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度對於陸龜來說至關重要,作者對溼度的見解很全面,可以作為參考,但是並不是所有大小的陸龜對於溼度的要求都按照表格這樣去劃分,只能說大體並無偏差,在幼年期的陸龜相對來說對溼度的要求非常高,舉個例子:蘇卡達作為沙漠型陸龜的代表,從幼年時期開始,晝夜都在洞穴內,溼度非常高。雖然並不是特別嚴謹,但是作者用心的把陸龜對溼度的要求做成表格,對於大部分初學者來說還是非常有必要一讀。
PS:這裡說的溼度就是空氣溼度,跟環境溼度不一樣,作者也提出來這點。
如果說溫度設定錯誤,會造成龜龜立即性的問題,那麼溼度環境營造錯誤,那麼影響的程度則是緩慢但卻深遠的,如果提供的溼度條件有問題,雖然不會造成立即的威脅,可是長期飼養在一個錯誤溼度的條件下,對龜龜的殺傷力則更大,往往發現時,大都為時已晚。
溼度係指水分在空氣所含的比例,與溫度對爬蟲的影響一樣重要,但是一般飼主較注重溫度,而忽略了溼度的環境營造,造成爬蟲長期飼養下的種種問題,以乾燥物種為例,長期處於潮溼環境,容易衍生呼吸系統與腸胃道上的疾病,而潮溼物種長期居住在乾燥環境,加上水源不足,則較容易發生眼疾、脫水及尿酸結晶等現象,其它因溼度不適應而衍生出來的種種問題,則大多不為人知或需要長時間去驗證。
以下是作者個人對溼度之於各種陸龜的條件看法,雖然不完全具長期觀察及實驗證明,但是這些常見的陸龜,作者都養過或幫朋友養過,所以提出這樣的看法,不保證絕對正確,但應該相差不大。我先將常見的陸龜,以溼度要求程度的不同,大致上區分為六大類型(參考表一):
當然也有特殊案例,例如蘇卡達即使是適合(2)乾燥型,可是在(5)潮溼型環下依然可以適應的不錯。目前作者因為空間問題,暫時將喜歡(5)潮溼型的紅腿龜養在和星龜一樣的(2)乾燥型環境,它還是很會吃,精神也很好——因此,以上數據只是針對個別物種所提出,在長期飼養下最佳的溼度條件,但僅供參考。
由於養龜者大都同時擁有各種陸龜,礙於空間問題,無法兼顧到每種龜龜的溼度需求,因此,在此對飼養者提供以下的折衷建議,若無法做到完全適合溼度條件的環境,則可以退而求其次的以上一級或下一級的環境飼養(附表二說明):
作者注意到一個現象,雖說每一物種都有其適合的溼度條件,可是大部分越乾燥的物種,對溼度條件的要求也越高,例如豹龜、阿根廷&挺胸龜等,而潮溼物種忍受溼度條件異常的寬容度較大,如紅腿、黃腿&黃頭,不過還是有特例,那就是麒麟龜對溼度的幾近苛求。
順便一提,大多數陸龜對溫度的要求,可以就對溼度的要求來作參考,也就是說,要求越乾燥的物種,相對的也需要越高溫,而要求越潮溼的物種,相對的越能容忍低溫,不過也非絕對一致:
例外一:星龜對溫度的要求高於豹龜,但對溼度的要求則不如豹龜乾燥
例外二:四趾陸龜屬於偏乾燥型龜種,對」低溫」的容忍度卻高於」高溫」
例外三:沙漠型陸龜(如Gopherus全屬,埃及陸龜等)雖然要求絕對乾燥,溫度方面則傾向要求較高的日夜溫差,在其原產地,日夜溫差甚至高達50度
溼度的營造也是常困擾飼主的一個問題,提高溼度可以使用無菌墊屑、水苔等為底材,甚至配合沼澤造景用的水氣噴霧器,就足以應付各種高溼度物種。乾燥型物種要求的低溼度環境,可以利用除溼機、除溼棒及防潮劑來改善,飼養箱則建議使用木板**,因為木材能吸水氣,有助於保持場所的乾燥性,配合唐山土或其它吸水性強的土(石或沙)為底材,可以克服所有乾燥型物種的需求。
飼養陸龜是一輩子的事情。 by 蛋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