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外量子效率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合作項目啟動會召開

2020-11-22 北大新聞網

2014年8月14日,北京大學與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項目「高外量子效率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啟動會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成功召開。該項目由北京大學有源顯示研究中心承擔,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鄒德春教授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劉曉彥教授主持,項目骨幹來自物理學院、工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項目將尋求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器件結構和製備方法,以將OLED的外量子效率提高至70%為目標。同時注重於所研發的技術能夠真正適用於平板顯示,為此進一步開展基於TFT基板的高發光效率OLED探索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對於我國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京東方電子集團於2013年夏,就「高外量子效率有機電致發光器件」項目面向全球招標;在北京大學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相關專家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激烈的國際競爭,由北京大學有源顯示研究中心牽頭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際7個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資助。

啟動會上,鄒德春教授介紹了項目的組織實施,研究背景及總體方案,甘子釗院士、王陽元院士、黃春輝院士、龔旗煌院士分別就項目的目標,校企合作模式,基礎研究成果的轉化等給予了肯定,並提出建議。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董友梅博士、集團新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皇甫魯江博士、集團技術管理中心總監李新國博士,項目主管李重君博士等到會祝賀並就京東方與北京大學的長期合作展開深入探討。

校科研部部長周輝、主任鄭英姿,科技開發部副部長周福民,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來魯華教授,以及項目組全體成員參加了會議。

背景資料: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作為第三代新型顯示技術,被研究者和產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顯示技術,是國際上高技術領域的一個研究和競爭熱點。

OLED顯示技術是一種藉助有機半導體功能材料,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光能的技術,與傳統的顯示技術相比具有超輕、超薄、廣視角、高清晰、耐低溫、抗震性能好等一系列優點。採用這種技術製備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因其具有結構簡單、厚度小、響應速度快、功耗低、視角寬、工作溫度低等優異性能,另外還具有可實現柔軟顯示的特點,被國內外平板顯示行業的專家稱為「夢幻般的顯示技術」。

