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畫不能感動人?耳朵人這樣的回覆來了!

2020-12-05 中國經濟導報

  近日,在耳朵人藝術的一場直播中 ,討論到兒童畫畫作品這個話題時,有人說耳朵人的學員畫畫只是無意識的亂畫,畫不出來畫家有思想、有美感、能感動人的作品。那耳朵人的孩子畫畫究竟是不是在亂畫呢?

  01 沒思想?沒美感?不能感動人?

  如果非要把孩子的作品與藝術家的作品劃等號,通過作品表達的高度與深度來看待,那無異於置藝術家數十年的個人經歷、閱歷、思考於不顧。

  「思想和價值觀是隨著人生閱歷而沉澱。一個孩子畫畫,更多的是天性,是隨心所欲、好玩、率性。千萬不要把成人的功利融入孩子的畫畫中。」 耳朵人創始人、當代藝術家田太權就曾這樣說。

  但兒童的畫就一點思想也沒有嗎,更可能的是因為孩子的想法在我們成人看來,是單純的甚至是可笑的,所以不屑一顧。

  國漫先驅豐子愷先生曾提到「童心」,狹義上就是「孩子本來的心」,豐子愷先生稱其為「人生最有價值的最高貴的心」。

  8歲陳瑤畫的《垃圾城市》

  這幅《垃圾城市》是8歲的小朋友畫的,她通過聯想當下環境越來越惡劣,國內主要的垃圾收集方式仍是混合收集,如果不進行垃圾分類,城市真的會成為一個「垃圾城市"。

  6歲AMY畫的《奔跑的老鼠》

  再說這個6歲女孩筆下的奔跑的老鼠,這幅畫創作的時候她就在聽老鼠的故事,她覺得老鼠也可以很美麗,不應該只是灰色,所以畫了很多顏色。

  5歲木木畫的《芭蕾舞》

  5歲的木木用一張紙進行疊印,讓畫面呈現出來對稱的圖案,這個圖案是隨意的,沒有計劃的,然後用這個圖案進行聯想和改變。這是孩子在家裡和家長進行互動創作出來的作品。

  在孩子腦子裡,自然不會有美感的意識,只是憑自己的感覺去表達。木木的創作不但具有趣味性的互動過程,也為畫面賦予了特殊的美感。

  孩子或塗鴉或創作,最終呈現出來的內容,在孩子眼中它都具有不同的含義。需要的是成人能夠靜下心來,多聽聽孩子怎麼解讀自己的作品。

  7歲李芊媛畫的《我的吃貨爸爸》

  這張畫,初看是不是覺得又醜又怪。但這個7歲的小女孩畫的是《我的吃貨爸爸》。她畫的不是一個有真實外表的爸爸,不是去還原眼睛看到的爸爸,她畫的是自己心目中有改變、有想像的爸爸!

  小女孩自己是這樣說的,「這是我畫的吃貨爸爸:頭上頂的是一個魚缸,我把爸爸的頭髮變成了鴨腸,眉毛變成了花生,眼鏡變成了荷包蛋,鼻子變成一片藕,嘴巴變成了香腸,脖子變成了油條,耳朵變成了牛排,身子變成一大鍋火鍋,手變成了辣條。哈哈,我的爸爸是天下第一吃貨!」

  如果你是這位爸爸,會無動於衷嗎!

  在耳朵人看來,只要把畫畫的自由還給孩子,孩子一定給你無窮無盡的驚喜!並非是孩子的畫沒有思想、沒有美感、不能感動人,只是很多人拒絕近距離接觸孩子的作品,更不用說去引導與培養孩子用繪畫進行表達。最後說孩子的畫是沒有內涵的,是亂畫的。

  02 亂畫?無意識的亂畫?

  每一個孩子來到耳朵人,我們都會告訴他,亂畫吧,畫你喜歡的一切!

  但是,真的他們是在亂畫麼?像上面那些例子讓孩子自己講講他們畫了什麼,每個孩子居然都能準確說出他們畫的是什麼!

