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閨蜜聊天,話題總是繞不開自家的孩子,苗苗說以前她和老公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孩子,這次疫情爆發以來,連續一個月的超長假期,讓她二十四小時和孩子在一起,雖然說彌補了她平日裡無暇照顧孩子的虧欠感,但這集中性陪伴也著實讓她感到吃不消,有時候想陪孩子多呆一會兒,共同搭個積木,孩子還會嫌她煩,說到這她滿肚子委屈。現在她復工上班,每天回到家裡,孩子對她比之前熱情多了,還拉著她一起玩遊戲,她感嘆:看來再親密的母子關係,也得有點獨立空間。
的確是這樣,在這個超長假期裡,無數的家庭二十四小時相處,矛盾衝突頻頻出現,小編小區裡鄰居也是動不動就和孩子來一場親子大戰。有人可能會說,疫情期間不能外出,父母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陪伴孩子,反而把親子關係搞得很糟,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國有句古話,「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什麼意思呢?凡事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和做得不夠一樣,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但父母的過度陪伴將會起到反作用,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長們都知道陪伴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有一種陪伴叫做「過度陪伴」,家長過多幹涉孩子的自由,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下面請你和小編一起看看過度陪伴會對孩子產生哪些不利影響,如何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
一、過度的陪伴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1、過度陪伴使孩子沒有獨立空間
每個人都渴望自由,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渴望自由支配時間,自由玩耍,自由做主。當父母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陪伴,孩子做什麼事情,父母都去參與,孩子內心的想法是「我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不是爸爸媽媽牌的監視器」。孩子完全沒有獨立空間,他會產生一種被監視的感覺,感覺不到自由,對父母的陪伴感到反感。
2、過度陪伴造成孩子安全感虛弱
孩子出生後,如果父母給孩子建構出這樣的模式,無論何時、無論做什麼事情經過,都有父母陪同,同時父母又給予孩子過多的身體依戀,孩子離開父母或父母的氣息,就會感覺沒有安全感,可是孩子又無法排遣這種感覺,她就會找到自己需要的氣息的物品,也就是用安慰物來替代。這種長期的安全感缺失,容易造成孩子對安慰物的依戀,尤其是孩子身體不適,對安慰物的依戀會更加強烈。
3、過度陪伴使孩子缺乏獨立意識
父母過度陪伴孩子,就會過多幹涉孩子的想法,強行植入自己的理念,不停地給孩子做指導,孩子沒有機會自己嘗試和探索,沒有機會自己做決定,無法從中學習到有效的技能和生活經驗。同時,孩子很容易養成對父母的依賴,懶於動手動腦,一旦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會不知所措。
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陪伴,這是孩子的基本需求,陪伴本身沒有錯,但陪伴過度就是錯,如何把握陪伴的度,對父母來說很重要。
二、自由才能讓孩子獨立翱翔
1、給孩子自由,是給孩子創造探索的機會
給孩子自由,表示孩子可以不用聽從父母的建議,可以不受父母的約束,孩子能夠主宰自己的思想,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做自己想嘗試的事情。也許孩子取得成功的路途會很曲折,但是他嘗試無數次,每一次嘗試都排除一種錯誤做法,然後從中吸取經驗,為下一次嘗試提供幫助,這才是他最大的收穫。
2、給孩子自由,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給孩子自由,孩子才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事物,使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孩子是天生的探險家,他們對新奇的事物總是很感興趣,他們願意自己去思考和研究,探索的過程艱難曲折,但更能激發他們無限的力量,發揮他們的潛能,一個小小探險家正在為他的偉大研究而摩拳擦掌,父母們,拭目以待吧!
3、給孩子自由,孩子才能不依賴他人
給孩子自由,目的是讓孩子慢慢學會照顧自己,學會獨立生存,學會與人相處,當父母放手,孩子才能有機會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孩子在此過程中,學會各種生活技能,鍛鍊他的雙手,磨練他的意志,為脫離父母的依附、獨立面對生活做好準備。
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父母和孩子都應該各自擁有各自的生活,父母適時放手,孩子才能在更廣闊的天空翱翔。
三、父母如何才能給孩子更好的自由空間
1、做孩子最好的教練
有些孩子依賴性特別強,這是因為父母喜歡包辦一切,對孩子的關心無微不至,把孩子置身於安全的保溫箱,對孩子實行「360度全方位照顧」,使孩子喪失獨立的可能性,父母的這種做法完全是在害孩子。父母不應該做孩子的保姆,更應該做孩子的教練,應該「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比如孩子想學著用勺子吃飯,父母可以給孩子演示如何使用勺子,但不要直接餵給他吃,孩子學會使用勺子的方法,就可以自己吃飯,這遠比吃到碗裡的食物更重要。
2、陪,但不幹涉
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簡直比孩子還要忙碌,要麼人在曹營心在漢,捧著手機刷刷刷,要麼是對孩子的行為大加幹涉,指手畫腳,前者是零參與,後者是參與過多,這兩種都是錯誤的陪伴方式。高質量的陪伴,是父母專心陪伴孩子,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任其自由發揮。
比如孩子想用積木搭一座城堡,父母就不要伸手幫忙了,在旁邊默默地陪著他,孩子找不到某個特殊形狀的積木,父母就幫他找,制約這個城堡如何設計和搭建,就交給小小建築師,讓他自己發揮想像力,父母做好後勤保障即可。
3、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
有些全職媽媽很辛苦,一方面要做全家的一日三餐,另一方面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每天從早忙到晚,一點也不比上班的媽媽輕鬆,有時候因為太辛苦就會忽略自己的成長。父母千萬不要把照顧孩子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孩子的悲喜作為自己的悲喜,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忽視自己的成長,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
比如自己感興趣畫畫和書法,可以慢慢學起來;喜歡看書、寫作,就利用陪孩子的間隙多讀多寫,還可以試著投稿賺取稿費。寶媽的日常生活不只有奶瓶和尿布,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只要你用心尋找就會找到!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願每一位家長不要讓過度的陪伴,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廣闊的天地裡自由翱翔!
父母們,你們認為過度陪伴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你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的呢?請在下方評論區寫下你的建議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