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中氮氣佔78%,為何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都依賴於氧氣?

2020-10-18 艾伯史密斯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氮氣活潑很多,生物利用氧氣作為呼吸氣體時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實現。


在地球大氣中,氮氣的體積含量為78%,氧氣為21%,其他氣體只佔1%,地球上的生物基本都選擇了氧氣作為呼吸氣體,而不是氮氣,比如植物在白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植物會消耗氧氣進行呼吸作用,只有少數的厭氧菌不需要氧氣生存。

其中的原因,與氧氣和氮氣的化學性質有關,我們先來看兩者的基本性質:

氧氣(O2):無色無味,熔點-218.4℃,沸點-182℃,微溶於水,化學性質活潑,能與絕大部分元素發生氧化反應,幾乎能與所有的有機化合物反應。

氮氣(N2):無色無味,熔點-210℃,沸點-195.8℃,難溶於水,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常溫常壓下只能與極少數活潑物質反應,比如與活潑金屬鋰生成氮化鋰(Li3N)。

氮氣分子擁有三個化學鍵,並且鍵能很大,而氧氣分子只有兩個化學鍵,鍵能相對小,所以氮氣分子比氧氣分子穩定很多。

生物的呼吸作用,本質上就是利用了氣體的化學反應,如果使用氮氣作為呼吸氣體,那麼對儲能物質的要求非常高;相反使用氧氣作為呼吸氣體時,能夠利用的儲能物質更多,也更容易實現呼吸作用,這樣能大大提高生物體的化學能量利用率。

