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4日,北京大學與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項目「高外量子效率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啟動會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成功召開。該項目由北京大學有源顯示研究中心承擔,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鄒德春教授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劉曉彥教授主持,項目骨幹來自物理學院、工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項目將尋求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器件結構和製備方法,以將OLED的外量子效率提高至70%為目標。同時注重於所研發的技術能夠真正適用於平板顯示,為此進一步開展基於TFT基板的高發光效率OLED探索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對於我國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京東方電子集團於2013年夏,就「高外量子效率有機電致發光器件」項目面向全球招標;在北京大學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相關專家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激烈的國際競爭,由北京大學有源顯示研究中心牽頭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際7個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資助。
啟動會上,鄒德春教授介紹了項目的組織實施,研究背景及總體方案,甘子釗院士、王陽元院士、黃春輝院士、龔旗煌院士分別就項目的目標,校企合作模式,基礎研究成果的轉化等給予了肯定,並提出建議。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董友梅博士、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皇甫魯江博士、集團技術管理中心總監李新國博士,項目主管李重君博士等到會祝賀並就京東方與北京大學的長期合作展開深入探討。
校科研部部長周輝、主任鄭英姿,科技開發部副部長周福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來魯華教授,以及項目組全體成員參加了會議。
背景資料: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作為第三代新型顯示技術,被研究者和產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顯示技術,是國際上高技術領域的一個研究和競爭熱點。
OLED顯示技術是一種藉助有機半導體功能材料,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光能的技術,與傳統的顯示技術相比具有超輕、超薄、廣視角、高清晰、耐低溫、抗震性能好等一系列優點。採用這種技術製備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因其具有結構簡單、厚度小、響應速度快、功耗低、視角寬、工作溫度低等優異性能,另外還具有可實現柔軟顯示的特點,被國內外平板顯示行業的專家稱為「夢幻般的顯示技術」。
編輯: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