  孩子的塗鴉是隨性的、感性的、好玩的,他們沒有美術基礎,但他們有與生俱來的表現欲望,用抽象語言去呈現具象的世界。我們成人看不懂的畫面,在他們眼裡也許是真實而又具體的。

  而支撐這一切就是天生的想像力和表現力。

  10歲陶飛羽畫的《山海經》作品局部

  當孩子隨自己的內心去畫畫時,他還會是在亂畫嗎。畢卡索曾說,每個孩子就是天生的藝術家。當孩子天生的藝術感覺不被破壞,每個孩子的不同階段都會有自己想畫的內容。

  正因此,10歲的陶飛羽因為畫出長卷《山海經》被人民日報轉載而登上熱搜;9歲的彭于格用一學期時間畫出小女孩的夢幻世界;朱凌立從4歲開始就瘋狂痴迷於畫城市交通;9歲晏子涵用長卷畫出重慶網紅打卡地洪崖洞。

  藝術是什麼,藝術就是為了表達。對孩子來說,通過畫畫表達自己當下的喜怒哀樂。

  9歲晏子涵作品局部

  兒童的塗鴉是一種自由的、出自天性的表現形式,是完全自然流露的表達方式。隨著受到藝術啟蒙的薰陶、觀察思維的改變,這些也都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畫面呈現。

  耳朵人一直認為,兒童學畫畫,應該讓他們意識到,畫畫是個人內在的自由,是個性自然呈現,是情感表達,是精神世界呈現。

  藝術教育普及的缺失,讓畫畫技能反而成為了追求的目標。而不是通過畫畫,去啟發、激發孩子內在的激情,鼓勵孩子自我發現、自我完善。

  9歲陶飛羽畫的城市交通作品局部

  03 不會畫?不知道畫什麼?

  當讓孩子畫畫時,很多家長會遇到一種情況,孩子不知道畫什麼,無從下筆。

  而這時,家長下意識做的事情就是,教孩子畫畫或者讓老師教孩子畫畫,久而久之,你會發現最後孩子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性增強,離開家長或老師,孩子就處於不敢下筆的窘境之中。

  曾經有一個7歲小朋友在剛加入耳朵人時,就陷入了這種不知如何下筆畫畫的狀態。在後面的引導過程中,田老師告訴孩子畫畫就兩個字——亂畫,不要去想任何東西。告訴他畫畫不是為了媽媽高興,也不是為了老師高興,畫畫是給自己看的。把畫畫當做享受美食,喜歡就大膽的吃,不要想這個吃有什麼好處,也不要聽老師說這樣吃還有什麼營養。

  通過這個過程,讓孩子把之前學的東西拋開,敢於大膽的下筆去畫,從畫畫中找尋自我。

  提筆而不敢下筆,離開老師就不知道畫什麼,這不只是很多孩子的狀況,連很多成人也同樣陷入這樣的困境之中,以致於盜版抄襲事件不斷。

  當不知道畫什麼的時候,那就告訴孩子不要想,拿起筆和紙,憑感覺進行無意識的畫畫。孩子們用這個方法畫畫,沒有壓力,只有畫畫的愉悅。

  心理學關於兒童畫畫的書中特別強調:兒童畫畫,更多是一種意識流的呈現,這種意識流,是一個孩子畫畫真正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沉浸其中。在畫畫的時候,我們永遠沒有障礙,永遠隨著視覺的感受、心靈的指引,不斷的把一個東西變成另外一個東西。

  表面上的畫得好是沒有意義的,孩子的改變意識和創造性思維才是重要的。—— 田太權

 

