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助科學家第一時間觀測宇宙奇觀

2021-02-15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近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準實時」將GECAM衛星探測到的伽馬射線暴觀測警報下傳至其科學運行中心,揭開了北鬥三號系統全球短報文服務應用於空間科學與宇宙探測的序幕。我國北鬥衛星導航工程使用的北鬥導航衛星主要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全部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製,其他重要分系統也有部分航天科技集團所屬單位參與。2020年,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北鬥系統。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懷柔一號」極目望遠鏡,簡稱GECAM)是北鬥三號系統全球短報文服務的首個衛星試驗用戶,也是我國首個具有即時下行觀測數據能力的空間天文望遠鏡,於2020年12月由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由於衛星通常在飛過地面接收站才能下傳科學數據,具有較長的時間延遲(可達數小時,甚至超過10小時),無法實現快速響應。為了滿足科學觀測需求,GECAM衛星創新性地使用北鬥三號系統的全球短報文通訊鏈路將天體爆發的關鍵科學數據(觀測警報)準實時下傳至地面,從而可以快速引導其它設備的後隨觀測。▲ GECAM衛星通過北鬥三號導航系統準實時下傳的伽馬暴(GRB 210120A)光變曲線本次GECAM衛星發現的爆發天體是一個伽馬射線暴(編號GRB 210120A),其發生於2021年1月20日下午15時10分48.550秒(北京時間)。GECAM衛星通過星上在軌觸發定位軟體實時捕捉到該爆發事件,並將星上觸發定位結果以及光變曲線等觀測警報信息通過北鬥三號系統下傳至地面。GECAM衛星科學運行中心在觸發後約60秒收到第一條北鬥短報文,其後10分鐘內收到所有短報文信息。短報文傳輸功能正常,性能指標均符合設計。本次試驗的成功,表明北鬥三號系統全球短報文服務在空間科學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據悉,我國正在研製的愛因斯坦探針(EP)衛星、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eXTP)空間天文臺等也計劃利用北鬥三號系統的全球短報文功能,以便快速向國內外天文學家發布有關宇宙天體爆發活動的關鍵信息,引導其他設備開展後隨觀測。

來源: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官方微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網站

