讓「人造太陽」釋放更多的「熱情」,核工業西物所的科學家們還會向高約束模式發起挑戰。科學家們到底要約束什麼呢?「氫彈就是由原子彈引爆的,而這就是典型的核聚變過程。我們所要約束的就是這些巨大的能量,也就是等離子體。」潘傳紅一層層剖析解釋。據了解,目前,我們對「人造太陽」約束還處於低約束階段,下一步就將開始對其實行高約束。阻止或減少能源的流失,從而實現實驗裝置溫度的升高。

  在潘傳紅口中,這些等離子體就像一個灼熱的氣團。要約束這些能量,就必須要築起一道「軍事堡壘」。「堡壘」越堅固,其等離子體流失則越少,對其能量的約束時間也就相對更長。同時,核工業西物所還將就磁流體不穩定性、破裂及破裂緩解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實驗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對於未來50年後『人造太陽』正式民用發電是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的參考指標。」據了解,目前被ITER資料庫收集的3項等離子體研究,都是來源於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解決危機

  期待「太陽」升起

  「ITER計劃就是一個富人俱樂部。咱們中國,是這個富人俱樂部的窮孩子,但沒辦法,這是解決未來能源危機的不二選擇。」潘傳紅娓娓道來:整個ITER計劃耗資100億美元,前期建設需要50億,後期運行25年還需要50億。雖然這個工程如此「燒錢」,但中國還是加入其中。「『人造太陽』將會是未來能源危機、環境汙染的『終結者』。」

  目前,能源危機迫在眉睫,隨著ITER計劃的進行,人們看到了希望之光。此前,在成都舉行的國際聚變能會議上,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維爾納·布爾卡特表示:「聚變能的商用化將為滿足人類未來能源供應提供解決之道。這一進程有望在30至50年後實現。」

