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雄心勃勃 計劃2034年建成自主導航系統

2020-12-05 觀察者網

據科學網10月17日報導,「韓國將在2034年建成自主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並提供服務。」在2018亞太航空航天技術學術會議上,韓國航空宇航研究院(KARI)技術研發部部長Jun Min Choi說。

資料圖:韓國「羅老號」火箭

2018年2月5日,韓國航天最高決策機構——韓國國家航天委員會,審議並通過了韓國《第三次航天開發振興基本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明確了未來5年韓國航天發展的目標、任務、實施途徑等。

Jun Min Choi介紹,從2013年至2018年,韓國政府每年對航天發展的投入從2.64億美元增加到5.23億美元。

1996年,韓國政府出臺了首個航天發展規劃——《航天開發中長期基本計劃(1996—2015)》。2005年5月,韓國又頒布了首部航天法——《韓國航天振興法》。2007年和2011年,韓國先後出臺了兩次航天開發振興基本計劃。2013年,又出臺了《航天發展中長期規劃》,制定了2014年至2040年間具體的航天開發規劃。

「今年出臺的《計劃》主要目標是為了確保政策的連續性,並推動與航天相關的投入和研究。」Jun Min Choi說。

此次《計劃》包含了從運載火箭、衛星、衛星導航、空間探測等諸多領域。

根據此次《計劃》,韓國將在2034年建成自主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並提供服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都正在或已經建立起了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們也需要迎頭趕上。」Jun Min Choi說。

10月15日,我國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第三十九、四十顆北鬥導航衛星,成為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十五、十六顆組網衛星,與此前發射的十四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適時提供服務。

Jun Min Choi介紹,韓國也希望通過構建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增強天基位置和時間基礎設施的自主性,提供精確的位置信息和時間信息,並為國家安全和產業發展服務。

他表示,「韓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至2024年,計劃於2022年前建成地面試驗設施,並在2024年前開展衛星導航載荷技術研發並獲得頻率。第二階段至2028年,將研發傾斜軌道導航衛星技術和地面站運營技術,開展導航衛星與地面站驗證工作。第三階段至2034年,建成「韓國衛星導航系統」並提供服務。

相關焦點

  • 韓國雄心勃勃 計劃2034年建成自主導航系統—新聞—科學網
    「韓國將在2034年建成自主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並提供服務。」
  • 宇宙人10.18|第五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學術年會在西安開幕;四川正申報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韓國計劃2034年建成自主導航系統
    據悉,這一系列採用了航天科技的出入境管理系統已在瀋陽、深圳、廈門等多個口岸應用。據外媒報導,負責控制歐洲航天局BepiColombo水星探測器的團隊,剛剛完成了為周六發射做好準備的最後一個重要步驟,即在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Darmstadt)的歐洲航天局ESOC控制中心進行的最後一次「彩排」。
  • 韓國KPS衛星導航系統動態定位精度將達到10釐米
    韓國KPS衛星導航系統動態定位精度將達到10釐米 原標題: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韓國發射過衛星,但是對於建設衛星導航系統沒有足夠的經驗,也許國際合作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
  • 韓國計劃在2034年前縮小核電和煤電佔比
    韓國總統文在寅此前曾致力於從核電轉向可再生能源,現在,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發布了《2020年至2034年第九個電力供應基本計劃》的最終草案,並重申了總統的承諾,即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該計劃實際上是國家能源機構的藍圖。
  • 日本計劃於2024年建成自有衛星導航系統
    11月24日消息,在昨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來自日本內閣國家空間政策秘書處的小暮聰在介紹日本的衛星導航系統時透露道日本將計劃發射三顆衛星,於2024年建成自有衛星導航系統。
  • 到2034年韓國將減少3.9GWe的核電總裝機容量
    綜合媒體報導稱,2020年12月29日,韓國能源部發布了《2020-2034年電力供應長期基本規劃》,明確將逐步棄核。計劃到2034年將核電總裝機容量從2020年的23.3GWe減少到19.4GWe,同比減少17%。
  • 北鬥三號系統2020年全面建成導航精度有望達到釐米級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兆耀透露,今年我國將發射6至8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不斷提升系統性能;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即北鬥三號系統),提供更優質的服務;2035年,建成以北鬥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
  • 日本2024年建成自有衛星導航系統 精度可達0.3米
    除了美國GPS、歐盟伽利略、中國北鬥、俄羅斯格洛納斯之外,不少國家還有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比如日本的準天頂星系統,計劃在2024年建成7顆衛星組成的系統,最終將達到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將覆蓋全球
    27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CNSS)正式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這是世界上第三個投入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在此之前,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建成並投入運行。與此同時,歐盟也在打造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計劃。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2000年10月3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300噸重的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託舉我國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飛向太空。僅僅50天之後,我國第二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順利進入地球同步軌道。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這一天起,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2000年10月3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300噸重的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託舉我國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飛向太空。僅僅50天之後,我國第二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順利進入地球同步軌道。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這一天起,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起試運行 2020年全球覆蓋
    中新網12月27日電 國新辦今日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於今天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冉承其簡要介紹了北鬥系統試運行服務性能。
  • 科技知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概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回望來路,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之不易。
  • 中國北鬥建成之後,土豪國家也出手了,2021年發射第一顆導航衛星
    圖為衛星導航系統在不久前,北鬥導航系統正式完成全球組網,並開始投入使用,而在中國北鬥建成之後,可能是眼紅中國北鬥成就,又一個國家也宣布要建全球導航系統,但這次不是印度,而是中東土豪國家阿聯,據悉,阿聯將於2021年發射其第一顆導航衛星,並在之後的幾年裡陸續發射後續的導航衛星,看來北鬥的成功,給了不少國家自信,這次連土豪國家也出手了,之後說不定會有更多的國家發射自己的導航衛星。
  • 你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了解多少?
    26年,44次發射任務,55顆北鬥衛星,北鬥人潛心鑽研,艱苦奮鬥,北鬥系統來之不易。大家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北鬥導航系統吧。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具有快速定位、實時導航、簡短通信和精密授時四項主要功能。
  • 北鬥導航系統 充滿中國智慧的自主創新之路
    A北鬥導航系統發展史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時空基礎設施。因為有了衛星與接收機之間的通信過程,所以北鬥一號系統同時也具備了短報文通信功能。  經過整個北鬥科研工程團隊的不懈努力,2000年10月,我國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一飛沖天,成功發射,標誌著北鬥工程邁出重要的一步。同年12月,第二顆北鬥衛星也順利升空。隨著第三、第四顆北鬥一號導航定位衛星(備份星)分別於2003年及2007年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建立完善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近況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我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一起,成為國際GNSS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我國的北鬥系統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區域性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2012年12月27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連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
  • 北鬥三號系統預計2020年6月全面建成
    央廣網北京12月27日消息(記者楊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今天(27日)是北鬥三號系統正式提供全球服務一周年。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透露,北鬥三號系統預計明年6月全面建成。
  • 日本計劃再發3顆衛星,2024年建成自有衛星定位系統
    日本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計劃再發射3顆衛星,在2024年3月底組成有7顆衛星組成的星座,建成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整個系統的終極目標是在2036年,導航空間信號測距誤差維持在0.3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