相關焦點

  • 耳朵人藝術:兒童學畫不在於技巧,而在於眼界
    這是一個耳朵人藝術線上課程學員聰聰,在此給大家做一個小小的分享,主要想說的是兒童學畫畫的過程,不在於對繪畫技能的過度追求,而是開拓孩子的眼界,讓孩子打開思維,了解到繪畫不僅僅是可以一種方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現。
  • 頭部結構詳解:如何畫耳朵上
    長按二維碼查看詳情上一節:頭部結構詳解:如何畫嘴唇下今天來講講如何畫出複雜的耳朵來!最後的完成作品如果你想學習如何畫耳朵,你必須先了解它的結構。雖然人的耳朵看起來很複雜,但一旦你解構了它們,它們就很容易畫出來。
  • 孩子手機被沒收家長發質疑後 班主任是這樣回復的
    最近微博上有博主曬出了這樣一組微信聊天對話,引起網友熱議。家長不能給孩子一種「做了違反規矩的事只要沒被人發現就行」的概念,規定就是規定。你可以在規定提出的時候提出意見,而不是去陽奉陰違。@biubiu小龍人:老師說的很對啊 一看這個家長就是經常挑事 班主任才懟他的 我們班有個這樣的家長。挑事生非 什麼事不能先找老師私聊嗎?
  • 素描五官耳朵教程,不知道這些,你畫的都是假耳朵!
    有些時候耳朵畫不好會直接導致畫面的效果、質量上不去,所以,對於耳朵來說並非不重要,也不是很簡單就可以畫出來,其實畫好耳朵不簡單,那麼我們今天就耳朵來深入解析下。耳朵是長在我們頭部側面,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將耳朵畫的插在一側,而不是自然生長出來,所以在畫的時候要也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下面素描君就來結合實例來詳細講解如果畫出好的素描耳朵來:作畫步驟:(1)起稿建議用軟點的鉛筆來起稿,2B、4B均可,這裡也可以根據個人習慣或者畫面具體要求來選擇
  • 孩子耳朵上小孔不能亂摸,各個部位也是這樣,否則就會釀成大禍
    雖然說現在很多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是萬般呵護的,但是總有一些地方他們是會疏忽的。比方說說今天我們就要來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小孩,他的名字叫做小明,他今年已經三歲了,其他都是非常健康的,可是有一天他去親戚家玩兒親戚抱著他坐在腿上,突然間摸到他的耳朵,發現耳朵邊上有一個孔。
  • 人美心善,林心如關愛愛滋病患兒,暖心回復孩子的觀後感
    而紅絲帶學校也組織了學生進行觀看,紅絲帶學校校長、2017感動中國人物郭小平發文稱,「感謝心如,幾年來,心如每年都給孩子們送來物質和精神的問候,前幾天在北京愛滋病宣傳日的活動上,心如專門留下來陪孩子們吃飯、聊天、遊戲,孩子們親切的稱呼她心如姐姐,謝謝心如!」孩子們觀看後也備受感動,寫了一封手寫信給林心如,表達了感謝,並立志以她為榜樣,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 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很多人都錯了,恰巧就是他們最讓人感動
    就像我們身邊會出現的殘疾人,或者有疾病的人群,第一次也許你會被他的樣貌或者行為給驚訝到,但第二次見到類似的人就應該表現出該有的尊重和理解。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要像正常人的看待這個群體,不能嘲笑、鄙視、對他們指指點點的議論。
  • 耳朵人三大版塊:改變繪畫決定自由創作,自由創作融入改變意識
    藝術啟蒙(小電影)課程體系近十年來,耳朵人積累了200多個藝術啟蒙原創、專業的課程視頻——由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耳朵人創始人田太權,在全世界各大美術館、博物館拍攝、搜集藝術家原作素材,自編自導自演拍成小電影。藝術啟蒙是耳朵人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環節。藝術啟蒙在我們教學備課中,佔80%以上的精力和時間。
  • 拳手能不能打看耳朵!碰到像李景亮這樣耳朵的人,千萬別動手!
    跤耳就是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凡是有」跤耳」的人基本都能打十個路人!跤耳又被稱為菜花耳,這是常年在地面摩擦的結果。耳朵輪廓的上沿被磨平了,而且軟骨變得很薄,看起來就像殘缺不全的樣子。大家仔細觀察李景亮的耳朵。他的耳朵已經成了跤耳,是經過長期耳朵磨損軟骨骨折粉碎,在長好而形成的!是因為他們經常練習地面技術,耳朵經常受到重擊而形成的!你們打他耳朵他都不會覺得疼了!
  • 讓孩子學會用自由聯想的方法來畫畫