  早報記者鄭其攝影李國東

相關焦點

  • 新疆出現高溫天氣 火焰山地表溫度接近70攝氏度
    :0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毛詠   7月31日13時30分,新疆吐魯番柏孜克裡克千佛洞的室外氣溫已達55攝氏度
  • 溫度計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是義大利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在1593年製造的。他在一根一端附有玻璃球的管子裡面裝入帶色的液體,然後把這根管子倒放在水裡製成了最原始的溫度計。這時如果在球外面用不同溫度的物體與球靠近或接觸,由於管內空氣熱脹冷縮,水面就會發生升降,這樣從水柱的高低就能分辨出溫度的變化。這種溫度計叫空氣溫度計,它是現代溫度計的鼻祖。
  • 據說,上儀溫度計WSS-385金屬護套溫度計推薦
    上儀溫度計WSS-385金屬護套溫度計推薦在工業行業之中,雙金屬溫度計的使用範圍非常廣闊,其中的萬向型溫度計因為擁有更加靈活多變的安裝方式,受到了很多客戶的青睞。在工業生產中常用的方法是用萬向型溫度計對立式罐進行測溫,那麼這樣做有何利弊呢。使用萬向型溫度計對油罐進行測溫更加簡單方便,不需要帶任何工具進行任何操作,降低工作量,只需要將溫度計安裝到罐壁上即可。
  • 智能溫度計要如何再創新?
    市場上的智能溫度計產品有不少,國內目前像奇虎360、發燒總監、溫寶寶等都是這一領域的「參賽者」。不過,這些溫度計往往都是接觸式的,長期佩戴不舒服,家長也擔心傷害到小孩子皮膚,創業者還得為產品做醫療相關的認證。
  • 冷知識,溫度計是誰發明的?華氏度與攝氏度有什麼不同?
    最近,天天和溫度計打交道(不是給別人測量體溫,就是被測量體溫),那麼溫度計是誰發明的?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的區別又在哪裡?今天讓我們學習學習!書上說,1593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了最早的溫度計。史上第一支溫度計非常簡單,由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加上核桃大的玻璃泡組成。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但這種溫度計受到大氣壓的影響比較大(因為下面裝水的瓶子不是密封的,大氣壓力直接作用在水面上。
  • 20攝氏度!去南極可以穿短袖了?南極大陸再次出現創紀錄「高溫」
    就在幾天前,來自阿根廷的科學家在他們的南極科考站附近,測出了18.3攝氏度的氣溫,這這個溫度已經刷新了有記錄以來南極大陸的最高氣溫。然而最近,又有新的報導稱該地區出現了另一項新紀錄:20.75攝氏度!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網友說,「咱們可以穿短袖去南極了……」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 新疆吐魯番遭遇持續高溫天氣 火焰山溫度計顯示高達60攝氏度
    2016年6月5日,有「火洲」之稱的新疆吐魯番最高氣溫繼續保持42攝氏度持續高溫,距離吐魯番市區40多公裡的火焰山風景區高溫時段的地標溫度接近60攝氏度。據當地氣象部門介紹,今年,「火洲」吐魯番極端高溫天氣較去年晚10天左右,從3日開始,吐魯番市高昌區和託克遜縣出現40攝氏度以上極端高溫天氣,火焰山等局部地區最高氣溫超過45攝氏度。
  • 初中物理——溫度計
    溫度計在生活中是用來測量溫度的儀器,最常見的是室溫計和體溫計。溫度計是利用固體、液體、氣體受溫度的影響而熱脹冷縮的現象為設計的依據。有煤油溫度計、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氣體溫度計、電阻溫度計、溫差電偶溫度計等等。
  • 高溫旅遊,到死亡峽谷與溫度計合照,打卡華氏132度的高溫!
    秋冬季節,我們通常喜歡到較為溫暖的地方去度過難得的假期,而今年,一項特別的旅遊計劃在美國內華達州的死亡谷盛行,有些人甚至不惜驅車數千公裡,參與到這項高溫旅遊項目之中,只為在死亡谷,在溫度計列出地球上有記錄的最熱溫度的平原上,來一場打卡自拍。高溫通常是宅家吹空調的絕佳藉口,但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個自拍難忘的絕佳機會。
  • 陝西耗資43萬將68米高煙囪改成溫度計 盤點各地高聳的奇葩溫度計
    8月6日中午,在316國道距留壩縣城1500米處,遠遠可以看見一隻大號溫度計矗立著,溫度計頂端還顯示著32℃的字樣。據了解,這隻溫度計是不久前由留壩縣政府出資43萬元、留壩縣城關鎮負責招標,用一個廢棄煙囪改造而成的。
  • 基於Pt100運用查表法實現的高溫溫度計設計
    摘要 針對高溫溫度計存在體積大、成本高、操作複雜及實際測量依賴電腦而不能獨立工作等缺點,研究了溫度數據的採集、傳輸、顯示等問題,設計出以STC89C52為核心,基於Pt100溫度傳感器和液晶1602顯示的鉑電阻高溫溫度計。
  • 氣溫飆升至40攝氏度!歐洲創紀錄的高溫將「繼續」引發雷暴
    英國廣播公司天氣預報警告稱,在歐洲大陸部分地區遭遇創紀錄的40攝氏度高溫襲擊後,高溫還將繼續,這可能會在中歐引發大規模雷暴。英國廣播公司(BBC)天氣預報稱,科西嘉島(Corsica)本周的高溫將持續下去。
  • 軍醫教你用溫度計測出防紫外線傘好壞
    在家中用溫度計就可以簡單測出傘的防曬能力  如果自己想檢測傘的防紫外線質量,有一個簡單的方法:  將幾把不同材料的傘撐開放在室外,每把傘的裡外各放一個同型號的溫度計,暴曬10分鐘後,觀察傘內外溫度計的相差度,如果內外溫度計差度大,說明傘的隔熱、防紫外線功能好,反之則質量不好。
  • 穿越時空的溫度計,揭秘七千萬年前恐龍的體溫
    每種內溫性動物的恆定體溫都不大相同,整體而言新陳代謝更快的動物體溫更高,比如一些小型鳥類,體溫可達40攝氏度以上。等等,我聽過恆溫動物,冷血動物,什麼是內溫性動物?有內溫性動物,那有外溫性動物嗎?(圖片來源:https://www.syfy.com/syfywire/t-rex-on-fire-royal-gorge-dinosaur-experience)古生物學家們嘗試了非常多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但誰都不能帶著溫度計穿越回六千六百萬年前,找一隻霸王龍測一下(找到它估計也不會很配合)。
  • 地球最低溫度刷新,科學家測出零下100攝氏度極值!
    在地球上,我們可能存在溫度極低的地方就是南北極地區,然而隨做氣候的變化,我們的最低溫度再一次打破新紀錄,根據氣象數據測量,在東南極高原區域,科學家們發現了比我們以前想像的溫度更低值,地球低溫再創新高,測出了溫度達到了接近華氏148度(-100攝氏度,零下100攝氏度)的極值。
  • 記者測試:頭伏當天 地表溫度超過45攝氏度
    昨天是頭伏,最高氣溫達到37攝氏度。這幾天大家的感覺都非常明顯,那就是酷暑難耐。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今年的高溫天氣估計有點「難熬」。7月17日的氣溫是27-37攝氏度。上午十點鐘開始,室外人們就能明顯地感受到一股股熱浪,站在水泥地面上,熱氣往上冒。記者用一個水銀溫度計放在地面上,瞬間溫度就攀升。
  • 迷你電子溫度計可通過智能設備測量溫度
    Thermodo公司在推出了一款可通過智慧型手機耳機插口連接的迷你電子溫度計,其外觀設及非常小巧精緻,並且不用通過數據接口進行連接,只需插入智能設備都擁有的3.5mm耳機接口即可。該設備可以測量零下20攝氏度至零上50攝氏度範圍,並且讀取速度很快,無需連接網絡,也不需要額外配置電源。
  • 宇宙中存在10萬億度的高溫?如果存在,它是用什麼材料製造的?
    宇宙中存在10萬億度的高溫?如果存在,它是用什麼材料製造的?世間萬物都是有溫度的,無論運動還是不運動的物體,都能測量出它們的溫度。我們都知道,人的正常體溫維持在37攝氏度,如果高於這個體溫,就證明發燒了,人死後身體會漸漸變涼,體溫下降。
  • 快報實測40攝氏度
    說起保安亭裡的高溫,他淡淡一笑:「現在怕還沒到最熱的時候,今天風就挺大的。亭子裡窗戶一直開著,再吹吹電扇,還能扛得住。」胡師傅性子溫和,不愛抱怨,其實就說這幾句話的時間,站在保安亭外空地上的我們已經汗珠直流。這裡四周平房居多,陽光直射站著不動就已燥熱難當。據杭州市氣象局昨日15時發布的消息,當時市區氣溫為35.4攝氏度。保安亭裡究竟有多熱?
  • 每周一練·(七年級)伽利略溫度計
    我市某中學有一個「溫度計探究」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開展了有關溫度計的專題探究。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17世紀時,義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曾設計過一種溫度計,其結構為:一根麥稈粗細的玻璃管,一端與雞蛋大小的玻璃泡相連,另一端豎直插在水槽中,並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根據管內水柱的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相應的環境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