編輯/楊成 高一鳴

校對/林佳昕

監製/黃希

相關焦點

  • 宇宙七大奇觀,非常迷人的星系圖
    宇宙七大奇觀,非常美麗有令人驚奇的景象,令人嚮往,我們人類的肉眼可見的範圍僅僅局限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而宇宙中的神秘無窮的景象,只能通過特定的望遠鏡來看
  • 或許我們一輩子都看不到,這3個宇宙的奇觀了!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科幻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或許我們一輩子都看不到,這3個宇宙的奇觀了。我們都知道人的壽命只有100年左右,而這個時間在地球上算是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在宇宙的時空尺度裡,卻短暫得不值一提,如果我們把宇宙大爆炸最近所有的時間壓縮到一年,那麼人類一生只是在輿論當中生存幾秒鐘的時間而已。
  • 火山頂上的宇宙觀測:超靈敏相機助望遠鏡「看透」宇宙星際
    火山頂上的宇宙觀測:超靈敏相機助望遠鏡「看透」宇宙星際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6-10-26 10:18 來源:澎湃新聞
  • 「有生之年」系列:這3個宇宙奇觀,我們這輩子估計看不到了
    「有生之年」系列:這3個宇宙奇觀,我們這輩子估計看不到了我們知道,人類的壽命只有1百年左右的時間(其實很多還達不到100年),而這個時間在地球上算是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在宇宙的時空尺度裡,卻短暫的不值一提。
  • 如果宇宙正以超光速膨脹,請問北鬥七星為什麼一直在那裡?
    對於這個話題中最關鍵的因素有幾個,第一是宇宙膨脹,第二則是為什麼宇宙膨脹會超過光速,第三則是超過光速膨脹的宇宙中,北鬥七星居然一直在那裡指引著方向?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簡單討論下這個原因!一、宇宙膨脹其實宇宙誕生於一場暴漲的證據挺多的,其中微波背景輻射就是重要的一個證據,當然我們並不打算在這個話題上浪費大家的時間,因為我們只要討論宇宙膨脹以及相關結果!
  • 罕見的宇宙奇觀你看過幾個?
    罕見的宇宙奇觀~ 這些你看過幾個?最後面一個極其罕見,可以肯定的說我們是看不到了!NO.3 雙星伴月雙星伴月,是指兩個星體和月亮,如金星、木星和月球,或者土星、木星和月球,同時在夜空中被觀測到的天文現象。
  • 地球是可觀測宇宙的中心?科學家:宇宙一直在膨脹,它沒有中心
    當我們知道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的時候,心中不禁有了一個疑問,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答案和地球有關,地球的位置恰好處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區域,從地球到可觀測宇宙的邊緣地帶的距離是465億光年,可觀測宇宙自然就是930億光年。還有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宇宙一直在膨脹。
  • 宇宙第一顆恆星出生的時間?科學家有線索了!
    根據目前理論,我們知道人類出現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700萬年前,那時候正是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雛形,相當於人類正式形成的伊始。那麼宇宙呢?我們知道宇宙第一顆恆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宇宙中最早的恆星形成的時間甚至比天文學家想像的還要早。
  • 北鬥三號觀測數據質量分析
    為分析各個信號的觀測數據質量,本文選取6個境外iGMAS連續跟蹤站15天的數據對北鬥三號的觀測數據質量進行分析,從信噪比、偽距多路徑、數據完整率、數據飽滿度和數據連續性等五個方面綜合對比了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新舊信號的數據質量,並將北鬥三號與GPS和Galileo在兼容互操作頻點進行對比。
  • 北鬥收官之星圓滿成功!物質的第五種形態在宇宙中被製造出來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這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前延說: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之所以有無數人為北鬥凝之心血,是因為我們不願意長期受制於人,自立自強的民族,走向真正的強大,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 時間已確定!2020年首場天文奇觀將開演,高峰期時長只有6小時
    的確,在2019年裡出現了各種天文奇觀,難得一見的日環食,如同鮮血一般的血狼月,金星、木星與月亮同框,還有璀璨無比的流星雨,這些至今讓人回味無窮。那麼接下來,2020年會出現哪些讓人期待的奇觀呢?根據天文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的首場天文奇觀即將開演,即一年一度的象限流星雨,時間已經確定了,北京時間2020年1月4日16時,流星雨將達到沐浴高峰,屆時,每小時將出現多達60至110顆流星,北半球低緯度地區和高緯度地區都適合觀看。估計這個時候,資深攝影愛好者們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確定時間和地點,將觀看一場精美絕倫的流星雨。
  • 宇宙在超光速膨脹,北鬥七星的位置,為何幾千年來一直沒有變化?
    宇宙大爆炸起源說科學家們認為,大約在138億年前,在宇宙中存在一個體積無窮小、質量無窮大、密度無限大……一切物理知識在裡面都失效的點,這個點被命名為「奇點」,宇宙就誕生於這個奇點的一場大爆炸,奇點爆炸之後宇宙在不斷的膨脹,經過130多億年的膨脹、沉澱和組合,最終形成現在宇宙的樣子。
  • 盤點宇宙十大壯麗奇觀:黑洞暴力吞噬恆星
    浩瀚的宇宙,充滿著神秘和魅力。宇宙中每天都上演著無數美麗壯觀的天文奇觀,甚至是「大魚吃小魚」的暴力事件——大的星體如黑洞吞噬小的星體。天文學家近期就評出宇宙十大最為美麗壯觀的暴力事件:  1、小行星撞擊行星  一個巨大的太空星體碰撞木星,在木星表面形成一個太平洋大小的「黑眼圈」,科學家分析稱,木星表面出現的黑眼圈很可能是由一顆未探測到的彗星碰撞造成的,提示許多天文學家未來有一日可能出現類似的碰撞事件,足以對地球構成致命的毀滅,使人類重蹈恐龍滅絕之路。
  • 宇宙無比驚奇的七大奇觀,無比美麗壯觀的恆星雪天使星雲
    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宇宙是神秘令人嚮往的,同時宇宙也是無比美麗的,有著無數美麗壯闊的奇觀,小編今天就帶領朋友們走進宇宙七大奇觀,去感覺它們的震撼與美麗。一、在距離地球170000光年的星空深處,有一處令人著迷的星座,它就是30劍魚星座。
  • 宇宙奇觀:黑洞潮汐力將一顆恆星撕裂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ASASSN-14li系統內中出現了潮汐力瓦解某個天體的現象,最新的推測顯示,這是黑洞把一顆恆星毀滅的場景。當一顆恆星太靠近黑洞時,黑洞產生的潮汐力會撕裂這顆恆星,一些恆星碎片會被高速分裂,比如進入黑洞的吸積區,或者被拋射進入宇宙空間中。
  • 日本科學家:可觀測宇宙中 人類可能是唯一的生命
    生命的自然發生目前普遍被科學家接受的猜想是,地球上各個角落活動的複雜生命都起源於非生命物質,而這些非生命物質隨機組合,形成了構建生命的基本結構,這一過程也被稱為「自然發生」學說(abiogenesis)。不過一直以來,科學家還缺乏相關的研究依據,來支持這個觀點。
  • 日本科學家:可觀測宇宙中,人類可能是唯一的生命
    基於「自然發生」學說以及其中的「RNA世界」假說,研究人員認為在可觀測宇宙中,形成功能性RNA鏈(至少包含40~60個核糖核苷酸殘基)的可能性極低,而這一長度是RNA具有基本的自我複製功能的必要條件。當然,在可觀測範圍之外正加速膨脹的整個宇宙中,生命可能出現在無數的行星上,只是我們或許永遠找不到它們。
  • 日本科學家:可觀測宇宙中,我們可能是唯一的生命
    基於「自然發生」學說以及其中的「RNA世界」假說,研究人員認為在可觀測宇宙中,形成功能性RNA鏈(至少包含40~60個核糖核苷酸殘基)的可能性極低,而這一長度是RNA具有基本的自我複製功能的必要條件。當然,在可觀測範圍之外正加速膨脹的整個宇宙中,生命可能出現在無數的行星上,只是我們或許永遠找不到它們。
  • 飛行器到達可觀測宇宙邊緣的時間,與螞蟻爬到太陽相比哪個快?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結合Λ-冷暗物質模型,反推出宇宙的年齡為137.8-138.2億年之間。那麼,可觀測宇宙的半徑是怎麼得來的呢?而根據宇宙膨脹的速率推測,這38萬年所對應的空間「拉長」效應,使光線通過4億年才走完,因此加上前面的461億年,可觀測宇宙的半徑被確定為465億光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能夠通過光線所探知的宇宙空間範圍,要比奇點大爆炸到現在實際所經歷的時間,少了38萬年。
  • 「超級血月」即將上演,持續時間超62分鐘!下一次出現得2年後
    在我們一般人的認知中,凡是說到「奇觀」,第一反應就是難得一見,宇宙奇觀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實際上宇宙奇觀並非大家想像的那樣少見,反而是無限的多,無論是流星雨,日食還是月食,實際上都不是什麼特別難見的,這點似乎和你想的不一樣,但是由於我們所處的地域天氣等限制,真正想要目睹一場完美的宇宙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