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在一位朋友的帶領下,進入了公園早起跑步小組,從99年到68年,年紀差距還是有點大。其中最大佬的應該是本地物資市場的董事長,一群堅持每天5點20到森林公園鍛鍊的中年老人,和我父母一般大,大佬和他的好朋友(後來成為了我師傅)在公園已經跑了13年。只有下大雨或入冬他們才不去公園,轉在家裡健身房。為什麼提到大雨呢,因為我們在夏日清晨多次迎著小雨或撐著小傘走在還在流水的森林公路上。
他們經常如長輩般與我分享人生經驗,並教導我一些事情的解決方法。如果在普通生活中,我這樣的年輕人,應該是很難和他們產生交集的,更不用說每天早晨一起鍛鍊兩個小時路上的談話,與我分析我的學習/工作/情感,而家庭原因,我從未與我的父母聊過如此細緻的話題。
2020年的暑期,我走在森林公園跑道上吐槽生活中的不快,同行的長者勸慰我要心胸開闊,不要執拗,過去就過去了,不值一提。
不會的,我明明很痛苦,怎麼會忘呢?
半年不到,我現在已經記不清為什麼事煩惱,卻時常回想當時的勸告。
並後悔一個美好的清晨竟然把自己置於糟糕的心境中,還要拉著周圍人與我共情,又破壞了別人的清晨。
真的不懂得道理嗎,也不是。
重蹈覆轍,不自知。
N年前,我在敬老師面前無奈中心問題也言語咄咄:培訓值班了那麼多次,怎麼還錯呢?
後來,我成了自己討厭的人,且更過分。
過分看重別人眼中的自己,把明明微不足道的看法意見壓成五指山,自己鑽進去,帶上鐐銬。
明明有光明溫柔的前方,我卻選擇返回到五指山下,自願成為目光的囚徒。
其實那個人一直站在山頂講話,只是講句自己想說的話而已,至於其他的什麼,和嘴巴有什麼關係呢。
而且,耳朵和腦子也未必在統一戰線上
不要去在意別人的看法,適當了解是有必要的,但不必奉如聖經,成年人能判斷真的好壞,冷靜一下,做自己很重要。更何況大大大部分的人就是純粹鍵盤俠。不要過分在意與周圍無法解除的摩擦,格局要放大,很快你就會記不清這件不值一提的事情,何必在當下耿耿於懷。自律的美好,試過才知道。沒必要羨慕,嫉妒和攀比才是。這種不花錢完全靠自己的事情,我也可以,現在做不到,就學著去做。……珍惜自己明白真相的那個瞬間,每明白一次,就會離更厲害的「大人物」——自己 更近一步啦~