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光機紅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近日,由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馬東閣等科研人員發明的「紅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專利,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作為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具有開啟電壓低、響應速度快、主動發光、視角寬、無輻射、耐低溫和抗震性能好等優點,因此在全彩色顯示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全彩色顯示技術中,彩色模式多採用RGB獨立發光模式,這種模式是利用精密的金屬蔭罩與CCD像素對位技術,首先製備紅、綠、藍三基色發光中心,然後調節三種顏色組合的混色比,產生真彩色。該項技術的關鍵在於提高各發光元件的色純度和發光效率。對目前有機電致發光全彩顯示器而言,紅光的效率和色純度普遍偏低。因此,開發和研製高性能的紅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對實現有機電致發光全彩顯示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是一種紅光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製備方法,它以在主體材料中共摻雜綠光敏化劑和紅光發光材料作為發光層,通過載流子瀑布式俘獲的發光過程,有效地抑制了器件中空間電荷的過度積累,降低了激子淬滅效應,從而達到提高紅光發光效率和亮度的目的。同時,通過優化敏化劑和發光材料的摻雜濃度,實現了純紅光發射,保證了紅光的色純度。本發明的方法簡單,製備的全螢光紅光器件具有高效率、高亮度和高色純度的特點,完全能夠滿足全彩顯示的要求。
 

相關焦點

  •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的研究進展*
    本文在簡要介紹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工作原理的基礎上,對有機電致發光材料、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面板及其驅動技術的相關進展進行了闡述。最後,論文簡單分析OLED的應用前景,展望了OLED在未來的產業化進程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和器件研究取得進展—新聞...
  •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是當今光電顯示領域裡研究的熱點。
  • 中國學者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應用
    圖為藍光TADF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與主體激發態偶極矩之間的關係。(黑龍江大學提供)中新網哈爾濱7月12日電(記者 史軼夫)12日,黑龍江大學發布消息,該校許輝教授領導的磷基光電功能材料科研團隊,首次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應用瓶頸。
  • 有機電致發光產品的研發現狀
    摘要: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具有驅動電壓低、主動發光等優勢,在平板顯示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介紹了近年來有機電致發光產品的研發狀況,並展望了OLED的商業前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122.htm作為新一代平板顯示器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在手機、PDA、數位相機、車載顯示、筆記本電腦、壁掛電視以及軍事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一種將來替代液晶顯示器(LCD)的新型平板顯示器件。
  • 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新一代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
    近日,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新一代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項目啟動會在華南理工大學召開。    「新一代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項目旨在開發和完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有機發光材料/主體材料體系,使發光效率和壽命達到實用化的水平;掌握新一代有機發光材料的發光機制、構效關係、激發態過程及其調控規律,實現兼顧結構簡單、高效率、長壽命的新型器件結構,明確其內在物理機制和規律,為高性能材料和器件開發提供科學指導和解決方案;實現顯示器件的優化設計、集成和可控制備,使其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 中國學者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應用瓶頸
    (黑龍江大學提供)   7月12日,黑龍江大學發布消息,該校許輝教授領導的磷基光電功能材料科研團隊,首次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應用瓶頸。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和照明設備,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包括蘋果、三星、華為等世界主流的電子設備供應商均已使用OLED顯示屏。
  • 納雍電廠首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納雍電廠首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7-23
  •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生產線項目
    一、項目名稱      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LED)生產線項目二、所在地區      銅陵市三、項目背景      市場前景好,國內已掌握部分關鍵技術。四、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年產36萬片玻璃基板(規格為370×470)。
  • 「高外量子效率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合作項目啟動會召開
    2014年8月14日,北京大學與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項目「高外量子效率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啟動會在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成功召開。該項目由北京大學有源顯示研究中心承擔,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鄒德春教授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劉曉彥教授主持,項目骨幹來自物理學院、工學院、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李峰教授團隊在有機發光自由基領域再次取得重要...