    耳朵人的形象是田地創造的故事主角。在田地的第二個動畫片《耳朵人的故事》中,田地就把他自小養成地自由聯想的方法展現得淋漓盡致。《耳朵人的故事》中身上變了兩棟房子,然後耳朵人在打遊戲。他非常憤怒,「怎麼會打不贏呢?」他乾脆跑到了電腦裡面去打,一腳把對手踢翻,對手突然變成了一個怪物把他吃掉,他又從怪物的眼睛裡跑出來了。
  • 親戚跟你借錢,回復「借多少」的是一般人,高智商的人都這樣回復
    導語:人活在這世上,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親戚來跟你借錢,如果是不熟的人來跟你借錢,可以直接開門見山地拒絕,但親戚畢竟是親戚,並不是不相關的人,那麼親戚跟你借錢,到底應該怎麼回復呢?回復「借多少」的是一般人,高智商的人都是這樣回復的。
  • 改變繪畫打開腦洞—2020年耳朵人藝術學生作品秋季展開展
    體現了耳朵人一直以來堅持以繪畫為載體,全面提升孩子的藝術素養、改變意識和自由創作能力。  作品《超現實人物》中以隱喻的手法表現一個想要壓抑瘋狂念頭或捆綁住最後理智的「人」,是學員對於精神疾病患者世界理解的表達。  本次線上展不僅收錄了大量學員作品,還對家長、老師做出採訪,使看展同時能進一步了解孩子畫中表達、胸中深意。
  • 那不勒斯女孩的這幅畫,讓人感動又心疼
    這張圖最初是由 一名義大利網友貼在推特上的 這名網友提到 那不勒斯一名18歲女孩創作了這幅圖 她的名字叫奧羅拉(Aurora) 她富有愛心以及才華 她創作這幅畫的初衷是
  • 孩子要不要挖耳朵?真相居然是這樣!
    很多媽媽們有強迫症,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就要動手淘一淘,生怕影響孩子聽力。首先要明白:耳屎會自動排出。一般而言,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孩子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
  • 吉安街頭,孩子這一舉動讓人感動
    孩子向執勤交警敬禮,交警敬禮回謝吉安新聞網記者郭曼儂>有一種感動,叫敬禮。在日常的新聞中,我們不難看到,孩子在路上向禮讓自己的司機敬禮;孩子們向辛苦的消防員叔叔敬禮;孩子向幫助過自己的好心人敬禮……這美好的一個動作讓人感動的同時,也讓人感慨:教育從娃娃抓起,孩子們真棒!近日,這暖心的一幕也出現在了吉安縣的街頭。
  • 孩子太過黏人怎麼辦?這樣做才是帶孩子的正確方式!
    你家孩子黏人嗎?他們對事物總是充滿好奇,你做什麼,他們也會自己去玩弄,讓人好氣又好笑,當然,對於孩子黏人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1有些孩子2歲就會在iPad上點來點去,在別的孩子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就已經會開口模仿光頭強、喜羊羊,於是你總喜歡拿這些和其他家長開玩笑,感慨孩子歪才、夠聰明,然而,玩笑歸玩笑,認真,你就輸了!
  • 美術這樣教,你家孩子也能畫出世界名畫
    美國ABC新聞網曾做過一個測試,邀請幾位藝術家來欣賞一組畫,讓他們區分那組畫中哪些是藝術大師的作品,哪些是普通孩子們的作品,結果80%的人都猜錯了,你們也來看看吧!你們認為哪幾幅是藝術大師的畫,哪些是孩子們的畫呢?
  • 原來並不是所有人掏耳朵都會咳嗽,自以為原來很可怕
    我是一個十分喜歡掏耳朵的人,每一次掏耳朵都覺得很舒服。但是,總有一個位置,仿佛是個潘多拉的盒子,只有一碰那裡,我的喉嚨就會咳嗽。這個情況從小就是這樣,我從來都不認為是並,而且覺得幾乎所有人都應該是這樣的。
  • 親戚來找你借錢,不要回復「借多少」,高智商的人都這麼回復
    而且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人都面臨過這樣的經歷,平時跟你並不熟的朋友,只是互相有聯繫方式而已,要不就是平時根本不聯繫的親戚,連逢年過節都不一定能拜個年的那種,忽然有一天突然收到了她們發來的消息"在嗎?"想必很多人都心裡顫了一顫,只想回答"不在不在。"
  • 小老虎初次見籠子裡的媽媽,老虎一眼就認出了孩子,畫面讓人感動
    小老虎初次見籠子裡的媽媽,老虎一眼就認出了孩子,畫面讓人感動老虎是百獸之王,在自然界中佔有絕對性的地位,能夠決絕許多動物的生死,不過再兇猛厲害的老虎,當它在面對自己孩子時,也會擁有俠骨柔情的一面。小老虎初次見籠子裡的媽媽,老虎一眼就認出了孩子,畫面讓人感動!生活在動物園裡的老虎當產下幼崽後,工作人員會在第一時間將幼崽抱走去做各項檢查。而這個老虎媽媽已經好長時間沒有看到自己的幼崽了,這次見面是它們的第1次相見,可是老虎媽媽隔著玻璃就一眼認出了小老虎,知道這是自己的孩子,非常慈愛的看著面前的小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