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用自由聯想的方法來畫畫

2021-01-11 耳朵人少兒藝術

耳朵人的形象是田地創造的故事主角。在田地的第二個動畫片《耳朵人的故事》中,田地就把他自小養成地自由聯想的方法展現得淋漓盡致。

《耳朵人的故事》中身上變了兩棟房子,然後耳朵人在打遊戲。他非常憤怒,「怎麼會打不贏呢?」他乾脆跑到了電腦裡面去打,一腳把對手踢翻,對手突然變成了一個怪物把他吃掉,他又從怪物的眼睛裡跑出來了。他用神功把怪獸打敗了,然後變身中,變成了奧特曼。眼睛變成了一張撲克牌,頭上變了一個燈泡。看看奧特曼又變成了什麼?變成了鯨魚。這是耳朵人幸福的一家。

為了做這個動畫,田地一直堅持了一年多,每天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把它完成,終於完成了這個動畫片。我覺得,無論你孩子的年齡有多小,只要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情,就會做出讓我們成人覺得不可思議,令我們驚訝的事情。所以要特別強調的是,當孩子喜歡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讓其學會堅持,不要靠一時的激情,一定要每天堅持,哪怕只有十分鐘,也就有可能創造出奇蹟。

田地從五歲開始畫畫,這麼多年的時間能夠堅持畫畫,就是因為田老師把最重要的一種思維方式——自由聯想——傳授給了他。在這樣的繪畫過程中,他的思維變得非常活躍。在他的繪畫和動畫創作中也都是按照這樣一種思維方式來進行。也就是說,不需要去建議一個主題,或者先去構圖、打草稿等等,他是拿起筆就畫,然後在繪畫的過程中尋找靈感,自由地展開聯想。這種自由的聯想就是打開思維、拓展思維很好的一種方式。

田地創作的耳朵人系列部分

下面是記者採訪田地時的對話,當時11歲的田地已經完成動畫片《耳朵人的故事》了。

旁白:這個動畫短片是11歲的田地創作的,他是南岸珊瑚實驗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學生。短片當中一個耳朵人的卡通形象經歷了一番奇幻的經歷讓人感覺到創作者豐富的想像力。

記者:你怎麼會想到畫耳朵人這麼一個形象?

田地:因為我覺得他像個外星人,我從小就喜歡科學方面的這些東西。

旁白:田地小朋友從小就喜歡畫畫,對動畫也感興趣。爸爸就為他請了動漫專業的大學生教他相關的電腦軟體。

記者:做這個動畫,前前後後一共花了你多長時間呢?

田地:大概一年。

旁白:這個動畫沒有明確的主題,情景發展完全是憑感覺。

田地:自由聯想就是隨心所欲,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記者:這個小版塊是講的要保護動物,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怎樣想到要做這麼一個版塊呢?

田地:現在很多動物都瀕臨滅絕,我想呼籲大家一起來保護動物。

記者:這個環節就是要保護森林、保護環境。把樹都砍完了,是對環境的一種破壞,是這個意思嗎?

田地:對!

田地作品

記者:你做了視頻短片之後,動畫和畫畫相比,你覺得哪個更好玩兒?

田地:我覺得還是畫畫比較好玩。

旁白:動畫短片當中的那個耳朵人是田地自己創作出來的卡通人物。在他平時畫畫當中,就經常通過這個耳朵人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採訪間隙,他就為我們畫了兩幅耳朵人。

田地:他就等於是我的一個朋友,每當我畫出來的時候,他好像就會跟我說話一樣。

記者:那你創造這個形象有多久了?。

田地:大概有兩三年了。

田地作品

田地的小學美術老師:兩個耳朵人,通過他加入了不同的服飾,以及不同的裝飾。這位同學的畫非常有特點,他的思維非常開闊,他的表現力非常強。

旁白:美術老師說田地畫畫的風格很獨特,很難說這屬於哪種類型,而且最寶貴的是,田地對畫畫有著強烈的興趣,在他的畫作中,我們看到了他的第一幅畫。

記者:這是05年,你五歲的時候畫的?

田地:對。我當時非常喜歡畫牛,這也是一隻很普通的牛。

記者:這些畫都是你什麼時候畫的呀?

田地:是我最近畫的。

記者:我看你的畫裡面還見縫插針地寫了很多的文字。配了很多文字,讓這個畫面更有故事感。

田地的班主任:他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孩子,做任何事情就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所以我曾經用一句來評價他:這是一個小小的心裝著大大世界的孩子。

記者:長大你想做什麼?