編輯:未天


相關焦點

  • 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新一代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
    近日,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新一代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項目啟動會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項目牽頭單位華南理工大學相關領導、廣東省科技廳相關領導、項目負責人、課題負責人及參與單位代表、項目諮詢專家、科技部高技術中心相關人員等60餘人參加了會議。
  •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是當今光電顯示領域裡研究的熱點。
  • 中國學者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應用
    圖為藍光TADF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與主體激發態偶極矩之間的關係。(黑龍江大學提供)中新網哈爾濱7月12日電(記者 史軼夫)12日,黑龍江大學發布消息,該校許輝教授領導的磷基光電功能材料科研團隊,首次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應用瓶頸。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和器件研究取得進展—新聞...
  •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的研究進展*
    本文在簡要介紹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對有機電致發光材料、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面板及其驅動技術的相關進展進行了闡述。最後,論文簡單分析OLED的應用前景,展望了OLED在未來的產業化進程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中國學者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應用瓶頸
    圖為藍光TADF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與主體激發態偶極矩之間的關係
  • 長光機紅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近日,由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馬東閣等科研人員發明的「紅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專利,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作為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具有開啟電壓低、響應速度快、主動發光、視角寬、無輻射、耐低溫和抗震性能好等優點,因此在全彩色顯示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打破限制,實現高效率穩定純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近日,Nature Photonics雜誌刊發了英國劍橋大學崔林松博士、Richard Friend教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陳先凱博士、Jean-LucBredas教授和日本九州大學ChihayaAdachi教授團隊的合作研究論文「基於快速自旋翻轉電荷轉移態高效穩定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Fast spin-flip enables efficient and stabl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生產線項目
    一、項目名稱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生產線項目二、所在地區      銅陵市三、項目背景      市場前景好,國內已掌握部分關鍵技術。四、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年產36萬片玻璃基板(規格為370×470)。
  • 濱松c9920系列電致發光系統助力最高外量子效率發光器件的誕生
    光學測試方面表明適當的提純次數未破壞該量子點發光性能,而電學性能測試證明經多次混合溶劑提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器件的電荷注入能力。CsPbBr3量子點純化過程示意圖及前三次提純配體變化分析提純過程中CsPbBr3量子點墨水穩定性,發光性能,旋塗的薄膜及相關微結構演變分析提純過程對CsPbBr3量子點螢光性能和器件電荷注入影響分析器件空穴傳輸層變化和量子點混合溶劑處理對發光器件性能影響實驗最後,通過電致發光系統對器件進行光電測試
  • ...藍光熱激發延遲螢光主體材料——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
    中國教育在線 訊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和照明設備,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手環等電子產品,包括蘋果、三星、華為等世界主流的電子設備供應商均已使用OLED顯示屏。
  • 有機電致發光產品的研發現狀
    摘要: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具有驅動電壓低、主動發光等優勢,在平板顯示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介紹了近年來有機電致發光產品的研發狀況,並展望了OLED的商業前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122.htm作為新一代平板顯示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在手機、PDA、數位相機、車載顯示、筆記本電腦、壁掛電視以及軍事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一種將來替代液晶顯示器(LCD)的新型平板顯示器件。
  • 量子點電致發光處於研究階段 未來五年市場升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2052.htm  徐徵:量子點的發光峰窄、發光顏色可調、發光效率高,比較適合在顯示器件中使用。量子點電致發光的應用還處於實驗研究階段,從實驗階段到生產階段還需要較長時間,要解決製備工藝、發光亮度、壽命、效率等多方面問題。因此量產時間很難確定。  胡春明:目前市場上的應用都是量子點光致發光技術,其實質是將量子點材料加入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或彩膜中,豐富顯示器的色彩,顯示單元仍然是液晶器件。
  • 有機電致發光材料重金屬配合物
    有機電致發光材料的研究進展由於金屬和配體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使過渡金屬配合物存在具有三線態特徵的金屬-配體電荷轉移(3MLCT)激發態。即金屬配合物中的重金屬原子的自旋偶合,使單線態和三線態混雜,三線態激子的對稱性被破壞,衰減變快,發出效率較高的電磷光。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研發出世界最「亮」白光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研發出世界最「亮」白光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 西安新聞網訊1月6號記者獲悉,西安交大科研人員研發出了世界最「亮」白光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相比於白光LEDs,白光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WOLEDs)的功率效率仍然偏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WOLEDs的固態照明應用。
  • 高效雙極藍光熱激發延遲螢光主體材料——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
    中國教育在線 訊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和照明設備,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手環等電子產品,包括蘋果、三星、華為等世界主流的電子設備供應商均已使用OLED顯示屏。
  •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李倩 發表於 2018-07-12 16:18:53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TV面板的出貨數量達2.62億片
  • 白皮書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本綜述針對量子點應用於高色彩質量的照明和顯示技術的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應用進行系統的闡述。量子點的發展從最初的照明到如今的光致發光高色域顯示背光源,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下一階段可以想像出量子點的成本的逐漸降低、大規模的合成,以及QD Vision、三星、 LG 等廠商在量子點電致發光上所付出的努力,會進一步促進量子點的大面積的電致發光器件的商業化。
  • 黃維院士等構築了世界上首個由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
    其中,電致發光器件在柔性電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目前,電致發光器件大多採用直流或單相交流驅動,還沒有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相關的報導。這就導致電致發光器件無法直接接入到三相電網中,需要複雜的後端電路消耗能源且增加成本。因此,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補。
  • 綠光鈣鈦礦LED器件外量子效率達20.3%
    綠色可見光鈣鈦礦LED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達到20.3%,刷新了該領域的世界紀錄!記者11日從華僑大學獲悉,該校魏展畫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薄膜製備策略,並優化了LED器件結構,製備出了全球領先的高亮度、高量子轉換效率的LED器件,在鈣鈦礦電致發光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進展,推動我國向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價格低廉的顯示和照明器件產業邁出重要的一步。該研究成果於11日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