    自從2015年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李峰教授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並實現自由基的雙線態電致發光以來(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7091-7095),有機發光自由基因其集光、電、磁性質於一身而引起了廣泛關注。
  • 【解密】華星光電新型OLED關鍵技術;OPPO「伸縮屏」手機專利曝光...
    ,並基於此發明了一種新型有機電致發光器件,解決了現有的熱活化延遲螢光材料在OLED器件中效率衰減速度較快,導致OLED器件效率下降明顯等問題,並進一步提高了OLED器件的穩定性。集微網消息,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作為目前主流的顯示照明設備,已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中,如華為、蘋果、小米等,應用前景廣闊。為進一步提高OLED設備的發光效率和穩定性,諸多研究機構如日本九州大學Adachi教授團隊在這一領域進行深入研究,並發表多篇論文,促進了OLED的進一步應用。
  • 成都市局兩項成果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
    成都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就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通用性不強、擴展性不高、靈活性不足、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提出了基於WCF技術搭建數據服務框架,以及採用OSS等技術高效實現GIS數據質檢和入庫的技術解決方案,形成的《一種基於WCF技術的數據服務框架搭建方法》(專利號:CN201810351314.4)、《一種面向OSS對象存儲的GIS數據質檢與入庫方法》(專利號:CN202010182804.3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LED用稀土發光材料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獲國家發明專利一項(ZL201410545720.6),相關結果發表於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2015, 3(8), 1096-1101,入選封面文章)。  隨後,該團隊圍繞 Ba 9 Lu 2 Si 6 O 24 材料,利用 Tb 3+ - Tb 3+ 量子剪裁和共振能量傳遞效應,獲得了一種發光效率高達144%的綠色螢光粉,實現了可見光量子剪裁(J. Phys. Chem. C 2016, 120, 2362-2370);首次觀察到 Eu 2+ 的異常紅光發射,採用低溫光譜手段追溯到了紅光來源(Inorg.
  • 打破限制,實現高效率穩定純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近日,Nature Photonics雜誌刊發了英國劍橋大學崔林松博士、Richard Friend教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陳先凱博士、Jean-LucBredas教授和日本九州大學ChihayaAdachi教授團隊的合作研究論文「基於快速自旋翻轉電荷轉移態高效穩定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Fast spin-flip enables efficient and stabl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 「一種用於選擇吸附六價鉻的吸附劑」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發明了一種用於選擇吸附六價鉻的吸附劑,近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一種用於選擇吸附六價鉻的吸附劑,專利號:ZL 201110212531.3,發明人:鄭易安 王愛勤)。
  • ...藍光熱激發延遲螢光主體材料——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
    中國教育在線 訊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和照明設備,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手環等電子產品,包括蘋果、三星、華為等世界主流的電子設備供應商均已使用OLED顯示屏。
  • 首個三相交流電驅動電致發光器件問世—新聞—科學網
    其中,電致發光器件在柔性電子研究中起步最早,且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然而,目前的電致發光器件大多功能單一,而且封閉的器件結構導致很難集成傳感功能以滿足泛物聯網時代對發光器件智能性的新要求。此外,電致發光器件大多採用直流電或單相交流電驅動,這導致電致發光器件無法直接接入到三相電網中,需要複雜的後端電路,造成新的消耗能源並增加運行成本,這一研究空白亟待科學家來填補。
  • 武漢先進院2項發明專利再獲授權!今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個
    近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獲得2項碳材料技術相關的中國發明專利授權!截至目前,今年武漢先進院新增授權發明專利已達11個。發明專利「一種功能化碳材料的製備方法」利用碘單質對碳材料進行活化,同時碘單質輸運磷單質與碳發生反應,以製備出磷酸功能化碳材料。與現有製備方法相比,該方法新穎獨特、簡單高效,在不破壞碳材料本體結構的基礎上,穩定形成功能化基團。
  • 《Science Advances》刊發黑龍江大學有機電致發光(OLED)領域最新...
    2017年9月15日,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刊發了黑龍江大學許輝教授(通訊作者)領導的膦基光電功能材料研究團隊在有機電致發光(OLED)領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Allochroic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