田地:想當一個藝術家。同時,我也會依然做這些動畫。

有沒有想當藝術家的小朋友?我想還是有很多小朋友想當藝術家。我覺得,當藝術家是人生最幸福的一個選擇,因為你不用朝九晚五,你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永遠都是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但是,作為藝術家是很辛苦的,但是你要做好一種長期清貧、窮困的準備,因為世界上成功的藝術家只有金字塔尖上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孩子幾歲學畫畫?家長怎麼引導?這個爸爸總結了8年的帶娃畫畫經驗!
    2-4歲2歲的孩子,手功能的成熟,已經從肩到肘,從肘到手腕,從手腕到指尖。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可以用指尖來捏東西,這就意味著他們的手腕控制力會變得更好。在畫畫的時候,意識會集中在手的末端,眼睛也在關注手指末端的動作。
  • 孩子需要陪伴,但是更需要「自由」,自由能讓孩子獨立翱翔
    2、過度陪伴造成孩子安全感虛弱孩子出生後,如果父母給孩子建構出這樣的模式,無論何時、無論做什麼事情經過,都有父母陪同,同時父母又給予孩子過多的身體依戀,孩子離開父母或父母的氣息,就會感覺沒有安全感,可是孩子又無法排遣這種感覺,她就會找到自己需要的氣息的物品,也就是用安慰物來替代
  • 孩子的畫不能感動人?耳朵人這樣的回覆來了!
    如果非要把孩子的作品與藝術家的作品劃等號,通過作品表達的高度與深度來看待,那無異於置藝術家數十年的個人經歷、閱歷、思考於不顧。  「思想和價值觀是隨著人生閱歷而沉澱。一個孩子畫畫,更多的是天性,是隨心所欲、好玩、率性。千萬不要把成人的功利融入孩子的畫畫中。」
  • 自由聯想技術
    有一天在行軍途中休息時,聽一位軍官講故事,談到古埃及使用的一種殘酷的刑罰,即用一個罐子倒置在犯人的屁股上,裡面放幾隻老鼠,老鼠沒處跑,就鑽進犯人的肛門。自從聽了這個故事之後,患者便增加了一個強迫觀念,就是要把這個懲罰施加在他的女友和他已經死去多年的父親身上,這個念頭反覆出現,為此他很焦急,才來找弗洛伊德要求治療。
  • 6歲前,千萬不要輕易教孩子畫畫
    因此,繪畫應該成為父母了解孩子、認識孩子的一種方式、一個通道,而不應只關注於是否畫出一個東西、學到了哪種技法等。父母要戒除用成人的觀點來看待孩子的畫畫和孩子的作品,否則,父母不僅會錯失了解、認識孩子的機會,而且還可能會扼殺孩子的繪畫天賦和想像力。關於孩子繪畫的那些事1.孩子的畫是用來「聽」而不是用來「看」的。
  • 說真的,別再隨便教孩子畫畫了
    大概一個月前,捲兒看了一套書,叫《水先生的奇妙之旅》,是一套科學圖畫書,講的是水在地球表面自由旅行的奇妙經歷。「像不像」是很多人評價孩子畫作的一個標準,但其實,孩子的畫還真不能用「像不像」去評判。我整理了兒童繪畫發展的幾個階段,發現孩子到8歲左右,才會進入「寫實階段」。
  • 「自由聯想」讓大腦「散散步」
    不論所想的內容是否有用,大腦總在不停地想著各種事情,即使睡眠的時候,我們還會做夢呢!  從形式上看,思維總是從一個事物想到下一個事物,從一個概念想到下一個概念,這叫做「聯想」。聯想中的每一個具體形象或概念,就如同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如果將這一個個形象或概念連接起來,就構成了思維的整個過程。
  • 9種花的畫畫口訣,學會了小孩子都會愛上畫畫
    現在很多小孩子都很喜歡畫畫,畫畫已經成了我們很多孩子生活的一個部分。並且很多孩子學習國畫。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國畫。§文§微細雨其實畫國畫,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提高孩子的專注能力。所以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畫畫也並不是完全為了能讓孩子以後再繪畫上有什麼成就。能鍛鍊心性就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些畫的國畫花的口訣,讓孩子們能更快的掌握。
  • 測試你的大腦活躍度,聽弗洛伊德說自由聯想有用呢!
    不論所想的內容是否有用,大腦總在不停地想著各種事情,即使睡眠的時候,我們還會做夢呢!從形式上看,思維總是從一個事物想到下一個事物,從一個概念想到下一個概念,這叫做聯想。聯想中的每一個具體形象或概念,就如同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如果將這一個個形象或概念連接起來,就構成了思維的整個過程。
  • 9歲前各年齡的孩子畫畫的特點
    三歲 孩子到了三歲,從一開始就是有意識地去畫畫,在畫畫之前,就已經決定了要畫什麼,孩子們是有目的地動手畫畫的 三歲半以後,孩子愛將自己置身於情景遊戲中,並用很多圓組成的畫面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這個時期的孩子給這些線條和圓圈賦予了意義和故事。
  • 兒童學畫畫-家長一定不要說這五句話,可能會毀掉孩子的想像力!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以自己的眼光來限制孩子的成長,比如畫畫,就會以自己既定的觀念來要求孩子。」絕對是每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噩夢,對學畫畫的孩子會是更加沉重的打擊!