如果從地球生物進化歷程來看,地球生物起源於海洋,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更高,氮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差,即便還有二氧化碳、氨氣等可供生物選擇,但是氧氣在各方面的化學性質是最容易利用的,所以人類祖先還在海洋中時,就把氧氣作為了呼吸氣體。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大氣中氮氣佔78%,為何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都依賴於氧氣?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氮氣活潑很多,生物利用氧氣作為呼吸氣體時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實現。在地球大氣中,氮氣的體積含量為78%,氧氣為21%,其他氣體只佔1%,地球上的生物基本都選擇了氧氣作為呼吸氣體,而不是氮氣,比如植物在白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同時植物會消耗氧氣進行呼吸作用,只有少數的厭氧菌不需要氧氣生存。
  • 空氣中氮氣最多,為什麼人類卻只能吸收到氧氣而生存?
    雖然空氣中成分最多的是氮氣,但人類的生存依賴於第二多的氧氣,而與氮氣無關。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氮氣和氧氣的不同化學性質。與氧氣相比,氮氣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因為組成氮氣分子的兩個氮原子形成了十分穩定的共價三鍵。
  • 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氮氣始終是含量最高的氣體,為什麼?
    不過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並不是地球上含量最高的氣體,地球上含量最高的氣體是氮氣。在地球的大氣之中,氮氣的含量佔到了78%,而氧氣的含量排名第二,約為21%。我們經常會提到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其實在大氣中的佔比並不高,二氧化碳和氬氣等氣體加在一起才佔地球大氣的1%。
  • 燃燒和呼吸都消耗氧氣,為何大氣氧氣含量很穩定?其實變化已開始
    我們都知道空氣中氧氣很多,佔到了大氣成分的21%左右,自從人類能測量大氣中氧氣含量以來,氧氣所佔比例至今變化不大,那麼為什麼氧氣含量能夠在大氣中保持相對份額的穩定性呢?
  • 如何從空氣中分離出氧氣和氮氣?
    氧氣與氮氣的沸點不同,所以可通過液化空氣的方法使它們分離。地球上的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構成的,氮氣佔78%,氧氣佔21%,其他所有的氣體才佔1%。籠統地說,地球上的空氣氮氣佔八成,氧氣佔兩成。液化空氣如果把溫度降低,空氣中所有的氣體都能凝結為液體。這看似簡單的常識,18世紀中期以前幾乎無人知曉。直到18世紀末,才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所領悟。隨後,道爾頓繼承了這一思路,在1801年,他強調:「一切彈性流體都可以化成液體。
  • 人為什麼只能吸收氧氣存活,而無法吸收空氣中的氮氣
    小編繼續給大家講講一些有關我們呼吸的故事,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從空氣中吸進我們身體裡的是氧氣,就是因為氧氣的存在才讓我們生存這麼久,可是今天的問題來了在空氣中佔百分比最高的應該是氮氣啊!那為什麼我們要吸收排名第二的氧氣呢?相信小夥伴們都有這個疑問吧!下面就跟隨小編來看看吧!
  • 空氣中的詭異:氧氣和氮氣為什麼能夠均勻混合在一起?
    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氮氣約佔空氣體積的78%,氧氣大約佔了21%。氮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是均勻混合在一起的,並不是這一層是氮氣那一層是氧氣。這是不是很怪異?這是不是像蘋果朝地上落那樣有規律在背後指揮?
  • 如果達爾文沒錯,為何動物不呼吸氮氣?答:土更多,為何吃肉
    生命以負熵為食,需要從環境中獲取能量,生物體內的一切循環的根源都是能量的循環,而物質可以通過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例如木柴與氧氣,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會釋放出大量光和熱及二氧化碳。動植物體內的呼吸作用實際上也是在完成這個過程,為生物體提供維持生命體徵所需要的能量,然後排出廢料。
  •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七年級生物上冊的重點,我準備了51題
    所以,」實驗前,甲裝置都要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阻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同時利用呼吸作用將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A正確;植物的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多於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使塑膠袋內的氧氣增多,由於氧氣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將一根將帶火星的木條燃燒伸進袋內,木條復燃了。
  • 【初中生物】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光照時,綠色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內的空氣。在黑暗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進行,會消耗居室內的氧氣, 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響居室內的空氣品質。P127演示實驗 1.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嗎?甲瓶的溫度高,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釋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 生物中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之間聯繫
    原標題:生物中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之間聯繫 生物的呼吸作用 定義 指生物體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呼吸作用的意義 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 生命一定要依靠氧氣嗎?外星人靠氫氣氦氣呼吸不行嗎?
    科學家對這種生物進行了基因測序和DNA序列的檢測,結果非常出人意料,這種生物體內竟然不含有任何線粒體,而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地方,線粒體中的DNA則負責控制著呼吸的基因。也就是說這種生物是不進行呼吸作用的,至少也不通過氧氣進行呼吸作用。
  • 空氣中氧氣含量 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是多少
    氧氣是空氣的成分之一,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氣體,那麼你知道空氣中氧氣含量是怎樣的嗎?它佔空氣的百分之多少呢?  空氣中氧氣含量  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約佔21%,這個是在大氣層比較穩定的情況下的佔比。
  • 漲知識了,為何地球大氣的氮氣含量這麼高?
    穩定為王,這是氮氣在地球大氣爭奪統治地位的一個主要原因。在宇宙中,存在最為廣泛的物質就是氫和氦,太陽、木星、土星等幾大巨行星都是氫元素為主。類地行星中有矽做外層,二氧化碳、甲烷、氨氣和水蒸氣都是這些行星形成時誕生的氣體。比如金星和火星,二氧化碳非常多。而土衛六上卻是甲烷河流、海洋。據推測,在地球的原始大氣中,主要的氣體也是甲烷、氨、氫、水等氣體。隨後的火山爆發又產生了二氧化碳、氮、二氧化硫、甲烷、氨、氫、水等。
  • 氮氣有毒嗎 氮氣有沒有毒
    氮氣,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可能在一些書籍裡會看到「氮氣」兩個字。其實,在我們平時所呼吸的空氣裡,就含有一定的氮。在我們呼吸的時候,會將氮氣一起吸進我們的身體裡。那氮氣有沒有毒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為什麼氧氣佔比20%最好?讓科學家告訴你超過這個數據多可怕
    那麼有人想,如果大氣中氧氣的成分佔據的比例有所提高的話,人類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嗎?然而遺憾的是,科學家已經表明了大氣中氣體佔比是不會輕易改變的,畢竟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大氣環境也是比較穩定的。既然如此,假如一開始氧氣的含量就比較多,比如有氮氣那麼多,這樣對人類而言會不會更加好?
  • 地球大氣中佔比最高的氣體是什麼?沒有氧氣會發生什麼?具體有?
    2021-01-10 17:26:28 來源: 雪花飛揚M 舉報   氧氣不是地球大氣中佔比最高的氣體
  • 初中生物與生物圈知識點之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製造者
    (實驗(教科書P127-129) 光照(2)反應式: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 葉綠體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產物:有機物(儲存著能量)(如:澱粉)、氧氣 (5)場所:葉綠體 (6)條件:光 (7)實質 物質的轉化:簡單的有機物 複雜的有機物,並釋放氧氣 能量的轉化:光能 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8)意義:1)為植物自身生長、發育、繁殖提供有機物 2)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來源
  • 大氣中有多少氧氣和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暖是因為二氧化碳排放?
    佔比之低超出想像!關於大氣中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幾個數字2020年初,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濃度為412PPM(parts per million,以體積計),或者為622PPM(以質量計)。
  • 地球大氣中的氧氣濃度會變化嗎?如果從21%提升到90%會怎樣?
    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並非一層不變,在3億年前的石炭紀氧氣含量最高,達到了35%,現階段為21%;人類已經適應了現階段的氧氣濃度,氧氣濃度上升和下降太多對人體都有害,90%的氧氣濃度甚至還會造成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