  • 日本精神分析 癔症、阻抗和自由聯想 ㊤
    基於自由聯想的精神分析被認為是神經症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它可以幫助患者通過表達出潛意識的內容從而獲得精神上真正的自由。自由聯想是精神分析中的一種基礎技術。然而,對於這些患者來說自由聯想常常因為阻抗而很難繼續。因此,阻抗分析也是確保患者進行自由聯想的一種基本技術。自由聯想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實踐中的方法、規則、過程以及目標。
  • 還在手把手教孩子畫畫?快打住吧!
    孩子隨便「亂畫」代表沒有繪畫天分?  今天奶叔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 總以成人的審美觀要求孩子  有些寶爸寶媽看孩子「作品」時,總用成人的審美做評價標準,忽略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比如在成人眼裡,草應該畫成綠色。
  • 耳朵人三大版塊:改變繪畫決定自由創作,自由創作融入改變意識
    第二大版塊:改變繪畫田太權創立「改變繪畫」,鼓勵學生畫畫時候,把一個東西變成另外一個東西。同時強調「改變觀察」,鼓勵學生改變在現實中看到的一切,邊看邊想邊改變,其本質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改變繪畫強化改變意識,提升孩子創造力:讓學生通過畫畫,明白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而耳朵人的終極目標,就是以繪畫為載體全面的提升孩子們的創造力。
  • 培養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和聯想能力
    孩子則不同,他們面臨著實施這方面教育的困境和問題,而這樣的困境也成了他們的機會。教育工作者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應當選擇一種什麼樣的模式來實行,才能真正有益於孩子思維的條理性和有序性。而這方面的教育,一方面將會對孩子未來進入社會再度成長,繼續鞏固良好的思維習慣做鋪墊,另一方面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見到效果,讓孩子最快受益於良好的思維習慣。
  • 弗洛伊德自由聯想法對抑鬱症、焦慮症患者自我心理治療的啟示!
    我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催眠是一種深度的放鬆和高度體認的表現。——(加拿大) 亞歷山大·格蘭自由聯想法是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進行精神分析的一個主要方面。讓病人在一個比較安靜與光線適當的房間內,躺在沙發床上隨意進行聯想。最終發掘病人壓抑在潛意識內的致病情結或矛盾衝突,把他們帶到意識領域,使病人對此有所領悟,並重新建立現實性的健康心理。
  • 適合兒童的三款畫畫應用
    學畫畫不再是單純地用手指塗畫,現在智慧型手機就能幫助孩子們進行繪畫創造。ReadWriteWeb調查了三款5-6歲孩子適用的繪畫工具,這些教他們如何在限定線框內作畫,而且創造令人映像深刻的視覺效果。你只要選好作畫的智能設備。
  • 適合兒童的3款畫畫應用
    學畫畫不再是單純地用手指塗畫,現在智慧型手機就能幫助孩子們進行繪畫創造。ReadWriteWeb調查了三款5-6歲孩子適用的繪畫工具,這些教他們如何在限定線框內作畫,而且創造令人映像深刻的視覺效果。你只要選好作畫的智能設備。How to Draw app: 付費版 ($1.99)一打開How to Draw app,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就會跳出來,他就是教你畫畫的老師。
  • 讓孩子記憶力出眾的10種方法
    第3頁:三、利用直觀形象進行記憶第4頁:四、精選記憶法第5頁:五、聯想法記憶,有的擅長看(視覺型),有的人擅長聽(聽覺型),有的人擅長用嘴和手(運動型)等等;比較常見的是混合型的記憶方法,而這種方法的記憶效果最佳:   有位實驗者曾經用這三種方法讓三組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記住10張畫的內容。
  • 孩子記憶力差怎麼辦?小方法有大成效,提高孩子記憶力有訣竅
    其實孩子出生沒多久就會慢慢習慣來自外界的各種刺激。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已經開始萌芽。但是他們不懂得怎麼去表達,就會用特殊的方式表達記憶。家長們不留神,就忽略掉了。和孩子一起進行益智遊戲其實家長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可以開發益智的遊戲也是不錯的選擇。這裡指的不是用電子設備進行訓練,而是和孩子一起,利用親子閱讀的方式,讓孩子的記憶力有所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